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縣歷史沿革

郯城縣位於山東省最南端。地理座標為東經118°05′-118°31′,北緯34°22′-34°56′。南與江蘇省邳州、新沂、東海三縣市交界;北與臨沂、臨沭、蒼山三縣市接壤。全縣境南北長約65千米,東西寬32千米,總面積1189平方千米,總人口104萬人。轄1個街道、9個鎮、3個鄉:郯城街道、馬頭鎮、重坊鎮、李莊鎮、楊集鎮、港上鎮、高峰頭鎮、廟山鎮、紅花鎮、勝利鎮、花園鄉、歸昌鄉、泉源鄉。縣政府駐郯城街道。

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區南部沖積平原,地勢北高南低,境內以黑黏土、黃沙壤、黃壤土為主。境東有馬陵山綿延南北,主峰184米,系境內最高峰。另有蘭山、虎山、峰山、蠍子山、廟山分佈境內西北部。沂河、沭河、武河、白馬河由北向南縱向流過。屬大陸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3.2℃,年均降水量862.7毫米。有煤、鐵、重晶石、金剛石等礦產資源,為全國重點金剛石礦區之一。膠新鐵路、京滬高速、205國道、310國道、232省道、352省道穿境而過。名勝古蹟有郯國故城遺址、黑龍潭細石器遺址等。

以故國名縣。據《說文解字》:“郯,東海縣,帝少吳之後所封。從邑炎聲。”應劭曰:“音談”。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為郯國地,戰國時期(約公元前414年)為越國所滅。秦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所。唐貞觀六年撤縣入下邳,元和年間置郯城縣,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末復置郯城縣,明清之後縣域有變,縣名未易。

1994年11月10日,撤銷楊集鄉、黃山鄉,設立楊集鎮、黃山鎮。1995年12月18日,撤銷高峰頭、廟山鄉,設立高峰頭鎮、廟山鎮。1996年初,郯城縣面積1282平方千米,人口88.3萬。轄9個鎮、13個鄉:郯城鎮、馬頭鎮、李莊鎮、楊集鎮、廟山鎮、重坊鎮、高峰頭鎮、黃山鎮、褚墩鎮、十里鄉、大尚莊鄉、歸昌鄉、歸義鄉、司家鄉、花園鄉、沙墩鄉、紅花鄉、勝利鄉、泉源鄉、高冊鄉、港上鄉、新村鄉。縣政府駐郯城鎮。

1996年7月3日,撤銷港上鄉、沙墩鄉,設立港上鎮、沙墩鎮(魯政函民字[1996]32號)。1997年6月4日,司家鄉更名為清泉鄉(魯政函民字[1997]25號)。至此,郯城縣轄11個鎮、11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972268人,其中:郯城鎮109789人,馬頭鎮47076人,重坊鎮53543人,李莊鎮49664人,措墩鎮55078人,楊集鎮49373人,黃山鎮46965人,港上鎮39835人,高峰頭鎮47396人,廟山鎮43933人,沙墩鎮46964人,勝利鄉45645人,新村鄉35176人,花園鄉48083人,高冊鄉31709人,歸昌鄉36798人,紅花鄉36963人,大尚莊鄉24627人,十里鄉40131人,歸義鄉36131人,清泉鄉9685人,泉源鄉37704人。

2000年12月29日,撤銷十里鄉、歸義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郯城鎮;撤銷大尚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紅花鄉;撤銷清泉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泉源鄉;撤銷高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馬頭鎮(魯政函民字[2000]95號)。即郯城縣由11個鎮、11個鄉調整為11個鎮、6個鄉:郯城鎮(歸義鄉、十里鄉)、馬頭鎮(高冊鄉)、重坊鎮、李莊鎮、禇墩鎮、楊集鎮、高峰頭鎮、廟山鎮、黃山鎮、港上鎮、沙墩鎮、勝利鄉、新村鄉、花園鄉、紅花鄉(大尚莊鄉)、泉源鄉(清泉鄉)、歸昌鄉。(括號內的為被撤併的鄉鎮)

2002年末,郯城縣轄11個鎮、6個鄉:郯城鎮、馬頭鎮、重坊鎮、李莊鎮、禇墩鎮、楊集鎮、黃山鎮、港上鎮、高峰頭鎮、廟山鎮、沙墩鎮、勝利鄉、新村鄉、花園鄉、歸昌鄉、紅花鄉、泉源鄉。

2010年,撤銷郯城鎮,設立郯城街道;撤銷紅花鄉,設立紅花鎮;撤銷勝利鄉,設立勝利鎮。10月13日,勝利鄉正式撤鄉設鎮。調整後,全縣總面積1306.58平方千米,轄1個街道、12個鎮、4個鄉:郯城街道、馬頭鎮、重坊鎮、李莊鎮、禇墩鎮、楊集鎮、黃山鎮、港上鎮、高峰頭鎮、廟山鎮、沙墩鎮、紅花鎮、勝利鎮、新村鄉、花園鄉、歸昌鄉、泉源鄉。縣政府駐郯城街道。

2011年,將郯城縣黃山鎮、褚墩鎮整建制劃歸羅莊區管轄;11月,撤銷沙墩鎮,併入李莊鎮;撤銷新村鄉,併入重坊鎮(設立新村銀杏管理區)。調整後,郯城縣總面積1189平方千米,轄1個街道、9個鎮、3個鄉:郯城街道、馬頭鎮、重坊鎮、李莊鎮、楊集鎮、港上鎮、高峰頭鎮、廟山鎮、紅花鎮、勝利鎮、花園鄉、歸昌鄉、泉源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