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說千古情詞,卻引出蘇軾小迷弟的悲喜人生

引子

在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的第二期,當董卿讓康震給現場選手說開場寄語的時候。

康老師說:“剛才董卿老師引用了辛棄疾的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作開場白!這讓我想起來,宋代的另一位著名詞人李之儀,他寫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說千古情詞,卻引出蘇軾小迷弟的悲喜人生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我覺得中華古典詩詞,就好像從遠古來的長江大河,令我們無比的神往,也讓我們非常的歡喜,我們能遨遊期間,真是此樂何極啊!”

康震老師的這個化用,可謂絕妙,竟讓這首千古情詞,瀰漫上了悠長的古今穿越的意味。

我們今人對經典文化的痴迷,與古人一樣的,是在共飲“詩詞”這一江水!

但是有如此共通意味的一首詞,它都有哪些來歷?它又究竟是寫給誰的?它的作者李之儀又有如何的前世今生呢?

我這篇文就一一的給大家說一下,希望大家也與我共飲李之儀的這一江水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說千古情詞,卻引出蘇軾小迷弟的悲喜人生

<1>烈士暮年,灰暗人生裡的一首愛情之歌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55歲的李之儀,因為得罪權相蔡京,被貶到太平州。

可是沒想到,他這被貶,只是不幸的剛剛開始。

馬上,他的女兒及兒子相繼去世,接著,與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接著,他自己身體也開始各種病痛。

《與祝提舉無黨》

某到太平州四週年,第一年喪子婦,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脫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繼見舍。第四年初,則癬瘡被體,已而寒疾為苦。

事業受到沉重打擊,家人連遭不幸,李之儀的人生算是跌落到了谷底。

他那一年,估計是他人生裡最最灰暗的時光,估計李之儀都沒有活下去的動力和勇氣了!

但是,生活往往會有一些小意外或者說是小驚喜。

在這時候,一個年輕貌美的奇女子出現了,她就是當地絕色歌伎楊姝。這是一個很有正義感的歌伎。早年,黃庭堅也被貶到當塗做太守,楊姝只有十三歲,就為黃庭堅的遭遇抱不平,她彈了一首古曲《履霜操》。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說千古情詞,卻引出蘇軾小迷弟的悲喜人生

履朝霜兮採晨寒,考不明其心兮聽讒言。孤恩別離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痛歿不同兮恩有偏,誰說顧兮知我冤。

《履霜操》的本意是,伯奇被後母所讒而被逐,最後投河而死。

後來韓愈也寫有一首,流傳也很廣。北宋范仲淹一生只彈奏此曲,故當時人稱他為范履霜。

楊姝與李之儀的偶遇,又彈起這首《履霜操》,這正觸動李之儀心中的痛處。

於是,李之儀對楊姝一見傾心,把她當知音,接連寫下好幾首聽她彈琴的詩詞。

清平樂·聽楊姝琴

殷勤仙友。勸我千年酒。一曲履霜誰與奏。邂逅麻姑妙手。

坐來休嘆塵勞。相逢難似今朝。不待親移玉指,自然癢處都消。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說千古情詞,卻引出蘇軾小迷弟的悲喜人生

那一年的秋天,李之儀又一次攜楊姝來到長江邊,面對甚懂他心的紅顏知己,面對滾滾東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突然湧起萬般柔情,於是就寫下了開頭康老師引用的這首,千古情詞《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如今我們一提起李之儀,似乎這首詞就是他接下來的人生註解。

但是李之儀的人生可沒有這麼簡單!他的前世和今生其實還與宋朝的大文豪蘇東坡,有說不清的瓜葛,我們接著往下看。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說千古情詞,卻引出蘇軾小迷弟的悲喜人生

<2>東坡的小迷弟和東坡的知心人

李之儀是蘇軾門人之一,元祐文人集團的成員,擅長作詞,前人稱其“多次韻”小令更長於淡語、景語、情語(毛晉《姑溪詞跋》)。

李之儀出生於滄州無棣,今山東慶雲人。李氏是名門望族。22歲的李之儀就進士及第,初任職四明、萬全縣令等。他才華橫溢,琴棋書畫皆其所能。

《四庫全書》裡曾稱李之儀的文章“神鋒俊逸,往往具有蘇軾之體”。那是因為他的詩詞文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蘇軾的薰陶、指點。

蘇軾對李之儀的影響極為深刻。在《姑溪居士全集》中收錄與蘇軾有關的作品四十餘首;《蘇軾文集》和《蘇軾詩集》中收錄與李之儀有關的作品二十餘首,特別是在遇赦北歸的一年時間內,蘇軾給李之儀的信箋就達七封。由此可見,二人的情誼非同一般。

