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標誌性事件,就是在白俄羅斯別洛韋日簽署那份協議,俄白烏三國簽署協議宣佈蘇聯解體。1991年12月26日,11個原蘇聯加盟共和國領導人共同宣告蘇聯解體,而蘇聯解體後,那支曾經打敗希特勒,令美國生畏的強大蘇聯軍隊去哪了?

蘇聯解體後,那支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葉利欽也無法左右

強大武裝:待遇最高

蘇聯自建立伊始,那支由托洛茨基建立的蘇聯紅軍,曾在國內戰爭中,橫掃沙俄白軍,利用在國內戰爭的經驗,又開始征服周邊。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紅軍在受到重挫的情況下,越打越勇,最後把強大德軍戰敗,從此蘇軍成為世界上一支不可小視的武裝力量,連西方國家都害怕。

蘇聯解體後,那支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葉利欽也無法左右

二戰以後,蘇聯軍隊曾在蘇聯領導人號令之下,攻佔匈牙利,閃電佔領捷克斯洛伐克。最後在阿富汗深陷戰爭泥潭。

當時以蘇軍的實力,完全可以完成整個阿富汗戰爭。但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援阿富汗反對派武裝和宗教勢力的情況下,蘇軍處境很難。而且此時蘇聯內部又搞新思維和改革,根本顧不上蘇聯在阿富汗的戰事,最後不得不撤出阿富汗。

蘇聯解體後,那支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葉利欽也無法左右

有人說蘇軍在阿富汗戰爭中元氣大傷,但事實並非如此,蘇聯軍隊依然保留強大實力。只是戈爾巴喬夫推行新思維和改革,影響了蘇軍的建設,使蘇軍受到一定影響。但此時蘇軍依然是世界上裝備精良,威懾力極強的武裝力量。

蘇聯軍隊之所以能在蘇聯後期新思維的亂象下依然保持強大實力,主要還是得益於蘇聯與美國的軍備競賽。美國等西方國家發起的軍備競賽,旨在用軍事裝備拖垮蘇聯,但沒想到,蘇聯舉全國之力,投入大量經費與美國競爭,不僅沒有被拖垮,反而讓蘇軍實力越來越強。據資料記載,蘇聯軍隊有五支現代化武裝力量,令美國害怕,這五支武裝力量主要是指彈道導彈部隊、地對空導彈、反衛星武器、化學戰、細菌戰。據說其先進程度,西方國家都無法比。

蘇聯解體後,那支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葉利欽也無法左右

蘇聯軍隊不僅力量強大,而且蘇軍的地位一直很高。衛國戰爭後,蘇聯歷屆國防部長都是蘇共政治局委員,而蘇聯軍人的社會地位和待遇都高於普通的公職人員。比如蘇軍元帥的收入就高於蘇維埃主席。正是蘇軍優越待遇,才使得蘇軍一直是蘇聯人嚮往的職業,很多優秀青年選擇進入蘇軍服役,或者考取蘇聯軍校。

蘇聯解體後,那支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葉利欽也無法左右

蘇聯解體前後,蘇聯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蘇聯軍隊保持整齊一致,並沒有因為國家出現解體或者分裂,而出現兵變、譁變等問題,足以看出蘇聯軍隊幾十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發揮了作用。雖然軍隊沒有亂,但等待他們的命運只有一個那就是:分家!

強行瓜分:沒有餘地

俄白烏三個蘇聯原始開創國決定蘇聯解體後,政治上已經分家了,但接下來面臨的一個很大問題就是蘇聯的武裝力量如何分。蘇聯武裝力量既包括軍人,還包括強大武器裝備,在當時俄白烏三國及其他獨立加盟國來說,他們都分得更多的“軍事財產”,以求“分家就強大”。

蘇聯解體後,那支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葉利欽也無法左右

對於如何瓜分蘇聯的“軍事財產”,俄白烏三國及其他獨立加盟國最初並沒有一個統一協議,當時一團亂象。但烏克蘭首任總統克拉夫丘克很有主見,他率先進行瓜分蘇聯“軍事財產”。

蘇聯解體前夕,克拉夫丘克就設想建立一支強大海陸空三軍,而且任命蘇聯空軍駐烏克蘭的司令莫羅佐夫少將為烏克蘭國防部長。

1991年12月12日,簽署完《別洛韋日協議》回國後的克拉夫丘克總統就下令:他自任烏克蘭武裝力量總司令,統帥除戰略武器外的烏克蘭境內的一切武裝力量。1992年1月3日,克拉夫丘克再次下令,除戰略力量外,烏克蘭境內的所有蘇聯駐軍就地劃為烏克蘭軍隊,歸烏克蘭所有。蘇聯原來駐在烏克蘭的三大軍區及黑海艦隊50萬人及裝備,都被烏克蘭宣佈收歸。

蘇聯解體後,那支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葉利欽也無法左右

為什麼烏克蘭不要戰略力量呢?戰略力量主要是指蘇聯的戰略核武器,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克拉夫丘克之所以不要,他有自己的想法,因為烏克蘭境內雖然有大量核武器,但技術及維護太麻煩,而且蘇聯的核心維護技術都在莫斯科。

