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孫子兵法》:生活處處是戰場,懂這5個謀略,提升人生境界'

"

金庸的幾部小說裡,有一件寶物在幾百年間引起了江湖的血雨腥風。

那就是《武穆遺書》,據說,此書為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所著。

在《射鵰英雄傳》中,金國王爺完顏洪烈希望得到遺書中用兵要決,以滅掉蒙古及大宋。最終被郭靖與黃蓉夫婦收藏起來;《神鵰俠侶中》,襄陽城保衛戰之後,郭靖將《武穆遺書》藏於了屠龍刀之中。到了《倚天屠龍記》裡 ,張無忌最終把此書贈給了徐達。

徐達是誰呢?他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精通兵法,善於治軍,算得上是著名的軍事家,可以說在明朝的建立中,他立下了汗馬功勞。

金庸把《武穆遺書》最終傳給了徐達,用明朝的建立襯托了《武穆遺書》的重要性。當然,以為憑藉一本兵書就可以一統天下的想法固然可笑,但兵書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比起傳說中的《武穆遺書》,我們更為熟悉的兵書則是《孫子兵法》。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幾千年以來,一直都被後世的軍事家、政治家所推崇,更在大大小小的戰役中實踐孫子的兵法。

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因為種種原因,對《孫子兵法》的解讀,時有不同。到了現代,更有人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混作一團,更把兵法解讀成了陰謀詭計,生生拉低了《孫子兵法》的逼格。

華杉在新書《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裡,‍‍通過155個經典案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2000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註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

"

金庸的幾部小說裡,有一件寶物在幾百年間引起了江湖的血雨腥風。

那就是《武穆遺書》,據說,此書為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所著。

在《射鵰英雄傳》中,金國王爺完顏洪烈希望得到遺書中用兵要決,以滅掉蒙古及大宋。最終被郭靖與黃蓉夫婦收藏起來;《神鵰俠侶中》,襄陽城保衛戰之後,郭靖將《武穆遺書》藏於了屠龍刀之中。到了《倚天屠龍記》裡 ,張無忌最終把此書贈給了徐達。

徐達是誰呢?他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精通兵法,善於治軍,算得上是著名的軍事家,可以說在明朝的建立中,他立下了汗馬功勞。

金庸把《武穆遺書》最終傳給了徐達,用明朝的建立襯托了《武穆遺書》的重要性。當然,以為憑藉一本兵書就可以一統天下的想法固然可笑,但兵書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比起傳說中的《武穆遺書》,我們更為熟悉的兵書則是《孫子兵法》。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幾千年以來,一直都被後世的軍事家、政治家所推崇,更在大大小小的戰役中實踐孫子的兵法。

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因為種種原因,對《孫子兵法》的解讀,時有不同。到了現代,更有人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混作一團,更把兵法解讀成了陰謀詭計,生生拉低了《孫子兵法》的逼格。

華杉在新書《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裡,‍‍通過155個經典案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2000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註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

重讀《孫子兵法》:生活處處是戰場,懂這5個謀略,提升人生境界

在這裡,華杉先生重新解讀了被普遍誤解的兵法內容。那麼這些容易被誤解的兵法內容有哪些?我們普通人又能從這些兵法中學到哪些東西呢?

1、計謀不是陰謀詭計,而是縝密的“計算”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月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家把“三十六計”和《孫子兵法》放到了一起,並且單純地認為兵法就是“陰謀詭計”。

殊不知,在《孫子兵法》裡,“計”是計算的“計”,而不是陰謀詭計的“計”,是全面準確的計算敵我雙方實力的差異,而不是用陰謀或者出奇招。

所謂的計算,是把戰爭之前需要計算的事項一一列出,‍‍從實力計算中判斷戰爭勝負的可能性,‍‍由此算出這仗能不能打,‍‍要不要打。這個計相當於現代管理學所講的“SWOT”分析,比較敵我雙方的優勢、劣勢,隱藏的機會和威脅。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完全可以用這個“計”。開始做事情前,收集資料,認真分析,做足準備。事前做好分析工作,確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找出機會,看到隱藏的威脅,做好應對的準備。

