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

不急啊,先扯點兒老段落~

2005年我20歲,當時的我,是很需要一臺不錯的隨身聽的——畢竟精力充沛,每天上下班路上又無聊,入睡之前也習慣了塞著耳機聽會兒歌,這些都決定了要買一臺更好的隨身聽:容量儘量大一些這樣不光裝的歌多,很多時候還能當移動硬盤用,聲音推力這些當然要儘量好一些,不過不需要素質太強;個人更希望聽感可以舒服一些,暖聲些有感情些,畢竟這正是情緒充沛的年紀呢。


"

不急啊,先扯點兒老段落~

2005年我20歲,當時的我,是很需要一臺不錯的隨身聽的——畢竟精力充沛,每天上下班路上又無聊,入睡之前也習慣了塞著耳機聽會兒歌,這些都決定了要買一臺更好的隨身聽:容量儘量大一些這樣不光裝的歌多,很多時候還能當移動硬盤用,聲音推力這些當然要儘量好一些,不過不需要素質太強;個人更希望聽感可以舒服一些,暖聲些有感情些,畢竟這正是情緒充沛的年紀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時有麼?其實是有的——那一年蘋果發佈了ipod video,容量上有30G、60G兩種規格,這個容量比當時許多主流的移動硬盤都要大肚量,就算是WAV文件都能裝上百張唱片。音質方面雖然弱於Rio和創新的一些老磚,卻也穩壓大部分閃存mp3,且音色也不冷峻(比classic是明顯更軟潤的),簡直是太符合要求了。

然而我當時最眼饞的還真就不是video,而是其競品創新ZVM。


"

不急啊,先扯點兒老段落~

2005年我20歲,當時的我,是很需要一臺不錯的隨身聽的——畢竟精力充沛,每天上下班路上又無聊,入睡之前也習慣了塞著耳機聽會兒歌,這些都決定了要買一臺更好的隨身聽:容量儘量大一些這樣不光裝的歌多,很多時候還能當移動硬盤用,聲音推力這些當然要儘量好一些,不過不需要素質太強;個人更希望聽感可以舒服一些,暖聲些有感情些,畢竟這正是情緒充沛的年紀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時有麼?其實是有的——那一年蘋果發佈了ipod video,容量上有30G、60G兩種規格,這個容量比當時許多主流的移動硬盤都要大肚量,就算是WAV文件都能裝上百張唱片。音質方面雖然弱於Rio和創新的一些老磚,卻也穩壓大部分閃存mp3,且音色也不冷峻(比classic是明顯更軟潤的),簡直是太符合要求了。

然而我當時最眼饞的還真就不是video,而是其競品創新ZVM。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說起創新這個來自新加坡的廠牌,現今許多人未必有感覺,但這牌子對於十幾年前玩隨身聽的那波人來說卻是回憶滿滿的存在。從早期的NJB ZEN、ZT、到晚一些的ZVM、再到後來閃存機裡的ZSW、小石頭——創新確實是出過不少好機器的。

這些機器裡,我最喜歡的就是ZVM了:容量夠大(30G),樣子好看,它的聲音不像ZX那麼素質流,不像NJB ZEN一樣一味追求強悍,優點是又暖又不緊不慢,聽起來最舒服最有回味。其素質水平已經是同期產品裡絕對的中上,跟video比直推的話,稍占上風。


"

不急啊,先扯點兒老段落~

2005年我20歲,當時的我,是很需要一臺不錯的隨身聽的——畢竟精力充沛,每天上下班路上又無聊,入睡之前也習慣了塞著耳機聽會兒歌,這些都決定了要買一臺更好的隨身聽:容量儘量大一些這樣不光裝的歌多,很多時候還能當移動硬盤用,聲音推力這些當然要儘量好一些,不過不需要素質太強;個人更希望聽感可以舒服一些,暖聲些有感情些,畢竟這正是情緒充沛的年紀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時有麼?其實是有的——那一年蘋果發佈了ipod video,容量上有30G、60G兩種規格,這個容量比當時許多主流的移動硬盤都要大肚量,就算是WAV文件都能裝上百張唱片。音質方面雖然弱於Rio和創新的一些老磚,卻也穩壓大部分閃存mp3,且音色也不冷峻(比classic是明顯更軟潤的),簡直是太符合要求了。

然而我當時最眼饞的還真就不是video,而是其競品創新ZVM。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說起創新這個來自新加坡的廠牌,現今許多人未必有感覺,但這牌子對於十幾年前玩隨身聽的那波人來說卻是回憶滿滿的存在。從早期的NJB ZEN、ZT、到晚一些的ZVM、再到後來閃存機裡的ZSW、小石頭——創新確實是出過不少好機器的。

這些機器裡,我最喜歡的就是ZVM了:容量夠大(30G),樣子好看,它的聲音不像ZX那麼素質流,不像NJB ZEN一樣一味追求強悍,優點是又暖又不緊不慢,聽起來最舒服最有回味。其素質水平已經是同期產品裡絕對的中上,跟video比直推的話,稍占上風。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既然這麼喜歡,就買唄?

最後沒買,因為嫌貴┓( ´∀` )┏

諸位,2000多塊呢,那時候我還在上學,2000多太難攢了!你要想想那可是2005年,北京當時的蓋飯還是5塊錢素的6塊錢葷的,學校附近的房價每平米連6000都不到,那時候的2000多跟現在的2000多,那不是一個概念啊……

後來是工作之後趁著有商家甩賣ZVM,才入了一臺,過了兩年死活找不到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給弄丟了,真是在最好的時候沒有遇見你,後來晚一些遇見還生生擦肩,殘忍的人生啊!

標題明晃晃寫著是R5的文章,為啥花這麼多字來扯ZVM呢?


"

不急啊,先扯點兒老段落~

2005年我20歲,當時的我,是很需要一臺不錯的隨身聽的——畢竟精力充沛,每天上下班路上又無聊,入睡之前也習慣了塞著耳機聽會兒歌,這些都決定了要買一臺更好的隨身聽:容量儘量大一些這樣不光裝的歌多,很多時候還能當移動硬盤用,聲音推力這些當然要儘量好一些,不過不需要素質太強;個人更希望聽感可以舒服一些,暖聲些有感情些,畢竟這正是情緒充沛的年紀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時有麼?其實是有的——那一年蘋果發佈了ipod video,容量上有30G、60G兩種規格,這個容量比當時許多主流的移動硬盤都要大肚量,就算是WAV文件都能裝上百張唱片。音質方面雖然弱於Rio和創新的一些老磚,卻也穩壓大部分閃存mp3,且音色也不冷峻(比classic是明顯更軟潤的),簡直是太符合要求了。

然而我當時最眼饞的還真就不是video,而是其競品創新ZVM。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說起創新這個來自新加坡的廠牌,現今許多人未必有感覺,但這牌子對於十幾年前玩隨身聽的那波人來說卻是回憶滿滿的存在。從早期的NJB ZEN、ZT、到晚一些的ZVM、再到後來閃存機裡的ZSW、小石頭——創新確實是出過不少好機器的。

這些機器裡,我最喜歡的就是ZVM了:容量夠大(30G),樣子好看,它的聲音不像ZX那麼素質流,不像NJB ZEN一樣一味追求強悍,優點是又暖又不緊不慢,聽起來最舒服最有回味。其素質水平已經是同期產品裡絕對的中上,跟video比直推的話,稍占上風。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既然這麼喜歡,就買唄?

最後沒買,因為嫌貴┓( ´∀` )┏

諸位,2000多塊呢,那時候我還在上學,2000多太難攢了!你要想想那可是2005年,北京當時的蓋飯還是5塊錢素的6塊錢葷的,學校附近的房價每平米連6000都不到,那時候的2000多跟現在的2000多,那不是一個概念啊……

後來是工作之後趁著有商家甩賣ZVM,才入了一臺,過了兩年死活找不到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給弄丟了,真是在最好的時候沒有遇見你,後來晚一些遇見還生生擦肩,殘忍的人生啊!

標題明晃晃寫著是R5的文章,為啥花這麼多字來扯ZVM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因為像,因為聲音像。

海貝R5,這是一臺暖聲機器,不是那種“中性偏暖”之類的搞法,而是可以被歸類為“老北京正宗暖聲mp3”的開宗明義的暖——按說如今mp3也不老少(理論上我們該稱這類物件為“數字音頻隨身播放器”,何況mp3這個格式玩音頻器材的都會嫌棄碼率太低,不過別深究,mp3這個名字還是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它是用來幹嘛的~),暖聲的有一大堆,為何偏就它讓我想起ZVM?如果回答說“一耳朵就覺得像”這種答案那基本等於白說,故而在連續高強度聽了幾天之後,讓咱們一起來整明白這件事:

1、音頻器材,最可怕的暖法是炎炎盛夏這種路子,太猛太濃,這種音色其實前端上並不多見,像樣的品牌一般都不敢這麼玩,倒是在假貨耳機、雜牌mp3上你是可以體驗到這種路子,從聽感來說這種玩法也就能圖個一耳朵轟(實際上這都很難有,更多會是悶和暗),耐聽度基本歸零。

2、常見一些的則是整體音色算暖,氛圍感介於“暖色調”和“中性”之間,這也是目前接受度很高的一種主流搞法,會讓人覺得這聲音即有抓耳度又兼具了耐聽度和現代色彩。

2、還有一種路線是儘可能的去復古、去往黑膠感覺上靠,整體濃重一些,做好了聽著會有不錯的味道,做糟了會讓人聽著能量胡亂淤積拖沓。不過這事兒把數碼相片用濾鏡搞成膠片味兒一樣,通常經不起細琢磨,有經驗的人一推敲還是會發現破綻,因為畢竟不是一個底子的東西,不可能完全一回事。


