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學會保護體內9.6萬公里的\'生命之河\',就是得到長壽密碼'

"

作者海豔醫生<關注糖醫生控糖團隊,與10萬糖友一起學控糖知識>

糖尿病併發症從頭到腳,無孔不入,讓人心生畏懼,那到底為什麼會有這麼廣泛的傷害呢?其實說來也簡單,因為高血糖損傷的是你體內最龐大、最長的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它遍佈全身,當然高血糖也就傷害全身。


一、9.6萬公里的血管,是我們的生命之河

人體很有意思,比如你可能沒想過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而血管系統則是人體內最龐大的系統。血管系統由靜脈、動脈和毛細血管組成,普通成年人血管總長約為9.6萬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河流--非洲尼羅河全長6600公里,與人體內的血管長度相比還不到十分之一。是不是不太相信?之所以這麼長,是因為血管長度的主要部分是"毛細血管網"。雖然每根毛細血管的長度都很短,但人體內有著無數根細如毛髮的毛細血管,積少成多,其總長就非常可觀了。

血管中不停地流淌著人類賴以生存的血液,為全身細胞和組織提供著營養和氧氣,又將細胞中的廢物運走排出體外。在人的一生中,血流分分秒秒奔騰不息,滋養著生命,是名副其實的"生命之河"。可以說血管的活力就是生命的活力,甚至也有專家認為,血管的壽命決定人的壽命。血管堵塞,就如大地沒有河流,生命就會變成沙漠,荒蕪、枯萎。

"

作者海豔醫生<關注糖醫生控糖團隊,與10萬糖友一起學控糖知識>

糖尿病併發症從頭到腳,無孔不入,讓人心生畏懼,那到底為什麼會有這麼廣泛的傷害呢?其實說來也簡單,因為高血糖損傷的是你體內最龐大、最長的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它遍佈全身,當然高血糖也就傷害全身。


一、9.6萬公里的血管,是我們的生命之河

人體很有意思,比如你可能沒想過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而血管系統則是人體內最龐大的系統。血管系統由靜脈、動脈和毛細血管組成,普通成年人血管總長約為9.6萬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河流--非洲尼羅河全長6600公里,與人體內的血管長度相比還不到十分之一。是不是不太相信?之所以這麼長,是因為血管長度的主要部分是"毛細血管網"。雖然每根毛細血管的長度都很短,但人體內有著無數根細如毛髮的毛細血管,積少成多,其總長就非常可觀了。

血管中不停地流淌著人類賴以生存的血液,為全身細胞和組織提供著營養和氧氣,又將細胞中的廢物運走排出體外。在人的一生中,血流分分秒秒奔騰不息,滋養著生命,是名副其實的"生命之河"。可以說血管的活力就是生命的活力,甚至也有專家認為,血管的壽命決定人的壽命。血管堵塞,就如大地沒有河流,生命就會變成沙漠,荒蕪、枯萎。

糖尿病人學會保護體內9.6萬公里的'生命之河',就是得到長壽密碼

糖尿病併發症看起來損傷全身,本質上卻只是因為損傷了"生命之河"

糖尿病併發症包括腎病、眼病、足病、心血管病、神經病變,但總的來說歸納為兩大類:大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其中冠心病、腦卒中都屬於大血管病變,而腎臟病變、眼底病變、神經病變等屬於微血管病變。高血糖損傷對大小血管都不放過,是造成"生命之河"損傷的罪魁禍首之一。


二、血管損傷的三種類型---動脈硬化、動脈粥樣硬化與斑塊、微循環狹窄和閉塞

血管系統的健康狀態是柔軟、富有彈性,如同剛整好的饅頭,而損傷的血管狀態卻是:硬化、斑塊、狹窄甚至閉塞,動脈硬化和粥樣硬化發生在大一些的動脈血管,而微循環的狹窄和閉塞是高血糖的獨特"作品",發生在微血管。

