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勝是梁山的內奸,帶著上清宮的使命,最後成功收服108位好漢

水滸傳 公孫勝 道教 晁蓋 劉唐 故人從古來 2018-11-30

一生二,二生三,世界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樣的道法體系,道法自然總結的就是世間一切都是遵循著道的原則。在我國曆史上,大宋年間的道教開始了騰飛,在宋朝這樣的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之下,道家的思想也開始逐漸深入民心。我們大部分人對於道教的一個印象可能還處於迷信的這個階層,認為這就是蠱惑人心的事情,但是這是相當的不正確的,道家的學說給人們傳達的是道和德層面的一個綜合自我提升的一個手段,他不是迷信的說法,運用道的理論來實現我們的理想,提高我們的教養。

公孫勝是梁山的內奸,帶著上清宮的使命,最後成功收服108位好漢

而作為描寫北宋年間所發生事情的水滸傳,在其中道的學術表現幾乎是貫穿了整個小說當中。我們這雙慧眼發現了麼?在大家的印象當中,水滸英雄傳就是說的這些個好漢們從自己受到迫害開始,於是選擇了江湖正義,而面對強權和威脅,他們做到了用行動證明自己。可以這樣的一個下場到頭來還是給自己帶來厄運,大部分都是走投無路最後選擇上了梁山。而在這當中成了這些英雄們發揮的戰場,他們幾乎戰神一般的存在讓整部小說照亮整個宇宙。而在我們的心中,對於水滸傳的印象,當然是那些個精彩的畫面。

公孫勝是梁山的內奸,帶著上清宮的使命,最後成功收服108位好漢

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水滸傳的道幾乎就是從開頭到結尾,任何一個步驟都在道法的一個控制之下。在水滸傳開始的第一篇,那時候正值宋仁宗年間是久逢大旱,於是就有了當朝洪太尉去清當時的上清宮的道人來施法,來拯救天下的百姓。可是上清宮沒有這樣的人,於是上清宮的道人就告訴洪太尉去尋找張天師。但是蠻橫無理的洪太尉在遭遇了挫折之後返回上清宮,而耍起了自己的官架子。他發現了一出張貼封條的房子,他不顧道人的反對,硬是撕下封條,不小心放走了鎮壓的那一把零八個妖魔,而這樣的開頭也暗示了之後梁山聚義時的一百單八將。這些妖魔在唐朝的時候已經被鎮壓,傳到現在已經是第九代天師,對於洪太尉私自放走這些妖魔,難道上清宮就沒有一點責任麼?

公孫勝是梁山的內奸,帶著上清宮的使命,最後成功收服108位好漢

我們都知道上清宮是道教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上清宮所在的龍虎山是道教的始發地,可見上清宮所在的位置那是相當的重要,而洪太尉選擇到上清宮來請天師也是證明了他的一個重要的位置。而這些妖魔在張天師外出雲遊的時候趁機也被洪太尉放走,這樣的一個故事的開端,註定要上清宮來解決這個最重要的問題。既然是上清宮收服的妖魔,那麼此次不小心放走妖魔,那麼顯然還得他們來處理。上清宮這樣的正統教派,對於重新收服這些妖魔那是義不容辭的,上清宮必須要為此作出一個努力。

我們都知道上清宮是道教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上清宮所在的龍虎山是道教的始發地,可見上清宮所在的位置那是相當的重要,而洪太尉選擇到上清宮來請天師也是證明了他的一個重要的位置。而這些妖魔在張天師外出雲遊的時候趁機也被洪太尉放走,這樣的一個故事的開端,註定要上清宮來解決這個最重要的問題。既然是上清宮收服的妖魔,那麼此次不小心放走妖魔,那麼顯然還得他們來處理。上清宮這樣的正統教派,對於重新收服這些妖魔那是義不容辭的,上清宮必須要為此作出一個努力。

