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這樣也就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孫策傳》中孫策先投奔吳景的直接記載,另一種是依據《呂範傳》中的記載推測得出的孫策先投奔袁術的結果。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孫策到底是先投奔的袁術還是吳景呢?

我個人認為,孫策是先投奔的袁術!也就是孫策沒有按照張紘的規劃先去投奔舅舅吳景,而是按著他自己的原定計劃去投奔的袁術。在《江表傳》中也明確記載孫策是“徑到壽春見袁術”,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這樣也就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孫策傳》中孫策先投奔吳景的直接記載,另一種是依據《呂範傳》中的記載推測得出的孫策先投奔袁術的結果。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孫策到底是先投奔的袁術還是吳景呢?

我個人認為,孫策是先投奔的袁術!也就是孫策沒有按照張紘的規劃先去投奔舅舅吳景,而是按著他自己的原定計劃去投奔的袁術。在《江表傳》中也明確記載孫策是“徑到壽春見袁術”,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聽從張紘的建議,而堅持己見呢?這大概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就是孫策當時雖然只有二十歲不到,也還什麼都不是,但是他閱歷很深,看人非常的準,他應該是可以看出他的這個舅舅吳景難成大事,而且他就算是到了吳景的手下,也很難得到重用,根本沒有前途。第二個方面就是當時的袁術是江南一帶實力雄厚的諸侯,有著四世三公的背景,孫策要想迅速獲得政治軍事地位避免不了的要先成為袁術的附屬,這一點孫策看的非常清楚。而且孫策的父親孫堅是為了袁術攻打荊州而戰死的,從情感和現實兩方面考慮,袁術還是會高看孫策一眼的,甚至是在孫策的努力下能夠讓袁術做出將孫堅的舊部交還給孫策的決定也是有可能的。第三個方面其實是孫策自身的自知之明。張紘的規劃中實際上是想讓孫策自己去發展地盤,憑藉的是孫策自身“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的威望,以及孫策父親孫堅所遺留下來的威名遺產。孫策如果這樣做雖然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卻很難迅速崛起,即便是有所成效,也會有被袁術兼併的風險,與其到頭來依舊給人做嫁衣,還不如直接成為袁術的屬下,藉著袁術這個保護傘,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去發展。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這樣也就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孫策傳》中孫策先投奔吳景的直接記載,另一種是依據《呂範傳》中的記載推測得出的孫策先投奔袁術的結果。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孫策到底是先投奔的袁術還是吳景呢?

我個人認為,孫策是先投奔的袁術!也就是孫策沒有按照張紘的規劃先去投奔舅舅吳景,而是按著他自己的原定計劃去投奔的袁術。在《江表傳》中也明確記載孫策是“徑到壽春見袁術”,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聽從張紘的建議,而堅持己見呢?這大概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就是孫策當時雖然只有二十歲不到,也還什麼都不是,但是他閱歷很深,看人非常的準,他應該是可以看出他的這個舅舅吳景難成大事,而且他就算是到了吳景的手下,也很難得到重用,根本沒有前途。第二個方面就是當時的袁術是江南一帶實力雄厚的諸侯,有著四世三公的背景,孫策要想迅速獲得政治軍事地位避免不了的要先成為袁術的附屬,這一點孫策看的非常清楚。而且孫策的父親孫堅是為了袁術攻打荊州而戰死的,從情感和現實兩方面考慮,袁術還是會高看孫策一眼的,甚至是在孫策的努力下能夠讓袁術做出將孫堅的舊部交還給孫策的決定也是有可能的。第三個方面其實是孫策自身的自知之明。張紘的規劃中實際上是想讓孫策自己去發展地盤,憑藉的是孫策自身“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的威望,以及孫策父親孫堅所遺留下來的威名遺產。孫策如果這樣做雖然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卻很難迅速崛起,即便是有所成效,也會有被袁術兼併的風險,與其到頭來依舊給人做嫁衣,還不如直接成為袁術的屬下,藉著袁術這個保護傘,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去發展。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所以在綜合考量之後,孫策還是決定投奔了袁術。並且是在袁術這裡遇到了呂範和孫河。這兩個人後來也成為了孫策平定吳會時期的重要輔佐人物。

那麼孫策傳中為什麼要先寫孫策等人投奔吳景然後在寫他投奔袁術呢?是《三國志孫策傳》中記載錯誤了嗎?

這個恐怕也不是,因為孫策是有兩次投奔袁術的一個過程。第一次是從江都“徑到壽春見袁術”,第二次則是在他丹陽募兵失敗以後。孫策傳之所以先寫孫策投奔吳景,應該是考慮到美化孫氏家族的原因。

我們先來看孫策第一次“徑到壽春見袁術”的過程。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這樣也就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孫策傳》中孫策先投奔吳景的直接記載,另一種是依據《呂範傳》中的記載推測得出的孫策先投奔袁術的結果。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孫策到底是先投奔的袁術還是吳景呢?

我個人認為,孫策是先投奔的袁術!也就是孫策沒有按照張紘的規劃先去投奔舅舅吳景,而是按著他自己的原定計劃去投奔的袁術。在《江表傳》中也明確記載孫策是“徑到壽春見袁術”,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聽從張紘的建議,而堅持己見呢?這大概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就是孫策當時雖然只有二十歲不到,也還什麼都不是,但是他閱歷很深,看人非常的準,他應該是可以看出他的這個舅舅吳景難成大事,而且他就算是到了吳景的手下,也很難得到重用,根本沒有前途。第二個方面就是當時的袁術是江南一帶實力雄厚的諸侯,有著四世三公的背景,孫策要想迅速獲得政治軍事地位避免不了的要先成為袁術的附屬,這一點孫策看的非常清楚。而且孫策的父親孫堅是為了袁術攻打荊州而戰死的,從情感和現實兩方面考慮,袁術還是會高看孫策一眼的,甚至是在孫策的努力下能夠讓袁術做出將孫堅的舊部交還給孫策的決定也是有可能的。第三個方面其實是孫策自身的自知之明。張紘的規劃中實際上是想讓孫策自己去發展地盤,憑藉的是孫策自身“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的威望,以及孫策父親孫堅所遺留下來的威名遺產。孫策如果這樣做雖然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卻很難迅速崛起,即便是有所成效,也會有被袁術兼併的風險,與其到頭來依舊給人做嫁衣,還不如直接成為袁術的屬下,藉著袁術這個保護傘,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去發展。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所以在綜合考量之後,孫策還是決定投奔了袁術。並且是在袁術這裡遇到了呂範和孫河。這兩個人後來也成為了孫策平定吳會時期的重要輔佐人物。

那麼孫策傳中為什麼要先寫孫策等人投奔吳景然後在寫他投奔袁術呢?是《三國志孫策傳》中記載錯誤了嗎?

這個恐怕也不是,因為孫策是有兩次投奔袁術的一個過程。第一次是從江都“徑到壽春見袁術”,第二次則是在他丹陽募兵失敗以後。孫策傳之所以先寫孫策投奔吳景,應該是考慮到美化孫氏家族的原因。

我們先來看孫策第一次“徑到壽春見袁術”的過程。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策來到壽春以後,很自然的會受到了袁術的重視。一方面是孫策父親孫堅為袁術爭戰而死的功勞事實,另一方面也是孫策自身優秀的表現。

據《江表傳》記載,孫策見到袁術以後“涕泣而言”,孫策說:“亡父昔從長沙入討董卓,與明使君會於南陽,同盟結好;不幸遇難,勳業不終。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大家注意這裡孫策的話,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孫堅所部始終是作為袁術附屬地位而存在的一股軍事力量,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是僱傭兵。但是在孫策的這番話中,孫策的父親孫堅當年是從長沙起兵討伐的董卓,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明使君”袁術相會於南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袁術“同盟結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說白了,在孫策口中,當年孫堅與袁術的關係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屬於同為諸侯的“會盟”的關係。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這樣也就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孫策傳》中孫策先投奔吳景的直接記載,另一種是依據《呂範傳》中的記載推測得出的孫策先投奔袁術的結果。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孫策到底是先投奔的袁術還是吳景呢?

我個人認為,孫策是先投奔的袁術!也就是孫策沒有按照張紘的規劃先去投奔舅舅吳景,而是按著他自己的原定計劃去投奔的袁術。在《江表傳》中也明確記載孫策是“徑到壽春見袁術”,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聽從張紘的建議,而堅持己見呢?這大概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就是孫策當時雖然只有二十歲不到,也還什麼都不是,但是他閱歷很深,看人非常的準,他應該是可以看出他的這個舅舅吳景難成大事,而且他就算是到了吳景的手下,也很難得到重用,根本沒有前途。第二個方面就是當時的袁術是江南一帶實力雄厚的諸侯,有著四世三公的背景,孫策要想迅速獲得政治軍事地位避免不了的要先成為袁術的附屬,這一點孫策看的非常清楚。而且孫策的父親孫堅是為了袁術攻打荊州而戰死的,從情感和現實兩方面考慮,袁術還是會高看孫策一眼的,甚至是在孫策的努力下能夠讓袁術做出將孫堅的舊部交還給孫策的決定也是有可能的。第三個方面其實是孫策自身的自知之明。張紘的規劃中實際上是想讓孫策自己去發展地盤,憑藉的是孫策自身“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的威望,以及孫策父親孫堅所遺留下來的威名遺產。孫策如果這樣做雖然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卻很難迅速崛起,即便是有所成效,也會有被袁術兼併的風險,與其到頭來依舊給人做嫁衣,還不如直接成為袁術的屬下,藉著袁術這個保護傘,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去發展。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所以在綜合考量之後,孫策還是決定投奔了袁術。並且是在袁術這裡遇到了呂範和孫河。這兩個人後來也成為了孫策平定吳會時期的重要輔佐人物。

那麼孫策傳中為什麼要先寫孫策等人投奔吳景然後在寫他投奔袁術呢?是《三國志孫策傳》中記載錯誤了嗎?

