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氣骨,紈絝風流,道不清的東坡

歷代文人都活不出東坡的瀟灑,狂放不羈的性格,不拘一格的行為,時而歌詞曠達,時而月下躊躇,時而感嘆人生,時而幽默可愛。這個常常在寄予朋友信中用“呵呵”的自嘲和狡黠;也能寫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流傳千古的中秋詞。這個常常腹誹文人,指點江山,討論軍事表現出淋漓盡致的書生意氣;也會教人做菜,煮酒,製茶,用藥,採花,吟詩,作畫展現出一副頑童形象。這個一生閱覽無盡女子,看遍天下山水的放蕩公子,也能寫出無盡悽慘的十年生死兩茫茫,悼念自己的妻子,流盡無數思念的淚水。這是一個矛盾的人,更是一個偉大的人。

文人氣骨,紈絝風流,道不清的東坡

眉州蘇姓自唐朝宰相蘇味道之後三百年,出現了蘇門三父子。雖說自己的父親二十歲才悔悟讀書,埋頭苦學二十年,依舊無成。自己卻從小聰明異常,讀書經史舉手之勞。雖然從小以範孟博為榜樣做個視死如歸的人,可是“烏臺詩案”自己面對那種情況,終究英雄還是存在心中。

文人氣骨,紈絝風流,道不清的東坡

在北宋那個文人興盛的時代,蘇軾的年輕的文采不凡引起很多女子的崇拜和愛慕,然後和鄰家女孩定了親,不久考上舉人,拒絕了這門親事。當他再次想起鄰家女孩的時候,只能從“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看到那份愧意。不久和王弗結為夫妻。

文人氣骨,紈絝風流,道不清的東坡

蘇軾在得到自己的乾爹張方平的推薦下得到了歐陽修的重視,《刑賞忠厚之至論》敲開了進士的大門,在歐陽修的運作下,引起文人喧譁的虛假故事作為論據的事情終究掩蓋過去。蘇軾雖為大家早期還是個影響低微的小書生,無論是對於韓琦和梅堯臣的上書,還是對於王素的治理之論都沒有得到很大的反響,不久便寄情于山水之中。

文人氣骨,紈絝風流,道不清的東坡

因為自己的文章不得重視加上一路上的遊山玩水之中,蘇軾發生了變化,這個剛步入仕途的年輕學子有了歸隱的想法,他在出世和遁世之中徘徊,他羨慕那種淳樸自然的生活又不能居於貧窮,做不到那種安貧樂道的事情。

加上蘇軾年少輕狂,本就少年得志,更加上文人的皮骨,外放做官終究和自己的上司鬧得不歡而散,不懂得委曲求全更是官場的毛頭青,終究在王安石和司馬光的鬥法之中,碰的頭破血流。雖然蘇門三父子和王安石不和,但是蘇軾更多的是考慮“因實施宜,無害於民”結果兩頭不討好。哪怕得到英宗的認可,也被韓琦勸阻下來,後來因自己妻子的去世,再次離開朝堂。不久英宗早逝,神宗即位,蘇軾上書反對王安石的青苗法和免役法,王安石認為其書生小見,不予理會。後來因為私鹽事發,歐陽修被貶,朝中彈劾。蘇軾這個時候再也不是當時的毛頭小子了,似乎看透了什麼,也懂得了什麼,雖然治國平天下的大志沒有實現,可是也是因此留給了我們一個流傳千古的詩人,或者這就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文人氣骨,紈絝風流,道不清的東坡

或許蘇軾的一生並不是為了做官,無論他留下的關於國家的策論治理,都沒有很多的實際意義,以“仁”為主旨的建議完完全全不適合那個北宋,多為書生建議,這也是當時韓琦覺得他有些耍小聰明的緣故,也是王安石覺得蘇軾幼稚,不予理會。蘇軾卻在無盡的貶謫和生死之中,接觸了佛家和禪,這個融合儒佛禪的文人,出現的是狂妄,是樂觀,是超脫生死,是無盡的豪氣,在北宋這個糜爛婉約的文風下,蘇軾的風格絕對衝擊著整個社會,三千首詩男女通吃,蘇軾這個人或許就是為文而生的人。也是個矛盾的文人,不論是淫詞豔曲還是豪邁雄心皆能手到擒來。

文人氣骨,紈絝風流,道不清的東坡

人無完人,何況這個老夫聊發少年狂的頑童,縱情山水,遍覽群芳也是那個時代文人的縮影,那不可磨滅的文學成就,滋養著後世無數人,靜養了無數的心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