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頂子遺址在說話:楚國舊都鉅陽城位於太和縣宮集鎮'

"

8月22日中午,撫摸著精心珍藏多年的物什,太和縣宮集鎮東殿村居民張興波依然興奮。66歲的他研究家門口的殿頂子遺址已經40多年。張興波幾乎把一生的心血都放在收集實物和整理史料上。他虔誠地認為,世代居住的這片土地就是楚國古都鉅陽城的所在地。

"

8月22日中午,撫摸著精心珍藏多年的物什,太和縣宮集鎮東殿村居民張興波依然興奮。66歲的他研究家門口的殿頂子遺址已經40多年。張興波幾乎把一生的心血都放在收集實物和整理史料上。他虔誠地認為,世代居住的這片土地就是楚國古都鉅陽城的所在地。

殿頂子遺址在說話:楚國舊都鉅陽城位於太和縣宮集鎮

探訪殿頂子遺址

張興波所說的殿頂子遺址位於太和縣宮集鎮轄內。據傳,遺址分佈在宮集鎮張營、靳樓、靳溝口、鉅陽村等幾個村,當地人稱“楚王城”,有研究學者認為這裡是楚都“鉅陽”的所在地。

8月22日,在張興波等村民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殿頂子遺址所在的鉅陽村,老遠就看到一處書有“楚都鉅陽宮殿遺址文物展覽中心”的高大牌子,旁邊還設立了一塊“殿頂子遺址”的阜陽市文保單位的保護牌。

“這碑牌是我們幾家兌錢立起來的,就是想告訴世人,這裡就是鉅陽城的所在地。”張興波說。

如今,一條鄉間柏油馬路橫穿殿頂子遺址。如果不是隨行人員介紹,記者很難將面前一片地勢高聳的玉米地和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楚國宮殿遺址聯繫起來。

不過,和普通玉米地相比,這裡確實有不同尋常之初。汽車行駛在鄉道上,越過抽穗的玉米能看到不遠處的西殿村、東殿村等村莊。

踏上殿頂子遺址,記者發現這片區域比周邊高出很多。“小時候,殿頂子比現在還高,大約高出地面五六米。”張興波介紹說,解放初期,城址尚清晰可見。隨著歲月變遷,這塊高地慢慢變低了,只是比周邊地方略高一些,面積也出現萎縮。

張興波告訴記者,當時的鉅陽城內除殿頂子這片高地外,西北角還有一塊高地,舊時稱為城父寺(訛為成佛寺)。城址南邊,是一條白玉港,俗名烏江。南邊不遠,又有一個幾十畝大的高地,為古玉禪寺(俗名灰角寺),東北部不遠處就是蜿蜒流過的西淝河。

有考古專家認為,古人逐水草而居,彼時,豐沛的西淝河和水路交通,讓殿頂子成為築城的絕佳位置。

村民王秀蘭在殿頂子遺址附近的馬廟小學對面開了一家小商店,商店裡來來往往的村民,聊起殿頂子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都能說上幾句。

事實上,自從嫁到東殿村以來,王秀蘭就認為腳下的土地就是楚國鉅陽城的城池。時至今日,當地還有鉅陽村等村莊名稱保留著當年的歷史痕跡。

史料對此也有相關記載。《乾隆阜陽縣誌》古蹟“鉅陽”條:“鉅陽,縣西北40裡有細陽城……戰國時考烈王遷鉅陽,此即鉅陽城址。”

實際上,相關部門對殿頂子遺址的考察一直沒有停止。建國後,省、市、縣文物部門先後對該遺址做過普查和局部搶救性發掘。上世紀50年代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地表可見城垣痕跡。

世代居住於此的張興波對殿頂子一直比較關注。在當地人口口相傳楚國古都遺址的基礎上,他更加註重查找相關文獻和文字記載。

早在1983年,張興波就在《安徽日報》的相關報道中看到過關於殿頂子的記載:楚都鉅陽城遺址在太和縣宮集區朱莊鄉。

黃山書社出版的《太和縣誌》(1993年版)記載:朱莊故城址,在縣東北35公里朱莊鄉,東臨淝河。現存有宮殿遺址,在故城東南部,高出地面約3米,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300米。俗稱“殿頂子”,謂是楚國宮殿舊址。