這個恐怕也不是,因為孫策是有兩次投奔袁術的一個過程。第一次是從江都“徑到壽春見袁術”,第二次則是在他丹陽募兵失敗以後。孫策傳之所以先寫孫策投奔吳景,應該是考慮到美化孫氏家族的原因。

我們先來看孫策第一次“徑到壽春見袁術”的過程。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策來到壽春以後,很自然的會受到了袁術的重視。一方面是孫策父親孫堅為袁術爭戰而死的功勞事實,另一方面也是孫策自身優秀的表現。

據《江表傳》記載,孫策見到袁術以後“涕泣而言”,孫策說:“亡父昔從長沙入討董卓,與明使君會於南陽,同盟結好;不幸遇難,勳業不終。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大家注意這裡孫策的話,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孫堅所部始終是作為袁術附屬地位而存在的一股軍事力量,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是僱傭兵。但是在孫策的這番話中,孫策的父親孫堅當年是從長沙起兵討伐的董卓,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明使君”袁術相會於南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袁術“同盟結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說白了,在孫策口中,當年孫堅與袁術的關係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屬於同為諸侯的“會盟”的關係。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當時,只有十九歲的孫策是來投奔袁術的,可是他竟然當著袁術的面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這不得不讓人驚訝於他的勇氣與膽略。這段話,第一顯示出了孫策的態度,第二表現出了孫策的氣魄。

但是這些還不足以打動袁術,緊接著孫策又說出了父親孫堅去世但是沒有完成“勳業”的事實。所謂“勳業”顧名思義就是功勳事業。孫堅的功勳事業是什麼呢?推測來看,孫策所指的應該是袁術當年答應表孫堅為豫州刺史這件事。孫策這是很直白的給自己的父親邀功,只有父親的功勞足夠大,自己才能從袁術這裡得到更多的福報。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這樣也就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孫策傳》中孫策先投奔吳景的直接記載,另一種是依據《呂範傳》中的記載推測得出的孫策先投奔袁術的結果。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孫策到底是先投奔的袁術還是吳景呢?

我個人認為,孫策是先投奔的袁術!也就是孫策沒有按照張紘的規劃先去投奔舅舅吳景,而是按著他自己的原定計劃去投奔的袁術。在《江表傳》中也明確記載孫策是“徑到壽春見袁術”,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聽從張紘的建議,而堅持己見呢?這大概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就是孫策當時雖然只有二十歲不到,也還什麼都不是,但是他閱歷很深,看人非常的準,他應該是可以看出他的這個舅舅吳景難成大事,而且他就算是到了吳景的手下,也很難得到重用,根本沒有前途。第二個方面就是當時的袁術是江南一帶實力雄厚的諸侯,有著四世三公的背景,孫策要想迅速獲得政治軍事地位避免不了的要先成為袁術的附屬,這一點孫策看的非常清楚。而且孫策的父親孫堅是為了袁術攻打荊州而戰死的,從情感和現實兩方面考慮,袁術還是會高看孫策一眼的,甚至是在孫策的努力下能夠讓袁術做出將孫堅的舊部交還給孫策的決定也是有可能的。第三個方面其實是孫策自身的自知之明。張紘的規劃中實際上是想讓孫策自己去發展地盤,憑藉的是孫策自身“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的威望,以及孫策父親孫堅所遺留下來的威名遺產。孫策如果這樣做雖然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卻很難迅速崛起,即便是有所成效,也會有被袁術兼併的風險,與其到頭來依舊給人做嫁衣,還不如直接成為袁術的屬下,藉著袁術這個保護傘,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去發展。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所以在綜合考量之後,孫策還是決定投奔了袁術。並且是在袁術這裡遇到了呂範和孫河。這兩個人後來也成為了孫策平定吳會時期的重要輔佐人物。

那麼孫策傳中為什麼要先寫孫策等人投奔吳景然後在寫他投奔袁術呢?是《三國志孫策傳》中記載錯誤了嗎?

這個恐怕也不是,因為孫策是有兩次投奔袁術的一個過程。第一次是從江都“徑到壽春見袁術”,第二次則是在他丹陽募兵失敗以後。孫策傳之所以先寫孫策投奔吳景,應該是考慮到美化孫氏家族的原因。

我們先來看孫策第一次“徑到壽春見袁術”的過程。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策來到壽春以後,很自然的會受到了袁術的重視。一方面是孫策父親孫堅為袁術爭戰而死的功勞事實,另一方面也是孫策自身優秀的表現。

據《江表傳》記載,孫策見到袁術以後“涕泣而言”,孫策說:“亡父昔從長沙入討董卓,與明使君會於南陽,同盟結好;不幸遇難,勳業不終。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大家注意這裡孫策的話,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孫堅所部始終是作為袁術附屬地位而存在的一股軍事力量,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是僱傭兵。但是在孫策的這番話中,孫策的父親孫堅當年是從長沙起兵討伐的董卓,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明使君”袁術相會於南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袁術“同盟結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說白了,在孫策口中,當年孫堅與袁術的關係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屬於同為諸侯的“會盟”的關係。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當時,只有十九歲的孫策是來投奔袁術的,可是他竟然當著袁術的面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這不得不讓人驚訝於他的勇氣與膽略。這段話,第一顯示出了孫策的態度,第二表現出了孫策的氣魄。

但是這些還不足以打動袁術,緊接著孫策又說出了父親孫堅去世但是沒有完成“勳業”的事實。所謂“勳業”顧名思義就是功勳事業。孫堅的功勳事業是什麼呢?推測來看,孫策所指的應該是袁術當年答應表孫堅為豫州刺史這件事。孫策這是很直白的給自己的父親邀功,只有父親的功勞足夠大,自己才能從袁術這裡得到更多的福報。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接下來,孫策話鋒一轉說到了自己現在的狀態。我們先再來讀一下孫策的這段話,品一下其中的意味:

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這裡的“”是有“我想”或者是“我希望”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孫策想要憑藉著我的先人對您袁術的“舊恩”,前來再次與你“憑結”,希望“明使君”您能垂察我的真誠。

憑結”這個詞一般的理解是“依附結納”的意思。在孫策的心裡“依附”於袁術是現階段的現實,但是與袁術“結納”則是他的目的。

現在,我們再來看孫策的這番話,可以說不卑不亢,既不委曲求全,又不恃“舊恩”自得,分寸把握的恰到好處。這其實是一種語言說話的藝術,而孫策在這短短的一段話中,將這種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這樣也就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孫策傳》中孫策先投奔吳景的直接記載,另一種是依據《呂範傳》中的記載推測得出的孫策先投奔袁術的結果。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孫策到底是先投奔的袁術還是吳景呢?

我個人認為,孫策是先投奔的袁術!也就是孫策沒有按照張紘的規劃先去投奔舅舅吳景,而是按著他自己的原定計劃去投奔的袁術。在《江表傳》中也明確記載孫策是“徑到壽春見袁術”,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聽從張紘的建議,而堅持己見呢?這大概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就是孫策當時雖然只有二十歲不到,也還什麼都不是,但是他閱歷很深,看人非常的準,他應該是可以看出他的這個舅舅吳景難成大事,而且他就算是到了吳景的手下,也很難得到重用,根本沒有前途。第二個方面就是當時的袁術是江南一帶實力雄厚的諸侯,有著四世三公的背景,孫策要想迅速獲得政治軍事地位避免不了的要先成為袁術的附屬,這一點孫策看的非常清楚。而且孫策的父親孫堅是為了袁術攻打荊州而戰死的,從情感和現實兩方面考慮,袁術還是會高看孫策一眼的,甚至是在孫策的努力下能夠讓袁術做出將孫堅的舊部交還給孫策的決定也是有可能的。第三個方面其實是孫策自身的自知之明。張紘的規劃中實際上是想讓孫策自己去發展地盤,憑藉的是孫策自身“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的威望,以及孫策父親孫堅所遺留下來的威名遺產。孫策如果這樣做雖然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卻很難迅速崛起,即便是有所成效,也會有被袁術兼併的風險,與其到頭來依舊給人做嫁衣,還不如直接成為袁術的屬下,藉著袁術這個保護傘,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去發展。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所以在綜合考量之後,孫策還是決定投奔了袁術。並且是在袁術這裡遇到了呂範和孫河。這兩個人後來也成為了孫策平定吳會時期的重要輔佐人物。

那麼孫策傳中為什麼要先寫孫策等人投奔吳景然後在寫他投奔袁術呢?是《三國志孫策傳》中記載錯誤了嗎?

這個恐怕也不是,因為孫策是有兩次投奔袁術的一個過程。第一次是從江都“徑到壽春見袁術”,第二次則是在他丹陽募兵失敗以後。孫策傳之所以先寫孫策投奔吳景,應該是考慮到美化孫氏家族的原因。

我們先來看孫策第一次“徑到壽春見袁術”的過程。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策來到壽春以後,很自然的會受到了袁術的重視。一方面是孫策父親孫堅為袁術爭戰而死的功勞事實,另一方面也是孫策自身優秀的表現。

據《江表傳》記載,孫策見到袁術以後“涕泣而言”,孫策說:“亡父昔從長沙入討董卓,與明使君會於南陽,同盟結好;不幸遇難,勳業不終。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大家注意這裡孫策的話,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孫堅所部始終是作為袁術附屬地位而存在的一股軍事力量,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是僱傭兵。但是在孫策的這番話中,孫策的父親孫堅當年是從長沙起兵討伐的董卓,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明使君”袁術相會於南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袁術“同盟結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說白了,在孫策口中,當年孫堅與袁術的關係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屬於同為諸侯的“會盟”的關係。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當時,只有十九歲的孫策是來投奔袁術的,可是他竟然當著袁術的面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這不得不讓人驚訝於他的勇氣與膽略。這段話,第一顯示出了孫策的態度,第二表現出了孫策的氣魄。

但是這些還不足以打動袁術,緊接著孫策又說出了父親孫堅去世但是沒有完成“勳業”的事實。所謂“勳業”顧名思義就是功勳事業。孫堅的功勳事業是什麼呢?推測來看,孫策所指的應該是袁術當年答應表孫堅為豫州刺史這件事。孫策這是很直白的給自己的父親邀功,只有父親的功勞足夠大,自己才能從袁術這裡得到更多的福報。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接下來,孫策話鋒一轉說到了自己現在的狀態。我們先再來讀一下孫策的這段話,品一下其中的意味:

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這裡的“”是有“我想”或者是“我希望”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孫策想要憑藉著我的先人對您袁術的“舊恩”,前來再次與你“憑結”,希望“明使君”您能垂察我的真誠。

憑結”這個詞一般的理解是“依附結納”的意思。在孫策的心裡“依附”於袁術是現階段的現實,但是與袁術“結納”則是他的目的。

現在,我們再來看孫策的這番話,可以說不卑不亢,既不委曲求全,又不恃“舊恩”自得,分寸把握的恰到好處。這其實是一種語言說話的藝術,而孫策在這短短的一段話中,將這種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袁術對孫策的態度是什麼樣的呢?《三國志》記載,袁術見到孫策時候的表現是“術甚奇之”。“”這個字可以理解成罕見的、奇怪的,但是還可以理解成出人意料的、驚異驚訝的。在這裡的含義很明顯應該是後者。袁術沒有料到孫堅會有這麼優秀的兒子,個人猜測之前袁術恐怕都沒見過孫策,更讓袁術沒有料到的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人,在袁術的眼裡或許孫策還只能算是個孩子,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竟然在自己這樣一個威震天下的諸侯霸主面前如此的鎮定自若,毫無卑屈之意,這不得不讓袁術對孫策另眼相看。《江表傳》記載“術甚貴異之”。這裡的“異之”與《三國志》中記載的“奇之”含義相同。“”的意思就是使之擁有尊貴的地位。

那麼袁術到底賦予孫策什麼樣尊貴的地位呢?這個雖然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想見,袁術見到孫策以後應該是會看在孫堅曾經為自己出生入死的原因上,賦予孫策超乎常人的尊貴地位。即便是出於收買人心的角度來考慮袁術也一定會這樣做。個人估計什麼買房置地贈送金銀之類的都不在話下,甚至是收為義子之類的套路應該也是會連續的上演。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這樣也就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孫策傳》中孫策先投奔吳景的直接記載,另一種是依據《呂範傳》中的記載推測得出的孫策先投奔袁術的結果。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孫策到底是先投奔的袁術還是吳景呢?

