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與豬附紅體混合感染的診療

搜豬網 搜豬網 2017-11-08

是危害養豬業的主要傳染病之一。近幾年來豬瘟的流行形式、發病特點、臨床症狀及病理變化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典型豬瘟病例已逐漸減少,常以非典型豬瘟出現,表現為慢性和非典型化。感染豬瘟病毒的豬,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在天氣驟變、陰雨潮溼、飼養管理較差、衛生不良、吸血昆蟲繁殖旺盛的季節,極易併發豬紅細胞體病,造成大批死亡。

發病情況:劉某飼養的100多頭豬,其中,小豬30頭,2個月齡左右,引進已有1個多月。2003年9月10日,小豬突然發病,並死亡2頭,病豬5頭,後來病豬逐漸增多,並波及到大豬。當地獸醫診斷為豬感冒,按感冒治療,肌肉注射安痛定、青黴素、磺胺嘧啶,連用3天,不但效果不明顯,反而有個別的病豬發生死亡,隨後來到獸醫院診治,通過剖檢、化驗,治療,使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據瞭解,開始大豬未見發病,只是新進的小豬發病,後來大豬也有發病。大豬原來接種過豬瘟、豬三聯疫苗,每頭均按5頭劑接種。但小豬接種豬瘟疫苗時,劉某聽別人說按疫苗說明每頭豬接種1頭份就可以了,所以這次給小豬接種疫苗時,就沒有加大劑量,並只接種了一次豬瘟疫苗。後來小豬開始發病,並有死亡現象。

臨床症狀:病豬主要症狀為,精神沉鬱,減食或不食(用安乃近、青黴素等藥物治療,病初用藥後,豬就吃東西,停藥就不食,再用藥又吃,後來再用藥也不吃了);被毛豎立,畏寒,顫抖,不願動,喜擠一推,怕冷,叫聲嘶啞;體溫升高到40℃—41.5℃,耳、四肢、腹部皮下有出血點;拉幹糞球並帶有粘液,眼眵多;皮膚和可視粘膜蒼白,黃疸,尿液呈黃色,最後衰竭死亡。

剖檢變化:共剖檢3頭病死豬,病變基本相似,全身漿膜、粘膜和實質器官有出血點。胃底粘膜、膀胱粘膜出血,腎腫大呈土黃色,表面有針尖大出血點,脾腫大有丘狀小點出血和綠豆大小暗紫色的出血梗死。心冠脂肪、心內膜有出血點,肌肉色澤變淡,脂肪黃染。全身淋巴結腫大、水腫,胸腔及腹腔積液。全身皮膚、可視粘膜蒼白。血液稀薄如水,凝固不良,肝臟稍腫呈土黃色,膽囊膨大,膽汁濃稠。心包積液,心肌鬆散。

實驗室檢驗:

細菌學檢驗,無菌採取病死豬的肝脾組織,接種於肉湯、麥康凱、營養瓊脂培養基上,37℃,培養24小時,結果無細菌生長。血液檢查,血片染色鏡檢,取發病豬耳靜脈血塗片,用姬姆薩染色,在油鏡(10×100)下觀察,發現附紅細胞體呈淡藍色、橢圓形、梨形、月芽形並附著在紅細胞外膜上,一個紅細胞上少則幾個,多則十幾個,感染的紅細胞呈鋸齒狀。血液鏡檢,a.從豬耳尖採血一滴塗在載玻片上,再滴1滴0.9%生理鹽水稀釋,壓上蓋玻片,在高倍(10倍—40倍)顯微鏡暗視野下可見多數紅細胞表面附有2個—6個圓形蟲體,使細胞呈齒輪狀或星芒狀畸形,畸形率達80%左右。b.上法取血1滴於載玻片上,再滴1滴0.1%稀鹽酸溶解紅細胞,壓上蓋玻片,在油鏡(10×100)下鏡檢,可見較多的球形,短杆形蟲體,呈布朗運動。取病死豬脾,扁桃體觸片,豬瘟熒光抗體染色,細胞漿有綠色熒光。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症狀、病理變化和實驗室檢驗,診斷為豬瘟與豬附紅細胞體病混合感染。

防治:發病後必須採取綜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使疫病很快得到控制。

加強飼養管理,採用營養全面的配合飼料,提高豬體抗病力。對已患病的豬進行隔離治療,對病重豬與死豬採取深埋無害化處理。對豬場、用具、圈舍及周圍環境用綠威霸進行徹底消毒。

病豬治療:(1)用豬瘟高免血清進行緊急肌肉注射,每公斤體重0.5毫升,每天一次,連用3天,同時用安痛定常規量,每天2次,清瘟敗毒劑按說明,連用3天。(2)用蟲滅(1%伊維菌素注射液)進行治療,病豬每10公斤體重0.2毫升,頸部皮下注射,隔5天—7天再注射一次。(3)肌肉注射複方紅淨,每公斤體重0.2毫升,每天一次,連用3天。

全群飼料內混0.2%土黴素,連用5天。

對豬場所有的假定健康豬,採用豬瘟疫苗加大免疫劑量進行緊急預防接種,接種劑量按5頭—8頭劑/頭。加大疫苗接種劑量,是排除母源抗體的最好方法,也是防治非典型豬瘟發生的有效措施。通過採取以上綜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

小結:根據流行病學、發病情況、臨床症狀、病理變化以及實驗室診斷與防治效果的綜合分析,確診為該豬場發生的疫病為豬瘟與附紅細胞體病混合感染。

目前,豬瘟的症狀及剖檢變化不夠典型,只憑眼觀判斷易造成誤診。發現病豬及時隔離,請經驗豐富,懂技術的獸醫診治,並經實驗室檢驗綜合診斷。尤其是混合感染的病例,一定要分清主次,以便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要搞好免疫接種工作,正確使用疫苗,同時加大疫苗劑量。經瞭解,該豬場原來給豬接種豬瘟疫苗均按5頭劑/頭。後來新進的這批豬,只用1頭劑疫苗接種,並且只免疫了一次豬瘟疫苗。當豬體免疫力下降時,在感染豬瘟強毒後,其抗體滴度迅速下降,達不到保護目的而患豬瘟,從而導致豬抗病力下降,再加上氣候驟變,陰雨連連,這樣豬群極易併發豬附紅細胞體病,造成混合感染,這是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為有效地控制豬瘟的發生,必須在接種豬瘟疫苗時加大免疫劑量,並在第一次免疫接種後過20天—30天再用5頭劑的豬瘟疫苗加強免疫一次。對豬附紅細胞體病的治療,必須用特效藥物進行治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尤其在夏秋季吸血昆蟲活動季節,給豬定期投服一些預防藥物,並消滅吸血昆蟲,加強飼養管理,搞好圈舍內的環境衛生,飼料配合原料多樣化,增加多種維生素,增強豬體的抗病力,搞好防疫滅病工作,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