"

不急啊,先扯點兒老段落~

2005年我20歲,當時的我,是很需要一臺不錯的隨身聽的——畢竟精力充沛,每天上下班路上又無聊,入睡之前也習慣了塞著耳機聽會兒歌,這些都決定了要買一臺更好的隨身聽:容量儘量大一些這樣不光裝的歌多,很多時候還能當移動硬盤用,聲音推力這些當然要儘量好一些,不過不需要素質太強;個人更希望聽感可以舒服一些,暖聲些有感情些,畢竟這正是情緒充沛的年紀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時有麼?其實是有的——那一年蘋果發佈了ipod video,容量上有30G、60G兩種規格,這個容量比當時許多主流的移動硬盤都要大肚量,就算是WAV文件都能裝上百張唱片。音質方面雖然弱於Rio和創新的一些老磚,卻也穩壓大部分閃存mp3,且音色也不冷峻(比classic是明顯更軟潤的),簡直是太符合要求了。

然而我當時最眼饞的還真就不是video,而是其競品創新ZVM。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說起創新這個來自新加坡的廠牌,現今許多人未必有感覺,但這牌子對於十幾年前玩隨身聽的那波人來說卻是回憶滿滿的存在。從早期的NJB ZEN、ZT、到晚一些的ZVM、再到後來閃存機裡的ZSW、小石頭——創新確實是出過不少好機器的。

這些機器裡,我最喜歡的就是ZVM了:容量夠大(30G),樣子好看,它的聲音不像ZX那麼素質流,不像NJB ZEN一樣一味追求強悍,優點是又暖又不緊不慢,聽起來最舒服最有回味。其素質水平已經是同期產品裡絕對的中上,跟video比直推的話,稍占上風。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既然這麼喜歡,就買唄?

最後沒買,因為嫌貴┓( ´∀` )┏

諸位,2000多塊呢,那時候我還在上學,2000多太難攢了!你要想想那可是2005年,北京當時的蓋飯還是5塊錢素的6塊錢葷的,學校附近的房價每平米連6000都不到,那時候的2000多跟現在的2000多,那不是一個概念啊……

後來是工作之後趁著有商家甩賣ZVM,才入了一臺,過了兩年死活找不到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給弄丟了,真是在最好的時候沒有遇見你,後來晚一些遇見還生生擦肩,殘忍的人生啊!

標題明晃晃寫著是R5的文章,為啥花這麼多字來扯ZVM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因為像,因為聲音像。

海貝R5,這是一臺暖聲機器,不是那種“中性偏暖”之類的搞法,而是可以被歸類為“老北京正宗暖聲mp3”的開宗明義的暖——按說如今mp3也不老少(理論上我們該稱這類物件為“數字音頻隨身播放器”,何況mp3這個格式玩音頻器材的都會嫌棄碼率太低,不過別深究,mp3這個名字還是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它是用來幹嘛的~),暖聲的有一大堆,為何偏就它讓我想起ZVM?如果回答說“一耳朵就覺得像”這種答案那基本等於白說,故而在連續高強度聽了幾天之後,讓咱們一起來整明白這件事:

1、音頻器材,最可怕的暖法是炎炎盛夏這種路子,太猛太濃,這種音色其實前端上並不多見,像樣的品牌一般都不敢這麼玩,倒是在假貨耳機、雜牌mp3上你是可以體驗到這種路子,從聽感來說這種玩法也就能圖個一耳朵轟(實際上這都很難有,更多會是悶和暗),耐聽度基本歸零。

2、常見一些的則是整體音色算暖,氛圍感介於“暖色調”和“中性”之間,這也是目前接受度很高的一種主流搞法,會讓人覺得這聲音即有抓耳度又兼具了耐聽度和現代色彩。

2、還有一種路線是儘可能的去復古、去往黑膠感覺上靠,整體濃重一些,做好了聽著會有不錯的味道,做糟了會讓人聽著能量胡亂淤積拖沓。不過這事兒把數碼相片用濾鏡搞成膠片味兒一樣,通常經不起細琢磨,有經驗的人一推敲還是會發現破綻,因為畢竟不是一個底子的東西,不可能完全一回事。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而海貝R5的暖,我認為是這樣的:

它和ZVM路子很接近,從聽感結果來說都是那種秋日午後的暖度,從音色到氛圍都是暖的,溫度感多於上述第2種,而弱於第3種,並且在此前提下,它的聲音舒展度和自然性做得十分之好,“又暖又鬆弛”是這兩臺機器的共同特點,一點都不繃著,算是數碼底子的機器裡味道相當模擬的那種流派了。


"

不急啊,先扯點兒老段落~

2005年我20歲,當時的我,是很需要一臺不錯的隨身聽的——畢竟精力充沛,每天上下班路上又無聊,入睡之前也習慣了塞著耳機聽會兒歌,這些都決定了要買一臺更好的隨身聽:容量儘量大一些這樣不光裝的歌多,很多時候還能當移動硬盤用,聲音推力這些當然要儘量好一些,不過不需要素質太強;個人更希望聽感可以舒服一些,暖聲些有感情些,畢竟這正是情緒充沛的年紀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時有麼?其實是有的——那一年蘋果發佈了ipod video,容量上有30G、60G兩種規格,這個容量比當時許多主流的移動硬盤都要大肚量,就算是WAV文件都能裝上百張唱片。音質方面雖然弱於Rio和創新的一些老磚,卻也穩壓大部分閃存mp3,且音色也不冷峻(比classic是明顯更軟潤的),簡直是太符合要求了。

然而我當時最眼饞的還真就不是video,而是其競品創新ZVM。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說起創新這個來自新加坡的廠牌,現今許多人未必有感覺,但這牌子對於十幾年前玩隨身聽的那波人來說卻是回憶滿滿的存在。從早期的NJB ZEN、ZT、到晚一些的ZVM、再到後來閃存機裡的ZSW、小石頭——創新確實是出過不少好機器的。

這些機器裡,我最喜歡的就是ZVM了:容量夠大(30G),樣子好看,它的聲音不像ZX那麼素質流,不像NJB ZEN一樣一味追求強悍,優點是又暖又不緊不慢,聽起來最舒服最有回味。其素質水平已經是同期產品裡絕對的中上,跟video比直推的話,稍占上風。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既然這麼喜歡,就買唄?

最後沒買,因為嫌貴┓( ´∀` )┏

諸位,2000多塊呢,那時候我還在上學,2000多太難攢了!你要想想那可是2005年,北京當時的蓋飯還是5塊錢素的6塊錢葷的,學校附近的房價每平米連6000都不到,那時候的2000多跟現在的2000多,那不是一個概念啊……

後來是工作之後趁著有商家甩賣ZVM,才入了一臺,過了兩年死活找不到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給弄丟了,真是在最好的時候沒有遇見你,後來晚一些遇見還生生擦肩,殘忍的人生啊!

標題明晃晃寫著是R5的文章,為啥花這麼多字來扯ZVM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因為像,因為聲音像。

海貝R5,這是一臺暖聲機器,不是那種“中性偏暖”之類的搞法,而是可以被歸類為“老北京正宗暖聲mp3”的開宗明義的暖——按說如今mp3也不老少(理論上我們該稱這類物件為“數字音頻隨身播放器”,何況mp3這個格式玩音頻器材的都會嫌棄碼率太低,不過別深究,mp3這個名字還是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它是用來幹嘛的~),暖聲的有一大堆,為何偏就它讓我想起ZVM?如果回答說“一耳朵就覺得像”這種答案那基本等於白說,故而在連續高強度聽了幾天之後,讓咱們一起來整明白這件事:

1、音頻器材,最可怕的暖法是炎炎盛夏這種路子,太猛太濃,這種音色其實前端上並不多見,像樣的品牌一般都不敢這麼玩,倒是在假貨耳機、雜牌mp3上你是可以體驗到這種路子,從聽感來說這種玩法也就能圖個一耳朵轟(實際上這都很難有,更多會是悶和暗),耐聽度基本歸零。

2、常見一些的則是整體音色算暖,氛圍感介於“暖色調”和“中性”之間,這也是目前接受度很高的一種主流搞法,會讓人覺得這聲音即有抓耳度又兼具了耐聽度和現代色彩。

2、還有一種路線是儘可能的去復古、去往黑膠感覺上靠,整體濃重一些,做好了聽著會有不錯的味道,做糟了會讓人聽著能量胡亂淤積拖沓。不過這事兒把數碼相片用濾鏡搞成膠片味兒一樣,通常經不起細琢磨,有經驗的人一推敲還是會發現破綻,因為畢竟不是一個底子的東西,不可能完全一回事。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而海貝R5的暖,我認為是這樣的:

它和ZVM路子很接近,從聽感結果來說都是那種秋日午後的暖度,從音色到氛圍都是暖的,溫度感多於上述第2種,而弱於第3種,並且在此前提下,它的聲音舒展度和自然性做得十分之好,“又暖又鬆弛”是這兩臺機器的共同特點,一點都不繃著,算是數碼底子的機器裡味道相當模擬的那種流派了。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這個流派算第4種麼?也說不得,只能說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聽感的,聽的時候會有一種心曠神怡感。當然第2種第3種做好了也會好聽,說到底不同之處是有的,而具體水平如何則還是要看產品,並且結合其售價素質來談。

