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臺灣 榨菜 脫口秀 新聞 政治 經濟 Facebook 觀察者網 2019-08-28
"

近日,在臺灣著名談話節目《關鍵時刻》節目中,財經專家黃世聰談到中美貿易戰對大陸影響時,說到“大陸人吃泡麵一定要配榨菜,但最近一段時間他們連榨菜都吃不起了……”在大陸引起熱議,“臺灣節目稱大陸吃不起榨菜”話題更是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

後來黃世聰自嘲“榨菜哥”,更是在臉書上晒出地址,直接向大家“求榨菜”。不久後,他收到了大陸寄來的兩箱榨菜,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了這份來自大陸的“禮物”。觀察者網專訪“榨菜哥”,聊聊他對突然在大陸走紅的看法。

【採訪/觀察者網 王雅妮】

知道走紅嚇一跳,大陸網民的聲音很大

觀察者網:“榨菜”這段視頻後來在大陸大火,您有沒有感到很意外?

黃世聰:其實蠻意外的,因為我應該是在禮拜三(8月7日)晚上的節目講的,到禮拜四、禮拜五的時候,很多朋友一直傳簡訊或是告訴我說,你現在在大陸火紅,你的視頻在中國大陸點擊率很高。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在節目上講的榨菜論,引起中國大陸民眾那麼多的討論,有人調侃也有人批評,我才知道事情有這麼大啊,真的蠻出乎我意料的。

我看到的時候,其實第一反應還蠻驚訝,並且有點擔心這樣的狀況,但是後來經過仔細溝通,我也表達了一些建議,包括唸錯字(涪fu陵榨菜)或者說大家可能不認同我的看法,我們可能不夠了解。在溝通之後,網友給我的反饋也都還不錯,過去大家可能認為說中國大陸網友會很凶悍,或者是什麼。我覺得如果互相能夠好好理性地溝通,也不是大家過去想象中那個樣子。

"

近日,在臺灣著名談話節目《關鍵時刻》節目中,財經專家黃世聰談到中美貿易戰對大陸影響時,說到“大陸人吃泡麵一定要配榨菜,但最近一段時間他們連榨菜都吃不起了……”在大陸引起熱議,“臺灣節目稱大陸吃不起榨菜”話題更是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

後來黃世聰自嘲“榨菜哥”,更是在臉書上晒出地址,直接向大家“求榨菜”。不久後,他收到了大陸寄來的兩箱榨菜,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了這份來自大陸的“禮物”。觀察者網專訪“榨菜哥”,聊聊他對突然在大陸走紅的看法。

【採訪/觀察者網 王雅妮】

知道走紅嚇一跳,大陸網民的聲音很大

觀察者網:“榨菜”這段視頻後來在大陸大火,您有沒有感到很意外?

黃世聰:其實蠻意外的,因為我應該是在禮拜三(8月7日)晚上的節目講的,到禮拜四、禮拜五的時候,很多朋友一直傳簡訊或是告訴我說,你現在在大陸火紅,你的視頻在中國大陸點擊率很高。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在節目上講的榨菜論,引起中國大陸民眾那麼多的討論,有人調侃也有人批評,我才知道事情有這麼大啊,真的蠻出乎我意料的。

我看到的時候,其實第一反應還蠻驚訝,並且有點擔心這樣的狀況,但是後來經過仔細溝通,我也表達了一些建議,包括唸錯字(涪fu陵榨菜)或者說大家可能不認同我的看法,我們可能不夠了解。在溝通之後,網友給我的反饋也都還不錯,過去大家可能認為說中國大陸網友會很凶悍,或者是什麼。我覺得如果互相能夠好好理性地溝通,也不是大家過去想象中那個樣子。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在節目中談到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圖片來源:臺灣節目截圖

觀察者網:您的朋友們都喜歡吃這個榨菜嗎?

黃世聰:我吃過的朋友都覺得還不錯,而且還有人跟我要第二次,說你趕快送過來。藉由這樣的事件,你可以發現臺灣民眾或者我的朋友們,其實他們對榨菜是什麼還蠻有興趣的,想吃吃看。所以我才說,兩岸雙方有非常多共同點,可以用什麼東西串起來,比如榨菜,只是你可能平常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有很多共同點,可以互相溝通,那就會化解非常多的誤解。

觀察者網:“榨菜事件”之後,很多大陸網友也都是把它當作一個網絡段子來看待,您是很容易就接受了這種娛樂化的調侃,還是說有一個心理建設的過程?在事情發酵階段,您是什麼樣的心態?

黃世聰:應該這樣說,以在臺灣來講的話,我們講了很多話,常常也會被民眾批評或是攻擊。因為臺灣的媒體罵人是不分人的,藍的我們也批,綠的也批。反正在臺灣電視臺好像是最大,他想罵誰就罵誰。當然我們罵了別人之後,也會有很多人來罵我們。所以在臺灣,大家會把電視裡的很多說法就當成是一個娛樂,或者說看戲的成分比較多。

以電視臺本身來講,除了提供給這些閱聽者訊息之外,某種程度也要肩負一些娛樂功能。譬如說像政治新聞或者財經新聞,有時候會很生硬,如果我們藉由講故事或者講這個人的狀況,或者通過一些比較生活化的方式來講述事情時,可能閱聽者比較容易接受。所以臺灣的電視臺通常不會講的非常深入,他們可能用一些調侃或者說比較有梗的方式去呈現新聞,這是臺灣的生態。所以以這樣的方式呈現節目的話,在臺灣會經常被罵,我們也習慣了,常常是被罵來罵去。

只是因為中國大陸的民眾太多,所以這個聲量超級大,所以我才說我被嚇一跳。其實我覺得中國大陸網友的批評,也不見得會比臺灣網友更加尖酸刻薄,臺灣網友有時候也蠻激進,臺灣、大陸都有這種人,只是說因為大陸的人數很多,所以聲量顯得特別大。

至於說有沒有心理接受的過程,當然會有,建設的過程在於因為對你不滿意的人或者說對你有質疑的人比在臺灣多太多。臺灣2300萬人,你可能講一句話,了不起有一半的人不信任你,不認同你的看法,那也就1000多萬,但是在中國大陸的話可能有好幾億。

當然一開始初期是有一些心理上的壓力,覺得要怎麼樣跟大陸網友溝通,或者怎麼樣跟大陸的民眾溝通。我相信兩岸之間如果能夠說理,用一個比較幽默或者自嘲的方式來溝通,大家其實有很多共同點,我相信不是不能夠化解雙方的誤解。

所以我就用一個比較調侃自己或者說開玩笑的方式來應對。大陸大多數民眾也蠻能接受這種方式,因為我跟他們互動之後,大家對我的反饋都還不錯,大家還是有非常多共通點,可以互相溝通。

至於說講錯話或是互相之間不瞭解,只要大家有個前提,就是說我不是要故意這樣講,或者說我不是要刻意去抹黑你,如果大家都能夠認定對方是這樣的時候,相對而言發生這種所謂誤解或是互相攻擊的狀況就會比較少。

所以這次“榨菜事件”,我就是用這種心態去面對的。

"

近日,在臺灣著名談話節目《關鍵時刻》節目中,財經專家黃世聰談到中美貿易戰對大陸影響時,說到“大陸人吃泡麵一定要配榨菜,但最近一段時間他們連榨菜都吃不起了……”在大陸引起熱議,“臺灣節目稱大陸吃不起榨菜”話題更是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

後來黃世聰自嘲“榨菜哥”,更是在臉書上晒出地址,直接向大家“求榨菜”。不久後,他收到了大陸寄來的兩箱榨菜,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了這份來自大陸的“禮物”。觀察者網專訪“榨菜哥”,聊聊他對突然在大陸走紅的看法。

【採訪/觀察者網 王雅妮】

知道走紅嚇一跳,大陸網民的聲音很大

觀察者網:“榨菜”這段視頻後來在大陸大火,您有沒有感到很意外?