1、動脈硬化:普通的動脈硬化屬於血管的自然老化,如同身體其他部位的自然老化一樣,但在高血壓的病人硬化速度會加快。動脈血管分為外、中、內三層,普通的硬化發生在動脈中層,隨著年齡增加,動脈中層的彈性纖維減少,彈性就喪失了。動脈硬化了,血管供應氧氣和營養的能力就弱了。動脈硬化發生在不同的身體部位會引起不同的不舒服:

(1)腦動脈硬化:頭暈頭痛、記憶力差、視力差;

(2)冠狀動脈硬化:胸悶、胸痛;

(3)下肢動脈硬化:下肢發麻、疼痛、發涼

2、動脈粥樣硬化與斑塊:是血管真正的病態變化,發生在動脈內層,與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密不可分,其中血膽固醇高是最主要原因;嚴重時形成斑塊、甚至斑塊脫落,是導致心梗、腦梗、腦出血等心腦血管病的元凶。"粥樣",就是形容斑塊因為脂質造成,呈現黃色,像"粥"一樣。動脈粥樣硬化多見於40歲以上的人,49歲以後進展快,近年來發病年齡也不斷年輕化了。

"

作者海豔醫生<關注糖醫生控糖團隊,與10萬糖友一起學控糖知識>

糖尿病併發症從頭到腳,無孔不入,讓人心生畏懼,那到底為什麼會有這麼廣泛的傷害呢?其實說來也簡單,因為高血糖損傷的是你體內最龐大、最長的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它遍佈全身,當然高血糖也就傷害全身。


一、9.6萬公里的血管,是我們的生命之河

人體很有意思,比如你可能沒想過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而血管系統則是人體內最龐大的系統。血管系統由靜脈、動脈和毛細血管組成,普通成年人血管總長約為9.6萬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河流--非洲尼羅河全長6600公里,與人體內的血管長度相比還不到十分之一。是不是不太相信?之所以這麼長,是因為血管長度的主要部分是"毛細血管網"。雖然每根毛細血管的長度都很短,但人體內有著無數根細如毛髮的毛細血管,積少成多,其總長就非常可觀了。

血管中不停地流淌著人類賴以生存的血液,為全身細胞和組織提供著營養和氧氣,又將細胞中的廢物運走排出體外。在人的一生中,血流分分秒秒奔騰不息,滋養著生命,是名副其實的"生命之河"。可以說血管的活力就是生命的活力,甚至也有專家認為,血管的壽命決定人的壽命。血管堵塞,就如大地沒有河流,生命就會變成沙漠,荒蕪、枯萎。

糖尿病人學會保護體內9.6萬公里的'生命之河',就是得到長壽密碼

糖尿病併發症看起來損傷全身,本質上卻只是因為損傷了"生命之河"

糖尿病併發症包括腎病、眼病、足病、心血管病、神經病變,但總的來說歸納為兩大類:大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其中冠心病、腦卒中都屬於大血管病變,而腎臟病變、眼底病變、神經病變等屬於微血管病變。高血糖損傷對大小血管都不放過,是造成"生命之河"損傷的罪魁禍首之一。


二、血管損傷的三種類型---動脈硬化、動脈粥樣硬化與斑塊、微循環狹窄和閉塞

血管系統的健康狀態是柔軟、富有彈性,如同剛整好的饅頭,而損傷的血管狀態卻是:硬化、斑塊、狹窄甚至閉塞,動脈硬化和粥樣硬化發生在大一些的動脈血管,而微循環的狹窄和閉塞是高血糖的獨特"作品",發生在微血管。

1、動脈硬化:普通的動脈硬化屬於血管的自然老化,如同身體其他部位的自然老化一樣,但在高血壓的病人硬化速度會加快。動脈血管分為外、中、內三層,普通的硬化發生在動脈中層,隨著年齡增加,動脈中層的彈性纖維減少,彈性就喪失了。動脈硬化了,血管供應氧氣和營養的能力就弱了。動脈硬化發生在不同的身體部位會引起不同的不舒服:

