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建立強大國防工業

十月革命後,莫斯科開始建立自己的軍事工業。 由於長期把國防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從1918年建國初始到1991年蘇聯解體這70多年間, 蘇聯建立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防工業。

冷戰時期, 莫斯科為了與美國進行全球性的戰略抗衡, 保持蘇聯世界超級大國地位, 建立了一整套規模空前龐大, 品種齊全的國防科研系統和軍事工業生產體系,並不斷研製生產新式武器, 以始終保證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和世界領先水平。

蘇聯軍工所需的重要原料和材料均能自行生產。在犧牲整個國民經濟的情況下, 莫斯科一直將資金和優秀的科技人才優先投入軍事部門,並給科技人員以優厚的待遇。

就是在帝國崩潰前夕的1991年,仍將國民生產總值的8%用於軍事, 如果再包括間接費用, 實際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7%,由此可見蘇聯軍事工業規模之龐大。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鄂木斯克坦克廠和下塔吉爾坦克廠的生產線一度擁有著驚人的產能

蘇聯的軍工企業分別隸屬於國防、航空、機械、通信、無線電、造船、電力、核動力8大部(有的又稱為9大部門)。上級機關是直屬蘇聯政府的國家軍事工業委員會,該委員會對這些部進行指令性的管理。

20世紀80年代末, 蘇聯境內共有134個武器總裝配廠和3000餘個部件和分系統生產廠, 能生產150餘種重要的武器系統。

即使在民用工業部門中,也有60%的民品工廠從事軍品生產。從事國防科研的研究所約有450個,佔全國研究所的14%,有50個主要的武器設計局, 民用科研所中有近1/2從事與國防有關的應用研究或基礎研究。

軍工部門的從業人員數百萬,如把民用工業中為軍工生產服務的人員包括在內,則全蘇達千餘萬,其中技術人員佔1/4。

另外, 蘇聯將科研費的40%投入了軍事工業, 與軍事有關的設施佔地面積共計4200萬公頃, 佔整個國土面積的2%。即使不考慮蘇聯帝國時代的疆域遼闊, 如此大的比率也遠遠超過了俄國的老對手美國和中國。

高額的軍費開支使蘇聯經濟呈現高度的軍事化態勢,其產值約佔蘇聯國家工業產值的1/5,機器製造業的1/3,化工、能源產品的1/6,電子工業、集成電路的絕大部分,科研項目的80%以上,全蘇有90%以上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直接或間接與武器裝備的研製和生產有關。

在蘇聯軍事性的經濟結構中,即使是眾多民用生產部門的建立,也都儘量考慮向軍事轉變的可能性。蘇聯不僅在飛機制造、艦船製造、軍事航天等高精尖領域具有世界領先水平,就是在地面作戰武器和輕武器等方面,也擁有世界一流水平, 並與美國形成了並列的兩大武器系列。

高額的軍費投入以及雄厚的軍事工業作為支撐, 蘇聯軍事實力不僅數量上有增加, 而且質量上也出現了新的飛躍。

生產能力舉世罕見

在蘇聯解體前,莫斯科擁有包括航天、航空,、核、造船、坦克在內的體系完備的軍工企業, 其規模之巨大、生產能力之強舉世罕見。蘇聯軍事工業的生產能力構成是:

1.導彈、航天、核工業

蘇聯的導彈、航天、核工業生產能力與美國不相上下。蘇聯1949年8月爆炸第一顆原子彈,1953年8月爆炸了第一顆氫彈,1957年8月成功地發射了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同年10月發射人造地球衛星。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暴風雪”號航天飛機是蘇聯航天工業的巔峰之作

到1982年底蘇聯向太空發射的人造地球衛星達796顆。1984年蘇聯發射的航天器比世界其他國家發射的總數多3倍, 比美國多4倍。

蘇聯航天工業先後生產了“東方” 號、 “上升” 號、“聯盟” 號和“禮炮” 號等航天飛船。1984年10月, “禮炮” 7號航天飛船創造載人飛行237天的航天激紀錄, 當時美國只有84天。

1988年航天飛機試飛成功。1987年一年發射航天器95次,分別執行氣象、偵察、照相、通信、導航、預警、測量、各種載人和不載人的科學試驗,顯示了航天技術的強大實力。在這方面,有許多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的項目。

