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的智囊,出了兩個計謀,導致宋朝積弱數百年,直至宋朝滅亡

宋朝 趙匡胤 北宋 中國古代史 唐朝 黑白歷史 2018-11-26

眾所周知,其實宋朝在古代各朝代中,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算是非常不錯的,尤其是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在軍事上,宋朝的軍事科技水平也是迎來了劃時代的發展,如神臂弩、火器等都紛紛出現,更是組建了重甲步兵,穿的步人甲也都是精品。

趙匡胤的智囊,出了兩個計謀,導致宋朝積弱數百年,直至宋朝滅亡

可是宋朝在歷史上卻被稱之為“弱宋”,蓋因為其一直被北方遊牧民族所欺凌,前有契丹遼國,中有女真金國,後有蒙古元朝;但宋朝為何會極致積弱呢?這與宋朝的國策有關,宋朝可以說是歷史上首個重文抑武的朝代,士大夫文人的地位遠超以往諸朝,而對武人的鉗制,也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其次北方的幽雲十六州丟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這是自宋太祖趙匡胤就開始傳下來的。趙匡胤的確是雄才大略的一代曠世奇才,其統兵打仗極少失利,更兼個人武力幾乎達到了人類的極致;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謀略方面,趙匡胤更多的是有想法,而後由智囊們完善。

趙匡胤的智囊,出了兩個計謀,導致宋朝積弱數百年,直至宋朝滅亡

先來看看趙匡胤定下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戰略。按照正常大一統的路線,一般是先一統北方,而後揮兵南下。從而趙匡胤推翻了後周世宗柴榮定下的先北後南戰略,放棄了柴榮即將成功的北伐戰果,要知道柴榮臨死之前,已經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契丹人是在最虛弱的情況下,可以說只要趙匡胤率精兵再攻一次,幽雲十六州就能提前數百年迴歸中原王朝。

但宋太祖趙匡胤卻同意了趙普提出來的“先易後難”,統一南部後再集中實力一舉擊破契丹,再現盛唐輝煌;也不能說這個設想有錯誤,因為以趙匡胤的能力和實力這的確能做到,而且趙匡胤也的確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將南部諸國迅速消滅,還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以期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

趙匡胤的智囊,出了兩個計謀,導致宋朝積弱數百年,直至宋朝滅亡

而且趙匡胤還打算,如果契丹人不肯交出幽雲十六州的話,那就用囤積的財務,武力收復幽雲十六州;但可惜趙匡胤如此一個武力極高的人,按理說應該身體極為強壯,元氣充足,而且也沒聽說過趙匡胤嗜酒好色,所以更不可能就在壯年時期就突然病逝,所以才有了後世所猜測的,趙匡胤是被趙光義所毒殺的可能。

趙普給趙匡胤提的第二個計謀,那就是“杯酒釋兵權”了。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進叛亂後的一天,召見趙普問道:“為什麼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爭戰無休無止?我要從此息滅天下之兵,建國家長久之計,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趙匡胤的智囊,出了兩個計謀,導致宋朝積弱數百年,直至宋朝滅亡

趙普精通治道,對這些問題也早有所考慮,聽了宋太祖的發問,他便說:“這個問題的癥結,就在於藩鎮權力太重、君弱臣強而已,治理的辦法也沒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趙普的話還沒說完,宋太祖就連聲說:“你不用再說了,我全明白了。”

之後就有了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雖然此舉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但也導致宋朝武人身份卑微,甚至沒有了獨斷專行之權,雖然武力強大,但指揮的卻都是文人,甚至是太監,這麼打仗,能贏那都是萬幸了,也幸好西北軍團不完全隸屬北宋政府,否則西夏都要成為大患。

趙匡胤的智囊,出了兩個計謀,導致宋朝積弱數百年,直至宋朝滅亡

​其實吧,這一切都沒有錯,可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趙匡胤的突然病逝,而趙光義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文人,根本不通武略,但又不敢放權給手下武將;雖然以泰山壓卵之勢滅了北漢,但是面對實力並不弱於北宋的契丹遼國,這一弊端就凸顯了出來,宋太宗趙光義兩次舉大兵攻遼,企圖收復燕雲十六州,都遭到失敗,從此對遼採取守勢,並且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宋太宗之後,直到宋徽宗趙佶時期,北宋經歷多為皇帝,卻一直都不敢言收復幽雲十六州,加上宋朝畸形的文武制度,導致北宋對遼國一直都只能採取守勢;雖然宋徽宗趙佶有心收復幽雲十六州,並於新崛起的女真人簽訂“海上之盟”,但在童貫的帶領下,反而戰敗,也讓女真人見識了北宋的孱弱,導致了北宋的滅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