我個人認為,孫策是先投奔的袁術!也就是孫策沒有按照張紘的規劃先去投奔舅舅吳景,而是按著他自己的原定計劃去投奔的袁術。在《江表傳》中也明確記載孫策是“徑到壽春見袁術”,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聽從張紘的建議,而堅持己見呢?這大概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就是孫策當時雖然只有二十歲不到,也還什麼都不是,但是他閱歷很深,看人非常的準,他應該是可以看出他的這個舅舅吳景難成大事,而且他就算是到了吳景的手下,也很難得到重用,根本沒有前途。第二個方面就是當時的袁術是江南一帶實力雄厚的諸侯,有著四世三公的背景,孫策要想迅速獲得政治軍事地位避免不了的要先成為袁術的附屬,這一點孫策看的非常清楚。而且孫策的父親孫堅是為了袁術攻打荊州而戰死的,從情感和現實兩方面考慮,袁術還是會高看孫策一眼的,甚至是在孫策的努力下能夠讓袁術做出將孫堅的舊部交還給孫策的決定也是有可能的。第三個方面其實是孫策自身的自知之明。張紘的規劃中實際上是想讓孫策自己去發展地盤,憑藉的是孫策自身“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的威望,以及孫策父親孫堅所遺留下來的威名遺產。孫策如果這樣做雖然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卻很難迅速崛起,即便是有所成效,也會有被袁術兼併的風險,與其到頭來依舊給人做嫁衣,還不如直接成為袁術的屬下,藉著袁術這個保護傘,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去發展。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所以在綜合考量之後,孫策還是決定投奔了袁術。並且是在袁術這裡遇到了呂範和孫河。這兩個人後來也成為了孫策平定吳會時期的重要輔佐人物。

那麼孫策傳中為什麼要先寫孫策等人投奔吳景然後在寫他投奔袁術呢?是《三國志孫策傳》中記載錯誤了嗎?

這個恐怕也不是,因為孫策是有兩次投奔袁術的一個過程。第一次是從江都“徑到壽春見袁術”,第二次則是在他丹陽募兵失敗以後。孫策傳之所以先寫孫策投奔吳景,應該是考慮到美化孫氏家族的原因。

我們先來看孫策第一次“徑到壽春見袁術”的過程。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策來到壽春以後,很自然的會受到了袁術的重視。一方面是孫策父親孫堅為袁術爭戰而死的功勞事實,另一方面也是孫策自身優秀的表現。

據《江表傳》記載,孫策見到袁術以後“涕泣而言”,孫策說:“亡父昔從長沙入討董卓,與明使君會於南陽,同盟結好;不幸遇難,勳業不終。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大家注意這裡孫策的話,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孫堅所部始終是作為袁術附屬地位而存在的一股軍事力量,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是僱傭兵。但是在孫策的這番話中,孫策的父親孫堅當年是從長沙起兵討伐的董卓,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明使君”袁術相會於南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袁術“同盟結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說白了,在孫策口中,當年孫堅與袁術的關係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屬於同為諸侯的“會盟”的關係。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當時,只有十九歲的孫策是來投奔袁術的,可是他竟然當著袁術的面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這不得不讓人驚訝於他的勇氣與膽略。這段話,第一顯示出了孫策的態度,第二表現出了孫策的氣魄。

但是這些還不足以打動袁術,緊接著孫策又說出了父親孫堅去世但是沒有完成“勳業”的事實。所謂“勳業”顧名思義就是功勳事業。孫堅的功勳事業是什麼呢?推測來看,孫策所指的應該是袁術當年答應表孫堅為豫州刺史這件事。孫策這是很直白的給自己的父親邀功,只有父親的功勞足夠大,自己才能從袁術這裡得到更多的福報。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接下來,孫策話鋒一轉說到了自己現在的狀態。我們先再來讀一下孫策的這段話,品一下其中的意味:

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這裡的“”是有“我想”或者是“我希望”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孫策想要憑藉著我的先人對您袁術的“舊恩”,前來再次與你“憑結”,希望“明使君”您能垂察我的真誠。

憑結”這個詞一般的理解是“依附結納”的意思。在孫策的心裡“依附”於袁術是現階段的現實,但是與袁術“結納”則是他的目的。

現在,我們再來看孫策的這番話,可以說不卑不亢,既不委曲求全,又不恃“舊恩”自得,分寸把握的恰到好處。這其實是一種語言說話的藝術,而孫策在這短短的一段話中,將這種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袁術對孫策的態度是什麼樣的呢?《三國志》記載,袁術見到孫策時候的表現是“術甚奇之”。“”這個字可以理解成罕見的、奇怪的,但是還可以理解成出人意料的、驚異驚訝的。在這裡的含義很明顯應該是後者。袁術沒有料到孫堅會有這麼優秀的兒子,個人猜測之前袁術恐怕都沒見過孫策,更讓袁術沒有料到的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人,在袁術的眼裡或許孫策還只能算是個孩子,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竟然在自己這樣一個威震天下的諸侯霸主面前如此的鎮定自若,毫無卑屈之意,這不得不讓袁術對孫策另眼相看。《江表傳》記載“術甚貴異之”。這裡的“異之”與《三國志》中記載的“奇之”含義相同。“”的意思就是使之擁有尊貴的地位。

那麼袁術到底賦予孫策什麼樣尊貴的地位呢?這個雖然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想見,袁術見到孫策以後應該是會看在孫堅曾經為自己出生入死的原因上,賦予孫策超乎常人的尊貴地位。即便是出於收買人心的角度來考慮袁術也一定會這樣做。個人估計什麼買房置地贈送金銀之類的都不在話下,甚至是收為義子之類的套路應該也是會連續的上演。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我說袁術可能會提出收孫策為義子的這件事,並不是沒有根據的。據《三國志》記載,袁術曾經經常性的公開說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的話。這段話無論如何都會讓人聯想到後來曹操感慨孫權的話“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曹操的這句話是對敵方陣營領袖才能的感慨。而袁術則是對自己屬下的一番感慨,大家來體會一下袁術說出這番話時的語境和心境。當袁術在眾人甚至是孫策的面前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在他的心裡是有要收孫策為義子的這種想法的。而且在當時恐怕也會有袁術的一些喜歡奉承附和的屬下提出這一建議,只不過由於沒有得到孫策的響應與同意而最終作罷。這是孫策作為傳統中國長子的倔強固執的性格使然,卻自然而然為他在袁術這裡的發展設置了障礙。主要表現就是袁術遲遲不肯讓孫策擁有兵權,包括他父親孫堅的舊部也不肯交付給孫策。

袁術這樣做首先當然是對孫策的不信任,因為孫策畢竟是隻身投奔的袁術,沒有任何家人家眷在壽春,很難不讓袁術擔心與懷疑。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這樣也就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孫策傳》中孫策先投奔吳景的直接記載,另一種是依據《呂範傳》中的記載推測得出的孫策先投奔袁術的結果。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孫策到底是先投奔的袁術還是吳景呢?

我個人認為,孫策是先投奔的袁術!也就是孫策沒有按照張紘的規劃先去投奔舅舅吳景,而是按著他自己的原定計劃去投奔的袁術。在《江表傳》中也明確記載孫策是“徑到壽春見袁術”,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聽從張紘的建議,而堅持己見呢?這大概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就是孫策當時雖然只有二十歲不到,也還什麼都不是,但是他閱歷很深,看人非常的準,他應該是可以看出他的這個舅舅吳景難成大事,而且他就算是到了吳景的手下,也很難得到重用,根本沒有前途。第二個方面就是當時的袁術是江南一帶實力雄厚的諸侯,有著四世三公的背景,孫策要想迅速獲得政治軍事地位避免不了的要先成為袁術的附屬,這一點孫策看的非常清楚。而且孫策的父親孫堅是為了袁術攻打荊州而戰死的,從情感和現實兩方面考慮,袁術還是會高看孫策一眼的,甚至是在孫策的努力下能夠讓袁術做出將孫堅的舊部交還給孫策的決定也是有可能的。第三個方面其實是孫策自身的自知之明。張紘的規劃中實際上是想讓孫策自己去發展地盤,憑藉的是孫策自身“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的威望,以及孫策父親孫堅所遺留下來的威名遺產。孫策如果這樣做雖然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卻很難迅速崛起,即便是有所成效,也會有被袁術兼併的風險,與其到頭來依舊給人做嫁衣,還不如直接成為袁術的屬下,藉著袁術這個保護傘,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去發展。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所以在綜合考量之後,孫策還是決定投奔了袁術。並且是在袁術這裡遇到了呂範和孫河。這兩個人後來也成為了孫策平定吳會時期的重要輔佐人物。

那麼孫策傳中為什麼要先寫孫策等人投奔吳景然後在寫他投奔袁術呢?是《三國志孫策傳》中記載錯誤了嗎?

