'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
"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太監亂政最為嚴重的分別是東漢、唐、明三個朝代,其中以唐朝最為嚴重,皇帝被隨意廢立乃至被殺的情況很是常見。

唐朝共有21位皇帝,而自唐肅宗以後到唐昭宗的13位皇帝都由太監參與擁立的,其中唐肅宗是病重之時被太監嚇死,唐憲宗和唐敬宗則是被太監殺死的,唐順宗和唐文宗是傀儡皇帝,死的不明不白,有可能是被太監所殺死的。

可以說看看安史之亂以後的中晚唐史,活生生就是一部家奴(太監)欺主(皇帝)的歷史,雖然中間偶爾有幾個主子可以壓制家奴,但也在根本上改變不了主被奴欺的現象,直到唐朝亡國以後,這一現象才隨著唐朝的滅亡而灰飛煙滅。

那麼唐朝的太監為什麼會這麼猖狂,甚至隨意可以廢殺皇帝呢,其實有兩個人很關鍵,一個是唐太宗,一個是唐玄宗,為什麼這樣說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這個問題。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在今天評價可謂是很高,而這位皇帝在治國上面的確不錯,但有些方面卻的確給後代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

"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太監亂政最為嚴重的分別是東漢、唐、明三個朝代,其中以唐朝最為嚴重,皇帝被隨意廢立乃至被殺的情況很是常見。

唐朝共有21位皇帝,而自唐肅宗以後到唐昭宗的13位皇帝都由太監參與擁立的,其中唐肅宗是病重之時被太監嚇死,唐憲宗和唐敬宗則是被太監殺死的,唐順宗和唐文宗是傀儡皇帝,死的不明不白,有可能是被太監所殺死的。

可以說看看安史之亂以後的中晚唐史,活生生就是一部家奴(太監)欺主(皇帝)的歷史,雖然中間偶爾有幾個主子可以壓制家奴,但也在根本上改變不了主被奴欺的現象,直到唐朝亡國以後,這一現象才隨著唐朝的滅亡而灰飛煙滅。

那麼唐朝的太監為什麼會這麼猖狂,甚至隨意可以廢殺皇帝呢,其實有兩個人很關鍵,一個是唐太宗,一個是唐玄宗,為什麼這樣說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這個問題。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在今天評價可謂是很高,而這位皇帝在治國上面的確不錯,但有些方面卻的確給後代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首先我們來看看唐朝在前期帝系傳遞是很不正常的,往往不由嫡長子繼承,而是由諸皇子爭奪,諸如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第三子,因為實力太大了,所以才越過兩個哥哥,成為太子並且使父親禪位於他。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李世民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那便是他的玄武門之變給了後代子孫一個示範,而且唐太宗登基以後並沒有沒有太過限制藩王的權力,使藩王有機會坐大,所以唐朝前期的帝系傳遞多是不正常。

唐朝前期除了藩王之亂,還有一大弊端那便是後宮干政,甚至出了一個唯一的女帝武則天還有韋后為了干政毒死唐中宗的事情。

其實後宮干政其實跟唐太宗也有一些關係。

首先每個朝代之中開國皇帝和第二代皇帝最為重要,因為一般朝代制度多是定於一代和二代皇帝時期,唐朝這個情況也特殊,看似唐太宗李世民為二代皇帝,但其實唐朝的制度多是完善於太宗時期。

"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太監亂政最為嚴重的分別是東漢、唐、明三個朝代,其中以唐朝最為嚴重,皇帝被隨意廢立乃至被殺的情況很是常見。

唐朝共有21位皇帝,而自唐肅宗以後到唐昭宗的13位皇帝都由太監參與擁立的,其中唐肅宗是病重之時被太監嚇死,唐憲宗和唐敬宗則是被太監殺死的,唐順宗和唐文宗是傀儡皇帝,死的不明不白,有可能是被太監所殺死的。

可以說看看安史之亂以後的中晚唐史,活生生就是一部家奴(太監)欺主(皇帝)的歷史,雖然中間偶爾有幾個主子可以壓制家奴,但也在根本上改變不了主被奴欺的現象,直到唐朝亡國以後,這一現象才隨著唐朝的滅亡而灰飛煙滅。

那麼唐朝的太監為什麼會這麼猖狂,甚至隨意可以廢殺皇帝呢,其實有兩個人很關鍵,一個是唐太宗,一個是唐玄宗,為什麼這樣說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這個問題。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在今天評價可謂是很高,而這位皇帝在治國上面的確不錯,但有些方面卻的確給後代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首先我們來看看唐朝在前期帝系傳遞是很不正常的,往往不由嫡長子繼承,而是由諸皇子爭奪,諸如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第三子,因為實力太大了,所以才越過兩個哥哥,成為太子並且使父親禪位於他。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李世民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那便是他的玄武門之變給了後代子孫一個示範,而且唐太宗登基以後並沒有沒有太過限制藩王的權力,使藩王有機會坐大,所以唐朝前期的帝系傳遞多是不正常。

