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都不敢惹孫悟空,各路妖精卻瞧不起它?其實背後大有玄機

文:白馬晉一

【一】

西天取經這一路,孫悟空卻沒少挨妖精譏諷。

譬如原著第十七回,黑風山熊羆精盜了唐僧的袈裟,還煞有介事地要開個佛衣會。孫悟空氣不過,便上門來討說法。

當然,也來個先禮後兵,悟空便頗為氣昂地喊道,吾乃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是也,汝等江湖小妖,快將非法所得交出。

未料到,那黑麵怪聞言,怪笑道:“你原來是那鬧天宮的弼馬溫麼?”

即便是那張看不清五官的黑臉,也分明感受到肌肉抖動且輕蔑的笑。悟空暴跳如雷,一言不合便開打!

這樣例子,舉不枚舉。但凡有些能耐的妖精,見到孫悟空頗為得意的自報家門,總要捂著肚子先笑一陣,然後指著猴王的鼻子道,你真是一隻有趣的弼馬溫,接著又一通不自主的爆笑。

笑得悟空七竅生煙。

太上老君都不敢惹孫悟空,各路妖精卻瞧不起它?其實背後大有玄機

【二】

同妖精態度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神仙給出的反應卻出奇地好。

土地神、龍王等中低級的神仙自不必說,有趣的是,越往上層的神仙,面對這位有著重案卷宗的前齊天大聖,也絲毫沒有倨傲之意,同樣畢恭畢敬。

譬如原著二十六回,孫悟空因一時之忿,打砸了鎮元子的人蔘果園,導致唐僧被扣了護照,無法繼續西行。悟空亡羊補牢,四處求方醫樹,便到了方丈仙山。這方丈仙山是誰的道場?東華帝君,這可是神話世界同王母娘娘齊名的神界大咖。面對悟空到訪,帝君表現得相當恭敬,“大聖,失迎。請荒居奉茶。遂與行者攙手而入。”

又如原著六十六回,取經人在小西天一處遇阻,孫悟空無計可施,便來武當山真武大帝道場求援。且看描寫,“(猴王自報家門道)我乃齊天大聖孫悟空,要見師相。眾靈官聽說,隨報。祖師即下殿,迎到太和宮。”

這真武大帝,又人稱蕩魔天尊,神位僅稍次於玉皇大帝、元始天尊。但孫悟空來訪,也是迎著寒暄,表現尤為恭敬。

太上老君都不敢惹孫悟空,各路妖精卻瞧不起它?其實背後大有玄機

【三】

為何妖精照面,張口一個、閉口一個弼馬溫,而到了神仙口裡,卻是齊刷刷地大聖您好?

這裡面自然有階層屬性的區別。

《西遊記》裡的妖精,顯然是屬於草莽階層,整體素質不高。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就如同《水滸傳》裡所謂的好漢一般,平時相互之間的問候都是“娘希匹”,也不太講究文明規範。遇到孫悟空,自然也改不了通病,便是“弼馬溫”、“潑猴”地一個勁叫。孫悟空畢竟經過上層建築浸淫,無論是有心或無心的直呼,自然都要惱了。

神仙呢,當然屬於精英階層。在古代傳統儒家文化裡,是很講究禮法的。《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是個儒生,自然把這套禮法的東西搬進小說裡。譬如第四回,孫悟空面見玉帝之時,不太懂規矩,竟然不下拜,還自呼老孫。且看諸仙反應,“仙卿們都大驚失色道,這個野猴!怎麼不拜伏參見,輒敢這等答應道‘老孫便是’卻該死了,該死了!”

可見,神仙體系裡,是很講究文明禮儀,待人接物,均有得體。見到領導該怎麼說,遇到同僚該怎麼講,都有系統的規範標準。其實這些,孔老夫子早有示範,“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翼如也,復其位,椒措如也”(《論語》)。當然,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即便孫悟空早已是過氣的齊天大聖,諸仙所表現出來的,仍是極富Gentleman地問候。

簡言之,神仙整體素質比妖精高。

太上老君都不敢惹孫悟空,各路妖精卻瞧不起它?其實背後大有玄機

【四】

當然,如果作者在悟空的稱呼上做文章,僅僅是為了區分各階層素質問題,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再看神仙們的表現。

二十六回裡,東華帝君恭敬地請到訪的悟空入座,接待工作做得極其到位。但是,當悟空央其出馬醫治人生果樹時,帝君卻左右顧盼而言其他,含蓄地給推脫了。也就是臉好看,忙不幫。而在六十六回,真武大帝給出的反應如出一轍,也只是象徵性地派法力不甚高強的龜蛇將走個過場。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最為典型的,卻是太上老君。

這位天界數一數二的尊神,對於孫悟空的要求,表面上可是有求必應,滿臉還堆著微笑。試舉一例,烏雞國國王需要金丹還魂,悟空進宮索要,他也很大方地給。但私底下,卻又換了一張嘴臉。因佛派西天取經工程,對於道派而言,存在實質性侵害,故他三番五次地派心腹妖精下凡,責令毫無保留地對取經團進行絞殺。譬如在平頂山一役,金角、銀角大王就差點要了悟空性命,而且手段極其狠毒。

這下,應看出作者潛藏本意了?

吳承恩老先生費盡心思要揭露的,正是古代封建官僚體系裡,楚楚衣冠下的虛與委蛇、滿口仁義道德高素質下的虛偽甚至冷酷。興許,神仙們表裡不一、笑裡藏刀的行徑,反倒不如妖精們直接粗魯地翻臉幹架來得可愛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