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摔跤 全運會 拳擊 賽馬 內蒙古旅發委 內蒙古旅發委 2017-09-09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不知道喜歡體育的小夥伴們有沒有關注,除先期比賽賽期共計13天的天津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今天已經進行到了最後一個比賽日,在本屆全運會共計33個大項、417個小項的比賽爭奪中,來自全國各地的運動健將都用最完美的表現向獎牌發起衝擊,為觀眾獻上一場場精彩的比賽。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其中,咱們的內蒙古代表隊更可謂是強勢出征,開幕式上第五個出場的內蒙古代表隊以鮮明的民族特色引人關注。內蒙古體育代表隊的方陣由40名參加全運會的運動員代表組成,走在前排的5名運動員身著鮮豔的民族服裝,擔任旗手的是優秀拳擊運動員李倩,她在本屆全運會女子拳擊69-75公斤級比賽中獲得了冠軍。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內蒙古有270名運動員參加競技體育項目17個大項、142個小項的角逐;群眾體育項目方面共有56名運動員獲得決賽資格,實現了參賽人數和參賽項目的新突破。競技體育項目中,內蒙古代表隊在馬術、射擊、自行車、競走、男子柔道、拳擊、男子自由式摔跤和男子曲棍球等項目上具有衝擊金牌的實力。

13天的比賽過去了,內蒙古代表隊的表現正如開幕式入場詞中說的那樣:“守望相助七十載,壯美亮麗內蒙古!內蒙古的選手們,將發揚‘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蒙古馬精神,以良好的道德風尚和優異的運動成績,獻禮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週年,‘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截止昨天,內蒙古代表團已經在柔道、馬術、拳擊、場地自行車、摔跤、田徑、曲棍球、輪滑冰球等項目上摘得獎牌,其中代表團入場儀式旗手拳擊運動員李倩、柔道運動員額日和木巴圖、女子馬拉松隊都在各自的項目上摘得了金牌。此外代表解放軍隊出戰女子競走比賽的內蒙古籍運動員楊佳玉也以1:28:29的成績拿到冠軍。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可能大家會發現——馬術、柔道、摔跤、拳擊、曲棍球這些項目是內蒙古代表隊的傳統優勢項目,那麼,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嘛?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馬術自不用說,內蒙古馬文化底蘊深厚,養馬、馭馬、賽馬的歷史十分悠久,蒙古族更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而柔道、摔跤、拳擊這些一對一的“近身PK”項目,咱們內蒙古隊的優勢又是因為什麼呢?