唐朝前期除了藩王之亂,還有一大弊端那便是後宮干政,甚至出了一個唯一的女帝武則天還有韋后為了干政毒死唐中宗的事情。

其實後宮干政其實跟唐太宗也有一些關係。

首先每個朝代之中開國皇帝和第二代皇帝最為重要,因為一般朝代制度多是定於一代和二代皇帝時期,唐朝這個情況也特殊,看似唐太宗李世民為二代皇帝,但其實唐朝的制度多是完善於太宗時期。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很明顯唐太宗並沒有在制度上杜絕後宮干政,是為一大失敗之處。像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以後為了杜絕後宮干政,除了剛開始太子和燕王等娶了功臣之後,規定後、妃只能選自於民間,還專門命工部鑄鐵牌掛於宮中,以禁止後宮干政,結果是有明一代並沒有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

而且唐太宗也是帶動了不良之風,像玄武門之變以後,唐太宗不只是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殺死,還將齊王的楊妃納於自己的後宮之中,殺弟奪妻這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正因為唐太宗這種行為,所以後來兒子唐高宗也照貓畫虎的不顧及道德觀念,將算是自己庶母的武則天迎娶回宮中,使武則天慢慢接觸到最高權力,成為一代女帝。

可以說唐初有著藩王之亂和後宮干政兩大弊端,而唐太宗對於這兩個弊端的形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繼位以後,開始著手糾正這兩個弊端,但最後卻因此釀成了太監亂政,這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宋安之來說說。

唐玄宗登基以後,開始採取措施來杜絕藩王之亂和後宮干政。

"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太監亂政最為嚴重的分別是東漢、唐、明三個朝代,其中以唐朝最為嚴重,皇帝被隨意廢立乃至被殺的情況很是常見。

唐朝共有21位皇帝,而自唐肅宗以後到唐昭宗的13位皇帝都由太監參與擁立的,其中唐肅宗是病重之時被太監嚇死,唐憲宗和唐敬宗則是被太監殺死的,唐順宗和唐文宗是傀儡皇帝,死的不明不白,有可能是被太監所殺死的。

可以說看看安史之亂以後的中晚唐史,活生生就是一部家奴(太監)欺主(皇帝)的歷史,雖然中間偶爾有幾個主子可以壓制家奴,但也在根本上改變不了主被奴欺的現象,直到唐朝亡國以後,這一現象才隨著唐朝的滅亡而灰飛煙滅。

那麼唐朝的太監為什麼會這麼猖狂,甚至隨意可以廢殺皇帝呢,其實有兩個人很關鍵,一個是唐太宗,一個是唐玄宗,為什麼這樣說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這個問題。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在今天評價可謂是很高,而這位皇帝在治國上面的確不錯,但有些方面卻的確給後代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首先我們來看看唐朝在前期帝系傳遞是很不正常的,往往不由嫡長子繼承,而是由諸皇子爭奪,諸如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第三子,因為實力太大了,所以才越過兩個哥哥,成為太子並且使父親禪位於他。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李世民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那便是他的玄武門之變給了後代子孫一個示範,而且唐太宗登基以後並沒有沒有太過限制藩王的權力,使藩王有機會坐大,所以唐朝前期的帝系傳遞多是不正常。

唐朝前期除了藩王之亂,還有一大弊端那便是後宮干政,甚至出了一個唯一的女帝武則天還有韋后為了干政毒死唐中宗的事情。

其實後宮干政其實跟唐太宗也有一些關係。

首先每個朝代之中開國皇帝和第二代皇帝最為重要,因為一般朝代制度多是定於一代和二代皇帝時期,唐朝這個情況也特殊,看似唐太宗李世民為二代皇帝,但其實唐朝的制度多是完善於太宗時期。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很明顯唐太宗並沒有在制度上杜絕後宮干政,是為一大失敗之處。像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以後為了杜絕後宮干政,除了剛開始太子和燕王等娶了功臣之後,規定後、妃只能選自於民間,還專門命工部鑄鐵牌掛於宮中,以禁止後宮干政,結果是有明一代並沒有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

而且唐太宗也是帶動了不良之風,像玄武門之變以後,唐太宗不只是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殺死,還將齊王的楊妃納於自己的後宮之中,殺弟奪妻這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正因為唐太宗這種行為,所以後來兒子唐高宗也照貓畫虎的不顧及道德觀念,將算是自己庶母的武則天迎娶回宮中,使武則天慢慢接觸到最高權力,成為一代女帝。

可以說唐初有著藩王之亂和後宮干政兩大弊端,而唐太宗對於這兩個弊端的形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繼位以後,開始著手糾正這兩個弊端,但最後卻因此釀成了太監亂政,這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宋安之來說說。

唐玄宗登基以後,開始採取措施來杜絕藩王之亂和後宮干政。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諸如唐玄宗先在興慶宮旁邊給大哥宋王、二哥申王、弟弟岐王和薛王建了府邸,沒事就去與他們一起吃喝玩樂,史書誇獎為“天子友悌,近古無比”。

其實說白了唐玄宗是以這種方法來控制自己的兄弟,甚至自己可以直接起到監視兄弟的作用,這些兄弟怎麼玩都可以,但是不能過問政事,不許結交朝臣。

唐玄宗還建了“十王宅”和“百孫院”讓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居住,派太監管束。同時皇太子不得居住東宮,而是隨著唐玄宗住別院,免得私下裡搞小動作。