(1)腦動脈硬化:頭暈頭痛、記憶力差、視力差;

(2)冠狀動脈硬化:胸悶、胸痛;

(3)下肢動脈硬化:下肢發麻、疼痛、發涼

2、動脈粥樣硬化與斑塊:是血管真正的病態變化,發生在動脈內層,與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密不可分,其中血膽固醇高是最主要原因;嚴重時形成斑塊、甚至斑塊脫落,是導致心梗、腦梗、腦出血等心腦血管病的元凶。"粥樣",就是形容斑塊因為脂質造成,呈現黃色,像"粥"一樣。動脈粥樣硬化多見於40歲以上的人,49歲以後進展快,近年來發病年齡也不斷年輕化了。

糖尿病人學會保護體內9.6萬公里的'生命之河',就是得到長壽密碼

3、微血管狹窄與閉塞:與前兩種病變不同,微血管的狹窄與閉塞發生在微小血管、毛細血管,而且造成的原因也不同,微血管的損傷主要原因是高血糖。高血糖改變了微血管的結構,讓它們變得越來越厚,直到堵塞甚至形成微血栓,進而引起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底出血、糖尿病足等,慢慢的尿毒症、失明也就出現了。

概括一下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是年齡大和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的原因主要是高血脂,尤其是高膽固醇,微血管狹窄與閉塞的最主要原因是高血糖。但在同一個人身上,不同類型的病變往往同時存在,互相影響,互相加重。


三、保護血管的時機和方法:

1、從什麼時候開始保護血管?——不誇張的說,保護血管最好的時機是出生後就開始。其次是從今天開始。健康的飲食、規律的運動應該貫穿人的一生,現在猝死、中風都越來越年輕化了,所以原來的老年病早就不是老年人專屬了,年輕早就不再是可以放縱自己的資本了。

2、血管保護的4點措施:

(1)危險因素要達標:

醫生把各種引起血管併發症的原因統稱為:"危險因素",著名的"三高"加上肥胖都是危險因素。

· 空腹血糖:要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要控制在10.0mmol/L以下;年輕人還需要控制的更為理想一些,餐後要控制在7.8mmol/L以下;

· 血壓: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人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 血脂: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高血壓等應控制在1.8mmol/L以下;膽固醇要控制在4.5mmol/L以下。

(2)血管檢查定期做:檢測動脈粥樣硬化的簡單方法是用超聲測量頸動脈等處內膜的厚度,如果斑塊已經出現則每年檢查超聲,動態觀察斑塊的變化,是否進展還是穩定,或者是經過治療縮小、消失了。

(3)藥物保護少不了:

· 他汀類:各種帶"他汀"二字的都屬於這一類。一般在糖尿病或者高血壓合併高血脂的病人醫生會給開這種藥物。他汀類其實不僅僅是降低膽固醇的藥物,它本身也是可以穩定粥樣斑塊不破裂,減少心梗、卒中發生的預防措施,所以在血脂正常的時候不要著急停他汀類藥物。

·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用來預防血栓形成的,目前醫生已經把阿司匹林作為常規用藥了,三高的病人血管狹窄並且伴有血液黏稠、容易形成血栓,所以常用小劑量(一般100mg每天)的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腦血管的不良事件發生。但有消化道出血風險,在70歲以上和40歲以下的人一般不予推薦。

· 抗氧化藥物:近年來氧化應激損傷被關注越來越高,科學家發現它普遍參與到糖尿病人各種併發症發生的過程中,尤其是神經病變,所以提高身體的抗氧化能力也被用作併發症的防治,比如維生素C、硫辛酸等。

"

作者海豔醫生<關注糖醫生控糖團隊,與10萬糖友一起學控糖知識>

糖尿病併發症從頭到腳,無孔不入,讓人心生畏懼,那到底為什麼會有這麼廣泛的傷害呢?其實說來也簡單,因為高血糖損傷的是你體內最龐大、最長的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它遍佈全身,當然高血糖也就傷害全身。