搏克是蒙古族傳統的體育娛樂活動之一,草原上的人們把蒙古式摔跤稱作"搏克"(蒙語結實、團結、持久的意思)。它是蒙族三大運動(摔跤、賽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還是開那達慕,"搏克"都是絕對不可缺少的主項。搏克--蒙古語,是結實的意思,"攻不破、摔不爛、持久永恆"。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它絕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體育運動,更是蒙古族先進文化的結晶。搏克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西漢初期開始盛行,元代廣泛開展,至清代得到空前發展。內蒙古自治區各地尤其是錫林郭勒盟、通遼市、呼倫貝爾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都有流行。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蒙古族摔跤的歷史較為久遠,西安出土的漢初匈奴遺物的銅牌上就有摔跤圖案,其摔跤的架式與今天的蒙古式摔跤的摔法十分相似,而且圖案還以樹和馬為襯托,據考證應該是蒙古族摔跤史的重要線索。蒙古族摔跤,起初具有很突出的軍事體育性質,主要用以鍛鍊體力、毅力、技巧等。元朝的帝王十分提倡摔跤運動,每逢舉行重要宴會,都要有摔跤手競技助興,並像中原歷代王朝用武舉選士一樣,把摔跤定為武舉取士的一項重要內容。當時摔跤的佼佼者可以獲得很大的榮譽。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7月15日,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女子輪滑冰球項目在天津收官。作為本屆全運會的新增項目,輪滑冰球備受關注。最終經過激烈爭奪,內蒙古女子輪滑冰球隊奪得銅牌,此外,男隊獲得第四名。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輪滑冰球(Roller ice hockey)這一新興競技運動以其超乎尋常的驚險、刺激吸引了大眾的注意力,成為一大體育娛樂熱點。輪滑冰球的比賽場面速度快,精彩激烈,而且其運用的掩護、阻擋戰術和隊員配置跟籃球很相近。場地一般是專用的輪滑冰球地板。輪滑冰球融合了冰球和馬球兩種運動項目的特點,以個人技巧和團體協作為基礎,比賽規則寬鬆,具有很強的對抗性,運動器材為單排/雙排輪滑鞋,但分單雙兩個組別進行比賽。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冰上打的曲棍球叫冰球,穿輪滑鞋打的叫輪滑冰球,而在草地上打的自然就是曲棍球啦,幾個項目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下面就來看看咱們內蒙古隊的傳統項目曲棍球的戰況。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經過六天激烈的角逐,第十三屆全運會男子曲棍球決賽昨天下午在天津團泊體育中心曲棍球場順利結束,在內蒙古隊和遼寧隊的決賽中,內蒙古隊率先得分拿下首局,第二局兩隊互有來往將比分改為2:1,第三局遼寧隊緊抓機會反擊將比分改寫為2:2,直至第四節比賽結束雙方分數仍為2:2,最後通過23米球(相當於足球的點球)決勝,戰勝東道主天津隊進入決賽的內蒙古隊3:4憾負老牌勁旅遼寧,獲得第十三屆全運會男子曲棍球亞軍。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雖然沒能拿下這塊含金量極高的金牌,但決賽前一場未敗的驕人戰績足以證明內蒙古曲棍球隊的實力。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當然,內蒙古隊在這個項目上的優勢也是有原因的——內蒙古是全國曲棍球運動最早的發源地。

曲棍球又稱草地曲棍球,是奧運會項目中歷史最為悠久和光輝的項目之一。曲棍球(Hockey)這一名稱起源於法語,意思是牧羊人的棍杖。現代曲棍球運動起源於19世紀初的英國,並於1908年倫敦奧運會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作為中國曲棍球運動的發源地,為中國曲棍球運動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1989年國家體委命名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為“曲棍球之鄉”,曾創造出“一個自治旗,半支國家隊”的輝煌。中國曲棍球運動的諸多“第一”都和這裡有關:中國第一支曲棍球隊、亞洲曲棍球裁判聯合會的第一位女理事、中國第一個曲棍球國際A級裁判員……參加北京奧運會的中國男、女曲棍球隊陣容中,有7名球員出自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曲棍球是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運動項目,相傳是遼代契丹人“擊鞠”運動的繼承和沿襲。據史料記載,唐代宮廷盛行的“步打球”運動,極類似當代曲棍球運動。曲棍球貝闊是達斡爾語,曲棍球之意。在我國古代豐富多彩、種類齊全的體育活動中步打球,又稱“步打”,是一種徒步以杖擊球的球類運動,今天的曲棍球就是由它演變發展而來的。

達斡爾族是我國惟一保留和世代相傳並普遍開展曲棍球運動的民族,曲棍球作為達斡爾族傳統的體育項目,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1978年,國家體委開始舉辦全國曲棍球比賽並參加國際比賽。1982年3月,以內蒙古為主的國家隊在巴基斯坦舉行的第一屆亞洲盃比賽中打敗了世界十強之一的馬來西亞隊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中國的國旗第一次在國際比賽的曲棍球場上升起。

圍觀丨北疆戰馬出征天津全運會

今天晚上,2017年第十三次全國運動會就要閉幕了,內蒙古代表隊也將在接下來的四年裡面繼續進步,2021年,讓我們相約陝西,期待更好的表現,更大的突破!在全運會的舞臺上為全國的小夥伴們展現內蒙古最亮麗的風貌。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