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1999年的夏天,21歲的道格·林賽剛開始在羅克赫斯特大學*的大四課程。

林賽在大學裡修讀的是生物學專業,他夢想以後成為一名生物學教授。

這位青春正當時的少年曾經還是田徑運動員,在舞蹈上也略有成就,熱愛寫作以及競速賽車帶來的刺激。

在林賽身上,旁人能看到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性。

但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眩暈中,被粉碎了。

*注:羅克赫斯特大學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是一所耶穌會私立的天主教大學。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1999年的夏天,21歲的道格·林賽剛開始在羅克赫斯特大學*的大四課程。

林賽在大學裡修讀的是生物學專業,他夢想以後成為一名生物學教授。

這位青春正當時的少年曾經還是田徑運動員,在舞蹈上也略有成就,熱愛寫作以及競速賽車帶來的刺激。

在林賽身上,旁人能看到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性。

但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眩暈中,被粉碎了。

*注:羅克赫斯特大學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是一所耶穌會私立的天主教大學。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羅克赫斯特大學

某一個平淡無奇的課程結束後,林賽回到家裡吃飯。

但就在餐桌旁,林賽突然感覺房子旋轉搖晃,然後暈倒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賽就常常感到虛弱和頭暈,平日裡簡單的工作也會把他累得筋疲力盡。

但他的心臟卻跳動得十分劇烈。據他的描述,把一張紙放在他平躺著身體的心臟上,就能看到紙張不斷大幅度抖動。

而那一次暈倒,成了林賽命運的轉折點。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1999年的夏天,21歲的道格·林賽剛開始在羅克赫斯特大學*的大四課程。

林賽在大學裡修讀的是生物學專業,他夢想以後成為一名生物學教授。

這位青春正當時的少年曾經還是田徑運動員,在舞蹈上也略有成就,熱愛寫作以及競速賽車帶來的刺激。

在林賽身上,旁人能看到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性。

但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眩暈中,被粉碎了。

*注:羅克赫斯特大學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是一所耶穌會私立的天主教大學。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羅克赫斯特大學

某一個平淡無奇的課程結束後,林賽回到家裡吃飯。

但就在餐桌旁,林賽突然感覺房子旋轉搖晃,然後暈倒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賽就常常感到虛弱和頭暈,平日裡簡單的工作也會把他累得筋疲力盡。

但他的心臟卻跳動得十分劇烈。據他的描述,把一張紙放在他平躺著身體的心臟上,就能看到紙張不斷大幅度抖動。

而那一次暈倒,成了林賽命運的轉折點。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坐在輪椅上的林賽

林賽內心無比恐懼,因為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影子。

在他的印象中,母親從30歲開始一直非常虛弱,虛弱到在他小時候也很少能親手抱抱兒子。

到了林賽4歲的時候,母親已經走不動路了,之後的幾十年也總是臥床不起。

另外,林賽的姨媽也有類似的症狀,她甚至連鞋帶也無法自己親手繫上。

她們諮詢過幾十名醫生,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診斷和治療,

而疾病更早地來到了年輕的林賽身上,他成了家族中第三位患上這種怪病的人。

在迷信的長輩看來,家族彷彿受到了詛咒,而林賽則認為也許是基因把疾病遺傳了下來。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1999年的夏天,21歲的道格·林賽剛開始在羅克赫斯特大學*的大四課程。

林賽在大學裡修讀的是生物學專業,他夢想以後成為一名生物學教授。

這位青春正當時的少年曾經還是田徑運動員,在舞蹈上也略有成就,熱愛寫作以及競速賽車帶來的刺激。

在林賽身上,旁人能看到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性。

但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眩暈中,被粉碎了。

*注:羅克赫斯特大學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是一所耶穌會私立的天主教大學。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羅克赫斯特大學

某一個平淡無奇的課程結束後,林賽回到家裡吃飯。

但就在餐桌旁,林賽突然感覺房子旋轉搖晃,然後暈倒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賽就常常感到虛弱和頭暈,平日裡簡單的工作也會把他累得筋疲力盡。

