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

你不可能想象那種恐怖,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真的無法想。

——1916年7月2日,一名德國陸軍士兵的日記

整個1915年戰局似乎都對同盟國有利,但是德國的總參謀也意識到,戰局的有利只是一時性的。他們需要快速打破西線戰場的僵持,讓德國獲得優勢從而贏得戰爭。而當時的西線已經遍佈戰壕與堡壘,能夠進行大規模突破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雙方在西線部署的兵力都極為密集,如果想要打破僵局,那麼只能用一場決戰來消耗掉對手全部的有生力量,從而達到勝利的目的。於是臭名昭著的法金漢計劃誕生了。

法金漢計劃,凡爾登戰役

法金漢計劃是對巴黎以東200公里一代的大片碉堡要塞群的中心凡爾登發動大規模進攻,此處乃是法國人不得不防之地。普魯士希望藉此來吸引並消耗掉法國在西線的全部兵力。

如果德國在凡爾登給法國人毀滅一擊,那意味著西線的全面勝利。從1916年2月到7月,德軍把凡爾登圍得如同鐵桶一般。之後發生的激戰一直持續到12月,對法國人來說,凡爾登保衛戰成為了法蘭西不屈的象徵。

"

你不可能想象那種恐怖,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真的無法想。

——1916年7月2日,一名德國陸軍士兵的日記

整個1915年戰局似乎都對同盟國有利,但是德國的總參謀也意識到,戰局的有利只是一時性的。他們需要快速打破西線戰場的僵持,讓德國獲得優勢從而贏得戰爭。而當時的西線已經遍佈戰壕與堡壘,能夠進行大規模突破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雙方在西線部署的兵力都極為密集,如果想要打破僵局,那麼只能用一場決戰來消耗掉對手全部的有生力量,從而達到勝利的目的。於是臭名昭著的法金漢計劃誕生了。

法金漢計劃,凡爾登戰役

法金漢計劃是對巴黎以東200公里一代的大片碉堡要塞群的中心凡爾登發動大規模進攻,此處乃是法國人不得不防之地。普魯士希望藉此來吸引並消耗掉法國在西線的全部兵力。

如果德國在凡爾登給法國人毀滅一擊,那意味著西線的全面勝利。從1916年2月到7月,德軍把凡爾登圍得如同鐵桶一般。之後發生的激戰一直持續到12月,對法國人來說,凡爾登保衛戰成為了法蘭西不屈的象徵。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不過,此戰過後雙方損失均十分巨大,共傷亡70萬人以上,其中法方傷亡38萬人,德方傷亡34萬人,可即便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德國人仍然沒能取得突破。

對法國人來說,他們的國家得到了保全。對德國人來說,法金漢計劃徹底落空,而且付出的一切都歸於徒勞。

到了7月中旬(當時凡爾登戰役仍然在進行,不過已經陷入僵局),最大的殺戮場已經轉到了索姆河。

毫無意義的索姆河戰役

在索姆河,英國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成為了協約國的主力。索姆河戰役在英國人的記憶裡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徵意義。

凡爾登戰役是法國人為了保家衛國而進行的,而在索姆河作戰的英軍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卻不是在抗擊敵人對自己祖國的進攻。很多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在為何而戰鬥。這和後世在越南作戰的美國大兵的心態幾乎一模一樣。

"

你不可能想象那種恐怖,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真的無法想。

——1916年7月2日,一名德國陸軍士兵的日記

整個1915年戰局似乎都對同盟國有利,但是德國的總參謀也意識到,戰局的有利只是一時性的。他們需要快速打破西線戰場的僵持,讓德國獲得優勢從而贏得戰爭。而當時的西線已經遍佈戰壕與堡壘,能夠進行大規模突破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雙方在西線部署的兵力都極為密集,如果想要打破僵局,那麼只能用一場決戰來消耗掉對手全部的有生力量,從而達到勝利的目的。於是臭名昭著的法金漢計劃誕生了。

法金漢計劃,凡爾登戰役

法金漢計劃是對巴黎以東200公里一代的大片碉堡要塞群的中心凡爾登發動大規模進攻,此處乃是法國人不得不防之地。普魯士希望藉此來吸引並消耗掉法國在西線的全部兵力。

如果德國在凡爾登給法國人毀滅一擊,那意味著西線的全面勝利。從1916年2月到7月,德軍把凡爾登圍得如同鐵桶一般。之後發生的激戰一直持續到12月,對法國人來說,凡爾登保衛戰成為了法蘭西不屈的象徵。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不過,此戰過後雙方損失均十分巨大,共傷亡70萬人以上,其中法方傷亡38萬人,德方傷亡34萬人,可即便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德國人仍然沒能取得突破。

對法國人來說,他們的國家得到了保全。對德國人來說,法金漢計劃徹底落空,而且付出的一切都歸於徒勞。

到了7月中旬(當時凡爾登戰役仍然在進行,不過已經陷入僵局),最大的殺戮場已經轉到了索姆河。

毫無意義的索姆河戰役

在索姆河,英國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成為了協約國的主力。索姆河戰役在英國人的記憶裡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徵意義。

凡爾登戰役是法國人為了保家衛國而進行的,而在索姆河作戰的英軍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卻不是在抗擊敵人對自己祖國的進攻。很多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在為何而戰鬥。這和後世在越南作戰的美國大兵的心態幾乎一模一樣。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進攻計劃的主要制定者是英軍總指揮道格拉斯·黑格將軍。然而隨著戰役的進行,實際情況已經遠遠偏離了最初的計劃。