他曾做過蘇軾的幕僚,不過他的宦海浮沉,也與蘇軾有很大關係。

因為王安石變法,把意見相左的蘇軾貶到杭州,密州,徐州,黃州,讓蘇軾顛沛流離十幾年。這時候還在京為官的李之儀,積極聯繫各方親朋好友積極為蘇軾發聲。這就引起了王安石集團人的不滿,接著上書參劾他,他接著就再也不能任京官了!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說千古情詞,卻引出蘇軾小迷弟的悲喜人生

但是這段時間,他給蘇東坡寫了大量的書信,讓在人生低谷的蘇東坡得到了很多的安慰,讓蘇東坡還嚐到了點人情世故的溫暖。

蘇軾的書信佳作《答李端叔書》就是這時候寫的,在這篇文章中,蘇東坡就直抒胸臆,表達了自己已厭倦官場遊戲,淡泊利祿聲名,與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樂趣。

《答李端叔書》

----木有癭,石有暈,犀有通,以取妍於人;皆物之病也。謫居無事,默自觀省,回視三十年以來所為,多其病者。足下所見,皆故我,非今我也。無乃聞其聲不考其情,取其華而遺其實乎?抑將又有取於此也?此事非相見不能盡。---

能讓蘇東坡如此傾吐肺腑的人,絕對是蘇東坡非常看重的人,李之儀應該也是蘇東坡的藍顏知己吧。

那麼李之儀,他除了寫了一首千古情詞,還有替蘇東坡發聲,他還具體幹了哪些事情呢?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說千古情詞,卻引出蘇軾小迷弟的悲喜人生

<3>狂人狂語,但說得卻很有道理

大凡有才之人,常常會對前輩大家們指指點點,甚至還有各種各樣的尖酸批評,李之儀在這方面也不能免俗。

他很注意詞的特點,曾說“長短句於遣詞中最為難工,自有一種風格。稍不如格,便覺齟齬。

他批評柳永“韻終不勝”、張先“才不足而情有餘”,而主張像晏殊、歐陽修那樣“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跋吳思道小詞》)。

他對晏殊和歐陽修的評價,也是說出了寫詞的精髓呢,對後人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那麼他本身的詞的特點是什麼樣呢?

他曾與秦觀、黃庭堅、賀鑄等人歌詞贈答,當時人也多將他與這幾人並提。但實際上他的創作成就比起秦觀等人還是要遜色一點的。

清人馮煦評論說“姑溪詞長調近柳(永),短調近秦(觀),而均有未至”(《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

意思是,李之儀的詞,長調比較接近柳永,短調接近秦觀,但是隻是接近而已,還遠遠比不上。這真是一種相當尷尬的事情啊,但是他對柳永等人的評價卻是極其準確的!

看來能評論的人,不一定會超能寫啊,就像我們《中國詩詞大會》中的康老師,他如今最被人詬病的地方,就是不會寫詩詞!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說千古情詞,卻引出蘇軾小迷弟的悲喜人生

其實,這是我們觀眾要求高了。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康老師擅長的領域只是詩詞解說和賞析,而不是詩人詞人,這點我們大家一定要分清!

拐回來,我們繼續來看李之儀!

<4>生為滄州人,死為姑溪魂

我們都知道,李之儀是在1103年,55歲的時候,人生走向昏暗的谷底的,但是即使在谷底,生命依然給了他一抹亮色,於是他就寫出千古情詞《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說千古情詞,卻引出蘇軾小迷弟的悲喜人生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這首詞寫的太好了,流傳的範圍也太廣了的緣故,他不久後就遇赦復官,並被授朝議大夫。

但又不知道怎麼回事,他未去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可能是因為當時的當權人士還是蔡京的緣故吧!他不願與之同流合汙。

他估計也想起了他曾經的知己兄長蘇軾那看破人生的生活態度,他也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山水為伴,與自然為鄰,充分的享受人生的散淡時光。

他不但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又稱鵝溪)為緣,自名“姑溪居士”,死後,也葬於當塗的藏雲山致雨峰下。

那一年,他69歲!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說千古情詞,卻引出蘇軾小迷弟的悲喜人生

雖然李之儀的一生,沒有經歷什麼大的風浪,也沒有值得人們太心潮澎湃的事蹟,但是僅僅一首“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已經證明,他曾從華夏的詩詞長河中走過,還激盪起了明亮的浪花!

不過這就足夠,畢竟在詩詞的長江大河中,像“李白”“蘇東坡”這樣大文人是屈指可數的,他們的誕生還有各種機緣巧合,以及各種各樣的不可控因素,他只做他的李之儀也挺好!

我最近疏於更新,其實一直是在思考如何繼續自己寫作方式,這篇文就是思考過後的接下來寫作思路,若朋友們喜歡我這樣的文,希望點個贊或評論迴應一下,讓我能獲得及時的反饋!多謝多謝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