"

8月22日中午,撫摸著精心珍藏多年的物什,太和縣宮集鎮東殿村居民張興波依然興奮。66歲的他研究家門口的殿頂子遺址已經40多年。張興波幾乎把一生的心血都放在收集實物和整理史料上。他虔誠地認為,世代居住的這片土地就是楚國古都鉅陽城的所在地。

殿頂子遺址在說話:楚國舊都鉅陽城位於太和縣宮集鎮

探訪殿頂子遺址

張興波所說的殿頂子遺址位於太和縣宮集鎮轄內。據傳,遺址分佈在宮集鎮張營、靳樓、靳溝口、鉅陽村等幾個村,當地人稱“楚王城”,有研究學者認為這裡是楚都“鉅陽”的所在地。

8月22日,在張興波等村民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殿頂子遺址所在的鉅陽村,老遠就看到一處書有“楚都鉅陽宮殿遺址文物展覽中心”的高大牌子,旁邊還設立了一塊“殿頂子遺址”的阜陽市文保單位的保護牌。

“這碑牌是我們幾家兌錢立起來的,就是想告訴世人,這裡就是鉅陽城的所在地。”張興波說。

如今,一條鄉間柏油馬路橫穿殿頂子遺址。如果不是隨行人員介紹,記者很難將面前一片地勢高聳的玉米地和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楚國宮殿遺址聯繫起來。

不過,和普通玉米地相比,這裡確實有不同尋常之初。汽車行駛在鄉道上,越過抽穗的玉米能看到不遠處的西殿村、東殿村等村莊。

踏上殿頂子遺址,記者發現這片區域比周邊高出很多。“小時候,殿頂子比現在還高,大約高出地面五六米。”張興波介紹說,解放初期,城址尚清晰可見。隨著歲月變遷,這塊高地慢慢變低了,只是比周邊地方略高一些,面積也出現萎縮。

張興波告訴記者,當時的鉅陽城內除殿頂子這片高地外,西北角還有一塊高地,舊時稱為城父寺(訛為成佛寺)。城址南邊,是一條白玉港,俗名烏江。南邊不遠,又有一個幾十畝大的高地,為古玉禪寺(俗名灰角寺),東北部不遠處就是蜿蜒流過的西淝河。

有考古專家認為,古人逐水草而居,彼時,豐沛的西淝河和水路交通,讓殿頂子成為築城的絕佳位置。

村民王秀蘭在殿頂子遺址附近的馬廟小學對面開了一家小商店,商店裡來來往往的村民,聊起殿頂子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都能說上幾句。

事實上,自從嫁到東殿村以來,王秀蘭就認為腳下的土地就是楚國鉅陽城的城池。時至今日,當地還有鉅陽村等村莊名稱保留著當年的歷史痕跡。

史料對此也有相關記載。《乾隆阜陽縣誌》古蹟“鉅陽”條:“鉅陽,縣西北40裡有細陽城……戰國時考烈王遷鉅陽,此即鉅陽城址。”

實際上,相關部門對殿頂子遺址的考察一直沒有停止。建國後,省、市、縣文物部門先後對該遺址做過普查和局部搶救性發掘。上世紀50年代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地表可見城垣痕跡。

世代居住於此的張興波對殿頂子一直比較關注。在當地人口口相傳楚國古都遺址的基礎上,他更加註重查找相關文獻和文字記載。

早在1983年,張興波就在《安徽日報》的相關報道中看到過關於殿頂子的記載:楚都鉅陽城遺址在太和縣宮集區朱莊鄉。

黃山書社出版的《太和縣誌》(1993年版)記載:朱莊故城址,在縣東北35公里朱莊鄉,東臨淝河。現存有宮殿遺址,在故城東南部,高出地面約3米,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300米。俗稱“殿頂子”,謂是楚國宮殿舊址。