公孫勝是梁山的內奸,帶著上清宮的使命,最後成功收服108位好漢

當時的上清宮已經是有了他們自己的想法,這麼多妖魔一下都橫空出世,那麼對天下總得是有一個交代,對於上清宮來說,要想收拾這麼多的妖魔,那麼如果是單個去尋找降服他們,那就好比是唐僧取經一樣,耗時耗力,顯然這是不符合實際的情況,那麼只能是集中到一起,這樣就可以做到團滅。那麼這樣的一個重任應該交給誰才能高效地完成呢?首先這個角色得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就是此事是上清宮的事情,那麼身份肯定是得具有道家的身份才能去完成;第二那就是得有一個相對隱蔽的身份來隱藏這樣的事實。此事縱觀所有的選擇,公孫勝那成為了這個任務的唯一選手。

公孫勝是梁山的內奸,帶著上清宮的使命,最後成功收服108位好漢

公孫勝本就是道家出身,那首先的一個條件沒有問題,而第二個就得是自己創作。當時是正值朝廷負責押送一塊神石,而公孫勝正好就是這個隊伍當中的一員,宋江也由於縣令的生病而成了押送隊伍的一員,公孫勝開始了自己的計劃。首先在宋江遭到朝廷官員的鄙視被剔除隊伍當中後,公孫勝也隨即溜了出來找到宋江,而接著就開始講了一些個天罡地煞的事情,而最重要的就是想著聯合宋江這個有影響力的人截取來年的給蔡京上貢的十萬生辰綱,這樣一來,在宋江的眼中,公孫勝此人乃是貪圖利益的小人,和草寇沒有任何的區別。而且公孫勝是從朝廷的押送神石的隊伍中跑了,那麼就是朝廷的敵人,有了這樣的一個雙重身份,那麼公孫勝就可以妥當進行下一步的計劃。

公孫勝是梁山的內奸,帶著上清宮的使命,最後成功收服108位好漢

石碣村的七星聚義可以說是公孫勝計劃的第一步,在遊說宋江不成之後,公孫勝找到了晁蓋,晁蓋那是當時的另一位大英雄,而在晁蓋的周圍了有吳用、劉唐,那麼此事成敗的關鍵還得靠石碣村的阮氏三兄弟,有了吳用這樣的一個智謀,這三兄弟那是很爽快的答應了,他們截取生辰綱的目的就是要救濟窮人,這樣的一個壯舉,顯然對於這三兄弟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們願意跟隨晁蓋出生入死。有了這樣的一個契機,加上公孫勝自己,在石碣村出現了梁山的一個雛形,這七個好漢隨即結成異性的兄弟,他們想著來年能夠成功截取生辰綱,之後散發給當地的窮苦百姓,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之後他們的威脅,朝廷如果要徹底追究,那麼他們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而在公孫勝的心中早已料定,他們最後只能是落草為寇,話說這些個妖魔一開始就掌握在公孫勝的手中。

公孫勝是梁山的內奸,帶著上清宮的使命,最後成功收服108位好漢

計劃進行的相當的順利,有了七星聚義,就有了梁山的雛形,而隨著事情的繼續發展,公孫勝就徹底的成為了這些英雄好漢當中的一個道家臥底,此時的公孫勝是隱藏的相當的到位。我們可以想到當初的公孫勝為了聚集這七人,他也是受了不少的苦頭,最後成功讓他們聚集,而上清宮的計謀也開始見效。之後的事情就朝著這樣的一個故事情節繼續發展,最終梁山成功聚集了當初放走的那108個妖魔。接著等待他們的就是最後的收網,而朝廷的招安則是最後的結局,他們徹底是落入道家的手中,沒能衝破命運的束縛。

公孫勝是梁山的內奸,帶著上清宮的使命,最後成功收服108位好漢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公孫勝,他在梁山大聚義之後扮演的就是一個普通的角色,雖然也有一些戰績,但是都不會傷了自己,那麼就等著朝廷的收網。而在梁山被朝廷招安之後,公孫勝的選擇則是回到自己原來的地方,公孫勝額任務已然是順利的完成,他知道梁山最後的命運,公孫勝最後選擇了保全自己,實則他才是梁山的幕後大臥底,而這樣驚心動魄的任務最後也是保質保量的完成,不負眾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