就這樣唐玄宗將皇子皇孫們掌權的空間限制住了,所以唐玄宗在位45年間,再也沒有出現過藩王作亂威脅到皇權的情況。

至於防止後宮干政,則是更加明顯了,唐玄宗除了登基以後立原來的王妃王氏為皇后,在開元十二年將其廢掉以後,就沒有再立皇后了。

唐玄宗後來極度寵愛武惠妃和楊貴妃,都沒有立她們為皇后。諸如武惠妃是極受玄宗寵愛,被“特賜號為惠妃,宮中禮秩,一同皇后”,但就是不讓其升為皇后,後來的楊貴妃也是如此,雖然有皇后的待遇,但是就不升為皇后,這是為什麼呢,就是不想她們成為下一個武則天一般,來擅權來後宮干政。

"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太監亂政最為嚴重的分別是東漢、唐、明三個朝代,其中以唐朝最為嚴重,皇帝被隨意廢立乃至被殺的情況很是常見。

唐朝共有21位皇帝,而自唐肅宗以後到唐昭宗的13位皇帝都由太監參與擁立的,其中唐肅宗是病重之時被太監嚇死,唐憲宗和唐敬宗則是被太監殺死的,唐順宗和唐文宗是傀儡皇帝,死的不明不白,有可能是被太監所殺死的。

可以說看看安史之亂以後的中晚唐史,活生生就是一部家奴(太監)欺主(皇帝)的歷史,雖然中間偶爾有幾個主子可以壓制家奴,但也在根本上改變不了主被奴欺的現象,直到唐朝亡國以後,這一現象才隨著唐朝的滅亡而灰飛煙滅。

那麼唐朝的太監為什麼會這麼猖狂,甚至隨意可以廢殺皇帝呢,其實有兩個人很關鍵,一個是唐太宗,一個是唐玄宗,為什麼這樣說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這個問題。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在今天評價可謂是很高,而這位皇帝在治國上面的確不錯,但有些方面卻的確給後代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首先我們來看看唐朝在前期帝系傳遞是很不正常的,往往不由嫡長子繼承,而是由諸皇子爭奪,諸如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第三子,因為實力太大了,所以才越過兩個哥哥,成為太子並且使父親禪位於他。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李世民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那便是他的玄武門之變給了後代子孫一個示範,而且唐太宗登基以後並沒有沒有太過限制藩王的權力,使藩王有機會坐大,所以唐朝前期的帝系傳遞多是不正常。

唐朝前期除了藩王之亂,還有一大弊端那便是後宮干政,甚至出了一個唯一的女帝武則天還有韋后為了干政毒死唐中宗的事情。

其實後宮干政其實跟唐太宗也有一些關係。

首先每個朝代之中開國皇帝和第二代皇帝最為重要,因為一般朝代制度多是定於一代和二代皇帝時期,唐朝這個情況也特殊,看似唐太宗李世民為二代皇帝,但其實唐朝的制度多是完善於太宗時期。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很明顯唐太宗並沒有在制度上杜絕後宮干政,是為一大失敗之處。像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以後為了杜絕後宮干政,除了剛開始太子和燕王等娶了功臣之後,規定後、妃只能選自於民間,還專門命工部鑄鐵牌掛於宮中,以禁止後宮干政,結果是有明一代並沒有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

而且唐太宗也是帶動了不良之風,像玄武門之變以後,唐太宗不只是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殺死,還將齊王的楊妃納於自己的後宮之中,殺弟奪妻這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正因為唐太宗這種行為,所以後來兒子唐高宗也照貓畫虎的不顧及道德觀念,將算是自己庶母的武則天迎娶回宮中,使武則天慢慢接觸到最高權力,成為一代女帝。

可以說唐初有著藩王之亂和後宮干政兩大弊端,而唐太宗對於這兩個弊端的形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繼位以後,開始著手糾正這兩個弊端,但最後卻因此釀成了太監亂政,這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宋安之來說說。

唐玄宗登基以後,開始採取措施來杜絕藩王之亂和後宮干政。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諸如唐玄宗先在興慶宮旁邊給大哥宋王、二哥申王、弟弟岐王和薛王建了府邸,沒事就去與他們一起吃喝玩樂,史書誇獎為“天子友悌,近古無比”。

其實說白了唐玄宗是以這種方法來控制自己的兄弟,甚至自己可以直接起到監視兄弟的作用,這些兄弟怎麼玩都可以,但是不能過問政事,不許結交朝臣。

唐玄宗還建了“十王宅”和“百孫院”讓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居住,派太監管束。同時皇太子不得居住東宮,而是隨著唐玄宗住別院,免得私下裡搞小動作。

就這樣唐玄宗將皇子皇孫們掌權的空間限制住了,所以唐玄宗在位45年間,再也沒有出現過藩王作亂威脅到皇權的情況。

至於防止後宮干政,則是更加明顯了,唐玄宗除了登基以後立原來的王妃王氏為皇后,在開元十二年將其廢掉以後,就沒有再立皇后了。

唐玄宗後來極度寵愛武惠妃和楊貴妃,都沒有立她們為皇后。諸如武惠妃是極受玄宗寵愛,被“特賜號為惠妃,宮中禮秩,一同皇后”,但就是不讓其升為皇后,後來的楊貴妃也是如此,雖然有皇后的待遇,但是就不升為皇后,這是為什麼呢,就是不想她們成為下一個武則天一般,來擅權來後宮干政。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由此可見唐玄宗對於藩王之亂還有後宮干政兩個弊端治理的很好,在唐玄宗時期唐朝再沒出現過這兩種情況。

