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卻唯獨漏掉一人,15年後養虎為患

宋朝 趙匡胤 北宋 石守信 趙史鉤沉 2017-07-16

唐末以來,一向是“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的確,自五代以來,在所有的朝代政治局面變換之中,兵權往往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手握兵權的大將,紛紛建國稱帝,這才造成了五代十國這一亂世局面。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卻唯獨漏掉一人,15年後養虎為患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對此更是深有體會,因為他就是通過陳橋兵變繼而奪取政權。

所以,宋代推行“強幹弱枝”政策,加強中央對軍隊的控制,著名的“杯酒釋兵權”就是趙匡胤為了解除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而採取的措施。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卻唯獨漏掉一人,15年後養虎為患

961年,趙匡胤組織了一次晚宴,酒過幾巡,趙匡胤將當年執掌兵權的結義兄弟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等人的禁軍職務全部解除,讓他們罷去禁軍職務,到地方任節度使,並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卻唯獨漏掉一人,15年後養虎為患

至於禁軍,趙匡胤將禁軍領兵權一分為三, 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即所謂三衙統領。

同時,另選一些資歷淺,個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擔任禁軍將領。禁軍領兵權析而為三,以名位較低的將領掌握三衙,這就意味著皇權對軍隊控制的加強。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卻唯獨漏掉一人,15年後養虎為患

趙匡胤的這一做法後來被後輩一直沿用,主要用途還是為了預防兵變,但如此一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能調動軍隊的不能直接帶兵,能直接帶兵的又不能調動軍隊,卻削弱了軍隊的作戰能力,以至後來宋朝在與遼、金、西夏的戰爭中,連連敗北,這是後話了。

好不容易將功臣武將都紛紛打發了,趙匡胤終於可以安心睡安穩覺了!然而,趙匡胤本以為所有的潛在威脅都解決了的時候,卻仍不知這其中漏掉了一人……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卻唯獨漏掉一人,15年後養虎為患

這個人就是他的同胞兄弟趙光義。趙匡胤即位之後,封趙光義為殿前都虞候,領睦州防禦使,不久領泰寧軍節度使。

征討李重進之後,趙光義又被封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再加兼中書令。後來進佔太原,趙光義又被改封為東都留守,封晉王,地位還在宰相之上。總之身上一大堆光環。

養虎終為患。公元976年,趙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夜裡與趙光義飲酒,共宿宮中;隔日清晨,趙匡胤暴死,享年49歲。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卻唯獨漏掉一人,15年後養虎為患

關於趙匡胤的死,《湘山野錄》裡“燭影斧聲”的說法大行於世,說的就是趙匡胤暴死,趙光義即位之間所發生的一個謎案。由於趙匡胤並沒有按照傳統習慣將皇位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了弟弟趙光義,後世因此懷疑趙光義謀殺兄長而篡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