殿頂子遺址在說話:楚國舊都鉅陽城位於太和縣宮集鎮

歷史遺存豐富

以此推斷,如果是楚國國都,那麼殿頂子遺址存在的年限可以追溯到距今約2300年左右。

腳下的土地在2300多年前曾是楚國的宮殿。張興波對此深信不疑。在他的記憶裡,在這塊高地上,夏季暴雨之後,常會裸露出石、骨、銅、鐵各種古代箭頭,村民會在各種場合撿到鹿角碎片等物什。

在殿頂子西側修建濟廣高速公路時,施工方無意中發現了很多物什。平時,誰家蓋房子挖地基、農家翻地等也都能發現類似的物品。

8月22日,記者在殿頂子鄉間道路兩旁、玉米地裡和西淝河岸畔隨機走訪,到處可見到各種殘存的陶片等物件。

從文物保護牌所立之處往東走,在西淝河西南側有一座廢棄的土窯。土窯旁邊是一塊空地,不遠處綠樹成蔭、碧水盪漾,有釣者靜靜端坐,偶有白鷺飛過,一幅和諧生動的田園畫面。

土窯東側挖了幾個探方,探方內切面的文化層清晰可見。據瞭解,殿頂子遺址已進行過多次規模不一的勘探。2003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殿頂子遺址做局部調查勘探,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面積約289萬平方米,地層文化堆積厚0.9至2.5米,遺址內溝渠縱橫交錯,古井眾多。

相關記載顯示,殿頂子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地表可見繩紋、乳丁紋、菱形紋筒瓦、板瓦殘件等。出土器物計有陶罐、鼎、盤、盆、豆、缽、甕、筒瓦、板瓦、鐵臿、銅钁、銅簇、銅劍、蟻鼻錢等。

“早些年,當地不少人認為,犁地時翻出古物件,不扔掉不吉利,而我就到處撿拾大家扔掉的東西。”張興波說,這種習慣一直持續了好幾年。

為防止這些物什流失或遭竊,張興波和當地幾位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立了文物保護小組。如今,他們蒐集了許多文物,還曾經為文物找家,專門成立了太和縣宮集鎮楚都文物館,後來場館建築另作他用,在徵得村民和相關部門同意後,張興波將這些物什珍藏到自己家中。

在東殿村張興波家中,他神祕地往返於多個房間,最終拿出了一個布包裹。張興波小心翼翼打開絨布,露出了錢幣、箭頭等物品,物品上面還標有相關部門的鑑定編號。

“這是楚國錢幣,在我們這裡,人們習慣稱它為陰由。”張興波拿起一枚手指蓋大小的銅幣說,早些年,只要一下雨,當地群眾就能看到這種錢幣,所以給它起了這樣一個有些滑稽的名字——陰由。

隨後,在層層布包拆掉後,一件小巧精美的弧形銅器展現在記者面前,在陽光照射下反射出光芒。“這是楚國的一件掛在衣服上的裝飾品,可惜,被一戶村民收藏時不小心弄斷了。”言語間,張興波滿是惋惜。

2017年4月,為迎接省考古研究所文物鑑定站專家組,張興波和鎮文化站站長王敏一起挨家挨戶探訪物件,並作了詳細記錄。

“這麼多年,為收集這些東西,我花了不少心思。”張興波說,“有些人願意把東西放我這裡保存,有的願意自己暫時留存,目前也沒有強制集中。”

張興波走訪蒐集的這些文物成為楚國鉅陽城遺址的實物見證。“村民都通情達理,只要有需要,他們願意隨時拿出物品乃至上交給國家。”張興波說。

"

8月22日中午,撫摸著精心珍藏多年的物什,太和縣宮集鎮東殿村居民張興波依然興奮。66歲的他研究家門口的殿頂子遺址已經40多年。張興波幾乎把一生的心血都放在收集實物和整理史料上。他虔誠地認為,世代居住的這片土地就是楚國古都鉅陽城的所在地。