但這時候同樣的問題出現了,雖然藩王和後宮有著弊端,但同樣可以起到鞏固皇權的作用,像唐玄宗之前藩王多是可以出任刺史,可以起到替皇室分鎮天下的作用。而後宮的後、妃可以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諸如唐高宗晚年身體多疾,多是武則天替他處理政務。

唐玄宗這麼一限制藩王和後宮的權力,弊端是沒有了,但兩者帶來的好處自然也沒有了,所以這時候皇帝就需要其他勢力來輔佐自己治理偌大的國家了,於是這時候唐朝太監閃亮登場。

唐太宗當年定製,內侍省不置三品官,意思是不得讓太監官至三品。

結果唐玄宗時期,稍有符合唐玄宗心意的太監,都被授予三品左右監門衛將軍,當時有品階身穿黃衣的太監多達三千餘人。唐玄宗還命太監出使邊疆、充當監軍、管理教坊等。

像太監楊思勖經常持節外出,甚至領兵出征,還被封為虢國公。還有唐玄宗最寵信的太監高力士,當時是“知內侍省事,四方文表,必先呈然後進御,小事便決之”。也就是說當時宰相向唐玄宗彙報政務,需要通過高力士進呈,而高力士有權將一些小事直接處理了,其權力之大,雖然不及近千年以後的明朝司禮監太監,但多少有那麼一些意思。

"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太監亂政最為嚴重的分別是東漢、唐、明三個朝代,其中以唐朝最為嚴重,皇帝被隨意廢立乃至被殺的情況很是常見。

唐朝共有21位皇帝,而自唐肅宗以後到唐昭宗的13位皇帝都由太監參與擁立的,其中唐肅宗是病重之時被太監嚇死,唐憲宗和唐敬宗則是被太監殺死的,唐順宗和唐文宗是傀儡皇帝,死的不明不白,有可能是被太監所殺死的。

可以說看看安史之亂以後的中晚唐史,活生生就是一部家奴(太監)欺主(皇帝)的歷史,雖然中間偶爾有幾個主子可以壓制家奴,但也在根本上改變不了主被奴欺的現象,直到唐朝亡國以後,這一現象才隨著唐朝的滅亡而灰飛煙滅。

那麼唐朝的太監為什麼會這麼猖狂,甚至隨意可以廢殺皇帝呢,其實有兩個人很關鍵,一個是唐太宗,一個是唐玄宗,為什麼這樣說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這個問題。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在今天評價可謂是很高,而這位皇帝在治國上面的確不錯,但有些方面卻的確給後代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首先我們來看看唐朝在前期帝系傳遞是很不正常的,往往不由嫡長子繼承,而是由諸皇子爭奪,諸如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第三子,因為實力太大了,所以才越過兩個哥哥,成為太子並且使父親禪位於他。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李世民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那便是他的玄武門之變給了後代子孫一個示範,而且唐太宗登基以後並沒有沒有太過限制藩王的權力,使藩王有機會坐大,所以唐朝前期的帝系傳遞多是不正常。

唐朝前期除了藩王之亂,還有一大弊端那便是後宮干政,甚至出了一個唯一的女帝武則天還有韋后為了干政毒死唐中宗的事情。

其實後宮干政其實跟唐太宗也有一些關係。

首先每個朝代之中開國皇帝和第二代皇帝最為重要,因為一般朝代制度多是定於一代和二代皇帝時期,唐朝這個情況也特殊,看似唐太宗李世民為二代皇帝,但其實唐朝的制度多是完善於太宗時期。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很明顯唐太宗並沒有在制度上杜絕後宮干政,是為一大失敗之處。像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以後為了杜絕後宮干政,除了剛開始太子和燕王等娶了功臣之後,規定後、妃只能選自於民間,還專門命工部鑄鐵牌掛於宮中,以禁止後宮干政,結果是有明一代並沒有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

而且唐太宗也是帶動了不良之風,像玄武門之變以後,唐太宗不只是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殺死,還將齊王的楊妃納於自己的後宮之中,殺弟奪妻這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正因為唐太宗這種行為,所以後來兒子唐高宗也照貓畫虎的不顧及道德觀念,將算是自己庶母的武則天迎娶回宮中,使武則天慢慢接觸到最高權力,成為一代女帝。

可以說唐初有著藩王之亂和後宮干政兩大弊端,而唐太宗對於這兩個弊端的形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繼位以後,開始著手糾正這兩個弊端,但最後卻因此釀成了太監亂政,這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宋安之來說說。

唐玄宗登基以後,開始採取措施來杜絕藩王之亂和後宮干政。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諸如唐玄宗先在興慶宮旁邊給大哥宋王、二哥申王、弟弟岐王和薛王建了府邸,沒事就去與他們一起吃喝玩樂,史書誇獎為“天子友悌,近古無比”。