黃世聰:其實蠻意外的,因為我應該是在禮拜三(8月7日)晚上的節目講的,到禮拜四、禮拜五的時候,很多朋友一直傳簡訊或是告訴我說,你現在在大陸火紅,你的視頻在中國大陸點擊率很高。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在節目上講的榨菜論,引起中國大陸民眾那麼多的討論,有人調侃也有人批評,我才知道事情有這麼大啊,真的蠻出乎我意料的。

我看到的時候,其實第一反應還蠻驚訝,並且有點擔心這樣的狀況,但是後來經過仔細溝通,我也表達了一些建議,包括唸錯字(涪fu陵榨菜)或者說大家可能不認同我的看法,我們可能不夠了解。在溝通之後,網友給我的反饋也都還不錯,過去大家可能認為說中國大陸網友會很凶悍,或者是什麼。我覺得如果互相能夠好好理性地溝通,也不是大家過去想象中那個樣子。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在節目中談到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圖片來源:臺灣節目截圖

觀察者網:您的朋友們都喜歡吃這個榨菜嗎?

黃世聰:我吃過的朋友都覺得還不錯,而且還有人跟我要第二次,說你趕快送過來。藉由這樣的事件,你可以發現臺灣民眾或者我的朋友們,其實他們對榨菜是什麼還蠻有興趣的,想吃吃看。所以我才說,兩岸雙方有非常多共同點,可以用什麼東西串起來,比如榨菜,只是你可能平常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有很多共同點,可以互相溝通,那就會化解非常多的誤解。

觀察者網:“榨菜事件”之後,很多大陸網友也都是把它當作一個網絡段子來看待,您是很容易就接受了這種娛樂化的調侃,還是說有一個心理建設的過程?在事情發酵階段,您是什麼樣的心態?

黃世聰:應該這樣說,以在臺灣來講的話,我們講了很多話,常常也會被民眾批評或是攻擊。因為臺灣的媒體罵人是不分人的,藍的我們也批,綠的也批。反正在臺灣電視臺好像是最大,他想罵誰就罵誰。當然我們罵了別人之後,也會有很多人來罵我們。所以在臺灣,大家會把電視裡的很多說法就當成是一個娛樂,或者說看戲的成分比較多。

以電視臺本身來講,除了提供給這些閱聽者訊息之外,某種程度也要肩負一些娛樂功能。譬如說像政治新聞或者財經新聞,有時候會很生硬,如果我們藉由講故事或者講這個人的狀況,或者通過一些比較生活化的方式來講述事情時,可能閱聽者比較容易接受。所以臺灣的電視臺通常不會講的非常深入,他們可能用一些調侃或者說比較有梗的方式去呈現新聞,這是臺灣的生態。所以以這樣的方式呈現節目的話,在臺灣會經常被罵,我們也習慣了,常常是被罵來罵去。

只是因為中國大陸的民眾太多,所以這個聲量超級大,所以我才說我被嚇一跳。其實我覺得中國大陸網友的批評,也不見得會比臺灣網友更加尖酸刻薄,臺灣網友有時候也蠻激進,臺灣、大陸都有這種人,只是說因為大陸的人數很多,所以聲量顯得特別大。

至於說有沒有心理接受的過程,當然會有,建設的過程在於因為對你不滿意的人或者說對你有質疑的人比在臺灣多太多。臺灣2300萬人,你可能講一句話,了不起有一半的人不信任你,不認同你的看法,那也就1000多萬,但是在中國大陸的話可能有好幾億。

當然一開始初期是有一些心理上的壓力,覺得要怎麼樣跟大陸網友溝通,或者怎麼樣跟大陸的民眾溝通。我相信兩岸之間如果能夠說理,用一個比較幽默或者自嘲的方式來溝通,大家其實有很多共同點,我相信不是不能夠化解雙方的誤解。

所以我就用一個比較調侃自己或者說開玩笑的方式來應對。大陸大多數民眾也蠻能接受這種方式,因為我跟他們互動之後,大家對我的反饋都還不錯,大家還是有非常多共通點,可以互相溝通。

至於說講錯話或是互相之間不瞭解,只要大家有個前提,就是說我不是要故意這樣講,或者說我不是要刻意去抹黑你,如果大家都能夠認定對方是這樣的時候,相對而言發生這種所謂誤解或是互相攻擊的狀況就會比較少。

所以這次“榨菜事件”,我就是用這種心態去面對的。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拆榨菜

觀察者網:當天的節目是討論中美貿易戰對大陸經濟的影響,為什麼會想到用榨菜來舉例?

黃世聰:其實在說這個榨菜之前,我也看了非常多的報道。我知道去年還是今年年初的時候,大陸有人寫過這樣一個報道,就是說中國人吃不起榨菜。包括我在節目裡說這件事情的前一兩天,臺灣媒體也有相關人士寫了這個看法。

因為我們當天的節目是在討論中國大陸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是怎麼樣的,如果我們都講數字,比如GDP下降多少,出口下降多少,其實這種話題民眾並不想看。他們想要看的,就是你給我舉一個實例,譬如說車子少了多少輛,中國大陸的車企都撐不下去了。你要講一些這種例子,他們才會覺得貼近實際生活,能夠切身感受到。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我正好想起前幾天有看過有關榨菜的報道,就把它拿出來講。但講了之後也沒想到受到中國大陸網友這麼多的關注,有點始料未及。

觀察者網:收到榨菜之後,您在臉書上發了一段話,提到希望“大家能借由吃榨菜,多多瞭解大陸的風俗人情”。您在節目中是說到大陸經濟發展時提到的榨菜,為什麼最後又說吃榨菜是瞭解風俗人情,而不是瞭解大陸經濟發展?

黃世聰:我覺得這是兩件事,當然通過榨菜瞭解經濟形勢這個沒錯,但是榨菜也可以瞭解中國大陸的風俗民情。因為一般朋友看到榨菜時,他不會說經濟怎麼樣,他會說榨菜是什麼東西啊,涪陵在什麼地方,大陸人為什麼喜歡吃榨菜,我就給他解釋這些,而不是經濟數據,所以就變成了一些關於中國大陸風俗民情的溝通和交流。

"

近日,在臺灣著名談話節目《關鍵時刻》節目中,財經專家黃世聰談到中美貿易戰對大陸影響時,說到“大陸人吃泡麵一定要配榨菜,但最近一段時間他們連榨菜都吃不起了……”在大陸引起熱議,“臺灣節目稱大陸吃不起榨菜”話題更是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

後來黃世聰自嘲“榨菜哥”,更是在臉書上晒出地址,直接向大家“求榨菜”。不久後,他收到了大陸寄來的兩箱榨菜,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了這份來自大陸的“禮物”。觀察者網專訪“榨菜哥”,聊聊他對突然在大陸走紅的看法。

【採訪/觀察者網 王雅妮】

知道走紅嚇一跳,大陸網民的聲音很大

觀察者網:“榨菜”這段視頻後來在大陸大火,您有沒有感到很意外?