蘇聯的導彈、 航天、 核工業的生產能力很大,擁有導彈工廠40多個,導彈和火箭發動機發展中心12個,年產洲際導彈200枚、中程導彈100枚、近程導弾300枚、地對空導彈5萬餘枚,反坦克導彈5萬-6萬枚。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SS-N-22“日炙”反艦導彈號稱航母殺手,中國引進的4艘“現代”級驅逐艦就配備了該型導彈

1983年蘇聯生產了洲際導彈150枚、巡航導彈800枚、中近程核導彈350枚、地空導彈5000枚,還大量生產了反坦克導彈、反艦導彈、空地導彈、戰術導彈等各種新式導彈武器。

2.坦克工業

坦克裝甲車生產也有較雄厚的實カ,全蘇建有坦克工廠40家, 設備能力可達年產35000輛。1973-1983年間,蘇聯年均生產坦克2370輛、裝甲車5600輛, 蘇聯坦克生產能力約有30%分佈在亞洲地區。

戰時如果把履帶式拖拉機產量的1/2轉產坦克,並按5輛摺合1輛坦克計算,可生產坦克25000輛。兩項合計,戰時年產坦克可達60000輛。

此外, 重型機械廠、鐵路機械製造廠, 戰時均可轉產坦克、自行火炮和其他裝甲車輛, 預計年生產能力可達12萬輛。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T-64主戰坦克

3.航空工業

蘇聯有設備精良、完整配套的飛機工廠80多個, 發動機廠20多個, 附件和設備廠150多個。

鑑於偉大衛國戰爭時期的工廠東遷經驗, 航空工業分散配置在西部(烏拉爾以西)、中部(烏拉爾以東至貝加爾湖、拉普估夫海以西,包活中亞)和東部(貝加爾湖和拉普帖海以東)地區。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蘇-24戰鬥轟炸機

全蘇平時年產軍用飛機2000~2500架,戰時加上轉產的民用飛機制造廠, 年產飛機能力可達70000架。

4.造船工業

全蘇有大小造船廠約500多個, 直接從事造船的科研、設計和為造船業服務的職工總人數達100萬人,有2000人以上的船廠18個(其中4個核潛艇工廠、6個大型水面艦船廠, 其餘為軍民兩用艦船廠)。

20世紀80年代中期, 蘇聯年造船能力按排水量計36萬噸。戰時, 加上動員線,其能力可達50多萬噸。能生產4萬~4.5萬噸級的航空母艦、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和2萬噸級的核動力戰略彈道導彈潛艇等大型艦船。

波羅的海沿岸列寧格勒、黑海沿岸的尼古拉耶夫,以及北冰洋沿岸的北德文斯克, 是三大艦船製造中心, 佔全蘇艦船年產量的70%。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颱風核潛艇是蘇聯海軍曾經的驕傲,但其裝備的SS-N-20彈道導彈由於固體火箭發動機性能不佳而導致整體作戰能力一般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20世紀90年代前, 蘇聯的軍事工業持續不斷地穩步發展。 軍工設備不斷擴充, 規模不斷擴展。

北德文斯克海軍造船廠的擴建說明了蘇聯軍事工業的擴展情況。從1970年至1980年10年裡,該廠的廠房增加了幾十萬平方米, 比10年前增加了大約3/4。而北德文斯克海軍造船廠只是蘇聯5個建造潛艇的造船廠之一。

蘇聯軍工企業的規模一般比美國要大得多。以下塔吉爾坦克工廠為例,工廠廠房面積達827000平方米, 而美國俄亥俄州萊馬坦克工廠的廠房面積是93000平方米,美國密執安州沃倫坦克工廠的廠房面積是111500平方米。

如果光從設施的數量和規模來看, 蘇聯的軍工基礎應該是世界首位,蘇聯一個國家的軍火生產潛力比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任何國家都多。

軍事工業重中之重

為了與美國進行全球性的戰略抗衡,保持世界超級大國地位,莫斯科把軍事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點。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蘇-27SK糟糕的電子設備,是蘇聯電子工業落後的體現

在20世紀蘇聯作為一個國家運行的整個歷程中,幾乎所有階段或時期,軍事工業在經濟發展的全局中都是處於絕對優先的地位。

因而從第一個五年計劃起就採取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按照重、輕、農的次序安排經濟的發展。經過幾十年建設, 逐步形成“重重、輕輕、輕農”的產業結構模式。