隨後,白俄羅斯領導人也開始籌建本國武裝力量。1991年1月11日,白俄羅斯國防事務部改為國防部,宣佈接管白俄羅斯境內所有蘇聯軍常規力量。大約有13萬餘人。白俄羅斯自知是內陸國,並宣佈不要蘇聯的海軍財產,原來的海軍應歸屬獨聯體聯合戰略部隊。不過白俄羅斯有個前提,如果要瓜分海軍的話,他們也有份。最後白俄羅斯擁有70餘枚戰略核武器,而還有分得1800輛坦克、2600輛裝甲車、1600餘門大炮等武裝裝備。

蘇聯解體後,那支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葉利欽也無法左右

中亞大國哈薩克斯坦,解體前曾是蘇聯洲際導彈的部署地,比如SS-18導彈,有10個彈頭,射程達到七千英里,總數有104枚。而蘇聯在哈薩克斯坦部署的陸軍、空軍力量很多。1992年3月18日,納扎巴耶夫下令,蘇聯駐哈所有部隊、軍事機關、院校及設施都歸哈所有。4月18日,納扎巴耶夫再次下令,原蘇聯40軍脫離土耳其斯坦軍區,歸哈薩克斯坦所有。納扎爾巴耶夫還在40軍基礎上,組織哈薩克斯坦軍隊,而且蘇聯在哈薩克斯坦的軍隊及一切軍用設施及各種動產和不動產都歸哈薩克斯坦。

蘇聯解體後,那支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葉利欽也無法左右

“分家”稍微慢的是俄羅斯,但葉利欽的領導下,俄羅斯接收俄羅斯境內的蘇軍機關、院校、七大軍區和各大兵種及波羅的海邊防軍區、外高加索軍區及駐蒙古和古巴的軍隊,黑海艦隊和駐摩爾多瓦第14軍等兵種都劃歸俄羅斯。

俄羅斯理所應當繼承蘇聯大部分財產。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擁有兵力280萬,還有坦克1.5萬輛、火炮9500門,及戰鬥機、戰略轟炸機等各類飛機3400架,還有洲際導彈17500枚,艇船1500多艘及潛射導彈940枚。

蘇聯解體後,那支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葉利欽也無法左右

再次組合:已無希望

蘇聯解體時,蘇軍是最不願分開的。據資料記載,原蘇聯最後一任國防部長沙波什尼科夫元帥,在蘇聯解體時,他主張建立一支維護統一的武裝力量,保障獨聯體各主權國家共同安全。沙波什尼科夫的主張,得到70%蘇聯軍官的支持。

蘇聯解體後,那支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葉利欽也無法左右

但獨聯體就是一塊“摭羞布”,蘇聯解體已經不可逆轉了。軍人的命運也只能服從政治家。雖然蘇聯解體後成立一個不倫不類的獨聯體,獨聯體國家成員還簽訂了戰略力量和武裝力量及邊防軍的協定。要求對核武器及各類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統一控制,由俄、白、烏、哈四國元首共同決定,其他獨聯體國家元首同意執行。但另一份協議卻是建立本國武裝力量,這顯然就是自相矛盾的兩份協定。

1992年1月11日,葉利欽下令,撒銷由53位兵種元帥和大將組成的獨聯體武裝力量總監察員小組。這實際就是否認獨聯體再成立一支聯合武裝力量了。但蘇聯軍官不願意了,他們集體抵制。1992年1月15日,蘇聯原有的防空軍指揮部召開會議,向各國元首呼籲:“在瓜分統一的武裝力量前,每個獨立的國家都確定其對獨聯體防禦問題的態度”。1月17日,五千名軍官在莫斯科開會,表達了保持軍隊統一的願望。雖然心很齊,但已經不可能實現了。

蘇聯解體後,那支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葉利欽也無法左右

此後,獨聯國家成員在一起反得討論獨聯體武裝力量的問題,雖然確立了獨聯體國家武裝力量的原則及各個編制及等,確立協議了。但烏克蘭拒絕參會,顯然不想留在獨聯體武裝力量內。

波什尼科夫曾說,他作為獨聯體武裝力量的領導,戰略力量就有11個上級、常規力量有7個上級。顯然獨聯體只是一個名義上組織,不具備統一整合作用。

那麼戰略核力量如何分呢?

最初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都分得戰略力量,但三國後來權衡利弊後,決定都放棄核力量。因為保留需要強大資金維護,也沒必要擁有。最後俄羅斯獨享戰略核力量。

蘇聯解體後,那支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葉利欽也無法左右

分家感悟

雖然蘇聯解體了,強大蘇聯軍隊也被各國瓜分了。但從當時情況看,蘇聯軍隊在蘇聯體解體前後,戰鬥力有所減弱,但這支軍隊總體保持平穩,沒有出現任何波動,軍隊不願分離。但軍人只能服從命令,等各個國家獨立後,也只能面對“分家”的命運。從蘇聯軍隊穩定來說,這是蘇聯軍隊的建軍的一個優勢。

另外,雖然蘇聯軍事力量進行了瓜分,但俄羅斯依然繼承大部分力量,基本繼承蘇聯“衣缽”,保持著強大軍事實力。

蘇聯解體後,那支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葉利欽也無法左右

從蘇聯解體時蘇軍的一些資料來看,當年戰友來自不同加盟國,對蘇聯軍人來說,是一種傷心和恥辱夾雜的複雜情感。昔日強大蘇聯,如今四分五裂;昔日的戰友,可能會因為獨立後國家領土之爭,從戰友變為敵人,這是一個很大諷刺。從蘇聯解體後,摩爾多瓦、烏克蘭衝突,俄格戰爭來看,就面臨著這種情感因素。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