海貝R5的素質,比ZVM無疑是高一頭,畢竟在這過去的十幾年裡音頻前端的水平是在實打實的進步著,很多上古神磚現在拿出來AB的話都不夠新機器打。誠然老機器也會有一些值得稱道的地方,不少都具備新磚無法複製的味道——有時候這事兒啊,不是新品牌水平不夠,更多是限於硬件:老貨用的那些芯片啥的,指標都落後了,也沒地兒採購了,這是很現實的限制,就算哪個廠家老總老夫聊發少年狂想這麼做,也沒法操作啊。


"

不急啊,先扯點兒老段落~

2005年我20歲,當時的我,是很需要一臺不錯的隨身聽的——畢竟精力充沛,每天上下班路上又無聊,入睡之前也習慣了塞著耳機聽會兒歌,這些都決定了要買一臺更好的隨身聽:容量儘量大一些這樣不光裝的歌多,很多時候還能當移動硬盤用,聲音推力這些當然要儘量好一些,不過不需要素質太強;個人更希望聽感可以舒服一些,暖聲些有感情些,畢竟這正是情緒充沛的年紀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時有麼?其實是有的——那一年蘋果發佈了ipod video,容量上有30G、60G兩種規格,這個容量比當時許多主流的移動硬盤都要大肚量,就算是WAV文件都能裝上百張唱片。音質方面雖然弱於Rio和創新的一些老磚,卻也穩壓大部分閃存mp3,且音色也不冷峻(比classic是明顯更軟潤的),簡直是太符合要求了。

然而我當時最眼饞的還真就不是video,而是其競品創新ZVM。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說起創新這個來自新加坡的廠牌,現今許多人未必有感覺,但這牌子對於十幾年前玩隨身聽的那波人來說卻是回憶滿滿的存在。從早期的NJB ZEN、ZT、到晚一些的ZVM、再到後來閃存機裡的ZSW、小石頭——創新確實是出過不少好機器的。

這些機器裡,我最喜歡的就是ZVM了:容量夠大(30G),樣子好看,它的聲音不像ZX那麼素質流,不像NJB ZEN一樣一味追求強悍,優點是又暖又不緊不慢,聽起來最舒服最有回味。其素質水平已經是同期產品裡絕對的中上,跟video比直推的話,稍占上風。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既然這麼喜歡,就買唄?

最後沒買,因為嫌貴┓( ´∀` )┏

諸位,2000多塊呢,那時候我還在上學,2000多太難攢了!你要想想那可是2005年,北京當時的蓋飯還是5塊錢素的6塊錢葷的,學校附近的房價每平米連6000都不到,那時候的2000多跟現在的2000多,那不是一個概念啊……

後來是工作之後趁著有商家甩賣ZVM,才入了一臺,過了兩年死活找不到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給弄丟了,真是在最好的時候沒有遇見你,後來晚一些遇見還生生擦肩,殘忍的人生啊!

標題明晃晃寫著是R5的文章,為啥花這麼多字來扯ZVM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因為像,因為聲音像。

海貝R5,這是一臺暖聲機器,不是那種“中性偏暖”之類的搞法,而是可以被歸類為“老北京正宗暖聲mp3”的開宗明義的暖——按說如今mp3也不老少(理論上我們該稱這類物件為“數字音頻隨身播放器”,何況mp3這個格式玩音頻器材的都會嫌棄碼率太低,不過別深究,mp3這個名字還是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它是用來幹嘛的~),暖聲的有一大堆,為何偏就它讓我想起ZVM?如果回答說“一耳朵就覺得像”這種答案那基本等於白說,故而在連續高強度聽了幾天之後,讓咱們一起來整明白這件事:

1、音頻器材,最可怕的暖法是炎炎盛夏這種路子,太猛太濃,這種音色其實前端上並不多見,像樣的品牌一般都不敢這麼玩,倒是在假貨耳機、雜牌mp3上你是可以體驗到這種路子,從聽感來說這種玩法也就能圖個一耳朵轟(實際上這都很難有,更多會是悶和暗),耐聽度基本歸零。

2、常見一些的則是整體音色算暖,氛圍感介於“暖色調”和“中性”之間,這也是目前接受度很高的一種主流搞法,會讓人覺得這聲音即有抓耳度又兼具了耐聽度和現代色彩。

2、還有一種路線是儘可能的去復古、去往黑膠感覺上靠,整體濃重一些,做好了聽著會有不錯的味道,做糟了會讓人聽著能量胡亂淤積拖沓。不過這事兒把數碼相片用濾鏡搞成膠片味兒一樣,通常經不起細琢磨,有經驗的人一推敲還是會發現破綻,因為畢竟不是一個底子的東西,不可能完全一回事。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而海貝R5的暖,我認為是這樣的:

它和ZVM路子很接近,從聽感結果來說都是那種秋日午後的暖度,從音色到氛圍都是暖的,溫度感多於上述第2種,而弱於第3種,並且在此前提下,它的聲音舒展度和自然性做得十分之好,“又暖又鬆弛”是這兩臺機器的共同特點,一點都不繃著,算是數碼底子的機器裡味道相當模擬的那種流派了。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這個流派算第4種麼?也說不得,只能說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聽感的,聽的時候會有一種心曠神怡感。當然第2種第3種做好了也會好聽,說到底不同之處是有的,而具體水平如何則還是要看產品,並且結合其售價素質來談。

海貝R5的素質,比ZVM無疑是高一頭,畢竟在這過去的十幾年裡音頻前端的水平是在實打實的進步著,很多上古神磚現在拿出來AB的話都不夠新機器打。誠然老機器也會有一些值得稱道的地方,不少都具備新磚無法複製的味道——有時候這事兒啊,不是新品牌水平不夠,更多是限於硬件:老貨用的那些芯片啥的,指標都落後了,也沒地兒採購了,這是很現實的限制,就算哪個廠家老總老夫聊發少年狂想這麼做,也沒法操作啊。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海貝R5用的是雙CS43198,指標方面已經算同價位便攜播放器裡的頂配,配合獨立時鐘,在解析動態這些方面稱得上表現強悍,比同門師兄R6pro尚有些距離,推力則與R6pro比都不虛——我甚至會覺得這推力有些過了,諸如EW9這種算是挺吃推力的東西,一旦打開高增益你就會聽見東瀛女王發出“雅蠛蝶快停下太大了受不了啊啊啊”這樣的叫聲,明顯是推過頭了……塞子裡也就飛朵5678這種貨可以開下高增益,其餘妥妥低增益全對付——不光對付了你還覺得因為推力優秀,所以出來的結象和密度很可嘉。也開了高增益試了下HD600,驅動得都還小有模樣。海貝在給推力這件事上真的有些過分實誠的嫌疑,有這個必要麼?


"

不急啊,先扯點兒老段落~

2005年我20歲,當時的我,是很需要一臺不錯的隨身聽的——畢竟精力充沛,每天上下班路上又無聊,入睡之前也習慣了塞著耳機聽會兒歌,這些都決定了要買一臺更好的隨身聽:容量儘量大一些這樣不光裝的歌多,很多時候還能當移動硬盤用,聲音推力這些當然要儘量好一些,不過不需要素質太強;個人更希望聽感可以舒服一些,暖聲些有感情些,畢竟這正是情緒充沛的年紀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時有麼?其實是有的——那一年蘋果發佈了ipod video,容量上有30G、60G兩種規格,這個容量比當時許多主流的移動硬盤都要大肚量,就算是WAV文件都能裝上百張唱片。音質方面雖然弱於Rio和創新的一些老磚,卻也穩壓大部分閃存mp3,且音色也不冷峻(比classic是明顯更軟潤的),簡直是太符合要求了。

然而我當時最眼饞的還真就不是video,而是其競品創新ZVM。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說起創新這個來自新加坡的廠牌,現今許多人未必有感覺,但這牌子對於十幾年前玩隨身聽的那波人來說卻是回憶滿滿的存在。從早期的NJB ZEN、ZT、到晚一些的ZVM、再到後來閃存機裡的ZSW、小石頭——創新確實是出過不少好機器的。

這些機器裡,我最喜歡的就是ZVM了:容量夠大(30G),樣子好看,它的聲音不像ZX那麼素質流,不像NJB ZEN一樣一味追求強悍,優點是又暖又不緊不慢,聽起來最舒服最有回味。其素質水平已經是同期產品裡絕對的中上,跟video比直推的話,稍占上風。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既然這麼喜歡,就買唄?

最後沒買,因為嫌貴┓( ´∀` )┏

諸位,2000多塊呢,那時候我還在上學,2000多太難攢了!你要想想那可是2005年,北京當時的蓋飯還是5塊錢素的6塊錢葷的,學校附近的房價每平米連6000都不到,那時候的2000多跟現在的2000多,那不是一個概念啊……

後來是工作之後趁著有商家甩賣ZVM,才入了一臺,過了兩年死活找不到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給弄丟了,真是在最好的時候沒有遇見你,後來晚一些遇見還生生擦肩,殘忍的人生啊!