黃世聰:其實蠻意外的,因為我應該是在禮拜三(8月7日)晚上的節目講的,到禮拜四、禮拜五的時候,很多朋友一直傳簡訊或是告訴我說,你現在在大陸火紅,你的視頻在中國大陸點擊率很高。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在節目上講的榨菜論,引起中國大陸民眾那麼多的討論,有人調侃也有人批評,我才知道事情有這麼大啊,真的蠻出乎我意料的。

我看到的時候,其實第一反應還蠻驚訝,並且有點擔心這樣的狀況,但是後來經過仔細溝通,我也表達了一些建議,包括唸錯字(涪fu陵榨菜)或者說大家可能不認同我的看法,我們可能不夠了解。在溝通之後,網友給我的反饋也都還不錯,過去大家可能認為說中國大陸網友會很凶悍,或者是什麼。我覺得如果互相能夠好好理性地溝通,也不是大家過去想象中那個樣子。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在節目中談到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圖片來源:臺灣節目截圖

觀察者網:您的朋友們都喜歡吃這個榨菜嗎?

黃世聰:我吃過的朋友都覺得還不錯,而且還有人跟我要第二次,說你趕快送過來。藉由這樣的事件,你可以發現臺灣民眾或者我的朋友們,其實他們對榨菜是什麼還蠻有興趣的,想吃吃看。所以我才說,兩岸雙方有非常多共同點,可以用什麼東西串起來,比如榨菜,只是你可能平常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有很多共同點,可以互相溝通,那就會化解非常多的誤解。

觀察者網:“榨菜事件”之後,很多大陸網友也都是把它當作一個網絡段子來看待,您是很容易就接受了這種娛樂化的調侃,還是說有一個心理建設的過程?在事情發酵階段,您是什麼樣的心態?

黃世聰:應該這樣說,以在臺灣來講的話,我們講了很多話,常常也會被民眾批評或是攻擊。因為臺灣的媒體罵人是不分人的,藍的我們也批,綠的也批。反正在臺灣電視臺好像是最大,他想罵誰就罵誰。當然我們罵了別人之後,也會有很多人來罵我們。所以在臺灣,大家會把電視裡的很多說法就當成是一個娛樂,或者說看戲的成分比較多。

以電視臺本身來講,除了提供給這些閱聽者訊息之外,某種程度也要肩負一些娛樂功能。譬如說像政治新聞或者財經新聞,有時候會很生硬,如果我們藉由講故事或者講這個人的狀況,或者通過一些比較生活化的方式來講述事情時,可能閱聽者比較容易接受。所以臺灣的電視臺通常不會講的非常深入,他們可能用一些調侃或者說比較有梗的方式去呈現新聞,這是臺灣的生態。所以以這樣的方式呈現節目的話,在臺灣會經常被罵,我們也習慣了,常常是被罵來罵去。

只是因為中國大陸的民眾太多,所以這個聲量超級大,所以我才說我被嚇一跳。其實我覺得中國大陸網友的批評,也不見得會比臺灣網友更加尖酸刻薄,臺灣網友有時候也蠻激進,臺灣、大陸都有這種人,只是說因為大陸的人數很多,所以聲量顯得特別大。

至於說有沒有心理接受的過程,當然會有,建設的過程在於因為對你不滿意的人或者說對你有質疑的人比在臺灣多太多。臺灣2300萬人,你可能講一句話,了不起有一半的人不信任你,不認同你的看法,那也就1000多萬,但是在中國大陸的話可能有好幾億。

當然一開始初期是有一些心理上的壓力,覺得要怎麼樣跟大陸網友溝通,或者怎麼樣跟大陸的民眾溝通。我相信兩岸之間如果能夠說理,用一個比較幽默或者自嘲的方式來溝通,大家其實有很多共同點,我相信不是不能夠化解雙方的誤解。

所以我就用一個比較調侃自己或者說開玩笑的方式來應對。大陸大多數民眾也蠻能接受這種方式,因為我跟他們互動之後,大家對我的反饋都還不錯,大家還是有非常多共通點,可以互相溝通。

至於說講錯話或是互相之間不瞭解,只要大家有個前提,就是說我不是要故意這樣講,或者說我不是要刻意去抹黑你,如果大家都能夠認定對方是這樣的時候,相對而言發生這種所謂誤解或是互相攻擊的狀況就會比較少。

所以這次“榨菜事件”,我就是用這種心態去面對的。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拆榨菜

觀察者網:當天的節目是討論中美貿易戰對大陸經濟的影響,為什麼會想到用榨菜來舉例?

黃世聰:其實在說這個榨菜之前,我也看了非常多的報道。我知道去年還是今年年初的時候,大陸有人寫過這樣一個報道,就是說中國人吃不起榨菜。包括我在節目裡說這件事情的前一兩天,臺灣媒體也有相關人士寫了這個看法。

因為我們當天的節目是在討論中國大陸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是怎麼樣的,如果我們都講數字,比如GDP下降多少,出口下降多少,其實這種話題民眾並不想看。他們想要看的,就是你給我舉一個實例,譬如說車子少了多少輛,中國大陸的車企都撐不下去了。你要講一些這種例子,他們才會覺得貼近實際生活,能夠切身感受到。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我正好想起前幾天有看過有關榨菜的報道,就把它拿出來講。但講了之後也沒想到受到中國大陸網友這麼多的關注,有點始料未及。

觀察者網:收到榨菜之後,您在臉書上發了一段話,提到希望“大家能借由吃榨菜,多多瞭解大陸的風俗人情”。您在節目中是說到大陸經濟發展時提到的榨菜,為什麼最後又說吃榨菜是瞭解風俗人情,而不是瞭解大陸經濟發展?

黃世聰:我覺得這是兩件事,當然通過榨菜瞭解經濟形勢這個沒錯,但是榨菜也可以瞭解中國大陸的風俗民情。因為一般朋友看到榨菜時,他不會說經濟怎麼樣,他會說榨菜是什麼東西啊,涪陵在什麼地方,大陸人為什麼喜歡吃榨菜,我就給他解釋這些,而不是經濟數據,所以就變成了一些關於中國大陸風俗民情的溝通和交流。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臉書截圖

觀察者網:有網友發現電視臺把您那段關於榨菜的視頻刪剪了,您知道這個事情嗎?

黃世聰:我知道,因為是這樣,電視臺有它自己的立場。

觀察者網:您覺得是留著好,還是刪掉好?

黃世聰:我是覺得留著OK,但是電視臺有電視臺的想法,因為畢竟我們是電視臺邀請的來賓。電視臺拍攝的視頻,知識產權就歸電視臺所有,他們怎麼去剪怎麼去運作,那是電視臺自己本身的事,我們也無從置喙。

我覺得電視臺當然有他的立場,我也有我的立場,但因為我們上節目後,視頻都是交給電視臺處理,電視臺怎麼處理我覺得都OK。

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節目啦

觀察者網:現在兩岸高層政治近期比較緊張,但民間交流依然活絡,特別是在網絡上,兩岸網友時常互相調侃,以一種娛樂化的心態反而促進了雙方的瞭解。您怎麼看這種現象?