這個恐怕也不是,因為孫策是有兩次投奔袁術的一個過程。第一次是從江都“徑到壽春見袁術”,第二次則是在他丹陽募兵失敗以後。孫策傳之所以先寫孫策投奔吳景,應該是考慮到美化孫氏家族的原因。

我們先來看孫策第一次“徑到壽春見袁術”的過程。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策來到壽春以後,很自然的會受到了袁術的重視。一方面是孫策父親孫堅為袁術爭戰而死的功勞事實,另一方面也是孫策自身優秀的表現。

據《江表傳》記載,孫策見到袁術以後“涕泣而言”,孫策說:“亡父昔從長沙入討董卓,與明使君會於南陽,同盟結好;不幸遇難,勳業不終。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大家注意這裡孫策的話,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孫堅所部始終是作為袁術附屬地位而存在的一股軍事力量,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是僱傭兵。但是在孫策的這番話中,孫策的父親孫堅當年是從長沙起兵討伐的董卓,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明使君”袁術相會於南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袁術“同盟結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說白了,在孫策口中,當年孫堅與袁術的關係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屬於同為諸侯的“會盟”的關係。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當時,只有十九歲的孫策是來投奔袁術的,可是他竟然當著袁術的面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這不得不讓人驚訝於他的勇氣與膽略。這段話,第一顯示出了孫策的態度,第二表現出了孫策的氣魄。

但是這些還不足以打動袁術,緊接著孫策又說出了父親孫堅去世但是沒有完成“勳業”的事實。所謂“勳業”顧名思義就是功勳事業。孫堅的功勳事業是什麼呢?推測來看,孫策所指的應該是袁術當年答應表孫堅為豫州刺史這件事。孫策這是很直白的給自己的父親邀功,只有父親的功勞足夠大,自己才能從袁術這裡得到更多的福報。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接下來,孫策話鋒一轉說到了自己現在的狀態。我們先再來讀一下孫策的這段話,品一下其中的意味:

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這裡的“”是有“我想”或者是“我希望”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孫策想要憑藉著我的先人對您袁術的“舊恩”,前來再次與你“憑結”,希望“明使君”您能垂察我的真誠。

憑結”這個詞一般的理解是“依附結納”的意思。在孫策的心裡“依附”於袁術是現階段的現實,但是與袁術“結納”則是他的目的。

現在,我們再來看孫策的這番話,可以說不卑不亢,既不委曲求全,又不恃“舊恩”自得,分寸把握的恰到好處。這其實是一種語言說話的藝術,而孫策在這短短的一段話中,將這種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袁術對孫策的態度是什麼樣的呢?《三國志》記載,袁術見到孫策時候的表現是“術甚奇之”。“”這個字可以理解成罕見的、奇怪的,但是還可以理解成出人意料的、驚異驚訝的。在這裡的含義很明顯應該是後者。袁術沒有料到孫堅會有這麼優秀的兒子,個人猜測之前袁術恐怕都沒見過孫策,更讓袁術沒有料到的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人,在袁術的眼裡或許孫策還只能算是個孩子,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竟然在自己這樣一個威震天下的諸侯霸主面前如此的鎮定自若,毫無卑屈之意,這不得不讓袁術對孫策另眼相看。《江表傳》記載“術甚貴異之”。這裡的“異之”與《三國志》中記載的“奇之”含義相同。“”的意思就是使之擁有尊貴的地位。

那麼袁術到底賦予孫策什麼樣尊貴的地位呢?這個雖然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想見,袁術見到孫策以後應該是會看在孫堅曾經為自己出生入死的原因上,賦予孫策超乎常人的尊貴地位。即便是出於收買人心的角度來考慮袁術也一定會這樣做。個人估計什麼買房置地贈送金銀之類的都不在話下,甚至是收為義子之類的套路應該也是會連續的上演。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我說袁術可能會提出收孫策為義子的這件事,並不是沒有根據的。據《三國志》記載,袁術曾經經常性的公開說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的話。這段話無論如何都會讓人聯想到後來曹操感慨孫權的話“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曹操的這句話是對敵方陣營領袖才能的感慨。而袁術則是對自己屬下的一番感慨,大家來體會一下袁術說出這番話時的語境和心境。當袁術在眾人甚至是孫策的面前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在他的心裡是有要收孫策為義子的這種想法的。而且在當時恐怕也會有袁術的一些喜歡奉承附和的屬下提出這一建議,只不過由於沒有得到孫策的響應與同意而最終作罷。這是孫策作為傳統中國長子的倔強固執的性格使然,卻自然而然為他在袁術這裡的發展設置了障礙。主要表現就是袁術遲遲不肯讓孫策擁有兵權,包括他父親孫堅的舊部也不肯交付給孫策。

袁術這樣做首先當然是對孫策的不信任,因為孫策畢竟是隻身投奔的袁術,沒有任何家人家眷在壽春,很難不讓袁術擔心與懷疑。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但是袁術不肯將孫堅舊部交付給孫策的做法在道義上無論如何都是理虧的。因為孫策是想要要回自己父親孫堅曾經統領的舊部,這支部隊實際上可以被稱之為孫家軍,他們原本就是孫氏家族的嫡系部隊。而且對於這支部隊本身,由孫策來統領實際上也是有一種歸屬感的。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這樣也就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孫策傳》中孫策先投奔吳景的直接記載,另一種是依據《呂範傳》中的記載推測得出的孫策先投奔袁術的結果。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孫策到底是先投奔的袁術還是吳景呢?

我個人認為,孫策是先投奔的袁術!也就是孫策沒有按照張紘的規劃先去投奔舅舅吳景,而是按著他自己的原定計劃去投奔的袁術。在《江表傳》中也明確記載孫策是“徑到壽春見袁術”,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聽從張紘的建議,而堅持己見呢?這大概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就是孫策當時雖然只有二十歲不到,也還什麼都不是,但是他閱歷很深,看人非常的準,他應該是可以看出他的這個舅舅吳景難成大事,而且他就算是到了吳景的手下,也很難得到重用,根本沒有前途。第二個方面就是當時的袁術是江南一帶實力雄厚的諸侯,有著四世三公的背景,孫策要想迅速獲得政治軍事地位避免不了的要先成為袁術的附屬,這一點孫策看的非常清楚。而且孫策的父親孫堅是為了袁術攻打荊州而戰死的,從情感和現實兩方面考慮,袁術還是會高看孫策一眼的,甚至是在孫策的努力下能夠讓袁術做出將孫堅的舊部交還給孫策的決定也是有可能的。第三個方面其實是孫策自身的自知之明。張紘的規劃中實際上是想讓孫策自己去發展地盤,憑藉的是孫策自身“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的威望,以及孫策父親孫堅所遺留下來的威名遺產。孫策如果這樣做雖然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卻很難迅速崛起,即便是有所成效,也會有被袁術兼併的風險,與其到頭來依舊給人做嫁衣,還不如直接成為袁術的屬下,藉著袁術這個保護傘,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去發展。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所以在綜合考量之後,孫策還是決定投奔了袁術。並且是在袁術這裡遇到了呂範和孫河。這兩個人後來也成為了孫策平定吳會時期的重要輔佐人物。

那麼孫策傳中為什麼要先寫孫策等人投奔吳景然後在寫他投奔袁術呢?是《三國志孫策傳》中記載錯誤了嗎?

這個恐怕也不是,因為孫策是有兩次投奔袁術的一個過程。第一次是從江都“徑到壽春見袁術”,第二次則是在他丹陽募兵失敗以後。孫策傳之所以先寫孫策投奔吳景,應該是考慮到美化孫氏家族的原因。

我們先來看孫策第一次“徑到壽春見袁術”的過程。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策來到壽春以後,很自然的會受到了袁術的重視。一方面是孫策父親孫堅為袁術爭戰而死的功勞事實,另一方面也是孫策自身優秀的表現。

據《江表傳》記載,孫策見到袁術以後“涕泣而言”,孫策說:“亡父昔從長沙入討董卓,與明使君會於南陽,同盟結好;不幸遇難,勳業不終。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大家注意這裡孫策的話,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孫堅所部始終是作為袁術附屬地位而存在的一股軍事力量,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是僱傭兵。但是在孫策的這番話中,孫策的父親孫堅當年是從長沙起兵討伐的董卓,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明使君”袁術相會於南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袁術“同盟結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說白了,在孫策口中,當年孫堅與袁術的關係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屬於同為諸侯的“會盟”的關係。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當時,只有十九歲的孫策是來投奔袁術的,可是他竟然當著袁術的面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這不得不讓人驚訝於他的勇氣與膽略。這段話,第一顯示出了孫策的態度,第二表現出了孫策的氣魄。

但是這些還不足以打動袁術,緊接著孫策又說出了父親孫堅去世但是沒有完成“勳業”的事實。所謂“勳業”顧名思義就是功勳事業。孫堅的功勳事業是什麼呢?推測來看,孫策所指的應該是袁術當年答應表孫堅為豫州刺史這件事。孫策這是很直白的給自己的父親邀功,只有父親的功勞足夠大,自己才能從袁術這裡得到更多的福報。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接下來,孫策話鋒一轉說到了自己現在的狀態。我們先再來讀一下孫策的這段話,品一下其中的意味:

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這裡的“”是有“我想”或者是“我希望”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孫策想要憑藉著我的先人對您袁術的“舊恩”,前來再次與你“憑結”,希望“明使君”您能垂察我的真誠。

憑結”這個詞一般的理解是“依附結納”的意思。在孫策的心裡“依附”於袁術是現階段的現實,但是與袁術“結納”則是他的目的。

現在,我們再來看孫策的這番話,可以說不卑不亢,既不委曲求全,又不恃“舊恩”自得,分寸把握的恰到好處。這其實是一種語言說話的藝術,而孫策在這短短的一段話中,將這種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袁術對孫策的態度是什麼樣的呢?《三國志》記載,袁術見到孫策時候的表現是“術甚奇之”。“”這個字可以理解成罕見的、奇怪的,但是還可以理解成出人意料的、驚異驚訝的。在這裡的含義很明顯應該是後者。袁術沒有料到孫堅會有這麼優秀的兒子,個人猜測之前袁術恐怕都沒見過孫策,更讓袁術沒有料到的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人,在袁術的眼裡或許孫策還只能算是個孩子,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竟然在自己這樣一個威震天下的諸侯霸主面前如此的鎮定自若,毫無卑屈之意,這不得不讓袁術對孫策另眼相看。《江表傳》記載“術甚貴異之”。這裡的“異之”與《三國志》中記載的“奇之”含義相同。“”的意思就是使之擁有尊貴的地位。

