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地方太棘手,熬死了三個王朝,唯一有希望打下的人還早死

宋朝 周世宗 趙匡胤 遼朝 靜說歷史 2017-06-18

文/月小妝

燕雲十六州是歷代史學家十分關注的一個地方,面積不小,十二萬平方公里。到底有多大呢?相當於一個朝鮮。

不過筆者今天不是要討論它的面積,也不是要討論它重大的戰略價值。它的戰略價值確實很大,大到無可忽視的程度,像你們家的防盜門一樣,一旦沒有了,晚上睡覺都睡不安穩。安全與否只能看老天。

我們知道,大宋的建立跟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而燕雲十六州的收復也跟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這個人就是柴榮。

柴榮是個非常英明的君主,他可惜死得太早,他如果不死,皇帝的位置絕對輪不到趙匡胤來做。趙匡胤充其量就是他手下一個比較能打的將領,在柴榮死後,他被黃袍加身,把柴榮的兒子柴宗訓趕下臺,做了皇帝。

中國有一地方太棘手,熬死了三個王朝,唯一有希望打下的人還早死

可惜歷史總有報應,趙匡胤不但沒能收復燕雲十六州,還死於兄弟自相殘殺,死因成謎。而在趙匡胤身後,兩宋有三百年,都沒能收復這個地方,這簡直是歷史的讖言。

柴榮是非常英明的君主,歷史上對他評價很高,說他是“五代第一名將”,他在郭威的基礎上,推動了後周的發展,也為兩宋打下了一塊大地方。

柴榮不是譁眾取寵的人,他一直是詢問百官的意見,他十分謙遜,生活十分簡樸,執政不殘暴、生活不奢侈,還非常勤奮,事必躬親。

可惜這樣英明的君主在位時間只有六年,從他三十三歲執政到三十九歲去世,時間太短暫。

時間對偉大的人物,真是比一般人殘酷的東西。

柴榮在這六年期間王城了普通人一輩子都完不成的事情,整頓吏治、恢復漕運,發展水利,訓練軍隊,制定三十年計劃包括收復燕雲十六州,他從未休息過一天,一直為三十年計劃而努力,他想不到的是自己只有六年。

中國有一地方太棘手,熬死了三個王朝,唯一有希望打下的人還早死

他最重要的價值是在軍事上,公元959年展開攻打遼國收復失地的戰役,從陸地和水域兩個地方出發,短短一個月,收復了三個州。

柴榮死於積勞成疾,而並不是野史說的,見到“異象”受到懲罰。

大家都知道柴榮死在攻打幽州的緊要關頭,這讓很多人感到深深的遺憾。

柴榮不死,能打下燕雲十六州嗎?

中國有一地方太棘手,熬死了三個王朝,唯一有希望打下的人還早死

要研究這個問題,我們首先看一下遼國當時的情況。

遼國的常備軍隊有二十多萬,而且都是精銳騎兵,這對於缺乏優良品種戰馬的中原王朝,是個毀滅性的打擊。如果遼國全力以赴備戰,可以調動的軍馬七十萬恐怕還多,面對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即使柴榮綜合分數遠超宋太祖趙匡胤,對於他而言,完全戰勝遼國也是有一定難度的。

再說一下北方地區,從唐末開始就一直在打,長期的戰爭讓經濟非常差,民生凋敝,北方窮得揭不開鍋,以至於將領繳獲了幾萬斛糧食都興奮得不行,還向趙匡胤請功。宋朝開國的時候,北方經濟簡直破產了,崩潰的北方經濟讓宋朝無法甩開膀子大幹一場,所以也沒有國力收復燕雲十六州。

柴榮那個時期經濟也很差,柴榮的英勇,只能支撐他搞“閃電戰”,搞不了持久戰。我們只能寄期望於遼國也支撐不了持久戰,或者柴榮在打遼國的時候突然開掛,用奇招將遼國精銳騎兵消滅在萌芽狀態,或者寄期望於遼國領軍的將領都是豬……但顯然,事情未必是這樣的。

中國有一地方太棘手,熬死了三個王朝,唯一有希望打下的人還早死

後周在對付南唐的時候,是一邊打“閃擊戰”一邊打劫南唐的財物充當軍糧,遺憾的是遼國不會同意後周這麼幹,他們不會給後周搶劫糧草的機會。

第三,後周到底有多少軍隊?打仗最終打的還是物資和人力,打的還是綜合國力。

宋朝建立之初,禁軍有10多萬人。後來徵兵讓這個數量變多,達到四五十萬人。柴榮的軍隊假設說有二十萬人,攻打遼國可謂捉襟見肘,因為這個數字要遠遠少於遼國軍隊,何況他並沒有這麼多軍隊。

何況以後周的軍隊力量,柴榮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只能傾盡全國之力,宋太宗北伐出了三十萬,柴榮最少要出十萬。十萬人一出,國家就沒人了。後周就算以“閃擊戰”收復燕雲十六州,只要有敵國從背後插一刀,後周就玩完了。

何況打下來還要守,守軍最少二十萬,後周哪裡來的兵力守呢?

綜合歷史判斷,柴榮很難收復燕雲十六州。但就筆者的判斷,柴榮是可能創造這個奇蹟的,只是,打能打得下來,守,是個大難題。

說到底,在古代拼強鬥狠中國是不缺人,缺的是綜合國力,缺的是一個大國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能力。

很多時候,富比狠,更有話語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