黃世聰:我覺得蠻好的。畢竟臺灣和大陸分開生活了那麼久,雙方在制度、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都不一樣,所以會有非常多不一樣的習慣,不一樣的用語,不一樣的說法,甚至不瞭解的情形,那是一定的。

如果因為一個誤會、一個說法、一個想法,導致雙方劍拔弩張,我覺得很可惜,因為其實大家有非常多的共同點,我們應該要求同存異,而不是把差異點放大。而且兩岸之間確實有非常多的共同點,非常多可以交流的地方。如果失去了這樣的機會,反而讓兩岸變得非常緊張,不論從臺灣還是從中國大陸來說,都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

雖然我們是小老百姓,沒辦法管到政治,但我認為多增加民間交流是很好的,所以我後來也去開了一個微博,也有人來要求我開頭條號,很多人就說你要登陸中國大陸怎樣怎樣,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絲毫沒有這個想法。我只是認為既然現在大陸有人關注我們,我們就多去了解中國大陸,因為微博也算是一個瞭解中國大陸的方式,可以和更多網友互動,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情景,因為也有很多網友到我臉書來跟我互動。

所以我覺得其實就是這樣一個心態,大家能聊得下去就繼續通過這樣的方式聊,能夠交朋友就繼續交朋友。如果兩岸之間的民眾都能以這樣的心態、這樣的方式看待彼此,我相信會有更多的可能性迸發出來。

"

近日,在臺灣著名談話節目《關鍵時刻》節目中,財經專家黃世聰談到中美貿易戰對大陸影響時,說到“大陸人吃泡麵一定要配榨菜,但最近一段時間他們連榨菜都吃不起了……”在大陸引起熱議,“臺灣節目稱大陸吃不起榨菜”話題更是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

後來黃世聰自嘲“榨菜哥”,更是在臉書上晒出地址,直接向大家“求榨菜”。不久後,他收到了大陸寄來的兩箱榨菜,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了這份來自大陸的“禮物”。觀察者網專訪“榨菜哥”,聊聊他對突然在大陸走紅的看法。

【採訪/觀察者網 王雅妮】

知道走紅嚇一跳,大陸網民的聲音很大

觀察者網:“榨菜”這段視頻後來在大陸大火,您有沒有感到很意外?

黃世聰:其實蠻意外的,因為我應該是在禮拜三(8月7日)晚上的節目講的,到禮拜四、禮拜五的時候,很多朋友一直傳簡訊或是告訴我說,你現在在大陸火紅,你的視頻在中國大陸點擊率很高。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在節目上講的榨菜論,引起中國大陸民眾那麼多的討論,有人調侃也有人批評,我才知道事情有這麼大啊,真的蠻出乎我意料的。

我看到的時候,其實第一反應還蠻驚訝,並且有點擔心這樣的狀況,但是後來經過仔細溝通,我也表達了一些建議,包括唸錯字(涪fu陵榨菜)或者說大家可能不認同我的看法,我們可能不夠了解。在溝通之後,網友給我的反饋也都還不錯,過去大家可能認為說中國大陸網友會很凶悍,或者是什麼。我覺得如果互相能夠好好理性地溝通,也不是大家過去想象中那個樣子。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在節目中談到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圖片來源:臺灣節目截圖

觀察者網:您的朋友們都喜歡吃這個榨菜嗎?

黃世聰:我吃過的朋友都覺得還不錯,而且還有人跟我要第二次,說你趕快送過來。藉由這樣的事件,你可以發現臺灣民眾或者我的朋友們,其實他們對榨菜是什麼還蠻有興趣的,想吃吃看。所以我才說,兩岸雙方有非常多共同點,可以用什麼東西串起來,比如榨菜,只是你可能平常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有很多共同點,可以互相溝通,那就會化解非常多的誤解。

觀察者網:“榨菜事件”之後,很多大陸網友也都是把它當作一個網絡段子來看待,您是很容易就接受了這種娛樂化的調侃,還是說有一個心理建設的過程?在事情發酵階段,您是什麼樣的心態?

黃世聰:應該這樣說,以在臺灣來講的話,我們講了很多話,常常也會被民眾批評或是攻擊。因為臺灣的媒體罵人是不分人的,藍的我們也批,綠的也批。反正在臺灣電視臺好像是最大,他想罵誰就罵誰。當然我們罵了別人之後,也會有很多人來罵我們。所以在臺灣,大家會把電視裡的很多說法就當成是一個娛樂,或者說看戲的成分比較多。

以電視臺本身來講,除了提供給這些閱聽者訊息之外,某種程度也要肩負一些娛樂功能。譬如說像政治新聞或者財經新聞,有時候會很生硬,如果我們藉由講故事或者講這個人的狀況,或者通過一些比較生活化的方式來講述事情時,可能閱聽者比較容易接受。所以臺灣的電視臺通常不會講的非常深入,他們可能用一些調侃或者說比較有梗的方式去呈現新聞,這是臺灣的生態。所以以這樣的方式呈現節目的話,在臺灣會經常被罵,我們也習慣了,常常是被罵來罵去。

只是因為中國大陸的民眾太多,所以這個聲量超級大,所以我才說我被嚇一跳。其實我覺得中國大陸網友的批評,也不見得會比臺灣網友更加尖酸刻薄,臺灣網友有時候也蠻激進,臺灣、大陸都有這種人,只是說因為大陸的人數很多,所以聲量顯得特別大。

至於說有沒有心理接受的過程,當然會有,建設的過程在於因為對你不滿意的人或者說對你有質疑的人比在臺灣多太多。臺灣2300萬人,你可能講一句話,了不起有一半的人不信任你,不認同你的看法,那也就1000多萬,但是在中國大陸的話可能有好幾億。

當然一開始初期是有一些心理上的壓力,覺得要怎麼樣跟大陸網友溝通,或者怎麼樣跟大陸的民眾溝通。我相信兩岸之間如果能夠說理,用一個比較幽默或者自嘲的方式來溝通,大家其實有很多共同點,我相信不是不能夠化解雙方的誤解。

所以我就用一個比較調侃自己或者說開玩笑的方式來應對。大陸大多數民眾也蠻能接受這種方式,因為我跟他們互動之後,大家對我的反饋都還不錯,大家還是有非常多共通點,可以互相溝通。

至於說講錯話或是互相之間不瞭解,只要大家有個前提,就是說我不是要故意這樣講,或者說我不是要刻意去抹黑你,如果大家都能夠認定對方是這樣的時候,相對而言發生這種所謂誤解或是互相攻擊的狀況就會比較少。

所以這次“榨菜事件”,我就是用這種心態去面對的。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拆榨菜

觀察者網:當天的節目是討論中美貿易戰對大陸經濟的影響,為什麼會想到用榨菜來舉例?

黃世聰:其實在說這個榨菜之前,我也看了非常多的報道。我知道去年還是今年年初的時候,大陸有人寫過這樣一個報道,就是說中國人吃不起榨菜。包括我在節目裡說這件事情的前一兩天,臺灣媒體也有相關人士寫了這個看法。

因為我們當天的節目是在討論中國大陸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是怎麼樣的,如果我們都講數字,比如GDP下降多少,出口下降多少,其實這種話題民眾並不想看。他們想要看的,就是你給我舉一個實例,譬如說車子少了多少輛,中國大陸的車企都撐不下去了。你要講一些這種例子,他們才會覺得貼近實際生活,能夠切身感受到。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我正好想起前幾天有看過有關榨菜的報道,就把它拿出來講。但講了之後也沒想到受到中國大陸網友這麼多的關注,有點始料未及。

觀察者網:收到榨菜之後,您在臉書上發了一段話,提到希望“大家能借由吃榨菜,多多瞭解大陸的風俗人情”。您在節目中是說到大陸經濟發展時提到的榨菜,為什麼最後又說吃榨菜是瞭解風俗人情,而不是瞭解大陸經濟發展?