一、9.6萬公里的血管,是我們的生命之河

人體很有意思,比如你可能沒想過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而血管系統則是人體內最龐大的系統。血管系統由靜脈、動脈和毛細血管組成,普通成年人血管總長約為9.6萬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河流--非洲尼羅河全長6600公里,與人體內的血管長度相比還不到十分之一。是不是不太相信?之所以這麼長,是因為血管長度的主要部分是"毛細血管網"。雖然每根毛細血管的長度都很短,但人體內有著無數根細如毛髮的毛細血管,積少成多,其總長就非常可觀了。

血管中不停地流淌著人類賴以生存的血液,為全身細胞和組織提供著營養和氧氣,又將細胞中的廢物運走排出體外。在人的一生中,血流分分秒秒奔騰不息,滋養著生命,是名副其實的"生命之河"。可以說血管的活力就是生命的活力,甚至也有專家認為,血管的壽命決定人的壽命。血管堵塞,就如大地沒有河流,生命就會變成沙漠,荒蕪、枯萎。

糖尿病人學會保護體內9.6萬公里的'生命之河',就是得到長壽密碼

糖尿病併發症看起來損傷全身,本質上卻只是因為損傷了"生命之河"

糖尿病併發症包括腎病、眼病、足病、心血管病、神經病變,但總的來說歸納為兩大類:大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其中冠心病、腦卒中都屬於大血管病變,而腎臟病變、眼底病變、神經病變等屬於微血管病變。高血糖損傷對大小血管都不放過,是造成"生命之河"損傷的罪魁禍首之一。


二、血管損傷的三種類型---動脈硬化、動脈粥樣硬化與斑塊、微循環狹窄和閉塞

血管系統的健康狀態是柔軟、富有彈性,如同剛整好的饅頭,而損傷的血管狀態卻是:硬化、斑塊、狹窄甚至閉塞,動脈硬化和粥樣硬化發生在大一些的動脈血管,而微循環的狹窄和閉塞是高血糖的獨特"作品",發生在微血管。

1、動脈硬化:普通的動脈硬化屬於血管的自然老化,如同身體其他部位的自然老化一樣,但在高血壓的病人硬化速度會加快。動脈血管分為外、中、內三層,普通的硬化發生在動脈中層,隨著年齡增加,動脈中層的彈性纖維減少,彈性就喪失了。動脈硬化了,血管供應氧氣和營養的能力就弱了。動脈硬化發生在不同的身體部位會引起不同的不舒服:

(1)腦動脈硬化:頭暈頭痛、記憶力差、視力差;

(2)冠狀動脈硬化:胸悶、胸痛;

(3)下肢動脈硬化:下肢發麻、疼痛、發涼

2、動脈粥樣硬化與斑塊:是血管真正的病態變化,發生在動脈內層,與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密不可分,其中血膽固醇高是最主要原因;嚴重時形成斑塊、甚至斑塊脫落,是導致心梗、腦梗、腦出血等心腦血管病的元凶。"粥樣",就是形容斑塊因為脂質造成,呈現黃色,像"粥"一樣。動脈粥樣硬化多見於40歲以上的人,49歲以後進展快,近年來發病年齡也不斷年輕化了。

糖尿病人學會保護體內9.6萬公里的'生命之河',就是得到長壽密碼

3、微血管狹窄與閉塞:與前兩種病變不同,微血管的狹窄與閉塞發生在微小血管、毛細血管,而且造成的原因也不同,微血管的損傷主要原因是高血糖。高血糖改變了微血管的結構,讓它們變得越來越厚,直到堵塞甚至形成微血栓,進而引起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眼底出血、糖尿病足等,慢慢的尿毒症、失明也就出現了。