殿頂子遺址在說話:楚國舊都鉅陽城位於太和縣宮集鎮

探訪殿頂子遺址

張興波所說的殿頂子遺址位於太和縣宮集鎮轄內。據傳,遺址分佈在宮集鎮張營、靳樓、靳溝口、鉅陽村等幾個村,當地人稱“楚王城”,有研究學者認為這裡是楚都“鉅陽”的所在地。

8月22日,在張興波等村民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殿頂子遺址所在的鉅陽村,老遠就看到一處書有“楚都鉅陽宮殿遺址文物展覽中心”的高大牌子,旁邊還設立了一塊“殿頂子遺址”的阜陽市文保單位的保護牌。

“這碑牌是我們幾家兌錢立起來的,就是想告訴世人,這裡就是鉅陽城的所在地。”張興波說。

如今,一條鄉間柏油馬路橫穿殿頂子遺址。如果不是隨行人員介紹,記者很難將面前一片地勢高聳的玉米地和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楚國宮殿遺址聯繫起來。

不過,和普通玉米地相比,這裡確實有不同尋常之初。汽車行駛在鄉道上,越過抽穗的玉米能看到不遠處的西殿村、東殿村等村莊。

踏上殿頂子遺址,記者發現這片區域比周邊高出很多。“小時候,殿頂子比現在還高,大約高出地面五六米。”張興波介紹說,解放初期,城址尚清晰可見。隨著歲月變遷,這塊高地慢慢變低了,只是比周邊地方略高一些,面積也出現萎縮。

張興波告訴記者,當時的鉅陽城內除殿頂子這片高地外,西北角還有一塊高地,舊時稱為城父寺(訛為成佛寺)。城址南邊,是一條白玉港,俗名烏江。南邊不遠,又有一個幾十畝大的高地,為古玉禪寺(俗名灰角寺),東北部不遠處就是蜿蜒流過的西淝河。

有考古專家認為,古人逐水草而居,彼時,豐沛的西淝河和水路交通,讓殿頂子成為築城的絕佳位置。

村民王秀蘭在殿頂子遺址附近的馬廟小學對面開了一家小商店,商店裡來來往往的村民,聊起殿頂子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都能說上幾句。

事實上,自從嫁到東殿村以來,王秀蘭就認為腳下的土地就是楚國鉅陽城的城池。時至今日,當地還有鉅陽村等村莊名稱保留著當年的歷史痕跡。

史料對此也有相關記載。《乾隆阜陽縣誌》古蹟“鉅陽”條:“鉅陽,縣西北40裡有細陽城……戰國時考烈王遷鉅陽,此即鉅陽城址。”

實際上,相關部門對殿頂子遺址的考察一直沒有停止。建國後,省、市、縣文物部門先後對該遺址做過普查和局部搶救性發掘。上世紀50年代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地表可見城垣痕跡。

世代居住於此的張興波對殿頂子一直比較關注。在當地人口口相傳楚國古都遺址的基礎上,他更加註重查找相關文獻和文字記載。

早在1983年,張興波就在《安徽日報》的相關報道中看到過關於殿頂子的記載:楚都鉅陽城遺址在太和縣宮集區朱莊鄉。

黃山書社出版的《太和縣誌》(1993年版)記載:朱莊故城址,在縣東北35公里朱莊鄉,東臨淝河。現存有宮殿遺址,在故城東南部,高出地面約3米,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300米。俗稱“殿頂子”,謂是楚國宮殿舊址。

殿頂子遺址在說話:楚國舊都鉅陽城位於太和縣宮集鎮

歷史遺存豐富

以此推斷,如果是楚國國都,那麼殿頂子遺址存在的年限可以追溯到距今約2300年左右。

腳下的土地在2300多年前曾是楚國的宮殿。張興波對此深信不疑。在他的記憶裡,在這塊高地上,夏季暴雨之後,常會裸露出石、骨、銅、鐵各種古代箭頭,村民會在各種場合撿到鹿角碎片等物什。