最初英方的設想是由法方主導索姆河戰役,從而實際戰局的決定性突破。但後來,因為德國在凡爾登的巨大的壓力導致法方已經無法抽出多餘的人力來新開戰場,所以戰役就變成了由英方主導,作戰目的也變成了減輕凡爾登法國守軍的壓力。

英軍和法軍希望把德軍拖到師老兵疲,大大削弱他的力量,然而必須等待時機成熟協約國才能做出制勝一擊。

對大多數即將投入索姆河戰役的士兵來說,無論長官如何高喊愛國口號,如何給他們加油打氣,戰略目標都比不上活著重要。

可進攻的第一天就有幾萬人橫屍沙場。對英國人來說,索姆河戰役象徵著毫無意義的巨大生命損失。

1916年7月1日僅僅一天,英國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就損失了57,470人——這是整個英軍歷史上最悲慘的一天,事實很快表明,英軍參謀部想借此戰役帶來重大突破的計劃完全屬於幻想,而且是代價極為沉重的幻想。

到了11月底,索姆河戰役在雨雪和泥濘中漸漸平息下來時,英國和英聯邦自制領的軍隊作為進攻一方,僅在30公里長的戰線上獲得了10公里的一片狹長土地。而為了這點成果,協約國的損失人數達到了100萬人以上。

德軍的傷亡也達到了465,000人。索姆河戰役的損失是十分恐怖驚人的,而所獲得的卻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西部戰線上最糟糕的戰役之一。

勃魯西洛夫攻勢

1916年6月4日,沙皇俄國發動了一場巨型攻勢,以指揮官阿里克謝·勃魯西洛夫命名。這是一次大膽的出擊,俄國人的目標是在南線上奪取普利佩特沼澤地和羅馬尼亞之間屬於奧匈帝國的陣地。

戰役的指揮官勃魯西洛夫獲得了輝煌的勝利,但勝利的背後一方面是他仔細謀劃準備的功勞,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奧軍的無能和士氣低落。

在戰爭打響兩天後,奧軍就陣腳大亂。奧匈帝國原本已經派了部隊前來增援,但是因為敵人在意大利北部發動了攻勢,又急急忙忙的把部隊增調了回去,德國的預備隊也投入了戰鬥以防戰線全面崩潰。

"

你不可能想象那種恐怖,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真的無法想。

——1916年7月2日,一名德國陸軍士兵的日記

整個1915年戰局似乎都對同盟國有利,但是德國的總參謀也意識到,戰局的有利只是一時性的。他們需要快速打破西線戰場的僵持,讓德國獲得優勢從而贏得戰爭。而當時的西線已經遍佈戰壕與堡壘,能夠進行大規模突破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雙方在西線部署的兵力都極為密集,如果想要打破僵局,那麼只能用一場決戰來消耗掉對手全部的有生力量,從而達到勝利的目的。於是臭名昭著的法金漢計劃誕生了。

法金漢計劃,凡爾登戰役

法金漢計劃是對巴黎以東200公里一代的大片碉堡要塞群的中心凡爾登發動大規模進攻,此處乃是法國人不得不防之地。普魯士希望藉此來吸引並消耗掉法國在西線的全部兵力。

如果德國在凡爾登給法國人毀滅一擊,那意味著西線的全面勝利。從1916年2月到7月,德軍把凡爾登圍得如同鐵桶一般。之後發生的激戰一直持續到12月,對法國人來說,凡爾登保衛戰成為了法蘭西不屈的象徵。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不過,此戰過後雙方損失均十分巨大,共傷亡70萬人以上,其中法方傷亡38萬人,德方傷亡34萬人,可即便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德國人仍然沒能取得突破。

對法國人來說,他們的國家得到了保全。對德國人來說,法金漢計劃徹底落空,而且付出的一切都歸於徒勞。

到了7月中旬(當時凡爾登戰役仍然在進行,不過已經陷入僵局),最大的殺戮場已經轉到了索姆河。

毫無意義的索姆河戰役

在索姆河,英國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成為了協約國的主力。索姆河戰役在英國人的記憶裡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徵意義。

凡爾登戰役是法國人為了保家衛國而進行的,而在索姆河作戰的英軍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卻不是在抗擊敵人對自己祖國的進攻。很多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在為何而戰鬥。這和後世在越南作戰的美國大兵的心態幾乎一模一樣。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進攻計劃的主要制定者是英軍總指揮道格拉斯·黑格將軍。然而隨著戰役的進行,實際情況已經遠遠偏離了最初的計劃。

最初英方的設想是由法方主導索姆河戰役,從而實際戰局的決定性突破。但後來,因為德國在凡爾登的巨大的壓力導致法方已經無法抽出多餘的人力來新開戰場,所以戰役就變成了由英方主導,作戰目的也變成了減輕凡爾登法國守軍的壓力。

英軍和法軍希望把德軍拖到師老兵疲,大大削弱他的力量,然而必須等待時機成熟協約國才能做出制勝一擊。

對大多數即將投入索姆河戰役的士兵來說,無論長官如何高喊愛國口號,如何給他們加油打氣,戰略目標都比不上活著重要。

可進攻的第一天就有幾萬人橫屍沙場。對英國人來說,索姆河戰役象徵著毫無意義的巨大生命損失。

1916年7月1日僅僅一天,英國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就損失了57,470人——這是整個英軍歷史上最悲慘的一天,事實很快表明,英軍參謀部想借此戰役帶來重大突破的計劃完全屬於幻想,而且是代價極為沉重的幻想。

