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治理農村49萬戶生活汙水 年底將消除全市中小河道黑臭現象

6月22日下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市政府關於本市推進新農村建設情況報告並開展專題詢問,各政府部門就農村土地改革、環境治理等問題迴應了多位委員的詢問。

上海市人大農業農村委主任委員孫雷介紹,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本市的新農村建設,把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推進新農村建設情況列為今年重點的監督項目,由市人大常委會洪浩副主任擔任專項監督調研工作組組長,從今年3月初開始會同涉農區人大常委會聯動開展了對本市新農村建設情況的專項監督調研,形成調研報告。

報告指出,總體而言,上海市政府在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建設美麗鄉村,改善郊區生態環境,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民長效增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制約本市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矛盾依然存在,主要體現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子還不大,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亟待改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既有欠帳也有新憂,部分地方農村改革進展不快。

為此,調研報告提出了建議,其中提到,要加強農村生態環境的綜合整治,加強耕地保護和土壤環境的監測以及修復。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汙水集中處理,垃圾分類處理,畜禽糞便的集中處理。在郊區中小河道黑臭治理的基礎上,進行宅前屋後的河道治理。

上海市人大農業農村委副主任委員周衛傑針對新農村環境治理問題指出,一些地方中小河道整治水平不夠高,寬度、深度達不到標準,引排功能難以發揮,河道的生態功能體現不夠,“不少的河道簡單的採用垂直水泥板裝,農民說掉個鴨子進去都爬不上來,老百姓對這一類河道工程並不認同。”

他在調研中發現,基層群眾普遍反映,目前河道整治的管理機制和管理方式值得研究,建議改進。“比如說中小河道的設計組織施工,應當充分尊重村級組織和村民的主人翁作用,政府部門不應該大包大攬,全包全攬,村中的中小河道的整治一定要讓村級組織去做,發揮他們的積極性。政府部門主要做好整體規劃、制定標準,考核驗收等等。建議有關部門予以研究”,周衛傑說。

同時,周衛傑建議,農村生活垃圾處置不應僅僅停留在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處置,而應當推行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置,實現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利用。此外,他指出,禁燒之後,大量農作物的秸稈目前只能堆放在田邊造成二次汙染,對溝河水質造成汙染破壞,也需有效解決農作物秸稈的出路問題。

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委員江小青提出詢問: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裝置是否可以真正起到作用?是相關部門按照標準統一建造嗎?有沒有相關部門定時定點去檢查?

對此,上海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回答,上海農村汙水治理從2007年開始啟動,主要採取兩種處理方式:能夠納管的儘量納管,其他不能納管按照就地處理。上海共有103個鄉鎮,23萬個自然村,99萬戶農戶。截至目前,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已經達到49萬戶,其中,已經納管將近10萬戶,其餘39萬戶基本採取就地處理的方式。另外,還有將近50萬戶未實行汙水治理,但已納入規劃中。對於農村汙水處理裝置,上海市水務局採取的措施主要有加強技術審核、加強過程監管、加強建設後的維護長效管理。

上海市人大城建環保委主任委員徐建明繼續對水務局發問:下一步對村溝宅河的治理、汙水溝的治理有何更多更好的措施?

上海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指出,農村水環境是上海水環境治理的短板。上半年市委主要領導到農村調研提出兩個“基本”目標:到今年年底全市中小河道要消除黑臭,到2020年基本消除劣5類水體。

據其介紹,今年水務局重點抓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已梳理三批1864條黑臭河道,共1756公里。今年上半年,水務局對上海的水體進行全面分析,將於6月底7月初出結果。初步分析顯示,目前上海市的水體分河道、湖泊治理,養殖水面治理,以及小微水體的治理。結合河長制,水務局將對村溝宅河和名錄外水體進行規範命名並設置河長,對小微水體落實片長。

今年上海市水務局也針對面廣量大的鎮村級河道開展了梳理,大量河道由鎮村管理,其中環境汙染最嚴重的也是鎮村級管理的河道。因此,上海市建立了輪疏制度,從2002年到2016年已輪疏1.6萬公里河道,還有1萬多公里河道需要整治。

此外,該負責人指出,上海制定了中小河道輪疏三年行動計劃,初步調查統計,全市有3200多條的斷頭河,初步制定目標,到2020年結合消除劣五類水體的要求,消除斷頭河。今年計劃整治1100條進行整治斷頭河。

上海市人大農業農村委委員金如穎提出詢問:河道出現水動力不足、水系溝通不暢的原因是什麼?將採取哪些措施來杜絕類似的問題發生?

對此,上海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回答,一方面,這是自然原因造成。上海的地理位置處於長江太湖的下游,地勢很平緩,水動力不足,水坡降小。另一方面,中小河道很多水系不暢的原因在於斷頭河很多,全市目前有斷頭河3200多條。下一步,將從溝通水系、增加水動力、消除黑臭、控源截汙來解決此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