2、“以正合,‍‍以奇勝”‍‍:人生有底牌,才能掌握成功的關鍵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華杉認為這裡的“奇”讀的ji而不是qi,意思是“多出的部分”,‍‍即在以正兵與敵人交戰的時候,‍‍永遠要預備至少一支多出來的兵力,‍‍就是奇兵。能夠在關鍵時候出其不意,打亂敵人的部署,是制勝的關鍵,‍‍是軍隊的底牌。

所以這句話的“奇”不是‍‍奇謀詭計,‍‍而是分戰法的基本法則。

打仗的時候要準備“奇兵”作為底牌,生活工作中我們也要有的“底牌”,要有除了工作能力以外的一個突出“技能”。

同事小陳,工作能力平平,但特別受領導器重,皆因他撰寫PPT的能力高超,從公司內部的彙報工作、總結報告到對外的競標PPT等,小陳都做得非常出色。因為這麼一個原因,即使他其他方面的業績差,每次加薪也少不了他。

競爭激烈的職場上,每個人都至少要有一技之長,作為自己的底牌,才能在遇到變故的時候不慌不亂。

"

金庸的幾部小說裡,有一件寶物在幾百年間引起了江湖的血雨腥風。

那就是《武穆遺書》,據說,此書為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所著。

在《射鵰英雄傳》中,金國王爺完顏洪烈希望得到遺書中用兵要決,以滅掉蒙古及大宋。最終被郭靖與黃蓉夫婦收藏起來;《神鵰俠侶中》,襄陽城保衛戰之後,郭靖將《武穆遺書》藏於了屠龍刀之中。到了《倚天屠龍記》裡 ,張無忌最終把此書贈給了徐達。

徐達是誰呢?他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精通兵法,善於治軍,算得上是著名的軍事家,可以說在明朝的建立中,他立下了汗馬功勞。

金庸把《武穆遺書》最終傳給了徐達,用明朝的建立襯托了《武穆遺書》的重要性。當然,以為憑藉一本兵書就可以一統天下的想法固然可笑,但兵書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比起傳說中的《武穆遺書》,我們更為熟悉的兵書則是《孫子兵法》。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幾千年以來,一直都被後世的軍事家、政治家所推崇,更在大大小小的戰役中實踐孫子的兵法。

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因為種種原因,對《孫子兵法》的解讀,時有不同。到了現代,更有人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混作一團,更把兵法解讀成了陰謀詭計,生生拉低了《孫子兵法》的逼格。

華杉在新書《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裡,‍‍通過155個經典案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2000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註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

重讀《孫子兵法》:生活處處是戰場,懂這5個謀略,提升人生境界

在這裡,華杉先生重新解讀了被普遍誤解的兵法內容。那麼這些容易被誤解的兵法內容有哪些?我們普通人又能從這些兵法中學到哪些東西呢?

1、計謀不是陰謀詭計,而是縝密的“計算”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月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家把“三十六計”和《孫子兵法》放到了一起,並且單純地認為兵法就是“陰謀詭計”。

殊不知,在《孫子兵法》裡,“計”是計算的“計”,而不是陰謀詭計的“計”,是全面準確的計算敵我雙方實力的差異,而不是用陰謀或者出奇招。

所謂的計算,是把戰爭之前需要計算的事項一一列出,‍‍從實力計算中判斷戰爭勝負的可能性,‍‍由此算出這仗能不能打,‍‍要不要打。這個計相當於現代管理學所講的“SWOT”分析,比較敵我雙方的優勢、劣勢,隱藏的機會和威脅。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完全可以用這個“計”。開始做事情前,收集資料,認真分析,做足準備。事前做好分析工作,確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找出機會,看到隱藏的威脅,做好應對的準備。

2、“以正合,‍‍以奇勝”‍‍:人生有底牌,才能掌握成功的關鍵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華杉認為這裡的“奇”讀的ji而不是qi,意思是“多出的部分”,‍‍即在以正兵與敵人交戰的時候,‍‍永遠要預備至少一支多出來的兵力,‍‍就是奇兵。能夠在關鍵時候出其不意,打亂敵人的部署,是制勝的關鍵,‍‍是軍隊的底牌。

所以這句話的“奇”不是‍‍奇謀詭計,‍‍而是分戰法的基本法則。

打仗的時候要準備“奇兵”作為底牌,生活工作中我們也要有的“底牌”,要有除了工作能力以外的一個突出“技能”。

同事小陳,工作能力平平,但特別受領導器重,皆因他撰寫PPT的能力高超,從公司內部的彙報工作、總結報告到對外的競標PPT等,小陳都做得非常出色。因為這麼一個原因,即使他其他方面的業績差,每次加薪也少不了他。