到了11月底,索姆河戰役在雨雪和泥濘中漸漸平息下來時,英國和英聯邦自制領的軍隊作為進攻一方,僅在30公里長的戰線上獲得了10公里的一片狹長土地。而為了這點成果,協約國的損失人數達到了100萬人以上。

德軍的傷亡也達到了465,000人。索姆河戰役的損失是十分恐怖驚人的,而所獲得的卻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西部戰線上最糟糕的戰役之一。

勃魯西洛夫攻勢

1916年6月4日,沙皇俄國發動了一場巨型攻勢,以指揮官阿里克謝·勃魯西洛夫命名。這是一次大膽的出擊,俄國人的目標是在南線上奪取普利佩特沼澤地和羅馬尼亞之間屬於奧匈帝國的陣地。

戰役的指揮官勃魯西洛夫獲得了輝煌的勝利,但勝利的背後一方面是他仔細謀劃準備的功勞,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奧軍的無能和士氣低落。

在戰爭打響兩天後,奧軍就陣腳大亂。奧匈帝國原本已經派了部隊前來增援,但是因為敵人在意大利北部發動了攻勢,又急急忙忙的把部隊增調了回去,德國的預備隊也投入了戰鬥以防戰線全面崩潰。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但是到9月底,同盟國已經在長長的戰線上被向後推了90公里,奧匈帝國已損失了75萬人,其中38萬人被俘。德國的損失也十分慘重,約傷亡25萬人。

俄國在勃魯西洛夫攻勢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戰役的頭10天俄方的傷亡就直逼50萬人,整個戰役俄軍傷亡超過100萬人。

勃魯西洛夫攻勢的一個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把羅馬尼亞拉到了協約國一邊。羅馬尼亞於8月27日宣佈參戰。羅馬尼亞人認為,同盟國頹勢已現,必敗無疑,希望趁機從奧匈帝國那裡撿個大便宜。

可惜他們的希望很快就破滅了,同盟國派出了一支由德國人指揮的軍隊,收復了所有落入羅馬尼亞手中的失地。

直到1917年初,同盟國已經佔領了布加勒斯特和羅馬尼亞的大部分領土,其中包括所有的戰略要地和油田。

瘋狂的賭博——無限制潛艇戰

然而對於同盟國來說,東部戰線無論如何發展,都無法補償他們在西線企圖突破的失敗。1916年8月,法金漢作為凡爾登戰役的總設計師被免除了總參謀長的職務(雖然當時凡爾登戰役仍在進行,不過德國人已經意識到戰役目的是不可能達成的了)。

替代他的是興登堡元帥,他是一位十分受人擁護的將領,興登堡的得力助手魯登道夫將軍被任命為軍需總監,他們很快在德軍的新領導層中成為實權人物。

"

你不可能想象那種恐怖,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真的無法想。

——1916年7月2日,一名德國陸軍士兵的日記

整個1915年戰局似乎都對同盟國有利,但是德國的總參謀也意識到,戰局的有利只是一時性的。他們需要快速打破西線戰場的僵持,讓德國獲得優勢從而贏得戰爭。而當時的西線已經遍佈戰壕與堡壘,能夠進行大規模突破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雙方在西線部署的兵力都極為密集,如果想要打破僵局,那麼只能用一場決戰來消耗掉對手全部的有生力量,從而達到勝利的目的。於是臭名昭著的法金漢計劃誕生了。

法金漢計劃,凡爾登戰役

法金漢計劃是對巴黎以東200公里一代的大片碉堡要塞群的中心凡爾登發動大規模進攻,此處乃是法國人不得不防之地。普魯士希望藉此來吸引並消耗掉法國在西線的全部兵力。

如果德國在凡爾登給法國人毀滅一擊,那意味著西線的全面勝利。從1916年2月到7月,德軍把凡爾登圍得如同鐵桶一般。之後發生的激戰一直持續到12月,對法國人來說,凡爾登保衛戰成為了法蘭西不屈的象徵。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不過,此戰過後雙方損失均十分巨大,共傷亡70萬人以上,其中法方傷亡38萬人,德方傷亡34萬人,可即便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德國人仍然沒能取得突破。

對法國人來說,他們的國家得到了保全。對德國人來說,法金漢計劃徹底落空,而且付出的一切都歸於徒勞。

到了7月中旬(當時凡爾登戰役仍然在進行,不過已經陷入僵局),最大的殺戮場已經轉到了索姆河。

毫無意義的索姆河戰役

在索姆河,英國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成為了協約國的主力。索姆河戰役在英國人的記憶裡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徵意義。

凡爾登戰役是法國人為了保家衛國而進行的,而在索姆河作戰的英軍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卻不是在抗擊敵人對自己祖國的進攻。很多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在為何而戰鬥。這和後世在越南作戰的美國大兵的心態幾乎一模一樣。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進攻計劃的主要制定者是英軍總指揮道格拉斯·黑格將軍。然而隨著戰役的進行,實際情況已經遠遠偏離了最初的計劃。

最初英方的設想是由法方主導索姆河戰役,從而實際戰局的決定性突破。但後來,因為德國在凡爾登的巨大的壓力導致法方已經無法抽出多餘的人力來新開戰場,所以戰役就變成了由英方主導,作戰目的也變成了減輕凡爾登法國守軍的壓力。

英軍和法軍希望把德軍拖到師老兵疲,大大削弱他的力量,然而必須等待時機成熟協約國才能做出制勝一擊。

對大多數即將投入索姆河戰役的士兵來說,無論長官如何高喊愛國口號,如何給他們加油打氣,戰略目標都比不上活著重要。

可進攻的第一天就有幾萬人橫屍沙場。對英國人來說,索姆河戰役象徵著毫無意義的巨大生命損失。

1916年7月1日僅僅一天,英國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就損失了57,470人——這是整個英軍歷史上最悲慘的一天,事實很快表明,英軍參謀部想借此戰役帶來重大突破的計劃完全屬於幻想,而且是代價極為沉重的幻想。