標題明晃晃寫著是R5的文章,為啥花這麼多字來扯ZVM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因為像,因為聲音像。

海貝R5,這是一臺暖聲機器,不是那種“中性偏暖”之類的搞法,而是可以被歸類為“老北京正宗暖聲mp3”的開宗明義的暖——按說如今mp3也不老少(理論上我們該稱這類物件為“數字音頻隨身播放器”,何況mp3這個格式玩音頻器材的都會嫌棄碼率太低,不過別深究,mp3這個名字還是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它是用來幹嘛的~),暖聲的有一大堆,為何偏就它讓我想起ZVM?如果回答說“一耳朵就覺得像”這種答案那基本等於白說,故而在連續高強度聽了幾天之後,讓咱們一起來整明白這件事:

1、音頻器材,最可怕的暖法是炎炎盛夏這種路子,太猛太濃,這種音色其實前端上並不多見,像樣的品牌一般都不敢這麼玩,倒是在假貨耳機、雜牌mp3上你是可以體驗到這種路子,從聽感來說這種玩法也就能圖個一耳朵轟(實際上這都很難有,更多會是悶和暗),耐聽度基本歸零。

2、常見一些的則是整體音色算暖,氛圍感介於“暖色調”和“中性”之間,這也是目前接受度很高的一種主流搞法,會讓人覺得這聲音即有抓耳度又兼具了耐聽度和現代色彩。

2、還有一種路線是儘可能的去復古、去往黑膠感覺上靠,整體濃重一些,做好了聽著會有不錯的味道,做糟了會讓人聽著能量胡亂淤積拖沓。不過這事兒把數碼相片用濾鏡搞成膠片味兒一樣,通常經不起細琢磨,有經驗的人一推敲還是會發現破綻,因為畢竟不是一個底子的東西,不可能完全一回事。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而海貝R5的暖,我認為是這樣的:

它和ZVM路子很接近,從聽感結果來說都是那種秋日午後的暖度,從音色到氛圍都是暖的,溫度感多於上述第2種,而弱於第3種,並且在此前提下,它的聲音舒展度和自然性做得十分之好,“又暖又鬆弛”是這兩臺機器的共同特點,一點都不繃著,算是數碼底子的機器裡味道相當模擬的那種流派了。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這個流派算第4種麼?也說不得,只能說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聽感的,聽的時候會有一種心曠神怡感。當然第2種第3種做好了也會好聽,說到底不同之處是有的,而具體水平如何則還是要看產品,並且結合其售價素質來談。

海貝R5的素質,比ZVM無疑是高一頭,畢竟在這過去的十幾年裡音頻前端的水平是在實打實的進步著,很多上古神磚現在拿出來AB的話都不夠新機器打。誠然老機器也會有一些值得稱道的地方,不少都具備新磚無法複製的味道——有時候這事兒啊,不是新品牌水平不夠,更多是限於硬件:老貨用的那些芯片啥的,指標都落後了,也沒地兒採購了,這是很現實的限制,就算哪個廠家老總老夫聊發少年狂想這麼做,也沒法操作啊。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海貝R5用的是雙CS43198,指標方面已經算同價位便攜播放器裡的頂配,配合獨立時鐘,在解析動態這些方面稱得上表現強悍,比同門師兄R6pro尚有些距離,推力則與R6pro比都不虛——我甚至會覺得這推力有些過了,諸如EW9這種算是挺吃推力的東西,一旦打開高增益你就會聽見東瀛女王發出“雅蠛蝶快停下太大了受不了啊啊啊”這樣的叫聲,明顯是推過頭了……塞子裡也就飛朵5678這種貨可以開下高增益,其餘妥妥低增益全對付——不光對付了你還覺得因為推力優秀,所以出來的結象和密度很可嘉。也開了高增益試了下HD600,驅動得都還小有模樣。海貝在給推力這件事上真的有些過分實誠的嫌疑,有這個必要麼?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整體描繪的話,海貝R5屬於那種聲場立得起來(稱不上宏大,規模還不錯而已,您那錢才花了2000多,這裡不能想太多啦)且邊際感不強,鋪出一個有自在感的放鬆場感;分離度和層次感在同價位裡很值得滿意;三頻延展中等水平不誇張、極低頻和極高頻沒有拉很廣;低頻彈性良好聚焦稍差;中頻豐腴而不肥,可口軟糯;高頻給足細節而亮度偏暗;全頻段聲音的結象飽滿、兼具密度和很好的肉感、尤其溫度感控制的很討耳的這麼一個聲兒。


"

不急啊,先扯點兒老段落~

2005年我20歲,當時的我,是很需要一臺不錯的隨身聽的——畢竟精力充沛,每天上下班路上又無聊,入睡之前也習慣了塞著耳機聽會兒歌,這些都決定了要買一臺更好的隨身聽:容量儘量大一些這樣不光裝的歌多,很多時候還能當移動硬盤用,聲音推力這些當然要儘量好一些,不過不需要素質太強;個人更希望聽感可以舒服一些,暖聲些有感情些,畢竟這正是情緒充沛的年紀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時有麼?其實是有的——那一年蘋果發佈了ipod video,容量上有30G、60G兩種規格,這個容量比當時許多主流的移動硬盤都要大肚量,就算是WAV文件都能裝上百張唱片。音質方面雖然弱於Rio和創新的一些老磚,卻也穩壓大部分閃存mp3,且音色也不冷峻(比classic是明顯更軟潤的),簡直是太符合要求了。

然而我當時最眼饞的還真就不是video,而是其競品創新ZVM。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說起創新這個來自新加坡的廠牌,現今許多人未必有感覺,但這牌子對於十幾年前玩隨身聽的那波人來說卻是回憶滿滿的存在。從早期的NJB ZEN、ZT、到晚一些的ZVM、再到後來閃存機裡的ZSW、小石頭——創新確實是出過不少好機器的。

這些機器裡,我最喜歡的就是ZVM了:容量夠大(30G),樣子好看,它的聲音不像ZX那麼素質流,不像NJB ZEN一樣一味追求強悍,優點是又暖又不緊不慢,聽起來最舒服最有回味。其素質水平已經是同期產品裡絕對的中上,跟video比直推的話,稍占上風。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既然這麼喜歡,就買唄?

最後沒買,因為嫌貴┓( ´∀` )┏

諸位,2000多塊呢,那時候我還在上學,2000多太難攢了!你要想想那可是2005年,北京當時的蓋飯還是5塊錢素的6塊錢葷的,學校附近的房價每平米連6000都不到,那時候的2000多跟現在的2000多,那不是一個概念啊……

後來是工作之後趁著有商家甩賣ZVM,才入了一臺,過了兩年死活找不到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給弄丟了,真是在最好的時候沒有遇見你,後來晚一些遇見還生生擦肩,殘忍的人生啊!

標題明晃晃寫著是R5的文章,為啥花這麼多字來扯ZVM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因為像,因為聲音像。

海貝R5,這是一臺暖聲機器,不是那種“中性偏暖”之類的搞法,而是可以被歸類為“老北京正宗暖聲mp3”的開宗明義的暖——按說如今mp3也不老少(理論上我們該稱這類物件為“數字音頻隨身播放器”,何況mp3這個格式玩音頻器材的都會嫌棄碼率太低,不過別深究,mp3這個名字還是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它是用來幹嘛的~),暖聲的有一大堆,為何偏就它讓我想起ZVM?如果回答說“一耳朵就覺得像”這種答案那基本等於白說,故而在連續高強度聽了幾天之後,讓咱們一起來整明白這件事:

1、音頻器材,最可怕的暖法是炎炎盛夏這種路子,太猛太濃,這種音色其實前端上並不多見,像樣的品牌一般都不敢這麼玩,倒是在假貨耳機、雜牌mp3上你是可以體驗到這種路子,從聽感來說這種玩法也就能圖個一耳朵轟(實際上這都很難有,更多會是悶和暗),耐聽度基本歸零。

2、常見一些的則是整體音色算暖,氛圍感介於“暖色調”和“中性”之間,這也是目前接受度很高的一種主流搞法,會讓人覺得這聲音即有抓耳度又兼具了耐聽度和現代色彩。

2、還有一種路線是儘可能的去復古、去往黑膠感覺上靠,整體濃重一些,做好了聽著會有不錯的味道,做糟了會讓人聽著能量胡亂淤積拖沓。不過這事兒把數碼相片用濾鏡搞成膠片味兒一樣,通常經不起細琢磨,有經驗的人一推敲還是會發現破綻,因為畢竟不是一個底子的東西,不可能完全一回事。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而海貝R5的暖,我認為是這樣的:

它和ZVM路子很接近,從聽感結果來說都是那種秋日午後的暖度,從音色到氛圍都是暖的,溫度感多於上述第2種,而弱於第3種,並且在此前提下,它的聲音舒展度和自然性做得十分之好,“又暖又鬆弛”是這兩臺機器的共同特點,一點都不繃著,算是數碼底子的機器裡味道相當模擬的那種流派了。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這個流派算第4種麼?也說不得,只能說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聽感的,聽的時候會有一種心曠神怡感。當然第2種第3種做好了也會好聽,說到底不同之處是有的,而具體水平如何則還是要看產品,並且結合其售價素質來談。