其實說白了唐玄宗是以這種方法來控制自己的兄弟,甚至自己可以直接起到監視兄弟的作用,這些兄弟怎麼玩都可以,但是不能過問政事,不許結交朝臣。

唐玄宗還建了“十王宅”和“百孫院”讓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居住,派太監管束。同時皇太子不得居住東宮,而是隨著唐玄宗住別院,免得私下裡搞小動作。

就這樣唐玄宗將皇子皇孫們掌權的空間限制住了,所以唐玄宗在位45年間,再也沒有出現過藩王作亂威脅到皇權的情況。

至於防止後宮干政,則是更加明顯了,唐玄宗除了登基以後立原來的王妃王氏為皇后,在開元十二年將其廢掉以後,就沒有再立皇后了。

唐玄宗後來極度寵愛武惠妃和楊貴妃,都沒有立她們為皇后。諸如武惠妃是極受玄宗寵愛,被“特賜號為惠妃,宮中禮秩,一同皇后”,但就是不讓其升為皇后,後來的楊貴妃也是如此,雖然有皇后的待遇,但是就不升為皇后,這是為什麼呢,就是不想她們成為下一個武則天一般,來擅權來後宮干政。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由此可見唐玄宗對於藩王之亂還有後宮干政兩個弊端治理的很好,在唐玄宗時期唐朝再沒出現過這兩種情況。

但這時候同樣的問題出現了,雖然藩王和後宮有著弊端,但同樣可以起到鞏固皇權的作用,像唐玄宗之前藩王多是可以出任刺史,可以起到替皇室分鎮天下的作用。而後宮的後、妃可以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諸如唐高宗晚年身體多疾,多是武則天替他處理政務。

唐玄宗這麼一限制藩王和後宮的權力,弊端是沒有了,但兩者帶來的好處自然也沒有了,所以這時候皇帝就需要其他勢力來輔佐自己治理偌大的國家了,於是這時候唐朝太監閃亮登場。

唐太宗當年定製,內侍省不置三品官,意思是不得讓太監官至三品。

結果唐玄宗時期,稍有符合唐玄宗心意的太監,都被授予三品左右監門衛將軍,當時有品階身穿黃衣的太監多達三千餘人。唐玄宗還命太監出使邊疆、充當監軍、管理教坊等。

像太監楊思勖經常持節外出,甚至領兵出征,還被封為虢國公。還有唐玄宗最寵信的太監高力士,當時是“知內侍省事,四方文表,必先呈然後進御,小事便決之”。也就是說當時宰相向唐玄宗彙報政務,需要通過高力士進呈,而高力士有權將一些小事直接處理了,其權力之大,雖然不及近千年以後的明朝司禮監太監,但多少有那麼一些意思。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可以說唐朝的太監之亂起於唐玄宗時期,就是因為唐玄宗給予了太監太多的權力。

同時唐玄宗為了方便開疆拓土,加之當時府兵制的崩潰,因此唐玄宗將原來由皇帝親信武將或者皇室近親擔任的行軍大總管權力轉移給了邊疆武將,設置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這些節度使擁有當地軍事、行政、財賦大權,以方便他們可以最大程度集合當地資源,來對付周邊勢力。

可以說唐玄宗是以節度使為代表的邊疆武將還有太監兩方勢力,來代替藩王和後宮的作用,以他們來輔佐皇權,來統治偌大的江山。

當然馬上新的問題就出現了,因為節度使的權力太盛,造成了安祿山身兼范陽、河東、平盧三鎮節度使這種情況,而安祿山野心膨脹之下,最後乾脆造反,釀成了使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一蹶不起,唐玄宗當年寄予厚望的邊疆節度使演變成為藩鎮之亂。

這時候皇帝開始相信自己家奴,也就是太監了。

"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太監亂政最為嚴重的分別是東漢、唐、明三個朝代,其中以唐朝最為嚴重,皇帝被隨意廢立乃至被殺的情況很是常見。

唐朝共有21位皇帝,而自唐肅宗以後到唐昭宗的13位皇帝都由太監參與擁立的,其中唐肅宗是病重之時被太監嚇死,唐憲宗和唐敬宗則是被太監殺死的,唐順宗和唐文宗是傀儡皇帝,死的不明不白,有可能是被太監所殺死的。

可以說看看安史之亂以後的中晚唐史,活生生就是一部家奴(太監)欺主(皇帝)的歷史,雖然中間偶爾有幾個主子可以壓制家奴,但也在根本上改變不了主被奴欺的現象,直到唐朝亡國以後,這一現象才隨著唐朝的滅亡而灰飛煙滅。

那麼唐朝的太監為什麼會這麼猖狂,甚至隨意可以廢殺皇帝呢,其實有兩個人很關鍵,一個是唐太宗,一個是唐玄宗,為什麼這樣說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這個問題。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在今天評價可謂是很高,而這位皇帝在治國上面的確不錯,但有些方面卻的確給後代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首先我們來看看唐朝在前期帝系傳遞是很不正常的,往往不由嫡長子繼承,而是由諸皇子爭奪,諸如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第三子,因為實力太大了,所以才越過兩個哥哥,成為太子並且使父親禪位於他。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李世民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那便是他的玄武門之變給了後代子孫一個示範,而且唐太宗登基以後並沒有沒有太過限制藩王的權力,使藩王有機會坐大,所以唐朝前期的帝系傳遞多是不正常。