到了11月底,索姆河戰役在雨雪和泥濘中漸漸平息下來時,英國和英聯邦自制領的軍隊作為進攻一方,僅在30公里長的戰線上獲得了10公里的一片狹長土地。而為了這點成果,協約國的損失人數達到了100萬人以上。

德軍的傷亡也達到了465,000人。索姆河戰役的損失是十分恐怖驚人的,而所獲得的卻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西部戰線上最糟糕的戰役之一。

勃魯西洛夫攻勢

1916年6月4日,沙皇俄國發動了一場巨型攻勢,以指揮官阿里克謝·勃魯西洛夫命名。這是一次大膽的出擊,俄國人的目標是在南線上奪取普利佩特沼澤地和羅馬尼亞之間屬於奧匈帝國的陣地。

戰役的指揮官勃魯西洛夫獲得了輝煌的勝利,但勝利的背後一方面是他仔細謀劃準備的功勞,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奧軍的無能和士氣低落。

在戰爭打響兩天後,奧軍就陣腳大亂。奧匈帝國原本已經派了部隊前來增援,但是因為敵人在意大利北部發動了攻勢,又急急忙忙的把部隊增調了回去,德國的預備隊也投入了戰鬥以防戰線全面崩潰。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但是到9月底,同盟國已經在長長的戰線上被向後推了90公里,奧匈帝國已損失了75萬人,其中38萬人被俘。德國的損失也十分慘重,約傷亡25萬人。

俄國在勃魯西洛夫攻勢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戰役的頭10天俄方的傷亡就直逼50萬人,整個戰役俄軍傷亡超過100萬人。

勃魯西洛夫攻勢的一個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把羅馬尼亞拉到了協約國一邊。羅馬尼亞於8月27日宣佈參戰。羅馬尼亞人認為,同盟國頹勢已現,必敗無疑,希望趁機從奧匈帝國那裡撿個大便宜。

可惜他們的希望很快就破滅了,同盟國派出了一支由德國人指揮的軍隊,收復了所有落入羅馬尼亞手中的失地。

直到1917年初,同盟國已經佔領了布加勒斯特和羅馬尼亞的大部分領土,其中包括所有的戰略要地和油田。

瘋狂的賭博——無限制潛艇戰

然而對於同盟國來說,東部戰線無論如何發展,都無法補償他們在西線企圖突破的失敗。1916年8月,法金漢作為凡爾登戰役的總設計師被免除了總參謀長的職務(雖然當時凡爾登戰役仍在進行,不過德國人已經意識到戰役目的是不可能達成的了)。

替代他的是興登堡元帥,他是一位十分受人擁護的將領,興登堡的得力助手魯登道夫將軍被任命為軍需總監,他們很快在德軍的新領導層中成為實權人物。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不過新登堡和魯登道夫雖然精明能幹,而且都是十分出色的戰術指揮官,但他們完全不具備戰略頭腦。

為了獲得勝利,他們不顧政府的反對,強行通過了企圖靠潛艇攻擊協約國航運來結束戰爭的戰略。雖然當時協約國的海上封鎖不斷縮緊,德國海軍當時仍然有足夠的實力確保近海安全,但突破封鎖則是不可能的。

英國和德國儘管在戰前都花費巨資建造了龐大的海軍艦隊,在大戰期間唯一的一次大型海戰1916年5月31日的日德蘭海戰中,卻沒有產生任何決定性的成果。

德國海軍擊沉了14艘英國艦艇,自己損失了11艘。德國傷亡雖然比敵方小,但是由於德國海軍艦隊總體規模比英國小。

因此,德國海軍遭受的損失對其作戰能力產生了嚴重影響,使他在大戰的剩餘時間內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但防衛德國的海岸線還是綽綽有餘的。

而英國艦隊雖然仍能夠繼續維持對德封鎖,但也無法藉助海上優勢來支援陸上。

德國越來越傾向於擴大潛艇的用途,德國人使用潛艇的目的不是要打破封鎖,而是以此來扭轉戰局走勢。

德國海軍領導層估計,潛艇每個月能擊沉60萬噸的商船。按照這個效率,5個月內英國就會垮掉。但是如果潛艇戰不能成功,美國人一定會參戰,德國則必將戰敗。這也是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心知肚明的。

鑑於西線的僵持難以打破,德軍參謀部決定在海上賭一把。

1917年2月1日,德國開始了無限制潛艇戰,對航行在英國水域的協約國和中立國商船不發警告便給予擊沉,這一決定鑄成了大錯。

美國總統威爾遜以及當時的美國參眾兩院都奉行孤立主義,當時歐洲大陸的戰局其實已經很明朗了,無論是協約國和同盟國都無法取得實質性突破,尤其是在最重要的西線。

對於美國來說,只要她一直保持中立到戰爭以和談的方式結束,美國就可以仗著她強大的工業產能和歐洲戰後重建的需求來徹底取代英國在經濟領域的領導地位,並且還不用流一滴血,花一分錢。

"

你不可能想象那種恐怖,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真的無法想。

——1916年7月2日,一名德國陸軍士兵的日記

整個1915年戰局似乎都對同盟國有利,但是德國的總參謀也意識到,戰局的有利只是一時性的。他們需要快速打破西線戰場的僵持,讓德國獲得優勢從而贏得戰爭。而當時的西線已經遍佈戰壕與堡壘,能夠進行大規模突破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雙方在西線部署的兵力都極為密集,如果想要打破僵局,那麼只能用一場決戰來消耗掉對手全部的有生力量,從而達到勝利的目的。於是臭名昭著的法金漢計劃誕生了。

