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柯P吐真言 “獨派”全跳腳

臺灣 政治 時政 海峽新幹線 海峽新幹線 2017-10-03

臺灣《中國時報》:柯P吐真言 “獨派”全跳腳

從“兩岸一家親”,談到阿扁病情“一開始身體沒病,心有病”,臺北市長柯文哲始終像戳破國王新衣的小孩。只是,真話聽在“獨派”耳裡,卻更像挑逗神經,褻瀆扁這塊“臺獨圖騰”,終惱羞成怒,憤而撕破臉。然而,對扁而言,“獨派”這番作為,恐將是“愛之卻害之”。

柯文哲說,扁病情一開始是裝的,後來一看大腦斷層,才相信真病了。這席話,不過是在描述病情演變,但“獨派”團體包括“北社”在內,卻氣得跳腳,切割之餘,還炮轟缺乏專業。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這群阿扁們可能忘記,2012年4月,當時“獨派”為擴大救扁能量,發起保外就醫聯署;而鎖定邀請參與的一位重量級人物,就是柯P。當時柯雖婉拒,卻提議扁要的不是聯署,而是醫療團隊;就是這句話,讓“陳水扁民間醫療小組”因應而生。事後,“獨派”還三顧茅廬邀請這位“發想人”任召集人,直到昨日。

令人錯亂的是,當時“獨派”盛讚柯專業、勇氣十足,結果昨天卻成了“有病、可惡至極”。不禁令人想問,到底是柯變了,還是“獨派”變了?

對“獨派”而言,早將“扁”神格化,甚至視他為“臺獨”政治圖騰。所以,當扁的病情真實性遭受質疑,他們就像深信扁沒貪汙一樣,群起譴責。

尤其柯P就任北市長後,積極促成雙城論壇續辦。儘管這項主張,符合當前兩岸多數人民利益,但同樣因觸動“獨派”“仇中”神經,讓柯P也被扣上紅帽。

從兩岸論述到談扁,柯P始終說真話,但恰恰是因吐真言,讓“獨派”全跳了腳。只是“獨派”再跳腳,也改變不了柯P率真、高支持率的現狀,且天平只會倒向柯P,而不是“獨派”。原因很簡單,柯除了上述優點外,還具有大格局視野及兩岸和平發展高度,看得到民生疾苦,雖然偶而無厘頭,卻不失掌握政策力度與分寸。對兩岸如此,對扁議題亦復如此。

由此看,“獨派”切割的不是柯文哲,而是自己。

(本文摘自臺灣《中國時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