這種產業結構對一個受資本主義國家封鎖包圍的大國來說,曾經是必要的,對迅速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打破敵對勢力的封鎖,建設強大的國防力量,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從長遠來看,這種經濟結構勢必影響經濟發展的後勁, 對市場和經濟的繁榮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生了極其消極的影響。

多少年來,這種產業結構一直沒有發生根本改變,1983年工業產值約佔全蘇工農業總產值的84%以上,其中生產資料生產約佔工業產值的75%。

1986年和1987年莫斯科試圖對這一產業結構進行一些調整,但未能奏效,原計劃使消費類資料生產的增長超過生產資料生產,執行的結果,消費類資料生產的増長速度仍慢於生產資料生產。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蘇聯時期擁有一輛伏爾加轎車,是很多青年的人生夢想

在重工業內部,加工工業所佔的比重大大高於採掘工業,其比率是91:9。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最快的是機器製造業。機器製造業和金屬加工業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從1980年的24.3%增加到1984年的26.4%, 大大高於其他工業部門。

其次是化學和石油化工部門, 而這些部門的發展, 都不同程度地適應軍事工業和國防部門的需要。

軍工綜合體和國防部門消費了機器製造業和金屬加工業產品的1/3, 冶金工業產品的1/4, 化學和能源產量的1/5以及電子工業的大部分產品。

重工業投資一直佔整個工業投資的85%以上,而直接作為軍事力量物質基礎的飛機、艦艇、坦克、導彈等軍事工業部門的投資,大大超過民用工業部門。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畸形的軍事工業掏空了蘇聯經濟,商品極度短缺是後蘇聯時代,人民心中揮之不去的記憶

可以說, 蘇聯的產業結構明顯地呈現出一種畸形發展的軍事工業大國的特徵。在這樣的發展戰略和經濟體制下, 蘇聯的軍事工業遠遠超過國民經濟或其他經濟部門的增長速度超速增長,形成了世界上最龐大的國防科研系統和軍事工業體系,在國家層面上積累起首屈一指的軍工資源和能力。

不斷研製、生產出新式武器,以保證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和技術領先水平,從而使蘇聯得以迅速形成強大的軍事力量, 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超級軍事強國。國防科研和軍事工業也成為蘇聯與美國進行冷戰的基礎。

無論是在抵抗和戰勝德國法西斯的衛國戰爭中,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進行的軍備競賽中, 蘇聯的國防科研和軍事工業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但是,維持龐大的並不斷快速膨脹的軍事機器無疑是昂貴的。由於蘇聯工業生產總值明顯低於美國(1975年工業生產總值為美國的2/3, 此後直至蘇聯解體,這一比例年年徘徊並下降),要與美國並肩競賽, 國家的軍費開支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也就必須大大高於美國。

在蘇聯軍費開支年平均增長4%~5%的1965-1980年期間, 國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長率僅為3.8% 。蘇聯一直將國民生產總值的15% -25%用於軍事目的, 這一比重超過北約國家平均水平的2到3倍。

顯然,在生產可能性的限制下,滿足軍事需要的“大炮” 份額的擴大,只能是伴隨著大大縮小了的“黃油”份額,且不斷擴大的國防經濟消耗著本來應該分配給其他工業部門的大量投資。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蘇聯時代生產的縫紉機似乎沒有傳說中的體型龐大,但類似的輕工業產品在蘇聯,實在太短缺了

輕工業和農業長期落後, 人民的生活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消費品生產長期不能滿足人民生活需要, 市場供應緊張。

日用消費品的短缺成為蘇聯經濟的一大特色。20紀80年代初,蘇聯在諸如彩色電視機、音響、 錄像機、小汽車等現代消費品的生產和消費水平方面, 不僅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甚至落後於發展中國家。

資源配置嚴重扭曲

而軍事工業發展的絕對優先地位,使蘇聯社會中大量最珍貴的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用於軍事目的, 資源配置被人為地嚴重扭曲。

在權力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 國家運用高度集中的權力直接組建政企合一的、封閉的自成體系的軍工研製和生產系統。由於權力高度集中,國家可以通過一定政治條件下特有的行政手段和廣泛的政治動員, 集中大量財力、物力和優秀人才等社會資源投入軍事工業, 即軍工企業在資源分配上可以享有絕對的發展優先權。