競爭激烈的職場上,每個人都至少要有一技之長,作為自己的底牌,才能在遇到變故的時候不慌不亂。

重讀《孫子兵法》:生活處處是戰場,懂這5個謀略,提升人生境界

3、不要總想著以弱勝強,而是要想著如何使自己強大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敗敵之敗也。是故勝兵也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孫子說:“古之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 所以‍‍孫子認為真正的兵法追求的不是通過奇謀詭計以少勝多,‍‍贏得千古聲名,‍‍而是追求如何強大10倍於敵人的力量,‍‍然後僅僅通過威懾就不戰而屈人之兵。

所謂“先勝後戰,贏了再打。” 只有先修煉自己的筋骨,讓自己成為不可戰勝的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工作中也是一樣,老是想著“如何去打敗同事、打敗競爭對手”,卻忘記了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只能遠遠地被對手拋在身後。

就像諾基亞與摩托羅拉只盯著對方搞競爭,卻在不知不覺間放棄了新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反而被智能手機打敗了。

職場上想要成功,最後的方法不是打敗多少人,而是讓自己成為強大的存在。成為不可替代的人才,成為行業的標杆。

4、“知己知彼”,關鍵在於“知己”

‍‍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知己知彼”是《孫子兵法》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句話。但往往我們關注更多的是“知彼”而忘了“知己”。

有時候,只顧關注對手的信息,而忽略了自己,則制定出來的計策並不一定合適。華杉認為知己不知彼,勝率至少是80%。不管別人如何,你做好你自己,不管對方如何,你做好萬全的準備,勝率的概率就會增大很多。

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說:“今之將臣,雖未能知彼,苟能知己,則安有不利乎?”

管好你自己,自己強了,等待時機的出現,等待有把握的時候,一戰而定。

在科技互聯網的浪潮中,那些站在風口,抓住機遇的人,無不默默等待了很久。而那些準備倉促的人,不過是在風口走一圈,又被吹了下去。

無論何時,只有我們知己了,只有在知己之後,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了,才能抓住機遇,取得成功。

"

金庸的幾部小說裡,有一件寶物在幾百年間引起了江湖的血雨腥風。

那就是《武穆遺書》,據說,此書為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所著。

在《射鵰英雄傳》中,金國王爺完顏洪烈希望得到遺書中用兵要決,以滅掉蒙古及大宋。最終被郭靖與黃蓉夫婦收藏起來;《神鵰俠侶中》,襄陽城保衛戰之後,郭靖將《武穆遺書》藏於了屠龍刀之中。到了《倚天屠龍記》裡 ,張無忌最終把此書贈給了徐達。

徐達是誰呢?他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精通兵法,善於治軍,算得上是著名的軍事家,可以說在明朝的建立中,他立下了汗馬功勞。

金庸把《武穆遺書》最終傳給了徐達,用明朝的建立襯托了《武穆遺書》的重要性。當然,以為憑藉一本兵書就可以一統天下的想法固然可笑,但兵書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比起傳說中的《武穆遺書》,我們更為熟悉的兵書則是《孫子兵法》。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幾千年以來,一直都被後世的軍事家、政治家所推崇,更在大大小小的戰役中實踐孫子的兵法。

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因為種種原因,對《孫子兵法》的解讀,時有不同。到了現代,更有人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混作一團,更把兵法解讀成了陰謀詭計,生生拉低了《孫子兵法》的逼格。

華杉在新書《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裡,‍‍通過155個經典案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2000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註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

重讀《孫子兵法》:生活處處是戰場,懂這5個謀略,提升人生境界

在這裡,華杉先生重新解讀了被普遍誤解的兵法內容。那麼這些容易被誤解的兵法內容有哪些?我們普通人又能從這些兵法中學到哪些東西呢?