海貝R5的素質,比ZVM無疑是高一頭,畢竟在這過去的十幾年裡音頻前端的水平是在實打實的進步著,很多上古神磚現在拿出來AB的話都不夠新機器打。誠然老機器也會有一些值得稱道的地方,不少都具備新磚無法複製的味道——有時候這事兒啊,不是新品牌水平不夠,更多是限於硬件:老貨用的那些芯片啥的,指標都落後了,也沒地兒採購了,這是很現實的限制,就算哪個廠家老總老夫聊發少年狂想這麼做,也沒法操作啊。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海貝R5用的是雙CS43198,指標方面已經算同價位便攜播放器裡的頂配,配合獨立時鐘,在解析動態這些方面稱得上表現強悍,比同門師兄R6pro尚有些距離,推力則與R6pro比都不虛——我甚至會覺得這推力有些過了,諸如EW9這種算是挺吃推力的東西,一旦打開高增益你就會聽見東瀛女王發出“雅蠛蝶快停下太大了受不了啊啊啊”這樣的叫聲,明顯是推過頭了……塞子裡也就飛朵5678這種貨可以開下高增益,其餘妥妥低增益全對付——不光對付了你還覺得因為推力優秀,所以出來的結象和密度很可嘉。也開了高增益試了下HD600,驅動得都還小有模樣。海貝在給推力這件事上真的有些過分實誠的嫌疑,有這個必要麼?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整體描繪的話,海貝R5屬於那種聲場立得起來(稱不上宏大,規模還不錯而已,您那錢才花了2000多,這裡不能想太多啦)且邊際感不強,鋪出一個有自在感的放鬆場感;分離度和層次感在同價位裡很值得滿意;三頻延展中等水平不誇張、極低頻和極高頻沒有拉很廣;低頻彈性良好聚焦稍差;中頻豐腴而不肥,可口軟糯;高頻給足細節而亮度偏暗;全頻段聲音的結象飽滿、兼具密度和很好的肉感、尤其溫度感控制的很討耳的這麼一個聲兒。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就猶如秋日午後你握著女孩子的手散步,那手不冰涼也不出一手汗,不用你暖也不至於要經常找紙巾擦手,不會骨瘦如柴也不會又胖又圓(加個括弧防詛咒),屬於略修長而帶有一點合適肉感的那種,就可以一直握著握一下午……

啥?還沒試過?那去找個人試啊!時不我待啊胸袋!

所以這麼一個舒服的聲音,搭什麼塞子合適?聽什麼音樂合適呢?


"

不急啊,先扯點兒老段落~

2005年我20歲,當時的我,是很需要一臺不錯的隨身聽的——畢竟精力充沛,每天上下班路上又無聊,入睡之前也習慣了塞著耳機聽會兒歌,這些都決定了要買一臺更好的隨身聽:容量儘量大一些這樣不光裝的歌多,很多時候還能當移動硬盤用,聲音推力這些當然要儘量好一些,不過不需要素質太強;個人更希望聽感可以舒服一些,暖聲些有感情些,畢竟這正是情緒充沛的年紀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時有麼?其實是有的——那一年蘋果發佈了ipod video,容量上有30G、60G兩種規格,這個容量比當時許多主流的移動硬盤都要大肚量,就算是WAV文件都能裝上百張唱片。音質方面雖然弱於Rio和創新的一些老磚,卻也穩壓大部分閃存mp3,且音色也不冷峻(比classic是明顯更軟潤的),簡直是太符合要求了。

然而我當時最眼饞的還真就不是video,而是其競品創新ZVM。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說起創新這個來自新加坡的廠牌,現今許多人未必有感覺,但這牌子對於十幾年前玩隨身聽的那波人來說卻是回憶滿滿的存在。從早期的NJB ZEN、ZT、到晚一些的ZVM、再到後來閃存機裡的ZSW、小石頭——創新確實是出過不少好機器的。

這些機器裡,我最喜歡的就是ZVM了:容量夠大(30G),樣子好看,它的聲音不像ZX那麼素質流,不像NJB ZEN一樣一味追求強悍,優點是又暖又不緊不慢,聽起來最舒服最有回味。其素質水平已經是同期產品裡絕對的中上,跟video比直推的話,稍占上風。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既然這麼喜歡,就買唄?

最後沒買,因為嫌貴┓( ´∀` )┏

諸位,2000多塊呢,那時候我還在上學,2000多太難攢了!你要想想那可是2005年,北京當時的蓋飯還是5塊錢素的6塊錢葷的,學校附近的房價每平米連6000都不到,那時候的2000多跟現在的2000多,那不是一個概念啊……

後來是工作之後趁著有商家甩賣ZVM,才入了一臺,過了兩年死活找不到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給弄丟了,真是在最好的時候沒有遇見你,後來晚一些遇見還生生擦肩,殘忍的人生啊!

標題明晃晃寫著是R5的文章,為啥花這麼多字來扯ZVM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因為像,因為聲音像。

海貝R5,這是一臺暖聲機器,不是那種“中性偏暖”之類的搞法,而是可以被歸類為“老北京正宗暖聲mp3”的開宗明義的暖——按說如今mp3也不老少(理論上我們該稱這類物件為“數字音頻隨身播放器”,何況mp3這個格式玩音頻器材的都會嫌棄碼率太低,不過別深究,mp3這個名字還是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它是用來幹嘛的~),暖聲的有一大堆,為何偏就它讓我想起ZVM?如果回答說“一耳朵就覺得像”這種答案那基本等於白說,故而在連續高強度聽了幾天之後,讓咱們一起來整明白這件事:

1、音頻器材,最可怕的暖法是炎炎盛夏這種路子,太猛太濃,這種音色其實前端上並不多見,像樣的品牌一般都不敢這麼玩,倒是在假貨耳機、雜牌mp3上你是可以體驗到這種路子,從聽感來說這種玩法也就能圖個一耳朵轟(實際上這都很難有,更多會是悶和暗),耐聽度基本歸零。

2、常見一些的則是整體音色算暖,氛圍感介於“暖色調”和“中性”之間,這也是目前接受度很高的一種主流搞法,會讓人覺得這聲音即有抓耳度又兼具了耐聽度和現代色彩。

2、還有一種路線是儘可能的去復古、去往黑膠感覺上靠,整體濃重一些,做好了聽著會有不錯的味道,做糟了會讓人聽著能量胡亂淤積拖沓。不過這事兒把數碼相片用濾鏡搞成膠片味兒一樣,通常經不起細琢磨,有經驗的人一推敲還是會發現破綻,因為畢竟不是一個底子的東西,不可能完全一回事。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而海貝R5的暖,我認為是這樣的:

它和ZVM路子很接近,從聽感結果來說都是那種秋日午後的暖度,從音色到氛圍都是暖的,溫度感多於上述第2種,而弱於第3種,並且在此前提下,它的聲音舒展度和自然性做得十分之好,“又暖又鬆弛”是這兩臺機器的共同特點,一點都不繃著,算是數碼底子的機器裡味道相當模擬的那種流派了。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這個流派算第4種麼?也說不得,只能說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聽感的,聽的時候會有一種心曠神怡感。當然第2種第3種做好了也會好聽,說到底不同之處是有的,而具體水平如何則還是要看產品,並且結合其售價素質來談。

海貝R5的素質,比ZVM無疑是高一頭,畢竟在這過去的十幾年裡音頻前端的水平是在實打實的進步著,很多上古神磚現在拿出來AB的話都不夠新機器打。誠然老機器也會有一些值得稱道的地方,不少都具備新磚無法複製的味道——有時候這事兒啊,不是新品牌水平不夠,更多是限於硬件:老貨用的那些芯片啥的,指標都落後了,也沒地兒採購了,這是很現實的限制,就算哪個廠家老總老夫聊發少年狂想這麼做,也沒法操作啊。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海貝R5用的是雙CS43198,指標方面已經算同價位便攜播放器裡的頂配,配合獨立時鐘,在解析動態這些方面稱得上表現強悍,比同門師兄R6pro尚有些距離,推力則與R6pro比都不虛——我甚至會覺得這推力有些過了,諸如EW9這種算是挺吃推力的東西,一旦打開高增益你就會聽見東瀛女王發出“雅蠛蝶快停下太大了受不了啊啊啊”這樣的叫聲,明顯是推過頭了……塞子裡也就飛朵5678這種貨可以開下高增益,其餘妥妥低增益全對付——不光對付了你還覺得因為推力優秀,所以出來的結象和密度很可嘉。也開了高增益試了下HD600,驅動得都還小有模樣。海貝在給推力這件事上真的有些過分實誠的嫌疑,有這個必要麼?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整體描繪的話,海貝R5屬於那種聲場立得起來(稱不上宏大,規模還不錯而已,您那錢才花了2000多,這裡不能想太多啦)且邊際感不強,鋪出一個有自在感的放鬆場感;分離度和層次感在同價位裡很值得滿意;三頻延展中等水平不誇張、極低頻和極高頻沒有拉很廣;低頻彈性良好聚焦稍差;中頻豐腴而不肥,可口軟糯;高頻給足細節而亮度偏暗;全頻段聲音的結象飽滿、兼具密度和很好的肉感、尤其溫度感控制的很討耳的這麼一個聲兒。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就猶如秋日午後你握著女孩子的手散步,那手不冰涼也不出一手汗,不用你暖也不至於要經常找紙巾擦手,不會骨瘦如柴也不會又胖又圓(加個括弧防詛咒),屬於略修長而帶有一點合適肉感的那種,就可以一直握著握一下午……

啥?還沒試過?那去找個人試啊!時不我待啊胸袋!

