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明君李世民做父親很失敗:14個兒子竟有12個死於非命


一代明君李世民做父親很失敗:14個兒子竟有12個死於非命



文:安靜的風 讀史專欄作家


做皇帝的兒子,相信世上所有的男人都願意,因為那是“龍種”。出生就帶著一種尊貴,要風有風,要雨得雨,命好的繼位當了皇帝,命不好的也能封個王當,一輩子榮華富貴。

沒想到做李世民的兒子卻有點慘,王是當上了,命卻沒了。這王當的就沒勁了。

唐太宗李世民生育有十四個兒子。

長孫皇后生恆山王李承亁,濮王李泰,高宗李治。

楊妃生吳王李恪,蜀王李愔。

陰妃生庶人李祐。

燕妃生越王李貞、江王李器。

韋妃生紀王李慎。

又一個楊妃生趙王李福。

楊氏生曹王李明。

王氏生蔣王李惲。

還有楚王李寬,代王李簡,是後宮宮女所生。

一代明君李世民做父親很失敗:14個兒子竟有12個死於非命


老大李承乾,從小聰穎,很受太宗喜歡,八歲就被立為太子,入主東宮。

長大成人後,李承乾的聰穎不見了,卻多了好色的毛病。每天過著驕侈荒淫的日子。

他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我做天子,當肆吾欲,有諫者,我殺之,殺五百人,豈不定!

你說這不是瞎扯嗎?還沒當上皇帝呢,先把規矩立下了,而且這是什麼狗屁規矩呀。

李承乾清楚,要想當上皇帝,得先把太子的位置坐穩了。為了給皇帝老爸留個好印象,在太宗面前,言必忠孝。回到東宮,便與群小褻狎。

他有足疾,再好的路他走起來也不平。他擔心因形象不佳被廢。便想造老爸的反。其實他哪有那個膽子和能力,只是順嘴胡說,不曾想被身邊人告密。

所以,心裡話只能在心裡說,身邊的人往往是最方便害你的人。

太宗聞報,異常震怒,廢掉太子,下獄貶為庶人,不久又流放黔州,兩年後李承乾病死在那裡。

一代明君李世民做父親很失敗:14個兒子竟有12個死於非命


老二楚王李寬,被太宗過繼給叔父李智雲。這孩子命短,早早就死了。

一代明君李世民做父親很失敗:14個兒子竟有12個死於非命


老三吳王李恪,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封蜀王,貞觀元年,627年又改封吳王。

李恪文武全才,太宗常在大臣們面前說:老三最像我呀。

由於對老三的喜愛,太宗欲立李恪為太子,卻遭到長孫無忌的強烈反對。

一代明君李世民做父親很失敗:14個兒子竟有12個死於非命


長孫皇后生了三個兒子,老大李承乾因謀反被廢,老二李泰受牽連被貶。這倆個都沒戲了,還有老三李治。李治在太宗的十四個兒子當中,排行第九,也常被太宗喚為九兒。

太宗雖然喜歡李恪,但他不是皇后所生,所以不能立為太子。

同樣是一個老爸,老媽的位置也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在長孫無忌的輔佐下,李治當上了太子,後來,長孫無忌找了個藉口,殺了李恪。

李恪在大臣們心裡威望最高,也是死的最冤。

不在那個位置上,卻有那麼高的威望,離死就不遠了,李恪不懂得隱藏自己,過於張揚,他是死在自己的性格上。

一代明君李世民做父親很失敗:14個兒子竟有12個死於非命


老四李泰,因太子之事被貶,高宗永徽三年,死於鄖鄉,年僅三十五歲。

一代明君李世民做父親很失敗:14個兒子竟有12個死於非命


老五李祐,喜歡打獵,不但胸無大志,還胸無點墨,一副混吃等死的樣子。

太宗看他這個德行,便派一位長史去調教他,他不但不聽長史的話,還把長史給殺了。

他怕太宗怪罪,便帶著一幫混混造起反來,被太宗貶為庶人,後賜死。

一代明君李世民做父親很失敗:14個兒子竟有12個死於非命


老六李愔,喜歡在田間打獵,尤其是在莊稼長起來的時候,在田地橫衝直撞,百姓苦不堪言,民恨極大,且屢教不改。太宗大怒道:禽獸調伏,可以馴擾於人,鐵石鐫煉 ,可為方圓之器。至如愔者,曾不如禽獸鐵石乎!

李愔被貶為虢州刺史,高宗永徽四年,653年,李愔再次被貶為庶人,死於流放地巴州。

一代明君李世民做父親很失敗:14個兒子竟有12個死於非命


老七李惲,貞觀五年,631年,封郯王。貞觀十年,改封蔣王,拜安州都督。

李惲生活極其奢華,縱情享樂,州縣都負擔不起他的生活費用,鬧得民怨沸騰。

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有人誣告他謀反。還沒等朝廷問罪呢,就嚇得自殺了。

一代明君李世民做父親很失敗:14個兒子竟有12個死於非命


老八李貞,貞觀五年,封漢王,貞觀十年,改封越王。楊州都督。

李貞對文學歷史都很有研究,而且很會當官,在當地有很高的威望。

後來武則天改唐換周,他與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

夔、霍王李元軌舉討伐武則天,兵敗服毒自殺。

做為皇帝,李世民不愧為一代明君,做為父親他有些不稱職。在他的十四個兒子當中,除了李福、李治之外。其餘十二個都死於非命。這有他無法推卸的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