1、計謀不是陰謀詭計,而是縝密的“計算”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月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家把“三十六計”和《孫子兵法》放到了一起,並且單純地認為兵法就是“陰謀詭計”。

殊不知,在《孫子兵法》裡,“計”是計算的“計”,而不是陰謀詭計的“計”,是全面準確的計算敵我雙方實力的差異,而不是用陰謀或者出奇招。

所謂的計算,是把戰爭之前需要計算的事項一一列出,‍‍從實力計算中判斷戰爭勝負的可能性,‍‍由此算出這仗能不能打,‍‍要不要打。這個計相當於現代管理學所講的“SWOT”分析,比較敵我雙方的優勢、劣勢,隱藏的機會和威脅。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完全可以用這個“計”。開始做事情前,收集資料,認真分析,做足準備。事前做好分析工作,確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找出機會,看到隱藏的威脅,做好應對的準備。

2、“以正合,‍‍以奇勝”‍‍:人生有底牌,才能掌握成功的關鍵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華杉認為這裡的“奇”讀的ji而不是qi,意思是“多出的部分”,‍‍即在以正兵與敵人交戰的時候,‍‍永遠要預備至少一支多出來的兵力,‍‍就是奇兵。能夠在關鍵時候出其不意,打亂敵人的部署,是制勝的關鍵,‍‍是軍隊的底牌。

所以這句話的“奇”不是‍‍奇謀詭計,‍‍而是分戰法的基本法則。

打仗的時候要準備“奇兵”作為底牌,生活工作中我們也要有的“底牌”,要有除了工作能力以外的一個突出“技能”。

同事小陳,工作能力平平,但特別受領導器重,皆因他撰寫PPT的能力高超,從公司內部的彙報工作、總結報告到對外的競標PPT等,小陳都做得非常出色。因為這麼一個原因,即使他其他方面的業績差,每次加薪也少不了他。

競爭激烈的職場上,每個人都至少要有一技之長,作為自己的底牌,才能在遇到變故的時候不慌不亂。

重讀《孫子兵法》:生活處處是戰場,懂這5個謀略,提升人生境界

3、不要總想著以弱勝強,而是要想著如何使自己強大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敗敵之敗也。是故勝兵也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孫子說:“古之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 所以‍‍孫子認為真正的兵法追求的不是通過奇謀詭計以少勝多,‍‍贏得千古聲名,‍‍而是追求如何強大10倍於敵人的力量,‍‍然後僅僅通過威懾就不戰而屈人之兵。

所謂“先勝後戰,贏了再打。” 只有先修煉自己的筋骨,讓自己成為不可戰勝的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工作中也是一樣,老是想著“如何去打敗同事、打敗競爭對手”,卻忘記了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只能遠遠地被對手拋在身後。

就像諾基亞與摩托羅拉只盯著對方搞競爭,卻在不知不覺間放棄了新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反而被智能手機打敗了。

職場上想要成功,最後的方法不是打敗多少人,而是讓自己成為強大的存在。成為不可替代的人才,成為行業的標杆。

4、“知己知彼”,關鍵在於“知己”

‍‍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知己知彼”是《孫子兵法》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句話。但往往我們關注更多的是“知彼”而忘了“知己”。

有時候,只顧關注對手的信息,而忽略了自己,則制定出來的計策並不一定合適。華杉認為知己不知彼,勝率至少是80%。不管別人如何,你做好你自己,不管對方如何,你做好萬全的準備,勝率的概率就會增大很多。

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說:“今之將臣,雖未能知彼,苟能知己,則安有不利乎?”

管好你自己,自己強了,等待時機的出現,等待有把握的時候,一戰而定。

在科技互聯網的浪潮中,那些站在風口,抓住機遇的人,無不默默等待了很久。而那些準備倉促的人,不過是在風口走一圈,又被吹了下去。

無論何時,只有我們知己了,只有在知己之後,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了,才能抓住機遇,取得成功。

重讀《孫子兵法》:生活處處是戰場,懂這5個謀略,提升人生境界

5、要學會等待,學會忍耐

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孫子兵法》講得最多的就是“等待”。在很多情況下“等待”都是最好的策略。但很多時候,人們認為等待是不作為,是不可接受的。

但更多時候,事業的成功要善於忍耐和等待。日本的德川家康,他在織田信長手下當小弟,又臣服於豐臣秀。在自己實力不足的時候,他一直在努力積蓄力量,直到豐田秀臣似乎十七年,他才一招出擊,穩穩當當地奪得了天下。