法金漢計劃,凡爾登戰役

法金漢計劃是對巴黎以東200公里一代的大片碉堡要塞群的中心凡爾登發動大規模進攻,此處乃是法國人不得不防之地。普魯士希望藉此來吸引並消耗掉法國在西線的全部兵力。

如果德國在凡爾登給法國人毀滅一擊,那意味著西線的全面勝利。從1916年2月到7月,德軍把凡爾登圍得如同鐵桶一般。之後發生的激戰一直持續到12月,對法國人來說,凡爾登保衛戰成為了法蘭西不屈的象徵。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不過,此戰過後雙方損失均十分巨大,共傷亡70萬人以上,其中法方傷亡38萬人,德方傷亡34萬人,可即便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德國人仍然沒能取得突破。

對法國人來說,他們的國家得到了保全。對德國人來說,法金漢計劃徹底落空,而且付出的一切都歸於徒勞。

到了7月中旬(當時凡爾登戰役仍然在進行,不過已經陷入僵局),最大的殺戮場已經轉到了索姆河。

毫無意義的索姆河戰役

在索姆河,英國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成為了協約國的主力。索姆河戰役在英國人的記憶裡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徵意義。

凡爾登戰役是法國人為了保家衛國而進行的,而在索姆河作戰的英軍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卻不是在抗擊敵人對自己祖國的進攻。很多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在為何而戰鬥。這和後世在越南作戰的美國大兵的心態幾乎一模一樣。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進攻計劃的主要制定者是英軍總指揮道格拉斯·黑格將軍。然而隨著戰役的進行,實際情況已經遠遠偏離了最初的計劃。

最初英方的設想是由法方主導索姆河戰役,從而實際戰局的決定性突破。但後來,因為德國在凡爾登的巨大的壓力導致法方已經無法抽出多餘的人力來新開戰場,所以戰役就變成了由英方主導,作戰目的也變成了減輕凡爾登法國守軍的壓力。

英軍和法軍希望把德軍拖到師老兵疲,大大削弱他的力量,然而必須等待時機成熟協約國才能做出制勝一擊。

對大多數即將投入索姆河戰役的士兵來說,無論長官如何高喊愛國口號,如何給他們加油打氣,戰略目標都比不上活著重要。

可進攻的第一天就有幾萬人橫屍沙場。對英國人來說,索姆河戰役象徵著毫無意義的巨大生命損失。

1916年7月1日僅僅一天,英國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就損失了57,470人——這是整個英軍歷史上最悲慘的一天,事實很快表明,英軍參謀部想借此戰役帶來重大突破的計劃完全屬於幻想,而且是代價極為沉重的幻想。

到了11月底,索姆河戰役在雨雪和泥濘中漸漸平息下來時,英國和英聯邦自制領的軍隊作為進攻一方,僅在30公里長的戰線上獲得了10公里的一片狹長土地。而為了這點成果,協約國的損失人數達到了100萬人以上。

德軍的傷亡也達到了465,000人。索姆河戰役的損失是十分恐怖驚人的,而所獲得的卻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西部戰線上最糟糕的戰役之一。

勃魯西洛夫攻勢

1916年6月4日,沙皇俄國發動了一場巨型攻勢,以指揮官阿里克謝·勃魯西洛夫命名。這是一次大膽的出擊,俄國人的目標是在南線上奪取普利佩特沼澤地和羅馬尼亞之間屬於奧匈帝國的陣地。

戰役的指揮官勃魯西洛夫獲得了輝煌的勝利,但勝利的背後一方面是他仔細謀劃準備的功勞,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奧軍的無能和士氣低落。

在戰爭打響兩天後,奧軍就陣腳大亂。奧匈帝國原本已經派了部隊前來增援,但是因為敵人在意大利北部發動了攻勢,又急急忙忙的把部隊增調了回去,德國的預備隊也投入了戰鬥以防戰線全面崩潰。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但是到9月底,同盟國已經在長長的戰線上被向後推了90公里,奧匈帝國已損失了75萬人,其中38萬人被俘。德國的損失也十分慘重,約傷亡25萬人。

俄國在勃魯西洛夫攻勢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戰役的頭10天俄方的傷亡就直逼50萬人,整個戰役俄軍傷亡超過100萬人。

勃魯西洛夫攻勢的一個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把羅馬尼亞拉到了協約國一邊。羅馬尼亞於8月27日宣佈參戰。羅馬尼亞人認為,同盟國頹勢已現,必敗無疑,希望趁機從奧匈帝國那裡撿個大便宜。

可惜他們的希望很快就破滅了,同盟國派出了一支由德國人指揮的軍隊,收復了所有落入羅馬尼亞手中的失地。

直到1917年初,同盟國已經佔領了布加勒斯特和羅馬尼亞的大部分領土,其中包括所有的戰略要地和油田。

瘋狂的賭博——無限制潛艇戰

然而對於同盟國來說,東部戰線無論如何發展,都無法補償他們在西線企圖突破的失敗。1916年8月,法金漢作為凡爾登戰役的總設計師被免除了總參謀長的職務(雖然當時凡爾登戰役仍在進行,不過德國人已經意識到戰役目的是不可能達成的了)。

