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被冤殺後金兵來犯無人能敵,全靠一個文弱書生,南宋才沒滅亡

宋朝 南宋 岳飛 宋高宗 中國古代史 歷史大學堂 2018-11-29

遭遇了“靖康之恥”後,宋徽宗和宋欽宗二位皇帝被金兵擄至東北極寒之地,受盡侮辱,可謂是讓大宋顏面盡失。這次金兵南侵,險些讓趙宋亡了國,幸得康王趙構在外領兵,才沒有被“一窩端”。

金兵擄了趙宋皇室北歸後,大宋群龍無首,於是康王便在臣民的擁護下做了皇帝。後面的情況,我們就更清楚了,岳飛一心想要北伐,迎回二帝,中興大宋。可趙構呢?他有自己的打算,如果迎回二帝,自己又將何處?且又有畏金心理,因此只想求和,偏安一隅,做個太平天子。

岳飛被冤殺後金兵來犯無人能敵,全靠一個文弱書生,南宋才沒滅亡

秦檜(1090—1155年),字會之_圖

於是,在秦檜的斡旋之下,宋金達成了所謂的“紹興和議”。高宗皇帝本以為和則相安無事,自己以後也可以高枕無憂了,從而做起了天下太平的美夢,並陶醉於其中。誰料,這時候金主完顏亮繼了位,他可是野心勃勃,一心想要滅掉南宋。說起這個完顏亮,我們有必要再費點筆墨,他靠篡位做了皇帝,在他篡位之前,心裡早就盤算好了,早已作出自己的人生規劃。一是“國家大事皆由我出”,二是“帥師伐遠,執其君長問罪於前”,三是“得天下絕色而妻之”。我們來一一解讀這三個夢,第一個夢就是自己當上皇帝,乾綱獨斷;第二個夢是飲馬長將,興師問罪,徹底滅掉南宋;第三個夢就是擇選天下之佳麗,充實後宮,以供自己淫樂。

有句話叫“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沒錯,完顏亮就是抱著這種心態篡了位,不久後便發動了對南宋的戰爭。正隆四年(1159),完顏亮看了使節帶回的臨安山水圖,一下子起了興致,便作了一首詩:“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側,立馬吳山第一峰。”這首詩裡,狼子野心顯露無疑。不久,他便開始營建汴京,企圖遷都於此,方便南下滅宋。宋高宗聽到這個消息後,還沉醉在他的太平夢裡,認為金軍不過是在修建行宮,絲毫沒有應戰的準備。

岳飛被冤殺後金兵來犯無人能敵,全靠一個文弱書生,南宋才沒滅亡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_圖

直到後來,金使施宜生出使南宋,藉機向宋使暗示情報,說“今日北風甚勁”。擔心對方不解,又取筆扣案到:“筆來,筆來!”即“必來”的意思,暗示了金兵將要南侵。原來施宜生是福建人,因為戰亂入金,但無時不在思念故國,故有此舉。可憐的是,他回到金國以後,被活活給烹死。我們不該忘了他,儘管他只是一個無名小卒。

很快,金軍南下,這時候趙構才急了,倉促之下派遣宰相陳康伯出戰。金軍分三路南侵,其中完顏亮親自統帥主力,一路勢如破竹,奪了兩淮,渡過長江指日可待。

十一月,完顏亮已經到達長江岸邊,企圖從採石磯渡江。我們知道,南宋之所以能夠偏安一隅就是因為長江天險。金兵一旦過了長江,南宋滅亡的命運基本是不可避免了,可見局勢的嚴重性。這時候,趙構派出的戰將大都畏敵如虎,屢屢敗退。恰巧,此時中書舍人虞允文前往蕪湖慰勞軍隊,但駐兵已撤,援軍未到,只剩下些殘兵剩將,毫無鬥志。如果金兵真的來了,可以說是如入無人之境。

我們常說“國危思良將”,可是自從南宋殺了岳飛以後哪還有良將呢?但你別忘了,滄海橫流,更顯英雄本色。在臨危之際,虞允文覺得坐等援軍只會白白貽誤戰機,於是召集諸將議事,相互勉勵,以期殊死一搏,守住這一咽喉要塞。