所以這麼一個舒服的聲音,搭什麼塞子合適?聽什麼音樂合適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理論上搭什麼塞子都還可以,聽什麼音樂也都不會說有大問題,我今天都2000首歌純隨機聽了四個小時了什麼曲風都有也沒哪首讓我覺得有大問題。不過還是會先入為主的想起自己當年的樣子:當年用ZVM的時候,倒是然也裝了些貝多芬、林肯公園、爵士啥的,只是握著女孩子手聽這些合適麼?情緒跟畫面感也對不上啊——這種前端,我更推薦是搭一些老塞子,或者新塞子裡有人情味一些的,聽些周杰倫林俊杰陶喆孫燕姿張學友蕭亞軒五月天梁靜茹戴佩妮啥的(剛剛用EW9隨機到戴佩妮一首老歌,把我感動的不輕,我得承認這組合出來的聲音是一個正正好好的戴佩妮~)


"

不急啊,先扯點兒老段落~

2005年我20歲,當時的我,是很需要一臺不錯的隨身聽的——畢竟精力充沛,每天上下班路上又無聊,入睡之前也習慣了塞著耳機聽會兒歌,這些都決定了要買一臺更好的隨身聽:容量儘量大一些這樣不光裝的歌多,很多時候還能當移動硬盤用,聲音推力這些當然要儘量好一些,不過不需要素質太強;個人更希望聽感可以舒服一些,暖聲些有感情些,畢竟這正是情緒充沛的年紀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時有麼?其實是有的——那一年蘋果發佈了ipod video,容量上有30G、60G兩種規格,這個容量比當時許多主流的移動硬盤都要大肚量,就算是WAV文件都能裝上百張唱片。音質方面雖然弱於Rio和創新的一些老磚,卻也穩壓大部分閃存mp3,且音色也不冷峻(比classic是明顯更軟潤的),簡直是太符合要求了。

然而我當時最眼饞的還真就不是video,而是其競品創新ZVM。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說起創新這個來自新加坡的廠牌,現今許多人未必有感覺,但這牌子對於十幾年前玩隨身聽的那波人來說卻是回憶滿滿的存在。從早期的NJB ZEN、ZT、到晚一些的ZVM、再到後來閃存機裡的ZSW、小石頭——創新確實是出過不少好機器的。

這些機器裡,我最喜歡的就是ZVM了:容量夠大(30G),樣子好看,它的聲音不像ZX那麼素質流,不像NJB ZEN一樣一味追求強悍,優點是又暖又不緊不慢,聽起來最舒服最有回味。其素質水平已經是同期產品裡絕對的中上,跟video比直推的話,稍占上風。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既然這麼喜歡,就買唄?

最後沒買,因為嫌貴┓( ´∀` )┏

諸位,2000多塊呢,那時候我還在上學,2000多太難攢了!你要想想那可是2005年,北京當時的蓋飯還是5塊錢素的6塊錢葷的,學校附近的房價每平米連6000都不到,那時候的2000多跟現在的2000多,那不是一個概念啊……

後來是工作之後趁著有商家甩賣ZVM,才入了一臺,過了兩年死活找不到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給弄丟了,真是在最好的時候沒有遇見你,後來晚一些遇見還生生擦肩,殘忍的人生啊!

標題明晃晃寫著是R5的文章,為啥花這麼多字來扯ZVM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因為像,因為聲音像。

海貝R5,這是一臺暖聲機器,不是那種“中性偏暖”之類的搞法,而是可以被歸類為“老北京正宗暖聲mp3”的開宗明義的暖——按說如今mp3也不老少(理論上我們該稱這類物件為“數字音頻隨身播放器”,何況mp3這個格式玩音頻器材的都會嫌棄碼率太低,不過別深究,mp3這個名字還是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它是用來幹嘛的~),暖聲的有一大堆,為何偏就它讓我想起ZVM?如果回答說“一耳朵就覺得像”這種答案那基本等於白說,故而在連續高強度聽了幾天之後,讓咱們一起來整明白這件事:

1、音頻器材,最可怕的暖法是炎炎盛夏這種路子,太猛太濃,這種音色其實前端上並不多見,像樣的品牌一般都不敢這麼玩,倒是在假貨耳機、雜牌mp3上你是可以體驗到這種路子,從聽感來說這種玩法也就能圖個一耳朵轟(實際上這都很難有,更多會是悶和暗),耐聽度基本歸零。

2、常見一些的則是整體音色算暖,氛圍感介於“暖色調”和“中性”之間,這也是目前接受度很高的一種主流搞法,會讓人覺得這聲音即有抓耳度又兼具了耐聽度和現代色彩。

2、還有一種路線是儘可能的去復古、去往黑膠感覺上靠,整體濃重一些,做好了聽著會有不錯的味道,做糟了會讓人聽著能量胡亂淤積拖沓。不過這事兒把數碼相片用濾鏡搞成膠片味兒一樣,通常經不起細琢磨,有經驗的人一推敲還是會發現破綻,因為畢竟不是一個底子的東西,不可能完全一回事。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而海貝R5的暖,我認為是這樣的:

它和ZVM路子很接近,從聽感結果來說都是那種秋日午後的暖度,從音色到氛圍都是暖的,溫度感多於上述第2種,而弱於第3種,並且在此前提下,它的聲音舒展度和自然性做得十分之好,“又暖又鬆弛”是這兩臺機器的共同特點,一點都不繃著,算是數碼底子的機器裡味道相當模擬的那種流派了。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這個流派算第4種麼?也說不得,只能說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聽感的,聽的時候會有一種心曠神怡感。當然第2種第3種做好了也會好聽,說到底不同之處是有的,而具體水平如何則還是要看產品,並且結合其售價素質來談。

海貝R5的素質,比ZVM無疑是高一頭,畢竟在這過去的十幾年裡音頻前端的水平是在實打實的進步著,很多上古神磚現在拿出來AB的話都不夠新機器打。誠然老機器也會有一些值得稱道的地方,不少都具備新磚無法複製的味道——有時候這事兒啊,不是新品牌水平不夠,更多是限於硬件:老貨用的那些芯片啥的,指標都落後了,也沒地兒採購了,這是很現實的限制,就算哪個廠家老總老夫聊發少年狂想這麼做,也沒法操作啊。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海貝R5用的是雙CS43198,指標方面已經算同價位便攜播放器裡的頂配,配合獨立時鐘,在解析動態這些方面稱得上表現強悍,比同門師兄R6pro尚有些距離,推力則與R6pro比都不虛——我甚至會覺得這推力有些過了,諸如EW9這種算是挺吃推力的東西,一旦打開高增益你就會聽見東瀛女王發出“雅蠛蝶快停下太大了受不了啊啊啊”這樣的叫聲,明顯是推過頭了……塞子裡也就飛朵5678這種貨可以開下高增益,其餘妥妥低增益全對付——不光對付了你還覺得因為推力優秀,所以出來的結象和密度很可嘉。也開了高增益試了下HD600,驅動得都還小有模樣。海貝在給推力這件事上真的有些過分實誠的嫌疑,有這個必要麼?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整體描繪的話,海貝R5屬於那種聲場立得起來(稱不上宏大,規模還不錯而已,您那錢才花了2000多,這裡不能想太多啦)且邊際感不強,鋪出一個有自在感的放鬆場感;分離度和層次感在同價位裡很值得滿意;三頻延展中等水平不誇張、極低頻和極高頻沒有拉很廣;低頻彈性良好聚焦稍差;中頻豐腴而不肥,可口軟糯;高頻給足細節而亮度偏暗;全頻段聲音的結象飽滿、兼具密度和很好的肉感、尤其溫度感控制的很討耳的這麼一個聲兒。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就猶如秋日午後你握著女孩子的手散步,那手不冰涼也不出一手汗,不用你暖也不至於要經常找紙巾擦手,不會骨瘦如柴也不會又胖又圓(加個括弧防詛咒),屬於略修長而帶有一點合適肉感的那種,就可以一直握著握一下午……

啥?還沒試過?那去找個人試啊!時不我待啊胸袋!

所以這麼一個舒服的聲音,搭什麼塞子合適?聽什麼音樂合適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理論上搭什麼塞子都還可以,聽什麼音樂也都不會說有大問題,我今天都2000首歌純隨機聽了四個小時了什麼曲風都有也沒哪首讓我覺得有大問題。不過還是會先入為主的想起自己當年的樣子:當年用ZVM的時候,倒是然也裝了些貝多芬、林肯公園、爵士啥的,只是握著女孩子手聽這些合適麼?情緒跟畫面感也對不上啊——這種前端,我更推薦是搭一些老塞子,或者新塞子裡有人情味一些的,聽些周杰倫林俊杰陶喆孫燕姿張學友蕭亞軒五月天梁靜茹戴佩妮啥的(剛剛用EW9隨機到戴佩妮一首老歌,把我感動的不輕,我得承認這組合出來的聲音是一個正正好好的戴佩妮~)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然了,拿這倆機器比較本就太情懷,也沒啥公平性可言。論味道ZVM在我心裡更有味也更正(這塊很可能是心理因素使然吧,心理學上貌似管這個叫“初始效應”)。論素質R5贏了一截子,論推力更是天上地下,還有一點就是ZVM的操作不算很便捷,質量穩定性更是因為微硬盤的先天劣勢而不讓人放心。而R5的操作系統無需多誇,海貝系統的流暢穩定有口皆碑,且功能方面R5多了3.5+4.4平衡,倆口都能line out。有之前在跳蛋W5上廣受好評的UAT超級音頻無線傳輸功能可以連藍牙耳機;新的Type-C接口以及長達18小時的續航……


"