替代他的是興登堡元帥,他是一位十分受人擁護的將領,興登堡的得力助手魯登道夫將軍被任命為軍需總監,他們很快在德軍的新領導層中成為實權人物。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不過新登堡和魯登道夫雖然精明能幹,而且都是十分出色的戰術指揮官,但他們完全不具備戰略頭腦。

為了獲得勝利,他們不顧政府的反對,強行通過了企圖靠潛艇攻擊協約國航運來結束戰爭的戰略。雖然當時協約國的海上封鎖不斷縮緊,德國海軍當時仍然有足夠的實力確保近海安全,但突破封鎖則是不可能的。

英國和德國儘管在戰前都花費巨資建造了龐大的海軍艦隊,在大戰期間唯一的一次大型海戰1916年5月31日的日德蘭海戰中,卻沒有產生任何決定性的成果。

德國海軍擊沉了14艘英國艦艇,自己損失了11艘。德國傷亡雖然比敵方小,但是由於德國海軍艦隊總體規模比英國小。

因此,德國海軍遭受的損失對其作戰能力產生了嚴重影響,使他在大戰的剩餘時間內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但防衛德國的海岸線還是綽綽有餘的。

而英國艦隊雖然仍能夠繼續維持對德封鎖,但也無法藉助海上優勢來支援陸上。

德國越來越傾向於擴大潛艇的用途,德國人使用潛艇的目的不是要打破封鎖,而是以此來扭轉戰局走勢。

德國海軍領導層估計,潛艇每個月能擊沉60萬噸的商船。按照這個效率,5個月內英國就會垮掉。但是如果潛艇戰不能成功,美國人一定會參戰,德國則必將戰敗。這也是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心知肚明的。

鑑於西線的僵持難以打破,德軍參謀部決定在海上賭一把。

1917年2月1日,德國開始了無限制潛艇戰,對航行在英國水域的協約國和中立國商船不發警告便給予擊沉,這一決定鑄成了大錯。

美國總統威爾遜以及當時的美國參眾兩院都奉行孤立主義,當時歐洲大陸的戰局其實已經很明朗了,無論是協約國和同盟國都無法取得實質性突破,尤其是在最重要的西線。

對於美國來說,只要她一直保持中立到戰爭以和談的方式結束,美國就可以仗著她強大的工業產能和歐洲戰後重建的需求來徹底取代英國在經濟領域的領導地位,並且還不用流一滴血,花一分錢。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因此,美國不肯在歐洲這場巨大的衝突中選邊站。不過德國發動潛艇戰的決定使這個政策戛然而止,無限制潛艇戰的兩天後威爾遜就宣佈美國與德國斷絕外交關係。

因為在潛艇戰中,大量的美國商船被擊沉,而當時美國對協約國的出口額幾乎佔到了他總出口總量的1/2,無限制潛艇戰等於直接要了美國人的命。也正因如此,美國於1917年4月6日對德宣戰,德方則進一步提高了每月要擊沉的船舶噸位指標。

德國海軍最初認為英國面對大規模的潛艇只會被動的捱打(當時沒有任何可靠的反潛手段)。不過他們過於樂觀了,德國擊沉的商船噸位數只在1917年的4月和6月達到了指標。事實證明,潛艇戰不成功。更糟糕的是,德國為自己樹立了美國這個強敵。

西線的死局——1917

1917年西線的第一場進攻戰於4月9日在阿拉斯打響。當日傾盆大雨,雪霜交加,戰鬥雙方除了遭受了巨大人員損失之外,沒有在領土有任何斬獲。

協約國軍隊損失了15萬人,德軍損失了10萬人,阿拉斯之戰本身是想削弱德國的防禦力量,以配合法軍的進攻。

當時的法軍主要進攻目標是安納河谷邊的一道山嶺,指揮這次戰役的是霞飛將軍和總參謀長尼維爾將軍。不過因為德方事先獲知法軍即將發動攻勢的情報,佈下了堅固的防禦陣地,使得法軍的這次進攻遭遇到了慘敗。

戰鬥於4月16日開始,5天后法軍即損失13萬人,然而仍未突破德軍的防線,無奈之下只好選擇放棄,4月29日尼維爾被解職。

不過尼維爾失敗並未嚇壞他的繼任者。黑格陸軍元帥認為攻勢的失敗只不過是法軍鬥志軟弱所導致的。

他仍然堅信可以通過一場大規模攻勢來實行決定性突破,他的目標是比利時的海岸,希望摧毀那裡的德軍潛艇基地。

然而他的目標遠遠沒有實現,法國的軍隊在到達戰場前就遭遇了德國人的阻擊,不過雙方的損失仍然極大,其慘烈程度不亞於索姆河戰役。

新的徵兆

1917年西線上最後一次攻勢發生在11月,在阿拉斯東南部的康佈雷。此次攻勢由協約國發動。

在一開始時,協約國將15公里長的戰線向前推進了7公里,但是很快得而復失,英方損失了4.5萬人,德方損失了4.1萬人。因為協約國的預備部隊沒有及時到達,所以沒有足夠的兵力來繼續戰役。

"

你不可能想象那種恐怖,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真的無法想。

——1916年7月2日,一名德國陸軍士兵的日記

整個1915年戰局似乎都對同盟國有利,但是德國的總參謀也意識到,戰局的有利只是一時性的。他們需要快速打破西線戰場的僵持,讓德國獲得優勢從而贏得戰爭。而當時的西線已經遍佈戰壕與堡壘,能夠進行大規模突破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雙方在西線部署的兵力都極為密集,如果想要打破僵局,那麼只能用一場決戰來消耗掉對手全部的有生力量,從而達到勝利的目的。於是臭名昭著的法金漢計劃誕生了。