黃世聰:我覺得這是兩件事,當然通過榨菜瞭解經濟形勢這個沒錯,但是榨菜也可以瞭解中國大陸的風俗民情。因為一般朋友看到榨菜時,他不會說經濟怎麼樣,他會說榨菜是什麼東西啊,涪陵在什麼地方,大陸人為什麼喜歡吃榨菜,我就給他解釋這些,而不是經濟數據,所以就變成了一些關於中國大陸風俗民情的溝通和交流。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臉書截圖

觀察者網:有網友發現電視臺把您那段關於榨菜的視頻刪剪了,您知道這個事情嗎?

黃世聰:我知道,因為是這樣,電視臺有它自己的立場。

觀察者網:您覺得是留著好,還是刪掉好?

黃世聰:我是覺得留著OK,但是電視臺有電視臺的想法,因為畢竟我們是電視臺邀請的來賓。電視臺拍攝的視頻,知識產權就歸電視臺所有,他們怎麼去剪怎麼去運作,那是電視臺自己本身的事,我們也無從置喙。

我覺得電視臺當然有他的立場,我也有我的立場,但因為我們上節目後,視頻都是交給電視臺處理,電視臺怎麼處理我覺得都OK。

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節目啦

觀察者網:現在兩岸高層政治近期比較緊張,但民間交流依然活絡,特別是在網絡上,兩岸網友時常互相調侃,以一種娛樂化的心態反而促進了雙方的瞭解。您怎麼看這種現象?

黃世聰:我覺得蠻好的。畢竟臺灣和大陸分開生活了那麼久,雙方在制度、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都不一樣,所以會有非常多不一樣的習慣,不一樣的用語,不一樣的說法,甚至不瞭解的情形,那是一定的。

如果因為一個誤會、一個說法、一個想法,導致雙方劍拔弩張,我覺得很可惜,因為其實大家有非常多的共同點,我們應該要求同存異,而不是把差異點放大。而且兩岸之間確實有非常多的共同點,非常多可以交流的地方。如果失去了這樣的機會,反而讓兩岸變得非常緊張,不論從臺灣還是從中國大陸來說,都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

雖然我們是小老百姓,沒辦法管到政治,但我認為多增加民間交流是很好的,所以我後來也去開了一個微博,也有人來要求我開頭條號,很多人就說你要登陸中國大陸怎樣怎樣,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絲毫沒有這個想法。我只是認為既然現在大陸有人關注我們,我們就多去了解中國大陸,因為微博也算是一個瞭解中國大陸的方式,可以和更多網友互動,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情景,因為也有很多網友到我臉書來跟我互動。

所以我覺得其實就是這樣一個心態,大家能聊得下去就繼續通過這樣的方式聊,能夠交朋友就繼續交朋友。如果兩岸之間的民眾都能以這樣的心態、這樣的方式看待彼此,我相信會有更多的可能性迸發出來。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個人微博截圖

觀察者網:既然大家可以通過網絡瞭解彼此,那臺灣民眾知道榨菜還有“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這種說法是誤會嗎?

黃世聰:當然知道啊。因為臺灣媒體也有報道,我們有些“議員”也曾向有關當局反映有些言論是不是講的太過或者失實。但我覺得其實包括說像茶葉蛋或者榨菜這些梗吼,以一般臺灣民眾來說,他們也不認為說中國大陸真的吃不起。

因為這幾年臺灣民眾也經常去中國大陸,如果你有長期關注我們節目或者臺灣電視媒體,報道中國大陸好的部分也蠻多的。臺灣一般民眾都知道大陸高鐵非常快速,大陸城市建設很好,有非常多的高樓大廈。包括登月,臺灣也有轉播大陸發射火箭上空,臺灣人也都知道中國大陸的華為非常厲害,也有很多人買華為,vivo,OPPO的手機,非常多。

所以臺灣民眾倒不會真的認為大陸要吃不起茶葉蛋了,只是因為我們在媒體上的呈現方式可能就是要比較偏向一種標題式的說法。比如我可能要先下這樣一個標題,好像很聳動,讓大家願意進來看,這樣才有助於提升對閱聽眾的吸引力,但內容倒不真的是這樣,只是說可能某些字眼會用這樣的方式去呈現,這也是臺灣媒體長期重口味的一個狀況。

其實臺灣民眾普遍的真實感受是覺得大陸現在經濟發展十分迅速,會用一種蠻羨慕的眼光去看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

觀察者網:但為什麼在政論節目中,對大陸的報道會和現實差別這麼大,出現這麼大的謬誤?

黃世聰:應該這樣說,媒體在報道的時候,當然會報道有爆點、有爭議的內容。以臺灣媒體來講,我們也很少報道那種人性的光輝面,因為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可能對這些沒什麼興趣,臺灣媒體就流行什麼裸體屍體,對不對?這種東西滿足了觀眾讀者“偷窺”的心態,這樣媒體的閱讀量和熱點就會比報道那些正面新聞時高很多。

所以媒體操作的時候當然會以負面新聞為主,比如說你去網上看一個電影,如果是那種很溫馨的影片,大家可能看著看著會睡著,但如果是一個很爆笑、很有爆點、很誇張的電影,大家都會想看,同樣的邏輯,所以臺灣媒體就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大陸當然有非常多好的方面,我們在節目中也經常會講到,包括中國大陸的高鐵,其實我們講大陸好的內容比壞的更多。只是常常因為我們講好的一面時,大陸媒體也不會報道說臺灣媒體講大陸好,反而會報道說臺灣媒體又說大陸哪裡不好了,大陸媒體和網友也會自然而然出現這樣一種生態。反過來,大陸報道臺灣好的時候我們也不會注意,但是如果大陸報道臺灣不好的時候,我們會說你看大陸也是這樣醜化我們的,在臺灣也是這樣一個狀況。

但總體而言,我不覺得臺灣民眾會對中國大陸有什麼樣的誤解,因為交流其實非常的頻繁。藉由不斷的交流,你會發現媒體報道的只是一個單一事件或者單一狀況而已。

觀察者網:您也說到臺灣很多政論節目會比較偏向娛樂性,一些大陸網友可能在很多狀態下也是把這些政論節目當做娛樂節目看,您是怎麼看待大陸網友對臺灣政論節目的評價?

黃世聰:我覺得OK,臺灣政論節目本身都會有一個比較鮮明的立場。當立場比較鮮明時,有時候講話就會變成為了攻擊而攻擊,為了辯護而辯護,這種情況非常多。所以中國大陸民眾看臺灣政論節目,會覺得大家都講得很誇張、很有趣、很好笑或者怎樣,這也不意外。事實上我說真的,以臺灣的政治狀況、民主情形來說,有時候我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比戲劇還要更加誇張。

就像臺北市長柯文哲說2020選舉就是“ridiculous”和“crazy”,對不對?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非常多荒謬的事情,我們也講把電視臺當成娛樂,或者當成是“殺時間”(消磨時間)。我還是鼓勵民眾多到現實中看看,別把電視節目當真,看看就行。

大陸民眾如果把臺灣政論節目當成一種娛樂,藉由這種方式能夠多瞭解臺灣一些,我覺得也很好。

觀察者網:您自己平時也一直在做政論節目,您怎麼評價臺灣政論節目?特別是政論節目經常陷入政客嘴仗和藍綠鬥爭,您認為這是一個正常健康的節目生態嗎?

