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經路上唐僧有兩個隱形師父,其中一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在真實歷史上的玄奘是一個意志堅定的和尚,他一心向佛,所以才能千里迢迢從長安到達天竺,路上遇到的艱難險阻比《西遊記》中的唐僧要多百倍甚至千倍,最重要的一點,當時的皇帝並不支持玄奘去天竺,用現在的話就是玄奘是偷渡過去的,這足以證明玄奘對佛教是多麼的熱愛。


取經路上唐僧有兩個隱形師父,其中一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反觀《西遊記》中的唐僧,不但有四個徒弟相隨,還有很多神仙守護和幫助,甚至得到了皇帝的支持,但他去西天取經的心還沒有孫悟空那麼堅定,如果給師徒五個人西天取經之心的堅定程度排名的話,那麼大約是孫悟空、唐僧、小白龍、沙僧、豬八戒,孫悟空自從第一次舍下唐僧去龍王那裡喝酒,看到圯橋進履的畫像,聽完龍王的講解就已經幡然悔悟,並且孫悟空並不是不去西天,而是受不了唐僧的脾氣,師徒還在磨合中,雖然後續觀音菩薩和唐僧哄騙孫悟空戴上了金箍,孫悟空也曾怨恨,甚至想打死唐僧,但最終還是悟透了,沒有金箍,唐僧不放心啊,索性也就接受了現實。

說唐僧西天取經意志不堅定也是有原因的,在《西遊記》原著中,多次提到唐僧對於能到達西天產生了懷疑和猶豫,如果沒有外力的推動,或許唐僧就放棄了,這多虧了唐僧的兩個隱形師父。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更何況唐僧師徒一行有五個人。唐僧的這兩個隱形的師父,其中一個就在唐僧師徒中間,先賣個關子,首先看第一個隱形師父。

唐僧第一個隱形的師父多數人是能夠想的到的,那就是烏巢禪師,烏巢禪師可以說《西遊記》中僅次於菩提祖師、鎮元大仙的超級存在,烏巢禪師的境界甚至還要高於如來佛、鎮元大仙,如來佛還被俗務纏身,鎮元大仙也會為人蔘果樹而勃然大怒,只有烏巢禪師和菩提祖師與世無爭,對於世間萬物看的很透。烏巢禪師看豬八戒是可造之材,雖然招攬過,但是並沒有強求,而孫悟空對他的不敬,他也絲毫不放在心上,繼續帶在自己的巢裡,菩提祖師還有個洞府,而烏巢禪師就一個巢穴,從這個角度來說,烏巢禪師的境界更高一籌啊。


取經路上唐僧有兩個隱形師父,其中一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烏巢禪師出場是唐僧和孫悟空收服豬八戒之後,也就是第十九回雲棧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經,在路過浮屠山的時候,八戒有過介紹,說這個烏巢禪師曾經想收豬八戒為徒弟,但被豬八戒拒絕了。

烏巢禪師所在場所是浮屠山,這個可非常有深意,浮屠的解釋有很多,既有佛教徒的意思,也有佛教的意思,更有佛塔的意思,而浮屠山大概就把這三個都代表了。


取經路上唐僧有兩個隱形師父,其中一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師徒五人見到烏巢禪師以後,唐僧趕忙問去西天的路途有多遠,可見唐僧關心的是結果,而不是最終的成果,烏巢禪師見此,就傳授了唐僧《多心經》也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而且告訴唐僧: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

而且烏巢禪師對於唐僧師徒未來的路也做出了預測,豬八戒也說烏巢禪師是可知未來過去的人,烏巢禪師告誡唐僧,後面的路千山萬水,妖魔鬼怪眾多,既有妖狐攔路,又有豺狼虎豹獅象稱王的,更有妖精佔了城池的,不過首先要遇到的就是前面的水怪,若果然他們遇到了沙僧,可見烏巢禪師預測的還是非常準的,這就更加堅定了唐僧的信仰之心。

自此之後,唐僧在路上實時誦讀,達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但沒有悟透,流於形式而已。

唐僧作為一個意志不堅定的人,需要有人實時提點,這就需要第二個隱形的師父:孫悟空。與烏巢禪師分開後,孫悟空曾經四次用《多心經》提點唐僧。

《西遊記》第三十二回,唐僧害怕豺狼虎豹,孫悟空用《多心經》中的“心無掛礙;無掛礙,方無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來勸說唐僧,唐僧聽後也是很無奈,樂以忘憂;第四十三回唐僧一人聽到水聲,孫悟空用的是“無眼耳鼻舌身意”,唐僧聽了勸解之後就是沉默,然後表達了自己其實是想家了,還被豬八戒嘲笑了一番。第八十五回,唐僧看出來山峰裡有凶氣,孫悟空用了四句: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唐僧聽了以後,心神頓爽,萬慮皆休;第九十三回唐僧又看到險峻的山感到害怕,孫悟空這次的回答可以說是完勝唐僧。

行者道:“師父,你好是又把烏巢禪師《心經》忘記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經》是我隨身衣缽,自那烏巢禪師教後,那一日不念,那一時得忘。顛倒也念得來,怎會忘得!”行者道:“師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師父解得。”三藏說:“猴頭,怎又說我不曾解得!你解得麼?”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聲……三藏道:“悟能、悟淨,休要亂說。悟空解得是無言語文字,乃是真解。”


《西遊記》


可見,唐僧對於《多心經》就是死記硬背,但是孫悟空真是的悟透了,這一點就連唐僧也是承認的,烏巢禪師教給唐僧《多心經》是在第十九回,此後每過十到二十回就會出現一次,烏巢禪師雖然只出現了一次,但是他教授的《多心經》卻出現了多次,可以說是伴隨唐僧取經的全程,而孫悟空雖然表面對烏巢禪師不屑,但是對於《多心經》的理解和參悟可以說無人能及,烏巢禪師給了唐僧這個佛經,而參悟和提點唐僧的任務就交給了孫悟空,在唐僧意志不堅定的情況下,孫悟空總能及時的用《多心經》來勸解唐僧,在這個過程中,唐僧對於《多心經》的參悟也更加的深刻,直至最後的完全悟透。


取經路上唐僧有兩個隱形師父,其中一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孫悟空的悟性非常高,所以菩提祖師才給孫悟空取了個法名叫悟空,可以收在戴上金箍的那一刻,孫悟空就知道自己的使命和任務,並且堅定不移的走了下去。

如果沒有烏巢禪師和孫悟空這兩個隱形的師父,或許唐僧到不了西天,取不了真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