那麼袁術到底賦予孫策什麼樣尊貴的地位呢?這個雖然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想見,袁術見到孫策以後應該是會看在孫堅曾經為自己出生入死的原因上,賦予孫策超乎常人的尊貴地位。即便是出於收買人心的角度來考慮袁術也一定會這樣做。個人估計什麼買房置地贈送金銀之類的都不在話下,甚至是收為義子之類的套路應該也是會連續的上演。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我說袁術可能會提出收孫策為義子的這件事,並不是沒有根據的。據《三國志》記載,袁術曾經經常性的公開說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的話。這段話無論如何都會讓人聯想到後來曹操感慨孫權的話“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曹操的這句話是對敵方陣營領袖才能的感慨。而袁術則是對自己屬下的一番感慨,大家來體會一下袁術說出這番話時的語境和心境。當袁術在眾人甚至是孫策的面前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在他的心裡是有要收孫策為義子的這種想法的。而且在當時恐怕也會有袁術的一些喜歡奉承附和的屬下提出這一建議,只不過由於沒有得到孫策的響應與同意而最終作罷。這是孫策作為傳統中國長子的倔強固執的性格使然,卻自然而然為他在袁術這裡的發展設置了障礙。主要表現就是袁術遲遲不肯讓孫策擁有兵權,包括他父親孫堅的舊部也不肯交付給孫策。

袁術這樣做首先當然是對孫策的不信任,因為孫策畢竟是隻身投奔的袁術,沒有任何家人家眷在壽春,很難不讓袁術擔心與懷疑。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但是袁術不肯將孫堅舊部交付給孫策的做法在道義上無論如何都是理虧的。因為孫策是想要要回自己父親孫堅曾經統領的舊部,這支部隊實際上可以被稱之為孫家軍,他們原本就是孫氏家族的嫡系部隊。而且對於這支部隊本身,由孫策來統領實際上也是有一種歸屬感的。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河

基於這些原因,時間一長,袁術就不得不對孫策的這種訴求做出迴應或者安排。

不過老奸巨猾的袁術還是有許多方法來應付孫策的。比如,對於孫策想要領兵的這種訴求,袁術就想到了一個比較穩妥的應對策略。袁術對孫策說:“孤始用貴舅為丹楊太守,賢從伯陽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還依召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我之前任命了你的舅舅吳景為丹陽太守,你的從兄孫賁為丹陽都尉,他們所在的丹陽郡是出精兵的地方,不如你去那裡招募一批兵勇。”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這樣也就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孫策傳》中孫策先投奔吳景的直接記載,另一種是依據《呂範傳》中的記載推測得出的孫策先投奔袁術的結果。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孫策到底是先投奔的袁術還是吳景呢?

我個人認為,孫策是先投奔的袁術!也就是孫策沒有按照張紘的規劃先去投奔舅舅吳景,而是按著他自己的原定計劃去投奔的袁術。在《江表傳》中也明確記載孫策是“徑到壽春見袁術”,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聽從張紘的建議,而堅持己見呢?這大概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就是孫策當時雖然只有二十歲不到,也還什麼都不是,但是他閱歷很深,看人非常的準,他應該是可以看出他的這個舅舅吳景難成大事,而且他就算是到了吳景的手下,也很難得到重用,根本沒有前途。第二個方面就是當時的袁術是江南一帶實力雄厚的諸侯,有著四世三公的背景,孫策要想迅速獲得政治軍事地位避免不了的要先成為袁術的附屬,這一點孫策看的非常清楚。而且孫策的父親孫堅是為了袁術攻打荊州而戰死的,從情感和現實兩方面考慮,袁術還是會高看孫策一眼的,甚至是在孫策的努力下能夠讓袁術做出將孫堅的舊部交還給孫策的決定也是有可能的。第三個方面其實是孫策自身的自知之明。張紘的規劃中實際上是想讓孫策自己去發展地盤,憑藉的是孫策自身“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的威望,以及孫策父親孫堅所遺留下來的威名遺產。孫策如果這樣做雖然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卻很難迅速崛起,即便是有所成效,也會有被袁術兼併的風險,與其到頭來依舊給人做嫁衣,還不如直接成為袁術的屬下,藉著袁術這個保護傘,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去發展。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所以在綜合考量之後,孫策還是決定投奔了袁術。並且是在袁術這裡遇到了呂範和孫河。這兩個人後來也成為了孫策平定吳會時期的重要輔佐人物。

那麼孫策傳中為什麼要先寫孫策等人投奔吳景然後在寫他投奔袁術呢?是《三國志孫策傳》中記載錯誤了嗎?

這個恐怕也不是,因為孫策是有兩次投奔袁術的一個過程。第一次是從江都“徑到壽春見袁術”,第二次則是在他丹陽募兵失敗以後。孫策傳之所以先寫孫策投奔吳景,應該是考慮到美化孫氏家族的原因。

我們先來看孫策第一次“徑到壽春見袁術”的過程。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策來到壽春以後,很自然的會受到了袁術的重視。一方面是孫策父親孫堅為袁術爭戰而死的功勞事實,另一方面也是孫策自身優秀的表現。

據《江表傳》記載,孫策見到袁術以後“涕泣而言”,孫策說:“亡父昔從長沙入討董卓,與明使君會於南陽,同盟結好;不幸遇難,勳業不終。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大家注意這裡孫策的話,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孫堅所部始終是作為袁術附屬地位而存在的一股軍事力量,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是僱傭兵。但是在孫策的這番話中,孫策的父親孫堅當年是從長沙起兵討伐的董卓,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明使君”袁術相會於南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袁術“同盟結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說白了,在孫策口中,當年孫堅與袁術的關係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屬於同為諸侯的“會盟”的關係。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當時,只有十九歲的孫策是來投奔袁術的,可是他竟然當著袁術的面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這不得不讓人驚訝於他的勇氣與膽略。這段話,第一顯示出了孫策的態度,第二表現出了孫策的氣魄。

但是這些還不足以打動袁術,緊接著孫策又說出了父親孫堅去世但是沒有完成“勳業”的事實。所謂“勳業”顧名思義就是功勳事業。孫堅的功勳事業是什麼呢?推測來看,孫策所指的應該是袁術當年答應表孫堅為豫州刺史這件事。孫策這是很直白的給自己的父親邀功,只有父親的功勞足夠大,自己才能從袁術這裡得到更多的福報。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接下來,孫策話鋒一轉說到了自己現在的狀態。我們先再來讀一下孫策的這段話,品一下其中的意味:

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這裡的“”是有“我想”或者是“我希望”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孫策想要憑藉著我的先人對您袁術的“舊恩”,前來再次與你“憑結”,希望“明使君”您能垂察我的真誠。

憑結”這個詞一般的理解是“依附結納”的意思。在孫策的心裡“依附”於袁術是現階段的現實,但是與袁術“結納”則是他的目的。

現在,我們再來看孫策的這番話,可以說不卑不亢,既不委曲求全,又不恃“舊恩”自得,分寸把握的恰到好處。這其實是一種語言說話的藝術,而孫策在這短短的一段話中,將這種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袁術對孫策的態度是什麼樣的呢?《三國志》記載,袁術見到孫策時候的表現是“術甚奇之”。“”這個字可以理解成罕見的、奇怪的,但是還可以理解成出人意料的、驚異驚訝的。在這裡的含義很明顯應該是後者。袁術沒有料到孫堅會有這麼優秀的兒子,個人猜測之前袁術恐怕都沒見過孫策,更讓袁術沒有料到的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人,在袁術的眼裡或許孫策還只能算是個孩子,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竟然在自己這樣一個威震天下的諸侯霸主面前如此的鎮定自若,毫無卑屈之意,這不得不讓袁術對孫策另眼相看。《江表傳》記載“術甚貴異之”。這裡的“異之”與《三國志》中記載的“奇之”含義相同。“”的意思就是使之擁有尊貴的地位。

那麼袁術到底賦予孫策什麼樣尊貴的地位呢?這個雖然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想見,袁術見到孫策以後應該是會看在孫堅曾經為自己出生入死的原因上,賦予孫策超乎常人的尊貴地位。即便是出於收買人心的角度來考慮袁術也一定會這樣做。個人估計什麼買房置地贈送金銀之類的都不在話下,甚至是收為義子之類的套路應該也是會連續的上演。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我說袁術可能會提出收孫策為義子的這件事,並不是沒有根據的。據《三國志》記載,袁術曾經經常性的公開說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的話。這段話無論如何都會讓人聯想到後來曹操感慨孫權的話“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曹操的這句話是對敵方陣營領袖才能的感慨。而袁術則是對自己屬下的一番感慨,大家來體會一下袁術說出這番話時的語境和心境。當袁術在眾人甚至是孫策的面前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在他的心裡是有要收孫策為義子的這種想法的。而且在當時恐怕也會有袁術的一些喜歡奉承附和的屬下提出這一建議,只不過由於沒有得到孫策的響應與同意而最終作罷。這是孫策作為傳統中國長子的倔強固執的性格使然,卻自然而然為他在袁術這裡的發展設置了障礙。主要表現就是袁術遲遲不肯讓孫策擁有兵權,包括他父親孫堅的舊部也不肯交付給孫策。

袁術這樣做首先當然是對孫策的不信任,因為孫策畢竟是隻身投奔的袁術,沒有任何家人家眷在壽春,很難不讓袁術擔心與懷疑。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但是袁術不肯將孫堅舊部交付給孫策的做法在道義上無論如何都是理虧的。因為孫策是想要要回自己父親孫堅曾經統領的舊部,這支部隊實際上可以被稱之為孫家軍,他們原本就是孫氏家族的嫡系部隊。而且對於這支部隊本身,由孫策來統領實際上也是有一種歸屬感的。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河

基於這些原因,時間一長,袁術就不得不對孫策的這種訴求做出迴應或者安排。

不過老奸巨猾的袁術還是有許多方法來應付孫策的。比如,對於孫策想要領兵的這種訴求,袁術就想到了一個比較穩妥的應對策略。袁術對孫策說:“孤始用貴舅為丹楊太守,賢從伯陽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還依召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我之前任命了你的舅舅吳景為丹陽太守,你的從兄孫賁為丹陽都尉,他們所在的丹陽郡是出精兵的地方,不如你去那裡招募一批兵勇。”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賁

個人估計,袁術應該是打著自己連年爭戰兵源不足的幌子,來拒絕孫策接管孫堅舊部的訴求的。這一點其實也算是實情,畢竟當時袁術的確四處用兵。而且讓孫策自己去招募兵勇的做法也符合當時的慣例與現實。

對於孫策來說,想在袁術這裡輕易的得到兵權已經是不可能的了,這一點孫策清楚的知道。袁術既然賦予了孫策去丹陽合法募兵的權力,也算是比較折中的辦法,對於孫策來說不失為一次良機。於是孫策和他的團隊決定前往丹陽募兵。這應該才是《三國志》中所記載的“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的初始原因。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這樣也就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孫策傳》中孫策先投奔吳景的直接記載,另一種是依據《呂範傳》中的記載推測得出的孫策先投奔袁術的結果。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孫策到底是先投奔的袁術還是吳景呢?