概括一下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是年齡大和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的原因主要是高血脂,尤其是高膽固醇,微血管狹窄與閉塞的最主要原因是高血糖。但在同一個人身上,不同類型的病變往往同時存在,互相影響,互相加重。


三、保護血管的時機和方法:

1、從什麼時候開始保護血管?——不誇張的說,保護血管最好的時機是出生後就開始。其次是從今天開始。健康的飲食、規律的運動應該貫穿人的一生,現在猝死、中風都越來越年輕化了,所以原來的老年病早就不是老年人專屬了,年輕早就不再是可以放縱自己的資本了。

2、血管保護的4點措施:

(1)危險因素要達標:

醫生把各種引起血管併發症的原因統稱為:"危險因素",著名的"三高"加上肥胖都是危險因素。

· 空腹血糖:要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要控制在10.0mmol/L以下;年輕人還需要控制的更為理想一些,餐後要控制在7.8mmol/L以下;

· 血壓: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人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 血脂: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高血壓等應控制在1.8mmol/L以下;膽固醇要控制在4.5mmol/L以下。

(2)血管檢查定期做:檢測動脈粥樣硬化的簡單方法是用超聲測量頸動脈等處內膜的厚度,如果斑塊已經出現則每年檢查超聲,動態觀察斑塊的變化,是否進展還是穩定,或者是經過治療縮小、消失了。

(3)藥物保護少不了:

· 他汀類:各種帶"他汀"二字的都屬於這一類。一般在糖尿病或者高血壓合併高血脂的病人醫生會給開這種藥物。他汀類其實不僅僅是降低膽固醇的藥物,它本身也是可以穩定粥樣斑塊不破裂,減少心梗、卒中發生的預防措施,所以在血脂正常的時候不要著急停他汀類藥物。

·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用來預防血栓形成的,目前醫生已經把阿司匹林作為常規用藥了,三高的病人血管狹窄並且伴有血液黏稠、容易形成血栓,所以常用小劑量(一般100mg每天)的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腦血管的不良事件發生。但有消化道出血風險,在70歲以上和40歲以下的人一般不予推薦。

· 抗氧化藥物:近年來氧化應激損傷被關注越來越高,科學家發現它普遍參與到糖尿病人各種併發症發生的過程中,尤其是神經病變,所以提高身體的抗氧化能力也被用作併發症的防治,比如維生素C、硫辛酸等。

糖尿病人學會保護體內9.6萬公里的'生命之河',就是得到長壽密碼

(4)生活方式是根本:

要想避免血管發生嚴重的病理性硬化,最根本的還是從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做起:戒菸、限制飲酒、減少不健康的應酬、保證充足的睡眠、吃健康的食物、杜絕暴飲暴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我們不能覺得有藥物保護就可以放肆的吃燒烤和夜宵,因為就算工作忙碌、不得不喝酒,併發症也不會對你網開一面。就算午餐不得不吃外賣,你也可以給自己多被根黃瓜或者拿個西紅柿均衡營養,早餐沒時間做也可以在單位衝一杯燕麥粥或者買幾片全麥麵包。

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想健康的總能找到解決方法,存僥倖的也總能給自己找到各種理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人的"專屬病變"--微血管併發症(腎臟、眼睛),因為無法"支架"、"血管再造",藥物逆轉也比大血管更加困難,所以更加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預防。

(5) 必要時介入治療:

當大血管已經堵塞到80%,醫生會在綜合評估病情後用支架、血管成形術、動脈內膜切除術等外科手段來直接清楚堵塞的管腔,"亡羊補牢",預防嚴重心梗、卒中、猝死事件。但假設形成斑塊、狹窄的病根不去除,複發率會非常高。外科手段對於內科疾病來說,肯定時治標不治本的。

而治本的主動權,始終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糖醫生是一家總部位於南京的糖尿病管理機構,在武漢等地有近20家糖尿病管理中心,針對血糖不佳的糖友提供非藥物幫助。控糖團隊威信號tys2809,可直接威信搜索添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