不急啊,先扯點兒老段落~

2005年我20歲,當時的我,是很需要一臺不錯的隨身聽的——畢竟精力充沛,每天上下班路上又無聊,入睡之前也習慣了塞著耳機聽會兒歌,這些都決定了要買一臺更好的隨身聽:容量儘量大一些這樣不光裝的歌多,很多時候還能當移動硬盤用,聲音推力這些當然要儘量好一些,不過不需要素質太強;個人更希望聽感可以舒服一些,暖聲些有感情些,畢竟這正是情緒充沛的年紀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時有麼?其實是有的——那一年蘋果發佈了ipod video,容量上有30G、60G兩種規格,這個容量比當時許多主流的移動硬盤都要大肚量,就算是WAV文件都能裝上百張唱片。音質方面雖然弱於Rio和創新的一些老磚,卻也穩壓大部分閃存mp3,且音色也不冷峻(比classic是明顯更軟潤的),簡直是太符合要求了。

然而我當時最眼饞的還真就不是video,而是其競品創新ZVM。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說起創新這個來自新加坡的廠牌,現今許多人未必有感覺,但這牌子對於十幾年前玩隨身聽的那波人來說卻是回憶滿滿的存在。從早期的NJB ZEN、ZT、到晚一些的ZVM、再到後來閃存機裡的ZSW、小石頭——創新確實是出過不少好機器的。

這些機器裡,我最喜歡的就是ZVM了:容量夠大(30G),樣子好看,它的聲音不像ZX那麼素質流,不像NJB ZEN一樣一味追求強悍,優點是又暖又不緊不慢,聽起來最舒服最有回味。其素質水平已經是同期產品裡絕對的中上,跟video比直推的話,稍占上風。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既然這麼喜歡,就買唄?

最後沒買,因為嫌貴┓( ´∀` )┏

諸位,2000多塊呢,那時候我還在上學,2000多太難攢了!你要想想那可是2005年,北京當時的蓋飯還是5塊錢素的6塊錢葷的,學校附近的房價每平米連6000都不到,那時候的2000多跟現在的2000多,那不是一個概念啊……

後來是工作之後趁著有商家甩賣ZVM,才入了一臺,過了兩年死活找不到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給弄丟了,真是在最好的時候沒有遇見你,後來晚一些遇見還生生擦肩,殘忍的人生啊!

標題明晃晃寫著是R5的文章,為啥花這麼多字來扯ZVM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因為像,因為聲音像。

海貝R5,這是一臺暖聲機器,不是那種“中性偏暖”之類的搞法,而是可以被歸類為“老北京正宗暖聲mp3”的開宗明義的暖——按說如今mp3也不老少(理論上我們該稱這類物件為“數字音頻隨身播放器”,何況mp3這個格式玩音頻器材的都會嫌棄碼率太低,不過別深究,mp3這個名字還是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它是用來幹嘛的~),暖聲的有一大堆,為何偏就它讓我想起ZVM?如果回答說“一耳朵就覺得像”這種答案那基本等於白說,故而在連續高強度聽了幾天之後,讓咱們一起來整明白這件事:

1、音頻器材,最可怕的暖法是炎炎盛夏這種路子,太猛太濃,這種音色其實前端上並不多見,像樣的品牌一般都不敢這麼玩,倒是在假貨耳機、雜牌mp3上你是可以體驗到這種路子,從聽感來說這種玩法也就能圖個一耳朵轟(實際上這都很難有,更多會是悶和暗),耐聽度基本歸零。

2、常見一些的則是整體音色算暖,氛圍感介於“暖色調”和“中性”之間,這也是目前接受度很高的一種主流搞法,會讓人覺得這聲音即有抓耳度又兼具了耐聽度和現代色彩。

2、還有一種路線是儘可能的去復古、去往黑膠感覺上靠,整體濃重一些,做好了聽著會有不錯的味道,做糟了會讓人聽著能量胡亂淤積拖沓。不過這事兒把數碼相片用濾鏡搞成膠片味兒一樣,通常經不起細琢磨,有經驗的人一推敲還是會發現破綻,因為畢竟不是一個底子的東西,不可能完全一回事。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而海貝R5的暖,我認為是這樣的:

它和ZVM路子很接近,從聽感結果來說都是那種秋日午後的暖度,從音色到氛圍都是暖的,溫度感多於上述第2種,而弱於第3種,並且在此前提下,它的聲音舒展度和自然性做得十分之好,“又暖又鬆弛”是這兩臺機器的共同特點,一點都不繃著,算是數碼底子的機器裡味道相當模擬的那種流派了。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這個流派算第4種麼?也說不得,只能說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聽感的,聽的時候會有一種心曠神怡感。當然第2種第3種做好了也會好聽,說到底不同之處是有的,而具體水平如何則還是要看產品,並且結合其售價素質來談。

海貝R5的素質,比ZVM無疑是高一頭,畢竟在這過去的十幾年裡音頻前端的水平是在實打實的進步著,很多上古神磚現在拿出來AB的話都不夠新機器打。誠然老機器也會有一些值得稱道的地方,不少都具備新磚無法複製的味道——有時候這事兒啊,不是新品牌水平不夠,更多是限於硬件:老貨用的那些芯片啥的,指標都落後了,也沒地兒採購了,這是很現實的限制,就算哪個廠家老總老夫聊發少年狂想這麼做,也沒法操作啊。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海貝R5用的是雙CS43198,指標方面已經算同價位便攜播放器裡的頂配,配合獨立時鐘,在解析動態這些方面稱得上表現強悍,比同門師兄R6pro尚有些距離,推力則與R6pro比都不虛——我甚至會覺得這推力有些過了,諸如EW9這種算是挺吃推力的東西,一旦打開高增益你就會聽見東瀛女王發出“雅蠛蝶快停下太大了受不了啊啊啊”這樣的叫聲,明顯是推過頭了……塞子裡也就飛朵5678這種貨可以開下高增益,其餘妥妥低增益全對付——不光對付了你還覺得因為推力優秀,所以出來的結象和密度很可嘉。也開了高增益試了下HD600,驅動得都還小有模樣。海貝在給推力這件事上真的有些過分實誠的嫌疑,有這個必要麼?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整體描繪的話,海貝R5屬於那種聲場立得起來(稱不上宏大,規模還不錯而已,您那錢才花了2000多,這裡不能想太多啦)且邊際感不強,鋪出一個有自在感的放鬆場感;分離度和層次感在同價位裡很值得滿意;三頻延展中等水平不誇張、極低頻和極高頻沒有拉很廣;低頻彈性良好聚焦稍差;中頻豐腴而不肥,可口軟糯;高頻給足細節而亮度偏暗;全頻段聲音的結象飽滿、兼具密度和很好的肉感、尤其溫度感控制的很討耳的這麼一個聲兒。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就猶如秋日午後你握著女孩子的手散步,那手不冰涼也不出一手汗,不用你暖也不至於要經常找紙巾擦手,不會骨瘦如柴也不會又胖又圓(加個括弧防詛咒),屬於略修長而帶有一點合適肉感的那種,就可以一直握著握一下午……

啥?還沒試過?那去找個人試啊!時不我待啊胸袋!

所以這麼一個舒服的聲音,搭什麼塞子合適?聽什麼音樂合適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理論上搭什麼塞子都還可以,聽什麼音樂也都不會說有大問題,我今天都2000首歌純隨機聽了四個小時了什麼曲風都有也沒哪首讓我覺得有大問題。不過還是會先入為主的想起自己當年的樣子:當年用ZVM的時候,倒是然也裝了些貝多芬、林肯公園、爵士啥的,只是握著女孩子手聽這些合適麼?情緒跟畫面感也對不上啊——這種前端,我更推薦是搭一些老塞子,或者新塞子裡有人情味一些的,聽些周杰倫林俊杰陶喆孫燕姿張學友蕭亞軒五月天梁靜茹戴佩妮啥的(剛剛用EW9隨機到戴佩妮一首老歌,把我感動的不輕,我得承認這組合出來的聲音是一個正正好好的戴佩妮~)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然了,拿這倆機器比較本就太情懷,也沒啥公平性可言。論味道ZVM在我心裡更有味也更正(這塊很可能是心理因素使然吧,心理學上貌似管這個叫“初始效應”)。論素質R5贏了一截子,論推力更是天上地下,還有一點就是ZVM的操作不算很便捷,質量穩定性更是因為微硬盤的先天劣勢而不讓人放心。而R5的操作系統無需多誇,海貝系統的流暢穩定有口皆碑,且功能方面R5多了3.5+4.4平衡,倆口都能line out。有之前在跳蛋W5上廣受好評的UAT超級音頻無線傳輸功能可以連藍牙耳機;新的Type-C接口以及長達18小時的續航……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比不了的,比不了的,雖然閒魚上又收了一臺ZVM,我也只會選用R5做日常,把ZVM好好收藏——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過遺憾,遺憾過後若干年,碰到有個身影神似記憶裡讓你唏噓的那個存在的話,你也會晃神,並且唏噓的吧?ZVM是一個令我殘念幾年、擁有幾年、卻又意外失去的故事,是讓我印象格外深刻的存在。而這份手心的溫度,如今又在R5身上似曾相識的浮現,這對我來說已經是很欣慰的存在,我不能太貪心……握緊,繼續向前走,已經很好。


"

不急啊,先扯點兒老段落~

2005年我20歲,當時的我,是很需要一臺不錯的隨身聽的——畢竟精力充沛,每天上下班路上又無聊,入睡之前也習慣了塞著耳機聽會兒歌,這些都決定了要買一臺更好的隨身聽:容量儘量大一些這樣不光裝的歌多,很多時候還能當移動硬盤用,聲音推力這些當然要儘量好一些,不過不需要素質太強;個人更希望聽感可以舒服一些,暖聲些有感情些,畢竟這正是情緒充沛的年紀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時有麼?其實是有的——那一年蘋果發佈了ipod video,容量上有30G、60G兩種規格,這個容量比當時許多主流的移動硬盤都要大肚量,就算是WAV文件都能裝上百張唱片。音質方面雖然弱於Rio和創新的一些老磚,卻也穩壓大部分閃存mp3,且音色也不冷峻(比classic是明顯更軟潤的),簡直是太符合要求了。

然而我當時最眼饞的還真就不是video,而是其競品創新ZVM。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說起創新這個來自新加坡的廠牌,現今許多人未必有感覺,但這牌子對於十幾年前玩隨身聽的那波人來說卻是回憶滿滿的存在。從早期的NJB ZEN、ZT、到晚一些的ZVM、再到後來閃存機裡的ZSW、小石頭——創新確實是出過不少好機器的。

這些機器裡,我最喜歡的就是ZVM了:容量夠大(30G),樣子好看,它的聲音不像ZX那麼素質流,不像NJB ZEN一樣一味追求強悍,優點是又暖又不緊不慢,聽起來最舒服最有回味。其素質水平已經是同期產品裡絕對的中上,跟video比直推的話,稍占上風。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既然這麼喜歡,就買唄?