在殿頂子西側修建濟廣高速公路時,施工方無意中發現了很多物什。平時,誰家蓋房子挖地基、農家翻地等也都能發現類似的物品。

8月22日,記者在殿頂子鄉間道路兩旁、玉米地裡和西淝河岸畔隨機走訪,到處可見到各種殘存的陶片等物件。

從文物保護牌所立之處往東走,在西淝河西南側有一座廢棄的土窯。土窯旁邊是一塊空地,不遠處綠樹成蔭、碧水盪漾,有釣者靜靜端坐,偶有白鷺飛過,一幅和諧生動的田園畫面。

土窯東側挖了幾個探方,探方內切面的文化層清晰可見。據瞭解,殿頂子遺址已進行過多次規模不一的勘探。2003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殿頂子遺址做局部調查勘探,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面積約289萬平方米,地層文化堆積厚0.9至2.5米,遺址內溝渠縱橫交錯,古井眾多。

相關記載顯示,殿頂子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地表可見繩紋、乳丁紋、菱形紋筒瓦、板瓦殘件等。出土器物計有陶罐、鼎、盤、盆、豆、缽、甕、筒瓦、板瓦、鐵臿、銅钁、銅簇、銅劍、蟻鼻錢等。

“早些年,當地不少人認為,犁地時翻出古物件,不扔掉不吉利,而我就到處撿拾大家扔掉的東西。”張興波說,這種習慣一直持續了好幾年。

為防止這些物什流失或遭竊,張興波和當地幾位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立了文物保護小組。如今,他們蒐集了許多文物,還曾經為文物找家,專門成立了太和縣宮集鎮楚都文物館,後來場館建築另作他用,在徵得村民和相關部門同意後,張興波將這些物什珍藏到自己家中。

在東殿村張興波家中,他神祕地往返於多個房間,最終拿出了一個布包裹。張興波小心翼翼打開絨布,露出了錢幣、箭頭等物品,物品上面還標有相關部門的鑑定編號。

“這是楚國錢幣,在我們這裡,人們習慣稱它為陰由。”張興波拿起一枚手指蓋大小的銅幣說,早些年,只要一下雨,當地群眾就能看到這種錢幣,所以給它起了這樣一個有些滑稽的名字——陰由。

隨後,在層層布包拆掉後,一件小巧精美的弧形銅器展現在記者面前,在陽光照射下反射出光芒。“這是楚國的一件掛在衣服上的裝飾品,可惜,被一戶村民收藏時不小心弄斷了。”言語間,張興波滿是惋惜。

2017年4月,為迎接省考古研究所文物鑑定站專家組,張興波和鎮文化站站長王敏一起挨家挨戶探訪物件,並作了詳細記錄。

“這麼多年,為收集這些東西,我花了不少心思。”張興波說,“有些人願意把東西放我這裡保存,有的願意自己暫時留存,目前也沒有強制集中。”

張興波走訪蒐集的這些文物成為楚國鉅陽城遺址的實物見證。“村民都通情達理,只要有需要,他們願意隨時拿出物品乃至上交給國家。”張興波說。

殿頂子遺址在說話:楚國舊都鉅陽城位於太和縣宮集鎮

楚都鉅陽城尋蹤

2017年,基於前期文物部門的勘探和張興波等楚文化研究者的研究接觸,安徽省文物部門決定對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和部分勘探工作,並提出“殿頂子城址”概念,確認是一處由楚人建造、開始使用並沿用至兩漢時期的特大型城址,初步判斷城址分佈範圍為12.92平方千米,包括護城河、城牆、城內外建築基址、墓葬區等。

文物部門對現有的資料綜合分析和深度調查顯示,“楚王城”的宮殿背北面南建設,彼時宮殿佔地廣大,建築宏偉。

幾十年關注殿頂子遺址的張興波認為,殿頂子就是《史記·六國年表》所載之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253年)“徙於鉅陽”之楚都鉅陽城遺址。