唐朝前期除了藩王之亂,還有一大弊端那便是後宮干政,甚至出了一個唯一的女帝武則天還有韋后為了干政毒死唐中宗的事情。

其實後宮干政其實跟唐太宗也有一些關係。

首先每個朝代之中開國皇帝和第二代皇帝最為重要,因為一般朝代制度多是定於一代和二代皇帝時期,唐朝這個情況也特殊,看似唐太宗李世民為二代皇帝,但其實唐朝的制度多是完善於太宗時期。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很明顯唐太宗並沒有在制度上杜絕後宮干政,是為一大失敗之處。像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以後為了杜絕後宮干政,除了剛開始太子和燕王等娶了功臣之後,規定後、妃只能選自於民間,還專門命工部鑄鐵牌掛於宮中,以禁止後宮干政,結果是有明一代並沒有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

而且唐太宗也是帶動了不良之風,像玄武門之變以後,唐太宗不只是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殺死,還將齊王的楊妃納於自己的後宮之中,殺弟奪妻這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正因為唐太宗這種行為,所以後來兒子唐高宗也照貓畫虎的不顧及道德觀念,將算是自己庶母的武則天迎娶回宮中,使武則天慢慢接觸到最高權力,成為一代女帝。

可以說唐初有著藩王之亂和後宮干政兩大弊端,而唐太宗對於這兩個弊端的形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繼位以後,開始著手糾正這兩個弊端,但最後卻因此釀成了太監亂政,這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宋安之來說說。

唐玄宗登基以後,開始採取措施來杜絕藩王之亂和後宮干政。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諸如唐玄宗先在興慶宮旁邊給大哥宋王、二哥申王、弟弟岐王和薛王建了府邸,沒事就去與他們一起吃喝玩樂,史書誇獎為“天子友悌,近古無比”。

其實說白了唐玄宗是以這種方法來控制自己的兄弟,甚至自己可以直接起到監視兄弟的作用,這些兄弟怎麼玩都可以,但是不能過問政事,不許結交朝臣。

唐玄宗還建了“十王宅”和“百孫院”讓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居住,派太監管束。同時皇太子不得居住東宮,而是隨著唐玄宗住別院,免得私下裡搞小動作。

就這樣唐玄宗將皇子皇孫們掌權的空間限制住了,所以唐玄宗在位45年間,再也沒有出現過藩王作亂威脅到皇權的情況。

至於防止後宮干政,則是更加明顯了,唐玄宗除了登基以後立原來的王妃王氏為皇后,在開元十二年將其廢掉以後,就沒有再立皇后了。

唐玄宗後來極度寵愛武惠妃和楊貴妃,都沒有立她們為皇后。諸如武惠妃是極受玄宗寵愛,被“特賜號為惠妃,宮中禮秩,一同皇后”,但就是不讓其升為皇后,後來的楊貴妃也是如此,雖然有皇后的待遇,但是就不升為皇后,這是為什麼呢,就是不想她們成為下一個武則天一般,來擅權來後宮干政。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由此可見唐玄宗對於藩王之亂還有後宮干政兩個弊端治理的很好,在唐玄宗時期唐朝再沒出現過這兩種情況。

但這時候同樣的問題出現了,雖然藩王和後宮有著弊端,但同樣可以起到鞏固皇權的作用,像唐玄宗之前藩王多是可以出任刺史,可以起到替皇室分鎮天下的作用。而後宮的後、妃可以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諸如唐高宗晚年身體多疾,多是武則天替他處理政務。

唐玄宗這麼一限制藩王和後宮的權力,弊端是沒有了,但兩者帶來的好處自然也沒有了,所以這時候皇帝就需要其他勢力來輔佐自己治理偌大的國家了,於是這時候唐朝太監閃亮登場。

唐太宗當年定製,內侍省不置三品官,意思是不得讓太監官至三品。

結果唐玄宗時期,稍有符合唐玄宗心意的太監,都被授予三品左右監門衛將軍,當時有品階身穿黃衣的太監多達三千餘人。唐玄宗還命太監出使邊疆、充當監軍、管理教坊等。

像太監楊思勖經常持節外出,甚至領兵出征,還被封為虢國公。還有唐玄宗最寵信的太監高力士,當時是“知內侍省事,四方文表,必先呈然後進御,小事便決之”。也就是說當時宰相向唐玄宗彙報政務,需要通過高力士進呈,而高力士有權將一些小事直接處理了,其權力之大,雖然不及近千年以後的明朝司禮監太監,但多少有那麼一些意思。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可以說唐朝的太監之亂起於唐玄宗時期,就是因為唐玄宗給予了太監太多的權力。

同時唐玄宗為了方便開疆拓土,加之當時府兵制的崩潰,因此唐玄宗將原來由皇帝親信武將或者皇室近親擔任的行軍大總管權力轉移給了邊疆武將,設置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這些節度使擁有當地軍事、行政、財賦大權,以方便他們可以最大程度集合當地資源,來對付周邊勢力。

可以說唐玄宗是以節度使為代表的邊疆武將還有太監兩方勢力,來代替藩王和後宮的作用,以他們來輔佐皇權,來統治偌大的江山。

當然馬上新的問題就出現了,因為節度使的權力太盛,造成了安祿山身兼范陽、河東、平盧三鎮節度使這種情況,而安祿山野心膨脹之下,最後乾脆造反,釀成了使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一蹶不起,唐玄宗當年寄予厚望的邊疆節度使演變成為藩鎮之亂。