我個人認為,孫策是先投奔的袁術!也就是孫策沒有按照張紘的規劃先去投奔舅舅吳景,而是按著他自己的原定計劃去投奔的袁術。在《江表傳》中也明確記載孫策是“徑到壽春見袁術”,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聽從張紘的建議,而堅持己見呢?這大概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就是孫策當時雖然只有二十歲不到,也還什麼都不是,但是他閱歷很深,看人非常的準,他應該是可以看出他的這個舅舅吳景難成大事,而且他就算是到了吳景的手下,也很難得到重用,根本沒有前途。第二個方面就是當時的袁術是江南一帶實力雄厚的諸侯,有著四世三公的背景,孫策要想迅速獲得政治軍事地位避免不了的要先成為袁術的附屬,這一點孫策看的非常清楚。而且孫策的父親孫堅是為了袁術攻打荊州而戰死的,從情感和現實兩方面考慮,袁術還是會高看孫策一眼的,甚至是在孫策的努力下能夠讓袁術做出將孫堅的舊部交還給孫策的決定也是有可能的。第三個方面其實是孫策自身的自知之明。張紘的規劃中實際上是想讓孫策自己去發展地盤,憑藉的是孫策自身“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的威望,以及孫策父親孫堅所遺留下來的威名遺產。孫策如果這樣做雖然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卻很難迅速崛起,即便是有所成效,也會有被袁術兼併的風險,與其到頭來依舊給人做嫁衣,還不如直接成為袁術的屬下,藉著袁術這個保護傘,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去發展。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所以在綜合考量之後,孫策還是決定投奔了袁術。並且是在袁術這裡遇到了呂範和孫河。這兩個人後來也成為了孫策平定吳會時期的重要輔佐人物。

那麼孫策傳中為什麼要先寫孫策等人投奔吳景然後在寫他投奔袁術呢?是《三國志孫策傳》中記載錯誤了嗎?

這個恐怕也不是,因為孫策是有兩次投奔袁術的一個過程。第一次是從江都“徑到壽春見袁術”,第二次則是在他丹陽募兵失敗以後。孫策傳之所以先寫孫策投奔吳景,應該是考慮到美化孫氏家族的原因。

我們先來看孫策第一次“徑到壽春見袁術”的過程。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策來到壽春以後,很自然的會受到了袁術的重視。一方面是孫策父親孫堅為袁術爭戰而死的功勞事實,另一方面也是孫策自身優秀的表現。

據《江表傳》記載,孫策見到袁術以後“涕泣而言”,孫策說:“亡父昔從長沙入討董卓,與明使君會於南陽,同盟結好;不幸遇難,勳業不終。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大家注意這裡孫策的話,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孫堅所部始終是作為袁術附屬地位而存在的一股軍事力量,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是僱傭兵。但是在孫策的這番話中,孫策的父親孫堅當年是從長沙起兵討伐的董卓,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明使君”袁術相會於南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袁術“同盟結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說白了,在孫策口中,當年孫堅與袁術的關係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屬於同為諸侯的“會盟”的關係。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當時,只有十九歲的孫策是來投奔袁術的,可是他竟然當著袁術的面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這不得不讓人驚訝於他的勇氣與膽略。這段話,第一顯示出了孫策的態度,第二表現出了孫策的氣魄。

但是這些還不足以打動袁術,緊接著孫策又說出了父親孫堅去世但是沒有完成“勳業”的事實。所謂“勳業”顧名思義就是功勳事業。孫堅的功勳事業是什麼呢?推測來看,孫策所指的應該是袁術當年答應表孫堅為豫州刺史這件事。孫策這是很直白的給自己的父親邀功,只有父親的功勞足夠大,自己才能從袁術這裡得到更多的福報。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接下來,孫策話鋒一轉說到了自己現在的狀態。我們先再來讀一下孫策的這段話,品一下其中的意味:

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這裡的“”是有“我想”或者是“我希望”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孫策想要憑藉著我的先人對您袁術的“舊恩”,前來再次與你“憑結”,希望“明使君”您能垂察我的真誠。

憑結”這個詞一般的理解是“依附結納”的意思。在孫策的心裡“依附”於袁術是現階段的現實,但是與袁術“結納”則是他的目的。

現在,我們再來看孫策的這番話,可以說不卑不亢,既不委曲求全,又不恃“舊恩”自得,分寸把握的恰到好處。這其實是一種語言說話的藝術,而孫策在這短短的一段話中,將這種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袁術對孫策的態度是什麼樣的呢?《三國志》記載,袁術見到孫策時候的表現是“術甚奇之”。“”這個字可以理解成罕見的、奇怪的,但是還可以理解成出人意料的、驚異驚訝的。在這裡的含義很明顯應該是後者。袁術沒有料到孫堅會有這麼優秀的兒子,個人猜測之前袁術恐怕都沒見過孫策,更讓袁術沒有料到的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人,在袁術的眼裡或許孫策還只能算是個孩子,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竟然在自己這樣一個威震天下的諸侯霸主面前如此的鎮定自若,毫無卑屈之意,這不得不讓袁術對孫策另眼相看。《江表傳》記載“術甚貴異之”。這裡的“異之”與《三國志》中記載的“奇之”含義相同。“”的意思就是使之擁有尊貴的地位。

那麼袁術到底賦予孫策什麼樣尊貴的地位呢?這個雖然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想見,袁術見到孫策以後應該是會看在孫堅曾經為自己出生入死的原因上,賦予孫策超乎常人的尊貴地位。即便是出於收買人心的角度來考慮袁術也一定會這樣做。個人估計什麼買房置地贈送金銀之類的都不在話下,甚至是收為義子之類的套路應該也是會連續的上演。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我說袁術可能會提出收孫策為義子的這件事,並不是沒有根據的。據《三國志》記載,袁術曾經經常性的公開說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的話。這段話無論如何都會讓人聯想到後來曹操感慨孫權的話“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曹操的這句話是對敵方陣營領袖才能的感慨。而袁術則是對自己屬下的一番感慨,大家來體會一下袁術說出這番話時的語境和心境。當袁術在眾人甚至是孫策的面前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在他的心裡是有要收孫策為義子的這種想法的。而且在當時恐怕也會有袁術的一些喜歡奉承附和的屬下提出這一建議,只不過由於沒有得到孫策的響應與同意而最終作罷。這是孫策作為傳統中國長子的倔強固執的性格使然,卻自然而然為他在袁術這裡的發展設置了障礙。主要表現就是袁術遲遲不肯讓孫策擁有兵權,包括他父親孫堅的舊部也不肯交付給孫策。

袁術這樣做首先當然是對孫策的不信任,因為孫策畢竟是隻身投奔的袁術,沒有任何家人家眷在壽春,很難不讓袁術擔心與懷疑。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但是袁術不肯將孫堅舊部交付給孫策的做法在道義上無論如何都是理虧的。因為孫策是想要要回自己父親孫堅曾經統領的舊部,這支部隊實際上可以被稱之為孫家軍,他們原本就是孫氏家族的嫡系部隊。而且對於這支部隊本身,由孫策來統領實際上也是有一種歸屬感的。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河

基於這些原因,時間一長,袁術就不得不對孫策的這種訴求做出迴應或者安排。

不過老奸巨猾的袁術還是有許多方法來應付孫策的。比如,對於孫策想要領兵的這種訴求,袁術就想到了一個比較穩妥的應對策略。袁術對孫策說:“孤始用貴舅為丹楊太守,賢從伯陽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還依召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我之前任命了你的舅舅吳景為丹陽太守,你的從兄孫賁為丹陽都尉,他們所在的丹陽郡是出精兵的地方,不如你去那裡招募一批兵勇。”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賁

個人估計,袁術應該是打著自己連年爭戰兵源不足的幌子,來拒絕孫策接管孫堅舊部的訴求的。這一點其實也算是實情,畢竟當時袁術的確四處用兵。而且讓孫策自己去招募兵勇的做法也符合當時的慣例與現實。

對於孫策來說,想在袁術這裡輕易的得到兵權已經是不可能的了,這一點孫策清楚的知道。袁術既然賦予了孫策去丹陽合法募兵的權力,也算是比較折中的辦法,對於孫策來說不失為一次良機。於是孫策和他的團隊決定前往丹陽募兵。這應該才是《三國志》中所記載的“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的初始原因。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個人猜測,孫策應該是在這個時候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丹陽吳景。也應該是在這個時候,分派呂範去到江都迎接“太妃”前往丹陽相會的。呂範在這一次跟隨孫策,可以說是傾其所有來資助孫策的。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將私客百人歸策”,可見其對孫策的赤誠之心。這可能也是孫策“因緣召募得數百人”的基礎所在。不過,孫策所招募的這數百人的兵馬,還沒有作成氣候的時候,就被山越宗賊出身的涇縣大帥祖郎所襲“幾至危殆”,差一點就丟掉了性命。這一點在後來祖郎投降孫策以後,孫策安撫祖郎的話中可以得到印證。這段話記載在裴松之註釋《三國志吳書孫輔傳》引用的《江表傳》中,原文是這樣:“策謂郎曰:‘爾昔襲擊孤,斫孤馬鞍,今創軍立事,除棄宿恨,惟取能用,與天下通耳。非但汝,汝莫恐怖。’郎叩頭謝罪。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這樣也就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孫策傳》中孫策先投奔吳景的直接記載,另一種是依據《呂範傳》中的記載推測得出的孫策先投奔袁術的結果。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孫策到底是先投奔的袁術還是吳景呢?

