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出口增速降至對美出口國平均水平

臺灣 國外宏觀 宏觀經濟 財經 金融界 2017-04-15

人民網訊 在4月初的中美元首首次會晤後,中美即將針對貿易展開為期100天的雙邊談判。這使得中國出口以及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再次吸引投資者目光。2016年,美國對華貿易赤字約為3500億美元,幾乎為美國總貿易赤字的一半。自1990年開始,中國對美出口年增長率為14%,其他國家對美出口年增長率為6%。

在中國對美出口的服裝類商品中,2002-2010年,墨西哥及中國香港出口佔比分別下降7%與6%,韓國與中國臺灣也有類似下滑;電子產品方面,日本出口品份額降低了7%,而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加拿大等則降低了2%;電子設備方面,日本、德國、英國、中國臺灣等的份額普遍下降了7%;非電子設備上,中國漲,日本跌。在2010年左右,中國出口品在美市場攻城略地的能力似乎被削弱了――服裝類出口品份額在過去5年來持續下跌;電子產品自去年開始下跌;電子設備及非電子設備也正面臨相同的狀況。

原因在於,一方面,中國企業的中高端產品(如電子設備等)若要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則必須直接面對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先進科技的競爭;另一方面,中國生產的低端產品(如服裝)又面對著擁有著更大勞動力成本優勢的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國擠壓,中國出口的黃金時期似正逐漸褪色。

當前,中國出口面臨的最大挑戰即,其商品已難以取代他國市場市場份額,因此對美出口增長率已放緩到其他國家對美出口增長率的平均水平。2000-2010年,中國對美出口以年20%的速度增長,而2010-2016則降至4%;同時,中國對世界其他地區出口增長率也以從2000-2010年間的21%降低到了2010年後的5%。考慮到轉口貿易(re-export),中國的出口利潤在很大程度上被高估了。2010年左右,中國出口中的轉口貿易佔比降至50%,隨後迅速下降,到2017年跌至17%。這既體現出中國勞動力成本之升高,也暗含了東亞產業轉移的信息。出口數據中的轉口貿易不僅會使中國出口統計出現偏差,也會在衡量美國貿易狀況時出現一定偏移。據巴克萊銀行的研究,特朗普政府近日主張改變貿易狀況的計算方式,去除轉口貿易的影響,得到的結果發現美國一二產業產品貿易赤字將進一步擴大近1萬億美元,從而使貿易赤字佔GDP比增加1.4%,達5.3%。特朗普政府之所以這麼做,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讓“看起來更大”的貿易赤字發揮輿論宣傳作用,為針對中國、墨西哥等美國的主要貿易赤字國發難時提供某些依據而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