軍事工業能優先獲得資本投入,優先獲得短缺的原材料和先進的設備,能優先使用運輸網運送物資, 能徵用民用部門的資源, 還能以比較優厚的待遇和報酬吸引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員以及熟練工人(軍工部門的工資比民用部門高20%-25%)。

因此, 軍事工業吸收了全蘇最好的原料、設備、技術和科技人員。這實際上是對其他經濟部門無形的, 但又是實實在在的不斷壓榨。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這個龐大的機器是碳酸飲料自動販賣機

資源配置扭曲、人為割裂產業組織之間的有機聯繫、忽視整體生產效率的經濟終究是不可持續的。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蘇維埃帝國長期積累下來的資源配置不當、產業結構失衡的惡果開始顯現,機械製造、能源、冶金和化學工業等軍事工業賴以發展的基礎工業增長緩慢,技術進步遲緩, 勞動力補充困難。

與此同時, 軍備競賽卻在持續升級, 新式武器裝備的研製與成本不斷增高,國家經濟中軍備帶來的負擔日益沉重,國家再也難以無限度地滿足軍工部門對資源的要求,國民經濟的發展後勁嚴重不足。

如果說蘇聯經濟增長速度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還相當快, 到70年代以後便逐漸減緩, 直至進入停滯階段。換句話說,蘇聯軍事工業片面增長對其他經濟發展的阻礙,事實上已經嚴重削弱了軍事工業自身賴以生存的經濟技術基礎。

在另一方面,同樣由於戰略和體制的原因,蘇聯軍事工業一直是一個高度獨立、自成體系的領域。再加上保密等原因,優先獲得大量資金和資源的軍事工業部門,在技術、工藝及資金投入上,並沒有為其他民用部門帶來普遍好處。

與西方相比, 先進軍工技術的“外溢” 效應被人為地阻斷。 而經濟體制的制約也使蘇聯不可能像美國那樣,推動軍事工業作為ー種有效需求而形成對社會經濟的刺激。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蘇聯工人更願意製造大炮而非黃油

美國的軍工企業大都是私營企業,私營企業追求利益的傾向使美國的軍工企業大多是軍民結合型企業, 技術和資源是可共用的,他們按市場經濟規律運作,同樣的技術有軍品需求就生產軍品,有民品需求就生產民品。例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系統集成、航空、航天和技術服務, 都是軍民兩用的技術。

行政命令的計劃經濟雖能充分動員經濟資源,但利用效率很低,缺乏市場的靈活性,長期實行會束縛經濟的發展,因為指令性的計劃體制依靠的是國家政權力量,而不是生產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容易違反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尤其是在蘇聯軍事工業內部形成的垂直管理體系,使蘇聯的國防軍事生產獨立於國家經濟計劃,軍工部門的生產僅僅由少數領導人就可以做出決定, 軍工發展計劃缺乏透明性, 使軍工內部的特殊利益群體很容易左右國防訂貨, 客觀上加劇了經濟軍事化的程度, 影響了蘇聯的穩定。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美國波音公司的軍工和民用產品,都是國際市場的寵兒

而美國,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 最新科學技術雖然首先用於軍事領域, 但是利益驅動和競爭機制將使首先在軍工領域取得的技術和工藝成果,迅速運用到民用領域,形成在技術上軍事帶動民用, 在國力上經濟支持軍事的循環。

從一定意義上說,國民經濟對軍備競賽起到了支撐作用, 軍備競賽對科技進步從而對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軍事工業根植於整個社會化大生產的基礎之上,技術轉移和擴散由企業自動地進行,技術外溢效應明顯。軍事工業作為一種有效需求, 有助於刺激和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日落共青城——工業產值曾達美國2/3,被軍工業拖垮的紅色帝國
俄共青年黨員們紛紛在經濟不佳的局勢下,走上街頭示威

而在這場持續的競賽中,缺乏市場機制的蘇聯卻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體制的弊病不僅阻礙軍事技術向民用技術的轉化,而且阻礙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

這樣, 軍備競賽就成為耗費社會資源、阻礙民用技術發展、掏空國民經濟的“吸血鬼” 。 這就是蘇維埃帝國在軍備競賽中後勁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什麼蘇聯在與美國實行同等規模的軍備競賽中失敗的主要原因, 導致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是兩種不同的經濟體制。■

聲明:本文摘編自《日落共青城——記憶裂痕1993》 文/貝德勒·普耶洛夫斯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