追求高效的工作和生活,讓我們很多人沒有了平常心,而變得焦慮起來。

我們對成功的渴望,是“一夜成名”,是想付出做少的心血和時間,是想今天開公司,明天企業就能上市。

追求高效,讓很多人變得焦躁起來,不懂忍耐,不懂等待,就更不知道力量是在平時的一點點努力中積累起來的。

有時候,我們只看得別人的風光,卻看不到他們付出的努力。殊不知,沒有人的成功是隨隨便便而來的,成功是要忍耐寂寞,是不要被其他的榮耀而迷惑了眼。就如同華為多年以來專注做自己的核心技術研發,不進軍房地產,不搞互聯網,也不像聯想那樣,追求表面的利潤最大化,而放棄了核心競爭力。

像我們在工作中,初入職場,只想著升職加薪,卻不懂自己的能力根本不足以達到要求。所以要在等待和忍耐中,不斷提升自己,積蓄力量,終於有一天你自己強大了,成功自然而來。

"

金庸的幾部小說裡,有一件寶物在幾百年間引起了江湖的血雨腥風。

那就是《武穆遺書》,據說,此書為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所著。

在《射鵰英雄傳》中,金國王爺完顏洪烈希望得到遺書中用兵要決,以滅掉蒙古及大宋。最終被郭靖與黃蓉夫婦收藏起來;《神鵰俠侶中》,襄陽城保衛戰之後,郭靖將《武穆遺書》藏於了屠龍刀之中。到了《倚天屠龍記》裡 ,張無忌最終把此書贈給了徐達。

徐達是誰呢?他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精通兵法,善於治軍,算得上是著名的軍事家,可以說在明朝的建立中,他立下了汗馬功勞。

金庸把《武穆遺書》最終傳給了徐達,用明朝的建立襯托了《武穆遺書》的重要性。當然,以為憑藉一本兵書就可以一統天下的想法固然可笑,但兵書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比起傳說中的《武穆遺書》,我們更為熟悉的兵書則是《孫子兵法》。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幾千年以來,一直都被後世的軍事家、政治家所推崇,更在大大小小的戰役中實踐孫子的兵法。

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因為種種原因,對《孫子兵法》的解讀,時有不同。到了現代,更有人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混作一團,更把兵法解讀成了陰謀詭計,生生拉低了《孫子兵法》的逼格。

華杉在新書《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裡,‍‍通過155個經典案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2000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註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

重讀《孫子兵法》:生活處處是戰場,懂這5個謀略,提升人生境界

在這裡,華杉先生重新解讀了被普遍誤解的兵法內容。那麼這些容易被誤解的兵法內容有哪些?我們普通人又能從這些兵法中學到哪些東西呢?

1、計謀不是陰謀詭計,而是縝密的“計算”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月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家把“三十六計”和《孫子兵法》放到了一起,並且單純地認為兵法就是“陰謀詭計”。

殊不知,在《孫子兵法》裡,“計”是計算的“計”,而不是陰謀詭計的“計”,是全面準確的計算敵我雙方實力的差異,而不是用陰謀或者出奇招。

所謂的計算,是把戰爭之前需要計算的事項一一列出,‍‍從實力計算中判斷戰爭勝負的可能性,‍‍由此算出這仗能不能打,‍‍要不要打。這個計相當於現代管理學所講的“SWOT”分析,比較敵我雙方的優勢、劣勢,隱藏的機會和威脅。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完全可以用這個“計”。開始做事情前,收集資料,認真分析,做足準備。事前做好分析工作,確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找出機會,看到隱藏的威脅,做好應對的準備。

2、“以正合,‍‍以奇勝”‍‍:人生有底牌,才能掌握成功的關鍵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華杉認為這裡的“奇”讀的ji而不是qi,意思是“多出的部分”,‍‍即在以正兵與敵人交戰的時候,‍‍永遠要預備至少一支多出來的兵力,‍‍就是奇兵。能夠在關鍵時候出其不意,打亂敵人的部署,是制勝的關鍵,‍‍是軍隊的底牌。

所以這句話的“奇”不是‍‍奇謀詭計,‍‍而是分戰法的基本法則。

打仗的時候要準備“奇兵”作為底牌,生活工作中我們也要有的“底牌”,要有除了工作能力以外的一個突出“技能”。

同事小陳,工作能力平平,但特別受領導器重,皆因他撰寫PPT的能力高超,從公司內部的彙報工作、總結報告到對外的競標PPT等,小陳都做得非常出色。因為這麼一個原因,即使他其他方面的業績差,每次加薪也少不了他。

