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書法 藝術 蘭亭 南京大學 收藏推薦 收藏推薦 2017-09-12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王衛軍

王衛軍,江蘇泗陽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祕書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南京大學藝術學碩士。江蘇省文聯委員,江蘇省青年聯合會常委。

書法作品入展首屆全國書法“三名工程”書法展,獲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一等獎、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獎”、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獎”、全國第三屆正書展最高獎、全國第二屆扇面展銀獎、全國首屆行書展三等獎、全軍第三屆書法篆刻展金獎、第三屆中國書法“林散之獎”提名獎、首屆“中國書法院獎”、江蘇省青年書法篆刻家精品展金獎等十多次大獎。入展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 翰墨傳承-中國美術館當代書法邀請展、第一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優秀作品展、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二屆書法百家精品展、全國第二屆行草書大展、全國首屆青年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五屆楹聯展等全國性大展以及2008“林散之獎”書法雙年展、全國經典書風獲獎書家邀請展、全國當代中青年書家精英人物展等全國性大展以及首屆江蘇省優秀中青年美術家書法家精品展等,作品被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收藏。出版有《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教學範本王衛軍書法作品卷》等多種專著。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

——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中國的書法,不似其他民族的文字,作為符號存在,而是走上了藝術美的方向,是節奏化了的自然,表達著深一層的對生命形象的構思,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不僅如此,書法還有成教化、助人倫、表達情緒情感和思想意境的功用,所追求的是“人書俱老”、意在書外的境地。它既是中國藝術門類中的一種,又是獨立於諸多藝術門類之外,或者說之上的一門最具有中華文化表徵性的藝術。

傳承二王法脈 盡得泗水風流

王衛軍,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蘇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祕書長,書法“蘭亭獎”得主,當今書壇傑出的青年書家,江蘇泗陽人氏。《史記》評項羽雲:“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自古楚地出義士,人多具風雲之氣,與衛軍兄交往,雖過從不多,其待人接物,楚地民風裡的質樸與激情,直面而來,讓人感受深刻。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王衛軍作品

泗陽故屬楚地,衛軍兄與項羽乃是同鄉;據稱其祖上與“三槐堂”更是一脈,可稱得上郡望“三槐”。“三槐王氏”與魏晉時的王羲之、王獻之為一族。羲之《蘭亭》開書法之盛,斯文流芳光照古今。其子獻之,行、草皆善,飄逸靈動,卓然一家。至十七世孫智永禪師,能謹守家法,精進異常;奉《蘭亭》於雲門,日臨不輟二十餘載,閉門習書數十年,終於高標,牢籠百代。王門一族,有識之士頗多。王祐者乃太原一脈,長於文學,重情義而輕得失。因其宅內有手植槐樹三棵,故號曰“三槐”。東坡曾作《三槐堂銘》以記其事。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王衛軍作品

作為三槐後人,衛軍兄的書學之路有些特別。自幼在父親的指導下習字,家庭書寫氛圍濃郁,父親是文革前本科畢業生,雅好文墨,受書香之家的薰染,習字成為王衛軍自小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世紀80年代以鋼筆為書寫工具的“硬筆書法”大行其道,硬筆字帖幾乎人手一冊。那時,王衛軍正上中學,便開始參加各種比賽,屢獲獎項,1992年更榮獲中國第五屆鋼筆書法大賽特等獎。而後,王衛軍入軍校,一身橄欖風,沙場展英姿,但林林總總的時間都被用來勤練書法,此時已是浸潤於傳統筆墨。王衛軍的書法走的是“二王”一路。毫無疑問,這是一條正道。他初由唐楷、魏碑入手,繼攻行草。他臨研《張黑女》,著意筆意婉潤、俊麗蒼茫的風格;研習《宣示表》,吸納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的美質;浸淫《蘭亭序》、《聖教序》、《黃庭經》、《樂毅論》,一直到《書譜》、《蜀素帖》……歷代書家,如王羲之、蘇東坡、黃山谷、米南宮、王覺斯、黃道周等,都深深影響著他。晉韻、唐法、宋意、明態,“唯恐筆下無古人”,懷著這樣的初心,他終以方圓結合的圓潤美暢達之筆墨線條呈現,傳遞雋永靈動、古樸雅厚的藝術風貌,逐漸形成了屬於自我的藝術語彙和視覺樣式。

應接事務處其當

書法表現人格、氣韻、精神、境界,“心之所發”,“運之為字跡”,“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王衛軍的書學之路,起於先天家學的薰陶,成於後天自身的努力。1999年王衛軍參加第七屆中國書法篆刻展並獲獎,後來又獲得了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一步一步,留下跡痕,令人感佩。他說:“我不受時風影響,不去關心今天流行什麼,對書壇比較陌生,跟時下流行的東西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可能正因為有這樣的距離,人家看我的作品,還比較清新,不受別人的影響,我想當時能獲獎,應該有這樣的因素”。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王衛軍作品