我個人認為,孫策是先投奔的袁術!也就是孫策沒有按照張紘的規劃先去投奔舅舅吳景,而是按著他自己的原定計劃去投奔的袁術。在《江表傳》中也明確記載孫策是“徑到壽春見袁術”,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聽從張紘的建議,而堅持己見呢?這大概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就是孫策當時雖然只有二十歲不到,也還什麼都不是,但是他閱歷很深,看人非常的準,他應該是可以看出他的這個舅舅吳景難成大事,而且他就算是到了吳景的手下,也很難得到重用,根本沒有前途。第二個方面就是當時的袁術是江南一帶實力雄厚的諸侯,有著四世三公的背景,孫策要想迅速獲得政治軍事地位避免不了的要先成為袁術的附屬,這一點孫策看的非常清楚。而且孫策的父親孫堅是為了袁術攻打荊州而戰死的,從情感和現實兩方面考慮,袁術還是會高看孫策一眼的,甚至是在孫策的努力下能夠讓袁術做出將孫堅的舊部交還給孫策的決定也是有可能的。第三個方面其實是孫策自身的自知之明。張紘的規劃中實際上是想讓孫策自己去發展地盤,憑藉的是孫策自身“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的威望,以及孫策父親孫堅所遺留下來的威名遺產。孫策如果這樣做雖然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卻很難迅速崛起,即便是有所成效,也會有被袁術兼併的風險,與其到頭來依舊給人做嫁衣,還不如直接成為袁術的屬下,藉著袁術這個保護傘,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去發展。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所以在綜合考量之後,孫策還是決定投奔了袁術。並且是在袁術這裡遇到了呂範和孫河。這兩個人後來也成為了孫策平定吳會時期的重要輔佐人物。

那麼孫策傳中為什麼要先寫孫策等人投奔吳景然後在寫他投奔袁術呢?是《三國志孫策傳》中記載錯誤了嗎?

這個恐怕也不是,因為孫策是有兩次投奔袁術的一個過程。第一次是從江都“徑到壽春見袁術”,第二次則是在他丹陽募兵失敗以後。孫策傳之所以先寫孫策投奔吳景,應該是考慮到美化孫氏家族的原因。

我們先來看孫策第一次“徑到壽春見袁術”的過程。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策來到壽春以後,很自然的會受到了袁術的重視。一方面是孫策父親孫堅為袁術爭戰而死的功勞事實,另一方面也是孫策自身優秀的表現。

據《江表傳》記載,孫策見到袁術以後“涕泣而言”,孫策說:“亡父昔從長沙入討董卓,與明使君會於南陽,同盟結好;不幸遇難,勳業不終。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大家注意這裡孫策的話,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孫堅所部始終是作為袁術附屬地位而存在的一股軍事力量,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是僱傭兵。但是在孫策的這番話中,孫策的父親孫堅當年是從長沙起兵討伐的董卓,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明使君”袁術相會於南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袁術“同盟結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說白了,在孫策口中,當年孫堅與袁術的關係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屬於同為諸侯的“會盟”的關係。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當時,只有十九歲的孫策是來投奔袁術的,可是他竟然當著袁術的面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這不得不讓人驚訝於他的勇氣與膽略。這段話,第一顯示出了孫策的態度,第二表現出了孫策的氣魄。

但是這些還不足以打動袁術,緊接著孫策又說出了父親孫堅去世但是沒有完成“勳業”的事實。所謂“勳業”顧名思義就是功勳事業。孫堅的功勳事業是什麼呢?推測來看,孫策所指的應該是袁術當年答應表孫堅為豫州刺史這件事。孫策這是很直白的給自己的父親邀功,只有父親的功勞足夠大,自己才能從袁術這裡得到更多的福報。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接下來,孫策話鋒一轉說到了自己現在的狀態。我們先再來讀一下孫策的這段話,品一下其中的意味:

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這裡的“”是有“我想”或者是“我希望”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孫策想要憑藉著我的先人對您袁術的“舊恩”,前來再次與你“憑結”,希望“明使君”您能垂察我的真誠。

憑結”這個詞一般的理解是“依附結納”的意思。在孫策的心裡“依附”於袁術是現階段的現實,但是與袁術“結納”則是他的目的。

現在,我們再來看孫策的這番話,可以說不卑不亢,既不委曲求全,又不恃“舊恩”自得,分寸把握的恰到好處。這其實是一種語言說話的藝術,而孫策在這短短的一段話中,將這種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袁術對孫策的態度是什麼樣的呢?《三國志》記載,袁術見到孫策時候的表現是“術甚奇之”。“”這個字可以理解成罕見的、奇怪的,但是還可以理解成出人意料的、驚異驚訝的。在這裡的含義很明顯應該是後者。袁術沒有料到孫堅會有這麼優秀的兒子,個人猜測之前袁術恐怕都沒見過孫策,更讓袁術沒有料到的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人,在袁術的眼裡或許孫策還只能算是個孩子,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竟然在自己這樣一個威震天下的諸侯霸主面前如此的鎮定自若,毫無卑屈之意,這不得不讓袁術對孫策另眼相看。《江表傳》記載“術甚貴異之”。這裡的“異之”與《三國志》中記載的“奇之”含義相同。“”的意思就是使之擁有尊貴的地位。

那麼袁術到底賦予孫策什麼樣尊貴的地位呢?這個雖然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想見,袁術見到孫策以後應該是會看在孫堅曾經為自己出生入死的原因上,賦予孫策超乎常人的尊貴地位。即便是出於收買人心的角度來考慮袁術也一定會這樣做。個人估計什麼買房置地贈送金銀之類的都不在話下,甚至是收為義子之類的套路應該也是會連續的上演。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我說袁術可能會提出收孫策為義子的這件事,並不是沒有根據的。據《三國志》記載,袁術曾經經常性的公開說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的話。這段話無論如何都會讓人聯想到後來曹操感慨孫權的話“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曹操的這句話是對敵方陣營領袖才能的感慨。而袁術則是對自己屬下的一番感慨,大家來體會一下袁術說出這番話時的語境和心境。當袁術在眾人甚至是孫策的面前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在他的心裡是有要收孫策為義子的這種想法的。而且在當時恐怕也會有袁術的一些喜歡奉承附和的屬下提出這一建議,只不過由於沒有得到孫策的響應與同意而最終作罷。這是孫策作為傳統中國長子的倔強固執的性格使然,卻自然而然為他在袁術這裡的發展設置了障礙。主要表現就是袁術遲遲不肯讓孫策擁有兵權,包括他父親孫堅的舊部也不肯交付給孫策。

袁術這樣做首先當然是對孫策的不信任,因為孫策畢竟是隻身投奔的袁術,沒有任何家人家眷在壽春,很難不讓袁術擔心與懷疑。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但是袁術不肯將孫堅舊部交付給孫策的做法在道義上無論如何都是理虧的。因為孫策是想要要回自己父親孫堅曾經統領的舊部,這支部隊實際上可以被稱之為孫家軍,他們原本就是孫氏家族的嫡系部隊。而且對於這支部隊本身,由孫策來統領實際上也是有一種歸屬感的。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河

基於這些原因,時間一長,袁術就不得不對孫策的這種訴求做出迴應或者安排。

不過老奸巨猾的袁術還是有許多方法來應付孫策的。比如,對於孫策想要領兵的這種訴求,袁術就想到了一個比較穩妥的應對策略。袁術對孫策說:“孤始用貴舅為丹楊太守,賢從伯陽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還依召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我之前任命了你的舅舅吳景為丹陽太守,你的從兄孫賁為丹陽都尉,他們所在的丹陽郡是出精兵的地方,不如你去那裡招募一批兵勇。”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賁

個人估計,袁術應該是打著自己連年爭戰兵源不足的幌子,來拒絕孫策接管孫堅舊部的訴求的。這一點其實也算是實情,畢竟當時袁術的確四處用兵。而且讓孫策自己去招募兵勇的做法也符合當時的慣例與現實。

對於孫策來說,想在袁術這裡輕易的得到兵權已經是不可能的了,這一點孫策清楚的知道。袁術既然賦予了孫策去丹陽合法募兵的權力,也算是比較折中的辦法,對於孫策來說不失為一次良機。於是孫策和他的團隊決定前往丹陽募兵。這應該才是《三國志》中所記載的“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的初始原因。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個人猜測,孫策應該是在這個時候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丹陽吳景。也應該是在這個時候,分派呂範去到江都迎接“太妃”前往丹陽相會的。呂範在這一次跟隨孫策,可以說是傾其所有來資助孫策的。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將私客百人歸策”,可見其對孫策的赤誠之心。這可能也是孫策“因緣召募得數百人”的基礎所在。不過,孫策所招募的這數百人的兵馬,還沒有作成氣候的時候,就被山越宗賊出身的涇縣大帥祖郎所襲“幾至危殆”,差一點就丟掉了性命。這一點在後來祖郎投降孫策以後,孫策安撫祖郎的話中可以得到印證。這段話記載在裴松之註釋《三國志吳書孫輔傳》引用的《江表傳》中,原文是這樣:“策謂郎曰:‘爾昔襲擊孤,斫孤馬鞍,今創軍立事,除棄宿恨,惟取能用,與天下通耳。非但汝,汝莫恐怖。’郎叩頭謝罪。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祖郎

這段話中,孫策自己所說“爾昔襲擊孤,斫孤馬鞍”的話應該是屬於實情,“斫”讀作(zhuó)意思就是用刀斧砍。由此我們可以想見當時孫策的處境有多麼的驚險,敵人的刀斧已經看在了孫策的馬鞍上了,真是險些喪掉了性命。

募兵失敗的孫策身心疲憊又無可奈何,是繼續留在丹陽發展,還是返回壽春去見袁術,亦或是就此自暴自棄放棄自己的夢想呢?

孫策到底會如何抉擇?

"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孫策(三)丹陽募兵

文:小A斯蒂芬

在上一篇中我們講到孫策將家人託付給張紘之後,離開江都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在他離開江都以前,曾經與張紘有過一番關於人生規劃的長談。按著張紘的規劃,孫策應該是去投奔丹陽自己的舅舅吳景,然後“收兵吳會”。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在離開江都以後有沒有按照張紘的這一番規劃去行事呢?

據《三國志吳書孫策傳》記載“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興平元年,從袁術。

從這段記載來看很明顯,孫策是先去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還將母親和家人安置在了吳景這裡。但是在這裡非常奇怪的是“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孫策投奔吳景的時候是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吳景。但是根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避亂壽春的時候 “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委暱”就是與之親近的意思。也就是說孫策和呂範是在壽春相見並開始交好親近的,而在這之後孫策和呂範以及孫河等人才又投奔的丹陽太守吳景。這其實也就代表著孫策必須先投奔到壽春袁術這裡,才能夠見到呂範。而且在呂範傳中還明確記載,孫策是在壽春委託呂範去江都迎接“太妃”也就是孫策的母親,雖然並沒有記載孫策讓呂範迎接母親是去到哪裡,但是推斷來看,去到丹陽吳景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這樣也就產生了兩種說法,一種是《孫策傳》中孫策先投奔吳景的直接記載,另一種是依據《呂範傳》中的記載推測得出的孫策先投奔袁術的結果。那麼,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正確?孫策到底是先投奔的袁術還是吳景呢?