競爭激烈的職場上,每個人都至少要有一技之長,作為自己的底牌,才能在遇到變故的時候不慌不亂。

重讀《孫子兵法》:生活處處是戰場,懂這5個謀略,提升人生境界

3、不要總想著以弱勝強,而是要想著如何使自己強大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敗敵之敗也。是故勝兵也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孫子說:“古之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 所以‍‍孫子認為真正的兵法追求的不是通過奇謀詭計以少勝多,‍‍贏得千古聲名,‍‍而是追求如何強大10倍於敵人的力量,‍‍然後僅僅通過威懾就不戰而屈人之兵。

所謂“先勝後戰,贏了再打。” 只有先修煉自己的筋骨,讓自己成為不可戰勝的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工作中也是一樣,老是想著“如何去打敗同事、打敗競爭對手”,卻忘記了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只能遠遠地被對手拋在身後。

就像諾基亞與摩托羅拉只盯著對方搞競爭,卻在不知不覺間放棄了新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反而被智能手機打敗了。

職場上想要成功,最後的方法不是打敗多少人,而是讓自己成為強大的存在。成為不可替代的人才,成為行業的標杆。

4、“知己知彼”,關鍵在於“知己”

‍‍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知己知彼”是《孫子兵法》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句話。但往往我們關注更多的是“知彼”而忘了“知己”。

有時候,只顧關注對手的信息,而忽略了自己,則制定出來的計策並不一定合適。華杉認為知己不知彼,勝率至少是80%。不管別人如何,你做好你自己,不管對方如何,你做好萬全的準備,勝率的概率就會增大很多。

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說:“今之將臣,雖未能知彼,苟能知己,則安有不利乎?”

管好你自己,自己強了,等待時機的出現,等待有把握的時候,一戰而定。

在科技互聯網的浪潮中,那些站在風口,抓住機遇的人,無不默默等待了很久。而那些準備倉促的人,不過是在風口走一圈,又被吹了下去。

無論何時,只有我們知己了,只有在知己之後,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了,才能抓住機遇,取得成功。

重讀《孫子兵法》:生活處處是戰場,懂這5個謀略,提升人生境界

5、要學會等待,學會忍耐

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孫子兵法》講得最多的就是“等待”。在很多情況下“等待”都是最好的策略。但很多時候,人們認為等待是不作為,是不可接受的。

但更多時候,事業的成功要善於忍耐和等待。日本的德川家康,他在織田信長手下當小弟,又臣服於豐臣秀。在自己實力不足的時候,他一直在努力積蓄力量,直到豐田秀臣似乎十七年,他才一招出擊,穩穩當當地奪得了天下。

追求高效的工作和生活,讓我們很多人沒有了平常心,而變得焦慮起來。

我們對成功的渴望,是“一夜成名”,是想付出做少的心血和時間,是想今天開公司,明天企業就能上市。

追求高效,讓很多人變得焦躁起來,不懂忍耐,不懂等待,就更不知道力量是在平時的一點點努力中積累起來的。

有時候,我們只看得別人的風光,卻看不到他們付出的努力。殊不知,沒有人的成功是隨隨便便而來的,成功是要忍耐寂寞,是不要被其他的榮耀而迷惑了眼。就如同華為多年以來專注做自己的核心技術研發,不進軍房地產,不搞互聯網,也不像聯想那樣,追求表面的利潤最大化,而放棄了核心競爭力。

像我們在工作中,初入職場,只想著升職加薪,卻不懂自己的能力根本不足以達到要求。所以要在等待和忍耐中,不斷提升自己,積蓄力量,終於有一天你自己強大了,成功自然而來。

重讀《孫子兵法》:生活處處是戰場,懂這5個謀略,提升人生境界

《孫子兵法》全書不過6111字,卻蘊含著無數的真理。軍事家看到的是治軍要領,是當兵打仗之法;而我們普通人,卻也能從中學會生活和工作的智慧。尤其本書裡,華杉通俗通透地講解了經典戰例,逐字逐句地講透了兵法的願意,讓普通人也能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發現不一樣的精彩

所謂生活如戰場,《孫子兵法》裡也有普通人可以學的人生智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