衛軍兄是一個有魄力、有想法的書家,對自己認準的事情就會踏實努力的去做。他作品的風格取向獨特,一方面,書寫自然秀潤、矯健靈動而又不失雄渾,每每真率為之,自成體貌,並非那種為展覽而生的構劃之作;另一方面,“筆墨緊隨時代”,作品形式又豐富多變:既有“半角”“一邊”的新穎清奇,也有橫披尺幅的感染衝擊;內容上更是博綜多元:既有尋章摘句、自我心儀的詩詞經典,更有網絡流行、應時應景的佳句偶得。沒有了“板起面孔”的說教,卻有了內心會意的觸動,這一點可以說是王衛軍的創造,更是一大特點,從創作角度看,可以說是書家的直抒胸臆、抒寫性靈,有張旭的“喜怒窘窮一一寓之於書”,也有康有為的“馳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鬱豪放之間”。從另外角度來看,未嘗不是一種新的書法創作形式探索,具有學術探討的意義。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王衛軍作品

但我想,“應接事物而處其當”是對王衛軍書品人品的一個最好的詮釋角度。“功夫在詩外”,書法一技,技進於道,修煉自我,追求“人書俱老”的通會。書品即人品,心正則筆正,人成乃書成。王衛軍寫字出於一種本心而成的習慣。因此,不論是在軍校求學還是後來至文聯從事行政工作,都能擠出時間臨池不輟,這種中正平和的心態,使王衛軍在學書與處事之間找到了一種平衡,各不相礙。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王衛軍作品

平常論書家,會談其如何躬耕於硯邊,筆墨染池,是否專業科班等等,而王衛軍並不是那種很“書齋”的人,他非常喜歡與各種人交友,長者少年,各行各業,衛軍兄談鋒甚健,富於親和力,且予人以坦誠與熱忱。他讀書頗豐,筆頭勤奮,對事物的看法也很“入時”,天馬行空中,常語驚四座,給人的感覺是睿智不凡,有膽有識。擔任省書協祕書長的他,人緣很好,各種事務眾多,且紛繁複雜,但他能“耐得煩”,總能很快理出頭緒,安排得當,果決處事,流露出一種軍旅書家本然的豪邁與率性。我想,用黃炎培的座右銘,形容衛軍兄的為人很是熨帖:“事繁不慌,事閒不荒。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籍此聊表對衛軍兄的為人為藝之印象吧!

結語

“中國哲學有一個主要的傳統,有一個思想的主流。這個傳統就是求一種最高的境界。這個境界是最高的,但又是不離乎人倫日用的。這種境界,就是即世間而出世間的,這種境界以及這種哲學,我們說它是‘極高明而道中庸’”,馮友蘭先生在《新原道》中說道。熊秉明先生認為“中國哲學家的最後目的是在思想上省悟貫通之後,還要回到實踐的生活之中。書法可以說是中國人從最高境界落實到人倫日用、從抽象思維迴歸到形象世界的非常直接的途徑和手段”。所以說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王衛軍作品

衛軍兄學書伊始,一路走來,便以王氏一族文化傳承為情懷,矢志踐行,以示禮敬,又因自身的經歷使然,文武兼修,接二王風規美儀,發楚人豪情襟懷,一直在守護與拓進、傳統與現代之間默默探尋,塑造自我的空間和定位,雖是修身習藝,但更是當今時代我們文藝工作者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使命所在,是責任和擔當。仰觀宇宙,始覺萬物浩渺;俯察品類,方得筆下之雄奇。《書譜》有言:“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會通,會通之際人書俱老”。情隨事遷,不忘初心。衷心祝願衛軍兄的書學與修為,勇猛精進,大道之行,人文日新。

文/尚榮

哲學博士、南京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國書畫研究院祕書長、臺灣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江蘇省青年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2017年3月28日於南京大學北苑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王衛軍作品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王衛軍作品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王衛軍作品

請旋轉手機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靈璧張氏園亭記》

《靈璧張氏園亭記》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蘇東坡 書陸道士鏡硯》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蘭亭集序》

王衛軍應邀參加“為奧運喝彩”奧林匹克與藝術高峰論壇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王衛軍發表講話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與巴赫主席

大道之行 人文日新——談王衛軍書品、人品及其書學之路

嘉賓觀展交流 共同啟動水晶球


作品由北京一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編輯整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