張興波認為,自己的觀點有三個方面的支撐:第一,數百年來,殿頂子周邊村民代代口口相傳,認為殿頂子就是楚國舊都遺址;第二,從地理地標來看,周邊有西淝河等河流,符合逐水而居的特點,遺址區周邊伍奢冢、東殿、陰陽城、幹溪溝、灰角寺等相關遺存也被發現;最重要的是,殿頂子遺址發現了不少文物。

不過,也有考古專家認為,從戰國晚期諸國戰爭形勢及楚國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看,顯然不能完全排除《六國年表》所記的楚國遷都鉅陽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殿頂子的發現與楚都有不少相吻合之處,但並不能就此認定其即為楚考烈王所遷徙之都城鉅陽,還需要繼續從考古和文獻研究兩個方面繼續做大量工作,考古工作尤為關鍵。

阜陽市博物館副館長楊玉彬長期關注楚國文化和鉅陽城遺址考證工作。他在《鉅陽城:楚都舊夢何處尋》一文中引經據典,列舉了很多文史資料,從眾說紛紜的“楚都遷鉅陽”疑案、楚人遷都、鉅陽的陪都性質與楚遷鉅陽考察、“鉅陽”和“細陽”名稱衍變與位置之爭到尋訪鉅陽——殿頂子、原牆集與腰莊遺址的考古調查等幾個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考證和觀點。

楊玉彬認為,殿頂子遺址遠離古細水約20公里,謂之“細陽”名悖於實,遺址內幾處地層剖面標本均為漢代遺物,尚未發現早至戰國時期的文化層。

文史考古界的不同聲音,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相關勘探和試發掘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可以期待,通過科學發掘能一步步解開殿頂子的神祕面紗,用科學的考古方法、詳實的史料記載和豐富的文物資料來重現2500前年的那段歲月。

"

8月22日中午,撫摸著精心珍藏多年的物什,太和縣宮集鎮東殿村居民張興波依然興奮。66歲的他研究家門口的殿頂子遺址已經40多年。張興波幾乎把一生的心血都放在收集實物和整理史料上。他虔誠地認為,世代居住的這片土地就是楚國古都鉅陽城的所在地。

殿頂子遺址在說話:楚國舊都鉅陽城位於太和縣宮集鎮

探訪殿頂子遺址

張興波所說的殿頂子遺址位於太和縣宮集鎮轄內。據傳,遺址分佈在宮集鎮張營、靳樓、靳溝口、鉅陽村等幾個村,當地人稱“楚王城”,有研究學者認為這裡是楚都“鉅陽”的所在地。

8月22日,在張興波等村民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殿頂子遺址所在的鉅陽村,老遠就看到一處書有“楚都鉅陽宮殿遺址文物展覽中心”的高大牌子,旁邊還設立了一塊“殿頂子遺址”的阜陽市文保單位的保護牌。

“這碑牌是我們幾家兌錢立起來的,就是想告訴世人,這裡就是鉅陽城的所在地。”張興波說。

如今,一條鄉間柏油馬路橫穿殿頂子遺址。如果不是隨行人員介紹,記者很難將面前一片地勢高聳的玉米地和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楚國宮殿遺址聯繫起來。

不過,和普通玉米地相比,這裡確實有不同尋常之初。汽車行駛在鄉道上,越過抽穗的玉米能看到不遠處的西殿村、東殿村等村莊。

踏上殿頂子遺址,記者發現這片區域比周邊高出很多。“小時候,殿頂子比現在還高,大約高出地面五六米。”張興波介紹說,解放初期,城址尚清晰可見。隨著歲月變遷,這塊高地慢慢變低了,只是比周邊地方略高一些,面積也出現萎縮。

張興波告訴記者,當時的鉅陽城內除殿頂子這片高地外,西北角還有一塊高地,舊時稱為城父寺(訛為成佛寺)。城址南邊,是一條白玉港,俗名烏江。南邊不遠,又有一個幾十畝大的高地,為古玉禪寺(俗名灰角寺),東北部不遠處就是蜿蜒流過的西淝河。