法金漢計劃,凡爾登戰役

法金漢計劃是對巴黎以東200公里一代的大片碉堡要塞群的中心凡爾登發動大規模進攻,此處乃是法國人不得不防之地。普魯士希望藉此來吸引並消耗掉法國在西線的全部兵力。

如果德國在凡爾登給法國人毀滅一擊,那意味著西線的全面勝利。從1916年2月到7月,德軍把凡爾登圍得如同鐵桶一般。之後發生的激戰一直持續到12月,對法國人來說,凡爾登保衛戰成為了法蘭西不屈的象徵。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不過,此戰過後雙方損失均十分巨大,共傷亡70萬人以上,其中法方傷亡38萬人,德方傷亡34萬人,可即便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德國人仍然沒能取得突破。

對法國人來說,他們的國家得到了保全。對德國人來說,法金漢計劃徹底落空,而且付出的一切都歸於徒勞。

到了7月中旬(當時凡爾登戰役仍然在進行,不過已經陷入僵局),最大的殺戮場已經轉到了索姆河。

毫無意義的索姆河戰役

在索姆河,英國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成為了協約國的主力。索姆河戰役在英國人的記憶裡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徵意義。

凡爾登戰役是法國人為了保家衛國而進行的,而在索姆河作戰的英軍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卻不是在抗擊敵人對自己祖國的進攻。很多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在為何而戰鬥。這和後世在越南作戰的美國大兵的心態幾乎一模一樣。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進攻計劃的主要制定者是英軍總指揮道格拉斯·黑格將軍。然而隨著戰役的進行,實際情況已經遠遠偏離了最初的計劃。

最初英方的設想是由法方主導索姆河戰役,從而實際戰局的決定性突破。但後來,因為德國在凡爾登的巨大的壓力導致法方已經無法抽出多餘的人力來新開戰場,所以戰役就變成了由英方主導,作戰目的也變成了減輕凡爾登法國守軍的壓力。

英軍和法軍希望把德軍拖到師老兵疲,大大削弱他的力量,然而必須等待時機成熟協約國才能做出制勝一擊。

對大多數即將投入索姆河戰役的士兵來說,無論長官如何高喊愛國口號,如何給他們加油打氣,戰略目標都比不上活著重要。

可進攻的第一天就有幾萬人橫屍沙場。對英國人來說,索姆河戰役象徵著毫無意義的巨大生命損失。

1916年7月1日僅僅一天,英國和英聯邦自治領的軍隊就損失了57,470人——這是整個英軍歷史上最悲慘的一天,事實很快表明,英軍參謀部想借此戰役帶來重大突破的計劃完全屬於幻想,而且是代價極為沉重的幻想。

到了11月底,索姆河戰役在雨雪和泥濘中漸漸平息下來時,英國和英聯邦自制領的軍隊作為進攻一方,僅在30公里長的戰線上獲得了10公里的一片狹長土地。而為了這點成果,協約國的損失人數達到了100萬人以上。

德軍的傷亡也達到了465,000人。索姆河戰役的損失是十分恐怖驚人的,而所獲得的卻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西部戰線上最糟糕的戰役之一。

勃魯西洛夫攻勢

1916年6月4日,沙皇俄國發動了一場巨型攻勢,以指揮官阿里克謝·勃魯西洛夫命名。這是一次大膽的出擊,俄國人的目標是在南線上奪取普利佩特沼澤地和羅馬尼亞之間屬於奧匈帝國的陣地。

戰役的指揮官勃魯西洛夫獲得了輝煌的勝利,但勝利的背後一方面是他仔細謀劃準備的功勞,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奧軍的無能和士氣低落。

在戰爭打響兩天後,奧軍就陣腳大亂。奧匈帝國原本已經派了部隊前來增援,但是因為敵人在意大利北部發動了攻勢,又急急忙忙的把部隊增調了回去,德國的預備隊也投入了戰鬥以防戰線全面崩潰。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但是到9月底,同盟國已經在長長的戰線上被向後推了90公里,奧匈帝國已損失了75萬人,其中38萬人被俘。德國的損失也十分慘重,約傷亡25萬人。

俄國在勃魯西洛夫攻勢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戰役的頭10天俄方的傷亡就直逼50萬人,整個戰役俄軍傷亡超過100萬人。

勃魯西洛夫攻勢的一個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把羅馬尼亞拉到了協約國一邊。羅馬尼亞於8月27日宣佈參戰。羅馬尼亞人認為,同盟國頹勢已現,必敗無疑,希望趁機從奧匈帝國那裡撿個大便宜。

可惜他們的希望很快就破滅了,同盟國派出了一支由德國人指揮的軍隊,收復了所有落入羅馬尼亞手中的失地。

直到1917年初,同盟國已經佔領了布加勒斯特和羅馬尼亞的大部分領土,其中包括所有的戰略要地和油田。

瘋狂的賭博——無限制潛艇戰

然而對於同盟國來說,東部戰線無論如何發展,都無法補償他們在西線企圖突破的失敗。1916年8月,法金漢作為凡爾登戰役的總設計師被免除了總參謀長的職務(雖然當時凡爾登戰役仍在進行,不過德國人已經意識到戰役目的是不可能達成的了)。

替代他的是興登堡元帥,他是一位十分受人擁護的將領,興登堡的得力助手魯登道夫將軍被任命為軍需總監,他們很快在德軍的新領導層中成為實權人物。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不過新登堡和魯登道夫雖然精明能幹,而且都是十分出色的戰術指揮官,但他們完全不具備戰略頭腦。