岳飛被冤殺後金兵來犯無人能敵,全靠一個文弱書生,南宋才沒滅亡

虞允文(1110年12月14日—1174年7月18日),字彬父_圖

虞允文本是一位書生,也是臨危受命,卻有大將風度。他將軍隊聚集起來,對將士們說“金銀都在這裡,只待有功之人前來領取”。其實我們知道,宋朝的士兵並不弱,只是不合理的軍事制度,加上主帥的無能,才導致勝少敗多。別忘了,岳飛統領的岳家軍就能所向披靡,百戰百勝,可見兵士並不弱,只是缺乏有能力的將軍罷了。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就是這個道理。眾將士被虞允文的膽識所感動了,一介文人都能如此,何況自己是堂堂軍人呢?於是一個個鬥志昂揚,只待與金兵決一死戰,說道:“今既有主,請死戰。”

這時候,你絲毫看不出虞允文是個文臣,彷彿就是一位久經沙場的武將。有人好心進言到:“公受命犒師,不受命督戰。他人壞之,公任其咎乎?”虞允文這時一身早已許國,生死更是置之度外。他呵斥道:“危急社稷,吾將安避?”,一時間,將士們對這位文弱書生更加欽佩不已。於是,將士們都唯他馬首是瞻,一心死戰。

岳飛被冤殺後金兵來犯無人能敵,全靠一個文弱書生,南宋才沒滅亡

南宋版圖_圖

幸得虞允文有遠見,沒有貽誤戰機,在完顏亮到來之前早已做好部署。不久,金兵果然浩浩蕩蕩地乘著上百艘戰船駛來,光這架勢,就足夠把人嚇個半死。宋軍畢竟人少,看到這個陣勢便稍稍退卻。這時候,虞允文衝入陣中,撫著主將時俊的背,鼓勵道:“汝膽略聞四方,立陣後則兒女子爾。”這招固然見效,時俊立刻衝入敵陣,與金軍短兵相接,展開殊死搏鬥。眾人受到鼓舞,早已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直堅持到黃昏時分依然未分勝負。說來也天不絕宋,正好有一支宋軍潰敗而來,虞允文指揮他們佯裝從後山出來。正是膠著時刻,如果有一支生力軍投入戰場,那麼勝利的天平立刻就會傾斜。金軍以為宋朝援兵到了,情急之下,竟然後退了。虞允文則乘勝追擊,予金兵以重創。

首站告捷,士氣大增,虞允文料定敵軍不甘失敗,會來偷襲,於是早早埋伏好了。果不其然,次日,金兵來了,宋軍則兩面夾擊,燒了金兵三百多艘船,金兵不得不潰敗而逃。完顏亮這時候氣急敗壞,接連斬了數員大將,孤注一擲,企圖奪取鎮江。虞允文根據戰場形勢迅速做出判斷,料定完顏亮會奪取鎮江。正好這時候援兵也到了,於是撥了16000人,迅速趕往鎮江,迎戰完顏亮。

岳飛被冤殺後金兵來犯無人能敵,全靠一個文弱書生,南宋才沒滅亡

采石之戰,虞允文指揮宋軍打敗金軍_圖

這次,虞允文由於判斷準確,又一回佔了先機。他部署水軍在江邊演練,並製造了大批車船。疲憊不堪的金兵趕到後,由於連敗兩次,早已氣弱,畏敵情緒便在整個軍隊裡蔓延開來,屢屢後退。完顏亮眼睜睜地看著宋軍嚴陣以待,急紅了眼。雖然渡江較為困難,但他嚴令三軍不準後退。他一向暴虐,毫不愛惜士兵的生命,況且又是篡位的。因為急於出兵,沒有妥善安置好後方,以致被完顏雍奪了位。這一消息迅速傳至軍中,眾將士不甘白白喪失性命,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殺了完顏亮。可憐,一代梟雄還沒有美夢成真,就這樣死在自己人手裡。

完顏亮死後,金兵便開始撤退。宋軍也就乘機收復了兩淮地區。之後金世宗完顏雍再次譴使和議,兩國重修盟好,南宋終於度過了危機。

讀到這段歷史,你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呢?這樣一位書生從未上過戰場,怎麼可能打敗金兵。可是你別忘了,中國歷史上有一種人叫“儒將”。他們看著柔弱,實則剛勁無比。舉兩個明朝的歷史人物,于謙和王陽明,兩個人都是儒生、文臣,不也是臨危受命,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嗎?這就說明他們“文能捉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正是因為虞允文,打敗了完顏亮,才使得南宋沒有被金人佔領。

文:甪里先生

參考文獻:《宋史》

文字由歷史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