這時候皇帝開始相信自己家奴,也就是太監了。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安史之亂以後,太監魚朝恩率領地方部隊神策軍護衛唐代宗,因為皇帝急需要一支由自己可以直接控制並且能信賴的軍隊,因此神策軍升級為天子禁衛,後來經過十幾年演變,太監徹底掌握了神策軍,並且形成慣例。

唐朝自安史之亂以後,地方開始藩鎮割據,而太監掌握了皇帝的禁軍神策軍兵權,不必顧及地方軍隊有人勤王,自然是無所顧忌,開始了家奴欺主,隨意廢殺皇帝的歷史。

最後總結來說,因為開國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的原因,所以導致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唐朝困擾於藩王之亂和後宮干政的問題之中。

到了唐玄宗時代,開始著手解決這兩個弊端,並且以邊疆節度使和太監兩個勢力來取而代之,以輔佐皇權,但沒想到唐玄宗玩脫了,節度使權力太大,釀成了安史之亂,之後形成了藩鎮割據。而唐王朝式微,太監趁機奪取了皇帝禁軍之權,從此可以隨意廢殺皇帝,唐朝憋屈的在家奴欺主一百多年以後,最終亡於藩鎮之亂。

由此可見唐玄宗的失敗,以邊疆節度使和太監取代藩王和後宮,來輔佐皇權,結果沒將其導向正確的一面,反而將其弊端發揮的淋漓盡致,害慘了後世子孫,唐朝真可謂是“成也玄宗敗也玄宗”。

"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太監亂政最為嚴重的分別是東漢、唐、明三個朝代,其中以唐朝最為嚴重,皇帝被隨意廢立乃至被殺的情況很是常見。

唐朝共有21位皇帝,而自唐肅宗以後到唐昭宗的13位皇帝都由太監參與擁立的,其中唐肅宗是病重之時被太監嚇死,唐憲宗和唐敬宗則是被太監殺死的,唐順宗和唐文宗是傀儡皇帝,死的不明不白,有可能是被太監所殺死的。

可以說看看安史之亂以後的中晚唐史,活生生就是一部家奴(太監)欺主(皇帝)的歷史,雖然中間偶爾有幾個主子可以壓制家奴,但也在根本上改變不了主被奴欺的現象,直到唐朝亡國以後,這一現象才隨著唐朝的滅亡而灰飛煙滅。

那麼唐朝的太監為什麼會這麼猖狂,甚至隨意可以廢殺皇帝呢,其實有兩個人很關鍵,一個是唐太宗,一個是唐玄宗,為什麼這樣說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這個問題。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在今天評價可謂是很高,而這位皇帝在治國上面的確不錯,但有些方面卻的確給後代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首先我們來看看唐朝在前期帝系傳遞是很不正常的,往往不由嫡長子繼承,而是由諸皇子爭奪,諸如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第三子,因為實力太大了,所以才越過兩個哥哥,成為太子並且使父親禪位於他。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李世民開了一個不好的先河,那便是他的玄武門之變給了後代子孫一個示範,而且唐太宗登基以後並沒有沒有太過限制藩王的權力,使藩王有機會坐大,所以唐朝前期的帝系傳遞多是不正常。

唐朝前期除了藩王之亂,還有一大弊端那便是後宮干政,甚至出了一個唯一的女帝武則天還有韋后為了干政毒死唐中宗的事情。

其實後宮干政其實跟唐太宗也有一些關係。

首先每個朝代之中開國皇帝和第二代皇帝最為重要,因為一般朝代制度多是定於一代和二代皇帝時期,唐朝這個情況也特殊,看似唐太宗李世民為二代皇帝,但其實唐朝的制度多是完善於太宗時期。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很明顯唐太宗並沒有在制度上杜絕後宮干政,是為一大失敗之處。像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以後為了杜絕後宮干政,除了剛開始太子和燕王等娶了功臣之後,規定後、妃只能選自於民間,還專門命工部鑄鐵牌掛於宮中,以禁止後宮干政,結果是有明一代並沒有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

而且唐太宗也是帶動了不良之風,像玄武門之變以後,唐太宗不只是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殺死,還將齊王的楊妃納於自己的後宮之中,殺弟奪妻這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正因為唐太宗這種行為,所以後來兒子唐高宗也照貓畫虎的不顧及道德觀念,將算是自己庶母的武則天迎娶回宮中,使武則天慢慢接觸到最高權力,成為一代女帝。

可以說唐初有著藩王之亂和後宮干政兩大弊端,而唐太宗對於這兩個弊端的形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繼位以後,開始著手糾正這兩個弊端,但最後卻因此釀成了太監亂政,這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宋安之來說說。

唐玄宗登基以後,開始採取措施來杜絕藩王之亂和後宮干政。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諸如唐玄宗先在興慶宮旁邊給大哥宋王、二哥申王、弟弟岐王和薛王建了府邸,沒事就去與他們一起吃喝玩樂,史書誇獎為“天子友悌,近古無比”。