黃世聰:我不好評論,因為很多人是我的同業,但我覺得那是因為有這樣的市場需求,才會有這樣的節目出現。

雖然臺灣媒體也會報道一些國際新聞,但無論再怎麼做,畢竟是商業電視臺,他們還是要追求收視率為主,他們也發現民眾好像不是很喜歡嚴肅新聞,反而會比較喜歡這種政論節目,喜歡大家互相罵來罵去。因為有這樣的觀眾需求,才會有這樣的節目形態出現,這個都有因果關係的,所以你說這樣是好還是不好?

其實我也很難說,因為有時候或許會在對罵中有一絲真相的線索,所以我也很難批評說這樣一定是好或是不好。只是說因為我必須這樣講,才能滿足觀眾需求。

我再補充一點,臺灣政論節目通常有兩種嘉賓,一種是像我們這種評論員,算是比較中立的,當然你也可以有特定立場;另外一種是政治人物,他們的發言都是為自己的政治利益來打算。但如果是我們這種評論員,可能就是想罵誰就罵誰,言論自由的範圍相對會比政治人物要大一些,但是政治人物通常都比較會睜眼說瞎話,我們更多是做一些客觀中立的判斷。

對大陸的發展感到很詫異

觀察者網:您之前有沒有來過大陸?

黃世聰:我經常去大陸。我本科讀的是臺大經濟系,但我在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讀的研究生。1997年畢業時,我的研究論文就是研究中國大陸期貨市場,因為當時中國大陸的期貨市場剛開始發展,我是用一些國外的例子來看中國大陸期貨的發展。而且因為我們是大陸研究所,會和大陸的學校互相溝通交流。我記得研究所一年級的時候是1996年,當時學校組織我們到中國大陸去參訪17天,老師帶我們的同學一起去。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離開臺灣去中國大陸。我們那時候去的第一站是北京,和北大的學生互相交流,然後到了重慶,還去坐了三峽遊輪,還去過豐都。當時三峽大壩才剛剛開始引流,要把三峽那邊的人遷走,還能看到一些原來的三峽風貌。

"

近日,在臺灣著名談話節目《關鍵時刻》節目中,財經專家黃世聰談到中美貿易戰對大陸影響時,說到“大陸人吃泡麵一定要配榨菜,但最近一段時間他們連榨菜都吃不起了……”在大陸引起熱議,“臺灣節目稱大陸吃不起榨菜”話題更是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

後來黃世聰自嘲“榨菜哥”,更是在臉書上晒出地址,直接向大家“求榨菜”。不久後,他收到了大陸寄來的兩箱榨菜,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分享了這份來自大陸的“禮物”。觀察者網專訪“榨菜哥”,聊聊他對突然在大陸走紅的看法。

【採訪/觀察者網 王雅妮】

知道走紅嚇一跳,大陸網民的聲音很大

觀察者網:“榨菜”這段視頻後來在大陸大火,您有沒有感到很意外?

黃世聰:其實蠻意外的,因為我應該是在禮拜三(8月7日)晚上的節目講的,到禮拜四、禮拜五的時候,很多朋友一直傳簡訊或是告訴我說,你現在在大陸火紅,你的視頻在中國大陸點擊率很高。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在節目上講的榨菜論,引起中國大陸民眾那麼多的討論,有人調侃也有人批評,我才知道事情有這麼大啊,真的蠻出乎我意料的。

我看到的時候,其實第一反應還蠻驚訝,並且有點擔心這樣的狀況,但是後來經過仔細溝通,我也表達了一些建議,包括唸錯字(涪fu陵榨菜)或者說大家可能不認同我的看法,我們可能不夠了解。在溝通之後,網友給我的反饋也都還不錯,過去大家可能認為說中國大陸網友會很凶悍,或者是什麼。我覺得如果互相能夠好好理性地溝通,也不是大家過去想象中那個樣子。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在節目中談到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圖片來源:臺灣節目截圖

觀察者網:您的朋友們都喜歡吃這個榨菜嗎?

黃世聰:我吃過的朋友都覺得還不錯,而且還有人跟我要第二次,說你趕快送過來。藉由這樣的事件,你可以發現臺灣民眾或者我的朋友們,其實他們對榨菜是什麼還蠻有興趣的,想吃吃看。所以我才說,兩岸雙方有非常多共同點,可以用什麼東西串起來,比如榨菜,只是你可能平常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有很多共同點,可以互相溝通,那就會化解非常多的誤解。

觀察者網:“榨菜事件”之後,很多大陸網友也都是把它當作一個網絡段子來看待,您是很容易就接受了這種娛樂化的調侃,還是說有一個心理建設的過程?在事情發酵階段,您是什麼樣的心態?

黃世聰:應該這樣說,以在臺灣來講的話,我們講了很多話,常常也會被民眾批評或是攻擊。因為臺灣的媒體罵人是不分人的,藍的我們也批,綠的也批。反正在臺灣電視臺好像是最大,他想罵誰就罵誰。當然我們罵了別人之後,也會有很多人來罵我們。所以在臺灣,大家會把電視裡的很多說法就當成是一個娛樂,或者說看戲的成分比較多。

以電視臺本身來講,除了提供給這些閱聽者訊息之外,某種程度也要肩負一些娛樂功能。譬如說像政治新聞或者財經新聞,有時候會很生硬,如果我們藉由講故事或者講這個人的狀況,或者通過一些比較生活化的方式來講述事情時,可能閱聽者比較容易接受。所以臺灣的電視臺通常不會講的非常深入,他們可能用一些調侃或者說比較有梗的方式去呈現新聞,這是臺灣的生態。所以以這樣的方式呈現節目的話,在臺灣會經常被罵,我們也習慣了,常常是被罵來罵去。

只是因為中國大陸的民眾太多,所以這個聲量超級大,所以我才說我被嚇一跳。其實我覺得中國大陸網友的批評,也不見得會比臺灣網友更加尖酸刻薄,臺灣網友有時候也蠻激進,臺灣、大陸都有這種人,只是說因為大陸的人數很多,所以聲量顯得特別大。

至於說有沒有心理接受的過程,當然會有,建設的過程在於因為對你不滿意的人或者說對你有質疑的人比在臺灣多太多。臺灣2300萬人,你可能講一句話,了不起有一半的人不信任你,不認同你的看法,那也就1000多萬,但是在中國大陸的話可能有好幾億。

當然一開始初期是有一些心理上的壓力,覺得要怎麼樣跟大陸網友溝通,或者怎麼樣跟大陸的民眾溝通。我相信兩岸之間如果能夠說理,用一個比較幽默或者自嘲的方式來溝通,大家其實有很多共同點,我相信不是不能夠化解雙方的誤解。

所以我就用一個比較調侃自己或者說開玩笑的方式來應對。大陸大多數民眾也蠻能接受這種方式,因為我跟他們互動之後,大家對我的反饋都還不錯,大家還是有非常多共通點,可以互相溝通。

至於說講錯話或是互相之間不瞭解,只要大家有個前提,就是說我不是要故意這樣講,或者說我不是要刻意去抹黑你,如果大家都能夠認定對方是這樣的時候,相對而言發生這種所謂誤解或是互相攻擊的狀況就會比較少。

所以這次“榨菜事件”,我就是用這種心態去面對的。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拆榨菜

觀察者網:當天的節目是討論中美貿易戰對大陸經濟的影響,為什麼會想到用榨菜來舉例?

