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喜劇冠軍又來了,這是要接棒摔爸繼續教做人嗎?

臺灣 大尾鱸鰻 那些年 韓國 囤滿娛樂 2017-06-24

文/滿囤兒

一部票房上碾壓了內地電影5周多的《摔跤吧!爸爸》讓影迷意識到,並非好萊塢大片可以教內地影視工業做人,世界上還有很多地區的票房冠軍級電影,都能來執行這一神聖的使命。其實回想一下,內地之外的電影在內地取得高票房的首推好萊塢之外,排在第二的應該是臺灣。歐洲、日本、韓國、俄羅斯,甚至香港的電影引進的量雖然大,但在內地成就爆款的並不多。反倒是臺灣電影,在內地先後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少女時代》兩部爆款,狠狠地教內地青春片如何做人。今年,臺灣票房冠軍,不講理型喜劇片《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又來了。這又是來給內地喜劇片教做人的節奏嗎?

臺灣喜劇冠軍又來了,這是要接棒摔爸繼續教做人嗎?

看過演員陣容和故事梗概後,稍微資深的影迷會猜到,《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正是2013年,用千萬臺幣成本博出4.5億新臺幣票房紀錄的《大尾鱸鰻》的續集。不過主創在本片的創作時,並未假定觀眾已經看過《大尾鱸鰻》。當本片中需要交代人物的背景或人物關係的起源時,主創竟然拿來了《大尾鱸鰻》裡的鏡頭,“偽裝”成了閃回。這是多麼巧妙的手法啊。對於看過前作的觀眾而言,這些鏡頭能勾起回憶;而對於沒有看過前作的觀眾而言,這些鏡頭很好地對信息進行了補充,令影片獨立且完整。

臺灣喜劇冠軍又來了,這是要接棒摔爸繼續教做人嗎?

《那些年》和《少女時代》雖然也有很多好玩的橋段,但終歸屬於青春片。《我不做大哥好多年》則是徹頭徹尾的喜劇片,而且是帶有“不講理”氣質的喜劇片。也就是說,主創調動了一切喜劇手段,以讓觀眾開懷大笑為首要目的,而不會顧忌這個笑點是不是有點兒汙、是不是有點兒葷、是不是有點兒哏、是不是有點兒瘋。看本片,觀眾應該把自己的思維尺度放寬一些,要有“一切皆有可能”的覺悟,否則,你的笑聲會掉隊哦。

臺灣喜劇冠軍又來了,這是要接棒摔爸繼續教做人嗎?

郭采潔和楊祐寧已經在內地電影圈打開了市場。可是他們依然願意回到這部相對於內地片來講成本小了很多的片子裡飾演“小”人物。毫不誇張的猜測,這倆人演本片的片酬,很可能只有他們內地片酬的十分之一。他們之所以願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有一種影人該有的責任心和追求。本片雖然喜劇成分高到令人髮指,但同時它所蘊含的鄉情味、人情味卻比內地好多劇情片還要濃。片中有令人嚮往的民宿、有可以讓你稱霸朋友圈的美景,更有傳承了千年文化的祈雨儀式,以及特別顯民風的停水應急。這些,都是你去臺灣深度遊時所期盼遇到的呀。

臺灣喜劇冠軍又來了,這是要接棒摔爸繼續教做人嗎?

提到本片,就不能不提主演豬哥亮。因為沒有他做靈魂人物,《大尾鱸鰻》和本片都會失去靈魂。而也正是因為他於今年5月的辭世,使得該系列不得不在僅僅推出第二作便戛然而止。看過本片後,你會很直觀地感受到,一個靈魂主演對電影來說那不可取代的作用。也許有很多人能出演詹姆斯-邦德,但是除了豬哥亮,沒有任何人能夠延續大尾的“生活之累”。然而也只剩這最後的機會在電影院看到他了。遺憾和惋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