其實說白了唐玄宗是以這種方法來控制自己的兄弟,甚至自己可以直接起到監視兄弟的作用,這些兄弟怎麼玩都可以,但是不能過問政事,不許結交朝臣。

唐玄宗還建了“十王宅”和“百孫院”讓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居住,派太監管束。同時皇太子不得居住東宮,而是隨著唐玄宗住別院,免得私下裡搞小動作。

就這樣唐玄宗將皇子皇孫們掌權的空間限制住了,所以唐玄宗在位45年間,再也沒有出現過藩王作亂威脅到皇權的情況。

至於防止後宮干政,則是更加明顯了,唐玄宗除了登基以後立原來的王妃王氏為皇后,在開元十二年將其廢掉以後,就沒有再立皇后了。

唐玄宗後來極度寵愛武惠妃和楊貴妃,都沒有立她們為皇后。諸如武惠妃是極受玄宗寵愛,被“特賜號為惠妃,宮中禮秩,一同皇后”,但就是不讓其升為皇后,後來的楊貴妃也是如此,雖然有皇后的待遇,但是就不升為皇后,這是為什麼呢,就是不想她們成為下一個武則天一般,來擅權來後宮干政。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由此可見唐玄宗對於藩王之亂還有後宮干政兩個弊端治理的很好,在唐玄宗時期唐朝再沒出現過這兩種情況。

但這時候同樣的問題出現了,雖然藩王和後宮有著弊端,但同樣可以起到鞏固皇權的作用,像唐玄宗之前藩王多是可以出任刺史,可以起到替皇室分鎮天下的作用。而後宮的後、妃可以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諸如唐高宗晚年身體多疾,多是武則天替他處理政務。

唐玄宗這麼一限制藩王和後宮的權力,弊端是沒有了,但兩者帶來的好處自然也沒有了,所以這時候皇帝就需要其他勢力來輔佐自己治理偌大的國家了,於是這時候唐朝太監閃亮登場。

唐太宗當年定製,內侍省不置三品官,意思是不得讓太監官至三品。

結果唐玄宗時期,稍有符合唐玄宗心意的太監,都被授予三品左右監門衛將軍,當時有品階身穿黃衣的太監多達三千餘人。唐玄宗還命太監出使邊疆、充當監軍、管理教坊等。

像太監楊思勖經常持節外出,甚至領兵出征,還被封為虢國公。還有唐玄宗最寵信的太監高力士,當時是“知內侍省事,四方文表,必先呈然後進御,小事便決之”。也就是說當時宰相向唐玄宗彙報政務,需要通過高力士進呈,而高力士有權將一些小事直接處理了,其權力之大,雖然不及近千年以後的明朝司禮監太監,但多少有那麼一些意思。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可以說唐朝的太監之亂起於唐玄宗時期,就是因為唐玄宗給予了太監太多的權力。

同時唐玄宗為了方便開疆拓土,加之當時府兵制的崩潰,因此唐玄宗將原來由皇帝親信武將或者皇室近親擔任的行軍大總管權力轉移給了邊疆武將,設置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這些節度使擁有當地軍事、行政、財賦大權,以方便他們可以最大程度集合當地資源,來對付周邊勢力。

可以說唐玄宗是以節度使為代表的邊疆武將還有太監兩方勢力,來代替藩王和後宮的作用,以他們來輔佐皇權,來統治偌大的江山。

當然馬上新的問題就出現了,因為節度使的權力太盛,造成了安祿山身兼范陽、河東、平盧三鎮節度使這種情況,而安祿山野心膨脹之下,最後乾脆造反,釀成了使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一蹶不起,唐玄宗當年寄予厚望的邊疆節度使演變成為藩鎮之亂。

這時候皇帝開始相信自己家奴,也就是太監了。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安史之亂以後,太監魚朝恩率領地方部隊神策軍護衛唐代宗,因為皇帝急需要一支由自己可以直接控制並且能信賴的軍隊,因此神策軍升級為天子禁衛,後來經過十幾年演變,太監徹底掌握了神策軍,並且形成慣例。

唐朝自安史之亂以後,地方開始藩鎮割據,而太監掌握了皇帝的禁軍神策軍兵權,不必顧及地方軍隊有人勤王,自然是無所顧忌,開始了家奴欺主,隨意廢殺皇帝的歷史。

最後總結來說,因為開國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的原因,所以導致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唐朝困擾於藩王之亂和後宮干政的問題之中。

到了唐玄宗時代,開始著手解決這兩個弊端,並且以邊疆節度使和太監兩個勢力來取而代之,以輔佐皇權,但沒想到唐玄宗玩脫了,節度使權力太大,釀成了安史之亂,之後形成了藩鎮割據。而唐王朝式微,太監趁機奪取了皇帝禁軍之權,從此可以隨意廢殺皇帝,唐朝憋屈的在家奴欺主一百多年以後,最終亡於藩鎮之亂。

由此可見唐玄宗的失敗,以邊疆節度使和太監取代藩王和後宮,來輔佐皇權,結果沒將其導向正確的一面,反而將其弊端發揮的淋漓盡致,害慘了後世子孫,唐朝真可謂是“成也玄宗敗也玄宗”。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制度之變,來看看唐朝太監為何能隨意廢殺皇帝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