有考古專家認為,古人逐水草而居,彼時,豐沛的西淝河和水路交通,讓殿頂子成為築城的絕佳位置。

村民王秀蘭在殿頂子遺址附近的馬廟小學對面開了一家小商店,商店裡來來往往的村民,聊起殿頂子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都能說上幾句。

事實上,自從嫁到東殿村以來,王秀蘭就認為腳下的土地就是楚國鉅陽城的城池。時至今日,當地還有鉅陽村等村莊名稱保留著當年的歷史痕跡。

史料對此也有相關記載。《乾隆阜陽縣誌》古蹟“鉅陽”條:“鉅陽,縣西北40裡有細陽城……戰國時考烈王遷鉅陽,此即鉅陽城址。”

實際上,相關部門對殿頂子遺址的考察一直沒有停止。建國後,省、市、縣文物部門先後對該遺址做過普查和局部搶救性發掘。上世紀50年代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地表可見城垣痕跡。

世代居住於此的張興波對殿頂子一直比較關注。在當地人口口相傳楚國古都遺址的基礎上,他更加註重查找相關文獻和文字記載。

早在1983年,張興波就在《安徽日報》的相關報道中看到過關於殿頂子的記載:楚都鉅陽城遺址在太和縣宮集區朱莊鄉。

黃山書社出版的《太和縣誌》(1993年版)記載:朱莊故城址,在縣東北35公里朱莊鄉,東臨淝河。現存有宮殿遺址,在故城東南部,高出地面約3米,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300米。俗稱“殿頂子”,謂是楚國宮殿舊址。

殿頂子遺址在說話:楚國舊都鉅陽城位於太和縣宮集鎮

歷史遺存豐富

以此推斷,如果是楚國國都,那麼殿頂子遺址存在的年限可以追溯到距今約2300年左右。

腳下的土地在2300多年前曾是楚國的宮殿。張興波對此深信不疑。在他的記憶裡,在這塊高地上,夏季暴雨之後,常會裸露出石、骨、銅、鐵各種古代箭頭,村民會在各種場合撿到鹿角碎片等物什。

在殿頂子西側修建濟廣高速公路時,施工方無意中發現了很多物什。平時,誰家蓋房子挖地基、農家翻地等也都能發現類似的物品。

8月22日,記者在殿頂子鄉間道路兩旁、玉米地裡和西淝河岸畔隨機走訪,到處可見到各種殘存的陶片等物件。

從文物保護牌所立之處往東走,在西淝河西南側有一座廢棄的土窯。土窯旁邊是一塊空地,不遠處綠樹成蔭、碧水盪漾,有釣者靜靜端坐,偶有白鷺飛過,一幅和諧生動的田園畫面。

土窯東側挖了幾個探方,探方內切面的文化層清晰可見。據瞭解,殿頂子遺址已進行過多次規模不一的勘探。2003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殿頂子遺址做局部調查勘探,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面積約289萬平方米,地層文化堆積厚0.9至2.5米,遺址內溝渠縱橫交錯,古井眾多。

相關記載顯示,殿頂子遺址平面略呈正方形,地表可見繩紋、乳丁紋、菱形紋筒瓦、板瓦殘件等。出土器物計有陶罐、鼎、盤、盆、豆、缽、甕、筒瓦、板瓦、鐵臿、銅钁、銅簇、銅劍、蟻鼻錢等。

“早些年,當地不少人認為,犁地時翻出古物件,不扔掉不吉利,而我就到處撿拾大家扔掉的東西。”張興波說,這種習慣一直持續了好幾年。

為防止這些物什流失或遭竊,張興波和當地幾位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成立了文物保護小組。如今,他們蒐集了許多文物,還曾經為文物找家,專門成立了太和縣宮集鎮楚都文物館,後來場館建築另作他用,在徵得村民和相關部門同意後,張興波將這些物什珍藏到自己家中。

