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選手為班底的中國聽障跆拳道隊獲4枚銅牌

青島選手為班底的中國聽障跆拳道隊獲4枚銅牌

在第23屆夏季聽障奧運會上,由青島市殘疾人體育中心承擔集訓任務的國家聽障跆拳道隊首次參賽就獲得4枚銅牌,為我國體育代表團獲得優異成績作出了重要貢獻。

青島健兒揚威奧運賽場

夏季聽障奧運會是世界三大類別殘疾人綜合性體育賽事之一,其前身為世界聾人運動會,是專門為聽力、語言障礙人士提供的體育賽事平臺,至今已有90多年曆史。為了公平和安全,聽障奧運會比賽不允許運動員佩戴助聽器,對於許多參賽運動員而言,賽場幾乎無聲。

第23屆夏季聽障奧運會在土耳其薩姆鬆舉行,來自97個國家和地區的3100餘名聽障運動員參加了21個運動大項比賽。本屆夏季聽障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共有107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籃球、足球、跆拳道、自行車9個大項比賽,獲得了14金9銀11銅共34枚獎牌。其中,青島市派出14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乒乓球、跆拳道、自行車4個大項的比賽,獲得了2金1銀5銅的歷史最好成績。由青島市殘疾人體育中心組織集訓的聽障跆拳道隊,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就獲得4枚銅牌。對青島殘疾人體育來說,這是一次歷史性突破,生動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中國聽障跆拳道隊一鳴驚人

本屆夏季聽障奧運會上,中國聽障跆拳道隊是首次參賽,由青島市殘疾人體育中心負責隊員選拔和集中訓練,最終派出14名隊員出征土耳其,其中10人是青島運動員。 “青島是在2016年開始組建聽障跆拳道隊的,隊員都是來自青島聾校的學生,大多是從學校田徑隊轉過來的。國家殘疾人冰球隊是由青島負責組隊集訓,去年中國殘聯來考察冰球隊訓練時聽說了我們組建了跆拳道隊,當時廣東也開展了聽障跆拳道運動,於是中國殘聯就決定從青島和廣東選拔運動員,2016年和2017年搞了兩次培訓班,從廣東和青島各選了10名隊員,最後組建了14人的中國聽障跆拳道隊,其中10名運動員是青島孩子。 ”青島市殘疾人體育中心主任王建斌告訴記者。

“由於是第一次參加聽障奧運會跆拳道比賽,我們組隊有些倉促,正式集訓是從今年4月25日開始的,其中跆拳道品勢項目是在北京集訓,有3名男隊員和3名女隊員;跆拳道競技項目是在青島訓練,有4名男隊員和4名女隊員,我們專門聘請了一位韓國教練負責訓練。 ”

儘管組隊時間很短,但以青島選手為班底的中國聽障跆拳道隊在本次奧運會上一鳴驚人:7月28日,鄭佳俊獲得跆拳道品勢男子個人項目季軍;7月28日,鄭佳俊、朱政蛟、張永岱獲得跆拳道品勢男子團體項目季軍;7月28日,劉俊娜、王軻、黎瑩怡獲得跆拳道品勢女子團體季軍;7月29日,徐曉紅獲跆拳道女子競技+67公斤級季軍。奪得這四個季軍的選手當中,只有黎瑩怡是廣東選手,其他獲獎者均為青島運動員。

“無聲世界”更要賽出精彩

在中國聽障跆拳道隊獲得的4枚銅牌當中,跆拳道品勢項目選手獲得了3枚銅牌,其中隊員鄭家俊在半決賽中獲得了全場唯一一個7分以上的成績。

很多人以為,聾啞人四肢健全而且視力無礙,打跆拳道應該沒有困難。對此,鄭佳俊迴應稱:“比賽時,所有參賽者都不能戴助聽器,通過一定分貝的鑑定才能參賽。平時訓練時,教練不允許大家戴助聽器,這樣才能讓技術動作定型,很多時候運動員是通過看教練說話的口型來判斷自己動作的對錯。 ”

此外,跆拳道品勢與一般跆拳道有所不同,品勢是把防禦和攻擊作成套路來訓練及比賽,假設真實格鬥的情景,當對方攻擊時實施反擊的技法。鄭佳俊作為聽障運動員練習跆拳道有一定劣勢,他在訓練時艱難地辨別著品勢的節奏,努力地掌握著訓練的要求。正是憑著頑強的毅力和刻苦的訓練,2017年他獲得了“中體聯”杯跆拳道精英挑戰賽男子個人品勢第一名,隨後代表國家隊在本屆聽障奧運會獲得2枚銅牌。

近年來,青島市殘疾人體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體育項目進一步擴充,殘疾人運動員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參訓的殘疾人體育隊伍有柔道隊、射箭隊、田徑隊、游泳隊、自行車隊、輪椅羽毛球隊、跆拳道隊,常年參訓人員近40人。今年已組織各級各類集訓17次,並作為國家級訓練基地承擔了冰球及跆拳道兩個國家項目的集訓。王建斌作為青島市殘疾人體育中心的掌門人,他認為每年讓殘疾人運動員保持集訓很有必要,“通過集訓,讓更多殘疾人享受到了參與體育、健身運動的快樂,增強了勇氣和自信,也挖掘培養了很多優秀殘疾人運動員,在國內外賽場上為祖國和家鄉爭光添彩。聾啞群體在體育運動中的獲得感不僅停留在身體層面,更多的是其對心靈成長的扶持,聾啞朋友在運動與比賽中平等地參與、公平地競爭,從而有助於他們更為自信地融入社會。聽障奧運會的舉辦讓更多的聾啞人關注體育運動,我市的殘疾人體育一定會再接再厲,今後要抓好聽障跆拳道隊的整體訓練及比賽,爭取在下屆聽障奧運會中再創輝煌。 ”

本版撰稿 記者 劉世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