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分析小學數學5類錯題,陪作業拒當咆哮媽(附思維導圖)

數學 可視化 早期教育 教育 李楠的學習樂園 2017-06-06

#李楠兒童思維導圖#

看了這5種錯題分類及對策,輕鬆搞定孩子錯題,拒當咆哮媽

家有中小學生的媽媽們,面對孩子的錯題,你們是如何處理的?

面對孩子的數學題的錯誤,大部分家長或者老師的往往抱有:“這娃,學的不紮實!粗心!不熟練……”諸如此類的想法。而由此產生的解決之道也很“簡單粗暴”:多做,多練。

的確,凡是出錯的地方,意味著孩子在這裡是不熟練的。每一個錯題,背後都反映著孩子在知識掌握、理解上面的不足。《媽媽教的數學》這本書裡,基於對學生錯題的大量分析,將中小學生數學題常見錯誤分成了5類。我根據書中的內容繪製了思維導圖,並根據兒童思維發展的特點和兒童心理學,給出了每種錯誤類型家長的應對方法。

精準分析小學數學5類錯題,陪作業拒當咆哮媽(附思維導圖)

精準分析小學數學5類錯題,陪作業拒當咆哮媽(附思維導圖)

  1. 粗心導致的錯誤。粗心是兒童思維發展的階段性表現,兒童思維的廣度很高,但是深度不夠,表現在學習中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粗心”這樣的常見問題。家長呢?首先我們不要糾纏於孩子的錯誤,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同時我們也看到“粗心”的正面意義:粗心的孩子,因為思維的廣度足夠,長大後反而比較有創新能力。

  2. 步驟跳躍導致的錯誤。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解題的步驟越來越多,典型代表就是3年級以上的應用題,孩子的“程序化思維”能力本身比較弱,很多遇見多步驟的題目就會大腦“短路”,(這也說明了為什麼3年級成為很多孩子數學成績的“分水嶺”)。這樣的情況,光靠題海戰術效果很差,光靠背乘法口訣也不太見效。對症下藥的策略就是引導孩子把解題的過程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寫出來,比如兒童思維導圖中的流程圖就是很適合的工具,(詳見我思維導圖的右下角圖示)。

  3. 規則模糊導致的錯誤。

    數學所有的運算背後都涉及規則。面對抽象的數學和“抽象”的規則,孩子沒有感性意識,學校的教學進度又普遍快,孩子沒有時間去理解概念。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幫助孩子聯繫實際生活,來理解規則,或者用思維導圖這樣圖形化的方式,讓數學思維可視化。

  4. 題意偏差導致的錯誤。

    小學4、5、6的錯題中,題意偏差佔35%。原因是孩子對於題中這些抽象的詞彙不能夠理解,比如“相差、相同、一半、同向、反向”。對於比較複雜的題目孩子更加不理解。應對方法就是引導孩子對題目做關鍵詞提煉的練習,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5. 概念曲解導致的錯誤。

    原因主要是孩子學習中死記硬背,理解不深刻。應對方法:引導孩子把解題的思路、過程說出來。老師講的,家長講的,都不如孩子自己的領悟對大腦的刺激深刻,這種深刻刺激能幫助孩子徹底掌握概念。

    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而關鍵在於怎麼樣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學習,有了正確的方法,再加良好的心態,才能帶領孩子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理解的道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之道。

精準分析小學數學5類錯題,陪作業拒當咆哮媽(附思維導圖)

我是李楠,我是兒童思維力的指導師,也是正面管教講師,

正面管教的育兒理念+兒童思維力訓練的理論方法=我的定位,

我正在致力於幫助家長們,一起培養有高效思維能力、樂觀、自信,的孩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