在東殿村張興波家中,他神祕地往返於多個房間,最終拿出了一個布包裹。張興波小心翼翼打開絨布,露出了錢幣、箭頭等物品,物品上面還標有相關部門的鑑定編號。

“這是楚國錢幣,在我們這裡,人們習慣稱它為陰由。”張興波拿起一枚手指蓋大小的銅幣說,早些年,只要一下雨,當地群眾就能看到這種錢幣,所以給它起了這樣一個有些滑稽的名字——陰由。

隨後,在層層布包拆掉後,一件小巧精美的弧形銅器展現在記者面前,在陽光照射下反射出光芒。“這是楚國的一件掛在衣服上的裝飾品,可惜,被一戶村民收藏時不小心弄斷了。”言語間,張興波滿是惋惜。

2017年4月,為迎接省考古研究所文物鑑定站專家組,張興波和鎮文化站站長王敏一起挨家挨戶探訪物件,並作了詳細記錄。

“這麼多年,為收集這些東西,我花了不少心思。”張興波說,“有些人願意把東西放我這裡保存,有的願意自己暫時留存,目前也沒有強制集中。”

張興波走訪蒐集的這些文物成為楚國鉅陽城遺址的實物見證。“村民都通情達理,只要有需要,他們願意隨時拿出物品乃至上交給國家。”張興波說。

殿頂子遺址在說話:楚國舊都鉅陽城位於太和縣宮集鎮

楚都鉅陽城尋蹤

2017年,基於前期文物部門的勘探和張興波等楚文化研究者的研究接觸,安徽省文物部門決定對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和部分勘探工作,並提出“殿頂子城址”概念,確認是一處由楚人建造、開始使用並沿用至兩漢時期的特大型城址,初步判斷城址分佈範圍為12.92平方千米,包括護城河、城牆、城內外建築基址、墓葬區等。

文物部門對現有的資料綜合分析和深度調查顯示,“楚王城”的宮殿背北面南建設,彼時宮殿佔地廣大,建築宏偉。

幾十年關注殿頂子遺址的張興波認為,殿頂子就是《史記·六國年表》所載之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253年)“徙於鉅陽”之楚都鉅陽城遺址。

張興波認為,自己的觀點有三個方面的支撐:第一,數百年來,殿頂子周邊村民代代口口相傳,認為殿頂子就是楚國舊都遺址;第二,從地理地標來看,周邊有西淝河等河流,符合逐水而居的特點,遺址區周邊伍奢冢、東殿、陰陽城、幹溪溝、灰角寺等相關遺存也被發現;最重要的是,殿頂子遺址發現了不少文物。

不過,也有考古專家認為,從戰國晚期諸國戰爭形勢及楚國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看,顯然不能完全排除《六國年表》所記的楚國遷都鉅陽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殿頂子的發現與楚都有不少相吻合之處,但並不能就此認定其即為楚考烈王所遷徙之都城鉅陽,還需要繼續從考古和文獻研究兩個方面繼續做大量工作,考古工作尤為關鍵。

阜陽市博物館副館長楊玉彬長期關注楚國文化和鉅陽城遺址考證工作。他在《鉅陽城:楚都舊夢何處尋》一文中引經據典,列舉了很多文史資料,從眾說紛紜的“楚都遷鉅陽”疑案、楚人遷都、鉅陽的陪都性質與楚遷鉅陽考察、“鉅陽”和“細陽”名稱衍變與位置之爭到尋訪鉅陽——殿頂子、原牆集與腰莊遺址的考古調查等幾個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考證和觀點。

楊玉彬認為,殿頂子遺址遠離古細水約20公里,謂之“細陽”名悖於實,遺址內幾處地層剖面標本均為漢代遺物,尚未發現早至戰國時期的文化層。

文史考古界的不同聲音,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相關勘探和試發掘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可以期待,通過科學發掘能一步步解開殿頂子的神祕面紗,用科學的考古方法、詳實的史料記載和豐富的文物資料來重現2500前年的那段歲月。

殿頂子遺址在說話:楚國舊都鉅陽城位於太和縣宮集鎮

本報記者 徐風光

通訊員 薛建邦/文

本報記者 穆可亮/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