黃世聰:其實在說這個榨菜之前,我也看了非常多的報道。我知道去年還是今年年初的時候,大陸有人寫過這樣一個報道,就是說中國人吃不起榨菜。包括我在節目裡說這件事情的前一兩天,臺灣媒體也有相關人士寫了這個看法。

因為我們當天的節目是在討論中國大陸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是怎麼樣的,如果我們都講數字,比如GDP下降多少,出口下降多少,其實這種話題民眾並不想看。他們想要看的,就是你給我舉一個實例,譬如說車子少了多少輛,中國大陸的車企都撐不下去了。你要講一些這種例子,他們才會覺得貼近實際生活,能夠切身感受到。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我正好想起前幾天有看過有關榨菜的報道,就把它拿出來講。但講了之後也沒想到受到中國大陸網友這麼多的關注,有點始料未及。

觀察者網:收到榨菜之後,您在臉書上發了一段話,提到希望“大家能借由吃榨菜,多多瞭解大陸的風俗人情”。您在節目中是說到大陸經濟發展時提到的榨菜,為什麼最後又說吃榨菜是瞭解風俗人情,而不是瞭解大陸經濟發展?

黃世聰:我覺得這是兩件事,當然通過榨菜瞭解經濟形勢這個沒錯,但是榨菜也可以瞭解中國大陸的風俗民情。因為一般朋友看到榨菜時,他不會說經濟怎麼樣,他會說榨菜是什麼東西啊,涪陵在什麼地方,大陸人為什麼喜歡吃榨菜,我就給他解釋這些,而不是經濟數據,所以就變成了一些關於中國大陸風俗民情的溝通和交流。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臉書截圖

觀察者網:有網友發現電視臺把您那段關於榨菜的視頻刪剪了,您知道這個事情嗎?

黃世聰:我知道,因為是這樣,電視臺有它自己的立場。

觀察者網:您覺得是留著好,還是刪掉好?

黃世聰:我是覺得留著OK,但是電視臺有電視臺的想法,因為畢竟我們是電視臺邀請的來賓。電視臺拍攝的視頻,知識產權就歸電視臺所有,他們怎麼去剪怎麼去運作,那是電視臺自己本身的事,我們也無從置喙。

我覺得電視臺當然有他的立場,我也有我的立場,但因為我們上節目後,視頻都是交給電視臺處理,電視臺怎麼處理我覺得都OK。

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節目啦

觀察者網:現在兩岸高層政治近期比較緊張,但民間交流依然活絡,特別是在網絡上,兩岸網友時常互相調侃,以一種娛樂化的心態反而促進了雙方的瞭解。您怎麼看這種現象?

黃世聰:我覺得蠻好的。畢竟臺灣和大陸分開生活了那麼久,雙方在制度、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都不一樣,所以會有非常多不一樣的習慣,不一樣的用語,不一樣的說法,甚至不瞭解的情形,那是一定的。

如果因為一個誤會、一個說法、一個想法,導致雙方劍拔弩張,我覺得很可惜,因為其實大家有非常多的共同點,我們應該要求同存異,而不是把差異點放大。而且兩岸之間確實有非常多的共同點,非常多可以交流的地方。如果失去了這樣的機會,反而讓兩岸變得非常緊張,不論從臺灣還是從中國大陸來說,都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

雖然我們是小老百姓,沒辦法管到政治,但我認為多增加民間交流是很好的,所以我後來也去開了一個微博,也有人來要求我開頭條號,很多人就說你要登陸中國大陸怎樣怎樣,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絲毫沒有這個想法。我只是認為既然現在大陸有人關注我們,我們就多去了解中國大陸,因為微博也算是一個瞭解中國大陸的方式,可以和更多網友互動,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情景,因為也有很多網友到我臉書來跟我互動。

所以我覺得其實就是這樣一個心態,大家能聊得下去就繼續通過這樣的方式聊,能夠交朋友就繼續交朋友。如果兩岸之間的民眾都能以這樣的心態、這樣的方式看待彼此,我相信會有更多的可能性迸發出來。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個人微博截圖

觀察者網:既然大家可以通過網絡瞭解彼此,那臺灣民眾知道榨菜還有“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這種說法是誤會嗎?

黃世聰:當然知道啊。因為臺灣媒體也有報道,我們有些“議員”也曾向有關當局反映有些言論是不是講的太過或者失實。但我覺得其實包括說像茶葉蛋或者榨菜這些梗吼,以一般臺灣民眾來說,他們也不認為說中國大陸真的吃不起。

因為這幾年臺灣民眾也經常去中國大陸,如果你有長期關注我們節目或者臺灣電視媒體,報道中國大陸好的部分也蠻多的。臺灣一般民眾都知道大陸高鐵非常快速,大陸城市建設很好,有非常多的高樓大廈。包括登月,臺灣也有轉播大陸發射火箭上空,臺灣人也都知道中國大陸的華為非常厲害,也有很多人買華為,vivo,OPPO的手機,非常多。

所以臺灣民眾倒不會真的認為大陸要吃不起茶葉蛋了,只是因為我們在媒體上的呈現方式可能就是要比較偏向一種標題式的說法。比如我可能要先下這樣一個標題,好像很聳動,讓大家願意進來看,這樣才有助於提升對閱聽眾的吸引力,但內容倒不真的是這樣,只是說可能某些字眼會用這樣的方式去呈現,這也是臺灣媒體長期重口味的一個狀況。

其實臺灣民眾普遍的真實感受是覺得大陸現在經濟發展十分迅速,會用一種蠻羨慕的眼光去看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

觀察者網:但為什麼在政論節目中,對大陸的報道會和現實差別這麼大,出現這麼大的謬誤?

黃世聰:應該這樣說,媒體在報道的時候,當然會報道有爆點、有爭議的內容。以臺灣媒體來講,我們也很少報道那種人性的光輝面,因為從觀眾的角度來看,可能對這些沒什麼興趣,臺灣媒體就流行什麼裸體屍體,對不對?這種東西滿足了觀眾讀者“偷窺”的心態,這樣媒體的閱讀量和熱點就會比報道那些正面新聞時高很多。

所以媒體操作的時候當然會以負面新聞為主,比如說你去網上看一個電影,如果是那種很溫馨的影片,大家可能看著看著會睡著,但如果是一個很爆笑、很有爆點、很誇張的電影,大家都會想看,同樣的邏輯,所以臺灣媒體就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大陸當然有非常多好的方面,我們在節目中也經常會講到,包括中國大陸的高鐵,其實我們講大陸好的內容比壞的更多。只是常常因為我們講好的一面時,大陸媒體也不會報道說臺灣媒體講大陸好,反而會報道說臺灣媒體又說大陸哪裡不好了,大陸媒體和網友也會自然而然出現這樣一種生態。反過來,大陸報道臺灣好的時候我們也不會注意,但是如果大陸報道臺灣不好的時候,我們會說你看大陸也是這樣醜化我們的,在臺灣也是這樣一個狀況。

但總體而言,我不覺得臺灣民眾會對中國大陸有什麼樣的誤解,因為交流其實非常的頻繁。藉由不斷的交流,你會發現媒體報道的只是一個單一事件或者單一狀況而已。

觀察者網:您也說到臺灣很多政論節目會比較偏向娛樂性,一些大陸網友可能在很多狀態下也是把這些政論節目當做娛樂節目看,您是怎麼看待大陸網友對臺灣政論節目的評價?