為了獲得勝利,他們不顧政府的反對,強行通過了企圖靠潛艇攻擊協約國航運來結束戰爭的戰略。雖然當時協約國的海上封鎖不斷縮緊,德國海軍當時仍然有足夠的實力確保近海安全,但突破封鎖則是不可能的。

英國和德國儘管在戰前都花費巨資建造了龐大的海軍艦隊,在大戰期間唯一的一次大型海戰1916年5月31日的日德蘭海戰中,卻沒有產生任何決定性的成果。

德國海軍擊沉了14艘英國艦艇,自己損失了11艘。德國傷亡雖然比敵方小,但是由於德國海軍艦隊總體規模比英國小。

因此,德國海軍遭受的損失對其作戰能力產生了嚴重影響,使他在大戰的剩餘時間內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但防衛德國的海岸線還是綽綽有餘的。

而英國艦隊雖然仍能夠繼續維持對德封鎖,但也無法藉助海上優勢來支援陸上。

德國越來越傾向於擴大潛艇的用途,德國人使用潛艇的目的不是要打破封鎖,而是以此來扭轉戰局走勢。

德國海軍領導層估計,潛艇每個月能擊沉60萬噸的商船。按照這個效率,5個月內英國就會垮掉。但是如果潛艇戰不能成功,美國人一定會參戰,德國則必將戰敗。這也是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心知肚明的。

鑑於西線的僵持難以打破,德軍參謀部決定在海上賭一把。

1917年2月1日,德國開始了無限制潛艇戰,對航行在英國水域的協約國和中立國商船不發警告便給予擊沉,這一決定鑄成了大錯。

美國總統威爾遜以及當時的美國參眾兩院都奉行孤立主義,當時歐洲大陸的戰局其實已經很明朗了,無論是協約國和同盟國都無法取得實質性突破,尤其是在最重要的西線。

對於美國來說,只要她一直保持中立到戰爭以和談的方式結束,美國就可以仗著她強大的工業產能和歐洲戰後重建的需求來徹底取代英國在經濟領域的領導地位,並且還不用流一滴血,花一分錢。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因此,美國不肯在歐洲這場巨大的衝突中選邊站。不過德國發動潛艇戰的決定使這個政策戛然而止,無限制潛艇戰的兩天後威爾遜就宣佈美國與德國斷絕外交關係。

因為在潛艇戰中,大量的美國商船被擊沉,而當時美國對協約國的出口額幾乎佔到了他總出口總量的1/2,無限制潛艇戰等於直接要了美國人的命。也正因如此,美國於1917年4月6日對德宣戰,德方則進一步提高了每月要擊沉的船舶噸位指標。

德國海軍最初認為英國面對大規模的潛艇只會被動的捱打(當時沒有任何可靠的反潛手段)。不過他們過於樂觀了,德國擊沉的商船噸位數只在1917年的4月和6月達到了指標。事實證明,潛艇戰不成功。更糟糕的是,德國為自己樹立了美國這個強敵。

西線的死局——1917

1917年西線的第一場進攻戰於4月9日在阿拉斯打響。當日傾盆大雨,雪霜交加,戰鬥雙方除了遭受了巨大人員損失之外,沒有在領土有任何斬獲。

協約國軍隊損失了15萬人,德軍損失了10萬人,阿拉斯之戰本身是想削弱德國的防禦力量,以配合法軍的進攻。

當時的法軍主要進攻目標是安納河谷邊的一道山嶺,指揮這次戰役的是霞飛將軍和總參謀長尼維爾將軍。不過因為德方事先獲知法軍即將發動攻勢的情報,佈下了堅固的防禦陣地,使得法軍的這次進攻遭遇到了慘敗。

戰鬥於4月16日開始,5天后法軍即損失13萬人,然而仍未突破德軍的防線,無奈之下只好選擇放棄,4月29日尼維爾被解職。

不過尼維爾失敗並未嚇壞他的繼任者。黑格陸軍元帥認為攻勢的失敗只不過是法軍鬥志軟弱所導致的。

他仍然堅信可以通過一場大規模攻勢來實行決定性突破,他的目標是比利時的海岸,希望摧毀那裡的德軍潛艇基地。

然而他的目標遠遠沒有實現,法國的軍隊在到達戰場前就遭遇了德國人的阻擊,不過雙方的損失仍然極大,其慘烈程度不亞於索姆河戰役。

新的徵兆

1917年西線上最後一次攻勢發生在11月,在阿拉斯東南部的康佈雷。此次攻勢由協約國發動。

在一開始時,協約國將15公里長的戰線向前推進了7公里,但是很快得而復失,英方損失了4.5萬人,德方損失了4.1萬人。因為協約國的預備部隊沒有及時到達,所以沒有足夠的兵力來繼續戰役。

1916-1917:用年輕士兵的生命作為籌碼的賭博,註定沒有贏家

不過此次戰役顯示了一絲未來戰爭的走向,經過仔細的空中偵查後,參謀部在戰役結束後發現——300多輛英軍坦克首次以密集隊形發動進攻,步兵和炮兵緊隨其後,康佈雷比較乾燥堅實的土地上,這是一種全新的進攻戰術(雖然坦克在索姆河戰役中已經有所應用,但這種集群式坦克進攻尚屬首次)。

不過在當時,猛烈的炮火還是能有效制約坦克集群的,且英國人也沒有在這場小規模戰役中獲得任何戰果,不過這種戰術的應用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參考文獻:

《“整個國家行動起來”:一戰期間美國戰爭動員的歷史考察》

《從遺忘的戰爭到重要的戰爭——俄羅斯重新評價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英軍愛爾蘭志願兵研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