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摔跤誰更強?1935年全運會,天津人卜六力克北京天橋跤霸寶三

京津摔跤誰更強?1935年全運會,天津人卜六力克北京天橋跤霸寶三

民國時的摔跤比賽

民國時天津有一位摔跤的大腕,叫卜恩富,外號卜六。曾隨北京善撲營頭等撲戶“小鬼崔”學摔跤,又隨英租界、意租界的洋人學拳擊。他一生中最輝煌的一戰,是在1935年全運會上,力克北京摔跤界頭把交椅寶善林,獲得冠軍,為天津人露了臉。他的故事被拍成電影《宗師卜六》。

卜恩富(1911—1986)祖居天津蘆莊子,家裡弟兄六人,卜恩富排行老三,為養家餬口幹過木匠。他從小愛摔跤,常去跤場學跤。那時天津跤手業餘的極少,練摔跤的都是為了謀生餬口,因此,為了站住腳,跤手必須有幾手絕招,否則就有被“踢場子”的危險。人逢絕境出奇功,天津幾處跤場有幾位臺柱,各有所長,比如南市三不管的王三、李長貴、劉玉堂,謙德莊的楊小田、馬四,地道外的大馬三,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字號,手下門徒甚多。

上面幾個跤場,每天門庭若市,生意興隆,可是,戴扁帽的、卷著白襖袖的,終日不斷光臨,你不敢找他要錢,還得笑臉相迎,好茶相陪,少不了破費破費。一場跤下來,得趕緊打點大小把頭、地痞流氓,再遇上個敲竹槓的,憑血汗掙來的錢就所剩無幾了,還得餓肚皮。飢寒交迫,過了今天不知明天怎樣,積勞成疾而死的跤手為數不少。

京津摔跤誰更強?1935年全運會,天津人卜六力克北京天橋跤霸寶三

卜恩富

1930年,19歲的卜恩富慕名去了北平炮子河,拜善撲營頭等撲戶“小鬼崔”崔永福為師。善撲營從清朝初期至清朝未年,二百多年中使中國跤術有了極大提高。民國後善撲營解體,撲戶跤手們為了生存,有的撂地摔跤賣藝,有的開館傳技,也有不少人改了行。京城內外十里八鄉跤場林立,摔跤運動風靡一時。

小鬼崔每逢與人爭跤,必讓對手“過陰”,也就是昏死休克,所以得了這麼個外號。跤手們見他都為之膽寒,避之唯恐不及。卜恩富是崔永福的六徒弟,因此得了個“卜六”的綽號。

迴天津後,卜恩富為了餬口,考進意大利租界消防隊。一次在為一家銀行救火時受到嘉獎、加薪,意租界工部局覺得他身手不錯,送他到意商運動場,跟隨意大利拳擊教練學拳擊。半年後,卜恩富轉入英租界運動場,給外國拳手當陪練,這個活掙錢更多,雖然少不了捱打,但也鍛鍊了自己。

京津摔跤誰更強?1935年全運會,天津人卜六力克北京天橋跤霸寶三

京津摔跤誰更強?1935年全運會,天津人卜六力克北京天橋跤霸寶三

卜恩富合影

1934年,南京國術大賽,卜恩富獲得拳擊中量級“拳王”。隨後擊敗了來中國訪問的俄國拳擊冠軍馬伕洛格、亞軍阿爾桑柯,長了中國人的士氣。半年後,全美拳擊冠軍卡迪遜來天津訪問,卜恩富挑戰,在比賽中一記下勾拳將卡迪遜打下拳臺。

1935年10月,卜恩富代表天津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第六屆全運會摔跤比賽,一路過關斬將,決賽對陣北京的寶善林。寶善林人稱寶三,天橋跤場的穴頭,北京跤界大腕。他自幼愛摔跤,家住西四附近,離善撲營右翼較近,經常看撲戶們練跤,後去前門外宏濟院拜宛八爺為師,得到真傳,又拜護國寺中幡藝人王小辮為師學中幡,接手鐵三(歷鐵存)跤場,表演中幡和摔跤,後來又接管了天橋跤場。

決賽時無論寶三還是卜六,都勢在必得。比賽開始,二人在場上跳了一圈黃瓜架,互相鬥手搶把位。卜六身材高大,健壯魁偉,拳擊加摔跤二合一,遠打近摔,出手極快。他上手拿到寶三大領,底手攥到小袖,雙手一拉址,上手往下一按,上步就走。寶三見狀重心後移,卜六用左腿一撥寶三右腿,寶三抽腿避開,卜六右腿向後,背步到寶三右腳外側,左腿在寶三襠內,裹上手,緊底手,長腰,變臉,左腿把寶三高高挑起。這招“挑勾子”乾淨利落,把寶三爺摔個四腳朝天大翻盤兒。場上一片叫好聲。

京津摔跤誰更強?1935年全運會,天津人卜六力克北京天橋跤霸寶三

卜恩富

二人起來遛了兩圈,接著比賽,寶三扳回一跤。第三跤決勝負。二人在場上轉了好幾圈,相互鬥手尋找戰機,半斤對八兩,誰也不好贏。鬥了十來分鐘,卜六像上滿弦似的,上手抓大領,底手攥小袖,上左腿彈寶三右腳腕內側。寶三剛一動右腿,卜六上步橫右腿就是一踢。寶三用跪腿逃出,卜六抽回左腿,扭胯轉身,上手底手向下一摔腕。寶三腿一打軟兒單膝跪地。裁判喊停,卜六得分勝。

有句老話:“多年把式,當年的跤。”寶三畢竟35歲了,而卜六二十多歲正當年,有使不完的勁兒。卜恩富獲得中量級“跤王”。實際上組織者已把第一名的錦旗繡上了“寶善林”的名字,無奈只好拆下來改成“卜恩富”。比賽結束後,國立體專總務處主任龐玉森邀請卜恩富赴國立體專,任摔跤總教練。

京津摔跤誰更強?1935年全運會,天津人卜六力克北京天橋跤霸寶三

卜恩富授徒

抗戰爆發後,卜恩富拜武術大師王薌齋為師,王薌齋為他賜名“卜道魁”,意思是拳道中的魁手。卜恩富追隨王薌齋研習意拳、大成拳,盡得拳道心法與精髓,把拳擊的爆發力、大成拳的霸氣融為一體,獨創了能同時進攻與防守的無常規手法。

王薌齋與人搭手,常用“點重身鬆”的妙法,將自己一百多斤的體重擱在對手身上,讓對手馱著走,自己用橫豎力的變化打壓對手,不是把對手累趴下,就是將其扔出一丈多遠。卜恩富據此自創了一招絕絆,名為“跨欄”,也是讓對手馱著,將一百多斤的體重壓在對手腿上歇息,任憑對手左搖右晃、前伸後撤都無濟於事。隨著對手的掙扎,他自己使出各種招法主動制敵。50年代,卜恩富受聘東北軍區,教授擒拿格鬥、摔跤拳擊,培養了一批好手。(文:何玉新)

京津摔跤誰更強?1935年全運會,天津人卜六力克北京天橋跤霸寶三

電影中的卜恩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