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手機不再東施效顰、Xperia 1重歸功能極致體驗

很久以來索尼的電子設備都是以重技術輕體驗著稱,這種調性也造成了索尼生產的手機一邊捱罵一邊迭代的奇景。即使是去年的那一款“HTC U系列”的發佈也沒能夠改變這個現實。因為在習慣於特立獨行的索尼粉絲來看,這樣毫無節操的複製對於索尼來說是不能容忍的。所以索尼在經歷了這一次失敗以後。今年又推出了一款更為天賦異稟的產品。這就是目前唯一以21:9作為屏幕比例的“索尼Xperia 1”。下面我們就根據這款手機的一些詳細細節,推敲一下索尼這次在這款手機上融入了一些怎樣的“索尼理念”。

索尼手機不再東施效顰、Xperia 1重歸功能極致體驗

奇怪的相機搭配

與市面上很多手機完全不一樣,索尼Xperia 1這次後攝使用了三顆1200萬的攝像頭,不管參數型號如何,這樣的配置在國內來說一定會被罵為笑柄。但是索尼就義無反顧的這樣做了。

所以我個人感覺,索尼這次目標很明確,針對的就是那些商務人士和我們這些技術肥宅。因為這三顆攝像頭無一例外的都有著自己的物理防抖系統。加上足以應付所有使用場景的配置。既滿足了基本需要,又可以在21:9的屏幕下拍攝一些場景預覽畫面。我知道很多人不能理解我說的這個用途到底在哪兒,但我相信每一個有剛需的同行兄弟,都可以體會到這裡的妙處。

索尼手機不再東施效顰、Xperia 1重歸功能極致體驗

什麼是10bit

10bit實際上是指色彩深度,在這裡我們可以理解成,在一個純色漸變圖片下,10比特的顯示效果,相比深度比較低的參數來說,不會出現那種色彩漸變中的色塊。其實這個參數在小屏顯示器表上表現出的效果並不是很容易察覺。但不可否認的是,索尼的這塊屏幕會給你帶來目前最好的視覺感受。而這種極致作風才是索尼以往的行事風格,同時也是在模仿失敗以後的痛定思痛。

索尼手機不再東施效顰、Xperia 1重歸功能極致體驗

外形設計與功能

拋開21:9的奇怪造型暫且不說,這次索尼Xperia 1在外觀上也迎來了一些功能性的迴歸,比如說側邊指紋、拍照鍵以及側邊壓感的加入,這是索尼一種對功能與技術上的執著。也是一種好用大於好看的價值觀體現,雖然綜合攝像頭參數給人的感覺有一點極端。但是這種極端往往就是每一個索尼粉絲真正所追求的。

索尼手機不再東施效顰、Xperia 1重歸功能極致體驗

為什麼要21:9?

21:9其實就是我顯示器的分辨率,而我選擇這個比例是因為我喜歡看電影。因為21:9正是常規電影的寬高比,這樣我就可以在較小的屏幕條件下最大限度的放大我所看到的電影畫面。放到索尼的這款手機上去看,它可以讓我們在較小的屏幕上,體會到幾乎等於iPad mini的電影觀感,從中我們就不難發現索尼這次針對的人群,真的就只是我們這些直男或者高端商務人士而已。因為這兩類人都基本擁有一個相同的價值觀,那就是好用遠比好看更為重要。

索尼手機不再東施效顰、Xperia 1重歸功能極致體驗

缺陷與遺憾

這次索尼Xperia 1的缺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就是沒有做到100%的全面屏,一直看我文章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對於全面屏的態度一向都是不怎麼感冒的,但對於這款手機全面屏就相對比較重要,正因為全面屏做的不夠極致,導致了整體狹長的外觀更為狹長。換句話說,如果兩邊的屏幕都能做到頭,那手機兩邊的寬度就有了充分的延展空間。在整體屏幕的觀感上就會獲得一個更為極致的效果。

索尼手機不再東施效顰、Xperia 1重歸功能極致體驗

另一方面、三顆1200萬像素的攝像頭,所能表達的極限畫質非常有限,尤其在遠景或者群像照片上,這樣的配置會讓人懷疑科技倒退了兩年。目前我個人還不是很懂索尼為什麼要這樣去幹?但客觀的說。很多年前的手機都是這樣,每一家都會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與信念,而這樣的一個市場環境,也給了用戶一個選擇差異化的空間。

索尼手機不再東施效顰、Xperia 1重歸功能極致體驗

尾巴

顯而易見索尼Xperia 1是一款特立獨行的手機,他要做的只是滿足自己的用戶,對於大眾市場來說。它既不是一款好的產品、也不具備水桶機的性價比。這些正是索尼在總結上一代失敗以後的想法。而對我個人來言,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我更傾向於這樣的產品以及設計思路。因為一款產品的取捨,可以很客觀的描述一個人的價值觀。

索尼手機不再東施效顰、Xperia 1重歸功能極致體驗

今天關於索尼Xperia 1的內容我們就說到這兒,如果您喜歡我主觀看科技的態度,請務必點擊下關注,因為只有有了大家的支持。我們才能進一步把內容做得更好。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