最後沒買,因為嫌貴┓( ´∀` )┏

諸位,2000多塊呢,那時候我還在上學,2000多太難攢了!你要想想那可是2005年,北京當時的蓋飯還是5塊錢素的6塊錢葷的,學校附近的房價每平米連6000都不到,那時候的2000多跟現在的2000多,那不是一個概念啊……

後來是工作之後趁著有商家甩賣ZVM,才入了一臺,過了兩年死活找不到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給弄丟了,真是在最好的時候沒有遇見你,後來晚一些遇見還生生擦肩,殘忍的人生啊!

標題明晃晃寫著是R5的文章,為啥花這麼多字來扯ZVM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因為像,因為聲音像。

海貝R5,這是一臺暖聲機器,不是那種“中性偏暖”之類的搞法,而是可以被歸類為“老北京正宗暖聲mp3”的開宗明義的暖——按說如今mp3也不老少(理論上我們該稱這類物件為“數字音頻隨身播放器”,何況mp3這個格式玩音頻器材的都會嫌棄碼率太低,不過別深究,mp3這個名字還是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它是用來幹嘛的~),暖聲的有一大堆,為何偏就它讓我想起ZVM?如果回答說“一耳朵就覺得像”這種答案那基本等於白說,故而在連續高強度聽了幾天之後,讓咱們一起來整明白這件事:

1、音頻器材,最可怕的暖法是炎炎盛夏這種路子,太猛太濃,這種音色其實前端上並不多見,像樣的品牌一般都不敢這麼玩,倒是在假貨耳機、雜牌mp3上你是可以體驗到這種路子,從聽感來說這種玩法也就能圖個一耳朵轟(實際上這都很難有,更多會是悶和暗),耐聽度基本歸零。

2、常見一些的則是整體音色算暖,氛圍感介於“暖色調”和“中性”之間,這也是目前接受度很高的一種主流搞法,會讓人覺得這聲音即有抓耳度又兼具了耐聽度和現代色彩。

2、還有一種路線是儘可能的去復古、去往黑膠感覺上靠,整體濃重一些,做好了聽著會有不錯的味道,做糟了會讓人聽著能量胡亂淤積拖沓。不過這事兒把數碼相片用濾鏡搞成膠片味兒一樣,通常經不起細琢磨,有經驗的人一推敲還是會發現破綻,因為畢竟不是一個底子的東西,不可能完全一回事。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而海貝R5的暖,我認為是這樣的:

它和ZVM路子很接近,從聽感結果來說都是那種秋日午後的暖度,從音色到氛圍都是暖的,溫度感多於上述第2種,而弱於第3種,並且在此前提下,它的聲音舒展度和自然性做得十分之好,“又暖又鬆弛”是這兩臺機器的共同特點,一點都不繃著,算是數碼底子的機器裡味道相當模擬的那種流派了。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那麼這個流派算第4種麼?也說不得,只能說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聽感的,聽的時候會有一種心曠神怡感。當然第2種第3種做好了也會好聽,說到底不同之處是有的,而具體水平如何則還是要看產品,並且結合其售價素質來談。

海貝R5的素質,比ZVM無疑是高一頭,畢竟在這過去的十幾年裡音頻前端的水平是在實打實的進步著,很多上古神磚現在拿出來AB的話都不夠新機器打。誠然老機器也會有一些值得稱道的地方,不少都具備新磚無法複製的味道——有時候這事兒啊,不是新品牌水平不夠,更多是限於硬件:老貨用的那些芯片啥的,指標都落後了,也沒地兒採購了,這是很現實的限制,就算哪個廠家老總老夫聊發少年狂想這麼做,也沒法操作啊。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海貝R5用的是雙CS43198,指標方面已經算同價位便攜播放器裡的頂配,配合獨立時鐘,在解析動態這些方面稱得上表現強悍,比同門師兄R6pro尚有些距離,推力則與R6pro比都不虛——我甚至會覺得這推力有些過了,諸如EW9這種算是挺吃推力的東西,一旦打開高增益你就會聽見東瀛女王發出“雅蠛蝶快停下太大了受不了啊啊啊”這樣的叫聲,明顯是推過頭了……塞子裡也就飛朵5678這種貨可以開下高增益,其餘妥妥低增益全對付——不光對付了你還覺得因為推力優秀,所以出來的結象和密度很可嘉。也開了高增益試了下HD600,驅動得都還小有模樣。海貝在給推力這件事上真的有些過分實誠的嫌疑,有這個必要麼?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整體描繪的話,海貝R5屬於那種聲場立得起來(稱不上宏大,規模還不錯而已,您那錢才花了2000多,這裡不能想太多啦)且邊際感不強,鋪出一個有自在感的放鬆場感;分離度和層次感在同價位裡很值得滿意;三頻延展中等水平不誇張、極低頻和極高頻沒有拉很廣;低頻彈性良好聚焦稍差;中頻豐腴而不肥,可口軟糯;高頻給足細節而亮度偏暗;全頻段聲音的結象飽滿、兼具密度和很好的肉感、尤其溫度感控制的很討耳的這麼一個聲兒。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就猶如秋日午後你握著女孩子的手散步,那手不冰涼也不出一手汗,不用你暖也不至於要經常找紙巾擦手,不會骨瘦如柴也不會又胖又圓(加個括弧防詛咒),屬於略修長而帶有一點合適肉感的那種,就可以一直握著握一下午……

啥?還沒試過?那去找個人試啊!時不我待啊胸袋!

所以這麼一個舒服的聲音,搭什麼塞子合適?聽什麼音樂合適呢?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理論上搭什麼塞子都還可以,聽什麼音樂也都不會說有大問題,我今天都2000首歌純隨機聽了四個小時了什麼曲風都有也沒哪首讓我覺得有大問題。不過還是會先入為主的想起自己當年的樣子:當年用ZVM的時候,倒是然也裝了些貝多芬、林肯公園、爵士啥的,只是握著女孩子手聽這些合適麼?情緒跟畫面感也對不上啊——這種前端,我更推薦是搭一些老塞子,或者新塞子裡有人情味一些的,聽些周杰倫林俊杰陶喆孫燕姿張學友蕭亞軒五月天梁靜茹戴佩妮啥的(剛剛用EW9隨機到戴佩妮一首老歌,把我感動的不輕,我得承認這組合出來的聲音是一個正正好好的戴佩妮~)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當然了,拿這倆機器比較本就太情懷,也沒啥公平性可言。論味道ZVM在我心裡更有味也更正(這塊很可能是心理因素使然吧,心理學上貌似管這個叫“初始效應”)。論素質R5贏了一截子,論推力更是天上地下,還有一點就是ZVM的操作不算很便捷,質量穩定性更是因為微硬盤的先天劣勢而不讓人放心。而R5的操作系統無需多誇,海貝系統的流暢穩定有口皆碑,且功能方面R5多了3.5+4.4平衡,倆口都能line out。有之前在跳蛋W5上廣受好評的UAT超級音頻無線傳輸功能可以連藍牙耳機;新的Type-C接口以及長達18小時的續航……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比不了的,比不了的,雖然閒魚上又收了一臺ZVM,我也只會選用R5做日常,把ZVM好好收藏——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過遺憾,遺憾過後若干年,碰到有個身影神似記憶裡讓你唏噓的那個存在的話,你也會晃神,並且唏噓的吧?ZVM是一個令我殘念幾年、擁有幾年、卻又意外失去的故事,是讓我印象格外深刻的存在。而這份手心的溫度,如今又在R5身上似曾相識的浮現,這對我來說已經是很欣慰的存在,我不能太貪心……握緊,繼續向前走,已經很好。


手心的溫度——海貝(Hiby)R5林氏評測


換言之,如果你現在也如我當年一樣,年紀輕輕想有溫度的聽歌,需要一臺2K多價位操作功能外形都不錯的播放器的話,別因為這篇文跑去閒魚上找ZVM,都是過去的事了,買了也只是放在玻璃櫃裡,人得往前看不能一味懷古,平心而論,海貝R5雖然預售期已經過去,不過目前這個價格換來這樣的素質聽感的話,這選擇,就很好~

“我們不能再等待了,等待就是倒退,因為歷史已經前進了”——北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