我個人認為,孫策是先投奔的袁術!也就是孫策沒有按照張紘的規劃先去投奔舅舅吳景,而是按著他自己的原定計劃去投奔的袁術。在《江表傳》中也明確記載孫策是“徑到壽春見袁術”,這也可以作為一個佐證。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聽從張紘的建議,而堅持己見呢?這大概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就是孫策當時雖然只有二十歲不到,也還什麼都不是,但是他閱歷很深,看人非常的準,他應該是可以看出他的這個舅舅吳景難成大事,而且他就算是到了吳景的手下,也很難得到重用,根本沒有前途。第二個方面就是當時的袁術是江南一帶實力雄厚的諸侯,有著四世三公的背景,孫策要想迅速獲得政治軍事地位避免不了的要先成為袁術的附屬,這一點孫策看的非常清楚。而且孫策的父親孫堅是為了袁術攻打荊州而戰死的,從情感和現實兩方面考慮,袁術還是會高看孫策一眼的,甚至是在孫策的努力下能夠讓袁術做出將孫堅的舊部交還給孫策的決定也是有可能的。第三個方面其實是孫策自身的自知之明。張紘的規劃中實際上是想讓孫策自己去發展地盤,憑藉的是孫策自身“收合士大夫,江、淮間人鹹向之”的威望,以及孫策父親孫堅所遺留下來的威名遺產。孫策如果這樣做雖然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卻很難迅速崛起,即便是有所成效,也會有被袁術兼併的風險,與其到頭來依舊給人做嫁衣,還不如直接成為袁術的屬下,藉著袁術這個保護傘,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去發展。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所以在綜合考量之後,孫策還是決定投奔了袁術。並且是在袁術這裡遇到了呂範和孫河。這兩個人後來也成為了孫策平定吳會時期的重要輔佐人物。

那麼孫策傳中為什麼要先寫孫策等人投奔吳景然後在寫他投奔袁術呢?是《三國志孫策傳》中記載錯誤了嗎?

這個恐怕也不是,因為孫策是有兩次投奔袁術的一個過程。第一次是從江都“徑到壽春見袁術”,第二次則是在他丹陽募兵失敗以後。孫策傳之所以先寫孫策投奔吳景,應該是考慮到美化孫氏家族的原因。

我們先來看孫策第一次“徑到壽春見袁術”的過程。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策來到壽春以後,很自然的會受到了袁術的重視。一方面是孫策父親孫堅為袁術爭戰而死的功勞事實,另一方面也是孫策自身優秀的表現。

據《江表傳》記載,孫策見到袁術以後“涕泣而言”,孫策說:“亡父昔從長沙入討董卓,與明使君會於南陽,同盟結好;不幸遇難,勳業不終。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大家注意這裡孫策的話,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孫堅所部始終是作為袁術附屬地位而存在的一股軍事力量,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是僱傭兵。但是在孫策的這番話中,孫策的父親孫堅當年是從長沙起兵討伐的董卓,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明使君”袁術相會於南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是與袁術“同盟結好”,而不是投奔到袁術的麾下。說白了,在孫策口中,當年孫堅與袁術的關係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屬於同為諸侯的“會盟”的關係。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當時,只有十九歲的孫策是來投奔袁術的,可是他竟然當著袁術的面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這不得不讓人驚訝於他的勇氣與膽略。這段話,第一顯示出了孫策的態度,第二表現出了孫策的氣魄。

但是這些還不足以打動袁術,緊接著孫策又說出了父親孫堅去世但是沒有完成“勳業”的事實。所謂“勳業”顧名思義就是功勳事業。孫堅的功勳事業是什麼呢?推測來看,孫策所指的應該是袁術當年答應表孫堅為豫州刺史這件事。孫策這是很直白的給自己的父親邀功,只有父親的功勞足夠大,自己才能從袁術這裡得到更多的福報。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接下來,孫策話鋒一轉說到了自己現在的狀態。我們先再來讀一下孫策的這段話,品一下其中的意味:

策感惟先人舊恩,欲自憑結,願明使君垂察其誠。

這裡的“”是有“我想”或者是“我希望”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孫策想要憑藉著我的先人對您袁術的“舊恩”,前來再次與你“憑結”,希望“明使君”您能垂察我的真誠。

憑結”這個詞一般的理解是“依附結納”的意思。在孫策的心裡“依附”於袁術是現階段的現實,但是與袁術“結納”則是他的目的。

現在,我們再來看孫策的這番話,可以說不卑不亢,既不委曲求全,又不恃“舊恩”自得,分寸把握的恰到好處。這其實是一種語言說話的藝術,而孫策在這短短的一段話中,將這種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那麼,袁術對孫策的態度是什麼樣的呢?《三國志》記載,袁術見到孫策時候的表現是“術甚奇之”。“”這個字可以理解成罕見的、奇怪的,但是還可以理解成出人意料的、驚異驚訝的。在這裡的含義很明顯應該是後者。袁術沒有料到孫堅會有這麼優秀的兒子,個人猜測之前袁術恐怕都沒見過孫策,更讓袁術沒有料到的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人,在袁術的眼裡或許孫策還只能算是個孩子,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竟然在自己這樣一個威震天下的諸侯霸主面前如此的鎮定自若,毫無卑屈之意,這不得不讓袁術對孫策另眼相看。《江表傳》記載“術甚貴異之”。這裡的“異之”與《三國志》中記載的“奇之”含義相同。“”的意思就是使之擁有尊貴的地位。

那麼袁術到底賦予孫策什麼樣尊貴的地位呢?這個雖然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我們可以想見,袁術見到孫策以後應該是會看在孫堅曾經為自己出生入死的原因上,賦予孫策超乎常人的尊貴地位。即便是出於收買人心的角度來考慮袁術也一定會這樣做。個人估計什麼買房置地贈送金銀之類的都不在話下,甚至是收為義子之類的套路應該也是會連續的上演。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我說袁術可能會提出收孫策為義子的這件事,並不是沒有根據的。據《三國志》記載,袁術曾經經常性的公開說道:“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的話。這段話無論如何都會讓人聯想到後來曹操感慨孫權的話“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曹操的這句話是對敵方陣營領袖才能的感慨。而袁術則是對自己屬下的一番感慨,大家來體會一下袁術說出這番話時的語境和心境。當袁術在眾人甚至是孫策的面前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在他的心裡是有要收孫策為義子的這種想法的。而且在當時恐怕也會有袁術的一些喜歡奉承附和的屬下提出這一建議,只不過由於沒有得到孫策的響應與同意而最終作罷。這是孫策作為傳統中國長子的倔強固執的性格使然,卻自然而然為他在袁術這裡的發展設置了障礙。主要表現就是袁術遲遲不肯讓孫策擁有兵權,包括他父親孫堅的舊部也不肯交付給孫策。

袁術這樣做首先當然是對孫策的不信任,因為孫策畢竟是隻身投奔的袁術,沒有任何家人家眷在壽春,很難不讓袁術擔心與懷疑。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但是袁術不肯將孫堅舊部交付給孫策的做法在道義上無論如何都是理虧的。因為孫策是想要要回自己父親孫堅曾經統領的舊部,這支部隊實際上可以被稱之為孫家軍,他們原本就是孫氏家族的嫡系部隊。而且對於這支部隊本身,由孫策來統領實際上也是有一種歸屬感的。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河

基於這些原因,時間一長,袁術就不得不對孫策的這種訴求做出迴應或者安排。

不過老奸巨猾的袁術還是有許多方法來應付孫策的。比如,對於孫策想要領兵的這種訴求,袁術就想到了一個比較穩妥的應對策略。袁術對孫策說:“孤始用貴舅為丹楊太守,賢從伯陽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還依召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我之前任命了你的舅舅吳景為丹陽太守,你的從兄孫賁為丹陽都尉,他們所在的丹陽郡是出精兵的地方,不如你去那裡招募一批兵勇。”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孫賁

個人估計,袁術應該是打著自己連年爭戰兵源不足的幌子,來拒絕孫策接管孫堅舊部的訴求的。這一點其實也算是實情,畢竟當時袁術的確四處用兵。而且讓孫策自己去招募兵勇的做法也符合當時的慣例與現實。

對於孫策來說,想在袁術這裡輕易的得到兵權已經是不可能的了,這一點孫策清楚的知道。袁術既然賦予了孫策去丹陽合法募兵的權力,也算是比較折中的辦法,對於孫策來說不失為一次良機。於是孫策和他的團隊決定前往丹陽募兵。這應該才是《三國志》中所記載的“策舅吳景,時為丹楊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的初始原因。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個人猜測,孫策應該是在這個時候與呂範、孫河一起,投奔的丹陽吳景。也應該是在這個時候,分派呂範去到江都迎接“太妃”前往丹陽相會的。呂範在這一次跟隨孫策,可以說是傾其所有來資助孫策的。據《三國志吳書呂範傳》記載,呂範“將私客百人歸策”,可見其對孫策的赤誠之心。這可能也是孫策“因緣召募得數百人”的基礎所在。不過,孫策所招募的這數百人的兵馬,還沒有作成氣候的時候,就被山越宗賊出身的涇縣大帥祖郎所襲“幾至危殆”,差一點就丟掉了性命。這一點在後來祖郎投降孫策以後,孫策安撫祖郎的話中可以得到印證。這段話記載在裴松之註釋《三國志吳書孫輔傳》引用的《江表傳》中,原文是這樣:“策謂郎曰:‘爾昔襲擊孤,斫孤馬鞍,今創軍立事,除棄宿恨,惟取能用,與天下通耳。非但汝,汝莫恐怖。’郎叩頭謝罪。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祖郎

這段話中,孫策自己所說“爾昔襲擊孤,斫孤馬鞍”的話應該是屬於實情,“斫”讀作(zhuó)意思就是用刀斧砍。由此我們可以想見當時孫策的處境有多麼的驚險,敵人的刀斧已經看在了孫策的馬鞍上了,真是險些喪掉了性命。

募兵失敗的孫策身心疲憊又無可奈何,是繼續留在丹陽發展,還是返回壽春去見袁術,亦或是就此自暴自棄放棄自己的夢想呢?

孫策到底會如何抉擇?

孫策緣何投奔袁術而不是舅吳景,現實分析在這裡道出險惡真實原因

請看下一篇,紀傳體三國評傳自媒體,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系列文集《三國默示錄》——孫策篇之四,為您繼續解讀!

小A斯蒂芬寫於2019年8月21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