黃世聰:我覺得OK,臺灣政論節目本身都會有一個比較鮮明的立場。當立場比較鮮明時,有時候講話就會變成為了攻擊而攻擊,為了辯護而辯護,這種情況非常多。所以中國大陸民眾看臺灣政論節目,會覺得大家都講得很誇張、很有趣、很好笑或者怎樣,這也不意外。事實上我說真的,以臺灣的政治狀況、民主情形來說,有時候我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比戲劇還要更加誇張。

就像臺北市長柯文哲說2020選舉就是“ridiculous”和“crazy”,對不對?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非常多荒謬的事情,我們也講把電視臺當成娛樂,或者當成是“殺時間”(消磨時間)。我還是鼓勵民眾多到現實中看看,別把電視節目當真,看看就行。

大陸民眾如果把臺灣政論節目當成一種娛樂,藉由這種方式能夠多瞭解臺灣一些,我覺得也很好。

觀察者網:您自己平時也一直在做政論節目,您怎麼評價臺灣政論節目?特別是政論節目經常陷入政客嘴仗和藍綠鬥爭,您認為這是一個正常健康的節目生態嗎?

黃世聰:我不好評論,因為很多人是我的同業,但我覺得那是因為有這樣的市場需求,才會有這樣的節目出現。

雖然臺灣媒體也會報道一些國際新聞,但無論再怎麼做,畢竟是商業電視臺,他們還是要追求收視率為主,他們也發現民眾好像不是很喜歡嚴肅新聞,反而會比較喜歡這種政論節目,喜歡大家互相罵來罵去。因為有這樣的觀眾需求,才會有這樣的節目形態出現,這個都有因果關係的,所以你說這樣是好還是不好?

其實我也很難說,因為有時候或許會在對罵中有一絲真相的線索,所以我也很難批評說這樣一定是好或是不好。只是說因為我必須這樣講,才能滿足觀眾需求。

我再補充一點,臺灣政論節目通常有兩種嘉賓,一種是像我們這種評論員,算是比較中立的,當然你也可以有特定立場;另外一種是政治人物,他們的發言都是為自己的政治利益來打算。但如果是我們這種評論員,可能就是想罵誰就罵誰,言論自由的範圍相對會比政治人物要大一些,但是政治人物通常都比較會睜眼說瞎話,我們更多是做一些客觀中立的判斷。

對大陸的發展感到很詫異

觀察者網:您之前有沒有來過大陸?

黃世聰:我經常去大陸。我本科讀的是臺大經濟系,但我在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讀的研究生。1997年畢業時,我的研究論文就是研究中國大陸期貨市場,因為當時中國大陸的期貨市場剛開始發展,我是用一些國外的例子來看中國大陸期貨的發展。而且因為我們是大陸研究所,會和大陸的學校互相溝通交流。我記得研究所一年級的時候是1996年,當時學校組織我們到中國大陸去參訪17天,老師帶我們的同學一起去。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離開臺灣去中國大陸。我們那時候去的第一站是北京,和北大的學生互相交流,然後到了重慶,還去坐了三峽遊輪,還去過豐都。當時三峽大壩才剛剛開始引流,要把三峽那邊的人遷走,還能看到一些原來的三峽風貌。

專訪“榨菜哥”:都知道臺灣政論節目是娛樂啦

黃世聰在大陸拍攝的照片

然後還到武漢,到黃山去遊歷,再去廣州,這是我第一次去中國大陸,後來我還去了很多次,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些一線城市,我也會去演講,講一些臺灣房地產的事情。我認為我自己算是在臺灣人中對中國大陸相對比較瞭解的,但還是會犯一些錯誤。

觀察者網:您說您是研究大陸經濟的?

黃世聰:也沒有專門研究,我是說研究所寫的論文是關於大陸經濟的。我現在的本業算是平面雜誌工作做股市研究,當然除了研究臺灣股市,我們也研究中國大陸的A股,滬深市場或者香港股市,所以對中國大陸的研究不敢說很深入,但至少一直有在接觸。當然現在研究的深入度或是嚴謹度不如當年在學校,因為我們面向的是一般觀眾,可能務必要簡單明瞭易懂,讓他容易吸收,這樣的研究方式和在學院那種嚴謹的經濟數據、因果關係,當然是不太一樣了。

觀察者網:從您1996年第一次來大陸到現在,您怎麼看待大陸這些年的發展?

黃世聰:我覺得差異非常大,真的。1996年我去過廣州跟北京這兩個城市,後來又再去過,尤其是北京,因為當時我們在北京待的時間比較久,大概待了一個星期,到過北京非常多的地方,還去看熊貓,因為當時臺灣還沒有團團圓圓,我們看得非常開心,還去過故宮。

當時北京的天際線沒有很多大樓,可是現在去,哇完全不一樣。因為我現在商務出差經常去北京國貿一帶,現在有包括央視大樓等一大堆建築,真的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好像是兩個國家的感覺。

我還記得1996年我們和北大學生交流時,有個西安的學生跟我說,他從西安到北京唸書,要坐一天多的火車才能到。當時我們臺灣學生都很難想象,因為臺灣不大,你再怎麼坐車也不可能坐一天,頂多六七個小時。可是因為中國大陸很大,北京到西安真的要一天或一天多的時間才能到,可是現在高鐵幾個小時就能到。

所以無論從建築的發展,還是交通的發展,1996年的大陸跟現在完全不是一個狀況,這讓我感觸很深,也很詫異。

觀察者網:您既做研究又做媒體,那現在的臺灣學者和媒體人都是通過什麼途徑獲得大陸信息的?

黃世聰:學者經常會去大陸交流,和大陸的一些智庫或者學校都有溝通管道。比如說像當時我們在學校的時候,也和中國大陸很多學校有一些往來,所以我們可以獲得很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訊息。透過學校和學校之間的交流,或者學者個人和中國大陸智庫的交流,當然可以獲得一些比較一線的資料,比如說一些經濟數據。

至於媒體,沒辦法去做那麼深入的研究,因為沒有時間,也沒有人力。我們的報道是比較講求時間性的,要做到一件事情發生之後,當下就要有一些評論,所以我們評論的時候會採用其他媒體的報道,比如CNN、BBC、日媒,或者央視、港媒的報道。但這樣我們同時也可能被這些媒體誤導。

比如中國大陸發生了某件事情,這時候沒有媒體來報道這件事,只有日經新聞,那我們就引用日經新聞的報道,但我們不要忘記日經新聞本身有它的立場,當我們的媒體在引述這些報道的時候,就有可能掉入他們的立場。但是我們沒有時間或者沒有辦法再去做更詳細的研究,因為我們必須要儘快報道。

所以臺灣媒體的娛樂性、及時性會比較強,但就準確性來說,事後發現會有一些誤會或者失實,但因為要快,就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觀察者網:臺灣媒體會不會關注大陸社交媒體上的一些話題,然後在臺灣進行報道?

黃世聰:會啊,但其實一般會報道一些比較紅的人,比如說從去年到前一陣子,臺灣都很關注范冰冰的消息,因為畢竟說實在的,現在中國大陸的戲劇、影視明星或是什麼,對臺灣的影響都蠻大的。

所以我覺得兩岸人民之間的生活差異倒沒有想象中那麼大,比如我們吃的東西都一樣,很多臺灣民眾也會追陸劇。兩岸在政治形態上不一樣,但人民生活上還是有很多非常類似的地方。

【校對/觀察者網 小婷】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