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的女兒歷經七朝安然度過靖康之難,對高宗索求無度

宋朝 宋高宗 宋欽宗 宋徽宗 北宋 孟德說歷史 2018-11-29

靖康之難,二帝蒙塵,皇子公主盡落入金人之手,就連一歲多的孩子都沒放過,趙構為了逃回來嚇得不能生育。但是像趙構這麼幸運的不只是他一個,還有一個人也成了金人的漏網之魚,這個人就是宋仁宗的女兒魯國公主。

魯國公主(1047年——1133年)是宋仁宗趙禎的第十個女兒,嘉祐五年(1060年)的時候封慶壽公主,治平四年(1067年)下嫁給康國公錢景臻。錢景臻是吳越王錢鏐的後代,其祖父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大臣錢惟演,浙江杭州人士。魯國公主與錢景臻結婚之後,夫妻感情很好,錢景臻對魯國公主很尊敬,每次見面都要作揖行禮。魯國公主有四個兒子,他們分別是錢忱、錢愕兩個嫡子和錢愐、錢愷兩個庶子以及一個女兒宜春郡主。

宋仁宗的女兒歷經七朝安然度過靖康之難,對高宗索求無度


魯國公主

靖康二年(1126年)靖康之難發生之時,魯國公主當時也在京城汴京,金人將宋微宗、宋欽宗及趙氏宗親、嬪妃和朝臣等三千餘人掠走,但是金人將年老的魯國公主給漏掉了,“姬以先朝女,金人不知,留於汴。”即使當時金人發現了魯國公主,恐怕也沒什麼興趣,因為那時候她已經年近古稀了。金人走後,魯國公主和其子錢愐留在汴京隨侍宋高宗趙構。後來趙構南渡臨安(也就是杭州),送了魯國公主一座宅院頤養天年。

靖康之亂時,錢景臻剛剛去世。她四個兒子當中,錢愐和錢愷只是庶子,次子錢愕又在靖康之亂時被強盜殺死,女兒宜春郡主在紹聖三年(1096年)閏八月八日與盧珫成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剩下的唯一一個親生兒子錢忱被魯國公主視為掌上明珠。由於魯國公主是宋高宗不多的幾位長輩了,因此他對魯國公主極好,每次見面都是皇帝給公主行禮,而且有什麼要求總是儘量滿足。

宋仁宗的女兒歷經七朝安然度過靖康之難,對高宗索求無度


趙構

魯國公主也不客氣,總是三番五次為自己的兒子錢忱向高宗皇帝提要求,不是求官,就是求祿。她還給這個曾侄孫上奏:“妾雖近於飢窘不敢妄有幹求。但以年老多病,瘴癘之餘,得一望清光,雖死不恨。”趙構看在她年長位高的份上也就答應了,但是時間長了趙構也受不了。畢竟宋朝嚴厲打擊外戚勢力,魯國公主卻不斷給自己這親兒子要這要那,所以趙構在答應的同時總是“詔戚里不得援例”。因此,魯國公主的兒子擔任官職的數量居然達到了八個:秦延芑諸州團練防禦使、寧武瀘州二軍觀察留後承宣節度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少師、榮國公,累贈太師、漢國豫國公。但是魯國公主就是這麼為老不尊,倚老賣老的,依然還是索求無度,而且偏心十分嚴重,趙構實在是忍不住了,就對魯國公主說:“長主壽考如此,乃仁宗皇帝四十二年深仁厚澤,是以鍾慶於長主。長主待遇諸子,宜法仁宗用心之均一。”史書記載是“主感服。”估計是讓趙構一番搶白弄得無言以對了吧。

紹興三年(1133年)魯國大長公主“薨,年八十六。上輟朝五日,幸其第臨奠,詔子孫皆進官一等。”歷經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欽宗、高宗七朝,長壽而終,子孫也享盡富貴,其存在堪稱傳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