但他的心臟卻跳動得十分劇烈。據他的描述,把一張紙放在他平躺著身體的心臟上,就能看到紙張不斷大幅度抖動。

而那一次暈倒,成了林賽命運的轉折點。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坐在輪椅上的林賽

林賽內心無比恐懼,因為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影子。

在他的印象中,母親從30歲開始一直非常虛弱,虛弱到在他小時候也很少能親手抱抱兒子。

到了林賽4歲的時候,母親已經走不動路了,之後的幾十年也總是臥床不起。

另外,林賽的姨媽也有類似的症狀,她甚至連鞋帶也無法自己親手繫上。

她們諮詢過幾十名醫生,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診斷和治療,

而疾病更早地來到了年輕的林賽身上,他成了家族中第三位患上這種怪病的人。

在迷信的長輩看來,家族彷彿受到了詛咒,而林賽則認為也許是基因把疾病遺傳了下來。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果然,林賽的病情逐漸加重,到後來站立幾分鐘或者行走15米就必須躺下休息。

他的前臂、背部和腿部的肌肉經常疼痛,無來由地陷入頭暈和出汗的狀態。

他在床上的時長已經達到22個小時,每天走去上廁所可能就耗盡了所有的精力。

這病已經嚴重影響了林賽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他只好輟學回家休息,捨棄了熱愛的生物學專業。

這對於一位懷揣著無限青春與夢想的年輕少年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

林賽迫不及待想要治好自己的病,但現實卻讓他碰了無數次壁。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1999年的夏天,21歲的道格·林賽剛開始在羅克赫斯特大學*的大四課程。

林賽在大學裡修讀的是生物學專業,他夢想以後成為一名生物學教授。

這位青春正當時的少年曾經還是田徑運動員,在舞蹈上也略有成就,熱愛寫作以及競速賽車帶來的刺激。

在林賽身上,旁人能看到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性。

但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眩暈中,被粉碎了。

*注:羅克赫斯特大學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是一所耶穌會私立的天主教大學。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羅克赫斯特大學

某一個平淡無奇的課程結束後,林賽回到家裡吃飯。

但就在餐桌旁,林賽突然感覺房子旋轉搖晃,然後暈倒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賽就常常感到虛弱和頭暈,平日裡簡單的工作也會把他累得筋疲力盡。

但他的心臟卻跳動得十分劇烈。據他的描述,把一張紙放在他平躺著身體的心臟上,就能看到紙張不斷大幅度抖動。

而那一次暈倒,成了林賽命運的轉折點。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坐在輪椅上的林賽

林賽內心無比恐懼,因為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影子。

在他的印象中,母親從30歲開始一直非常虛弱,虛弱到在他小時候也很少能親手抱抱兒子。

到了林賽4歲的時候,母親已經走不動路了,之後的幾十年也總是臥床不起。

另外,林賽的姨媽也有類似的症狀,她甚至連鞋帶也無法自己親手繫上。

她們諮詢過幾十名醫生,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診斷和治療,

而疾病更早地來到了年輕的林賽身上,他成了家族中第三位患上這種怪病的人。

在迷信的長輩看來,家族彷彿受到了詛咒,而林賽則認為也許是基因把疾病遺傳了下來。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果然,林賽的病情逐漸加重,到後來站立幾分鐘或者行走15米就必須躺下休息。

他的前臂、背部和腿部的肌肉經常疼痛,無來由地陷入頭暈和出汗的狀態。

他在床上的時長已經達到22個小時,每天走去上廁所可能就耗盡了所有的精力。

這病已經嚴重影響了林賽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他只好輟學回家休息,捨棄了熱愛的生物學專業。

這對於一位懷揣著無限青春與夢想的年輕少年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

林賽迫不及待想要治好自己的病,但現實卻讓他碰了無數次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他同樣四處尋求醫學解釋,跑遍了兒科、內分泌科、神經科、精神科,但醫生都無法給出診斷結果。

其中根據症狀判斷,與他表現最接近的大概是慢性疲勞症了。

顧名思義,患上此病的患者直觀地表現出疲勞症狀。不僅如此,患者還會出現免疫功能下降或其他系統紊亂。

目前針對這種病,人們也還沒弄清楚具體的病因,只能通過是否出現器質性病變來診斷是否患病。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1999年的夏天,21歲的道格·林賽剛開始在羅克赫斯特大學*的大四課程。

林賽在大學裡修讀的是生物學專業,他夢想以後成為一名生物學教授。

這位青春正當時的少年曾經還是田徑運動員,在舞蹈上也略有成就,熱愛寫作以及競速賽車帶來的刺激。

在林賽身上,旁人能看到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性。

但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眩暈中,被粉碎了。

*注:羅克赫斯特大學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是一所耶穌會私立的天主教大學。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羅克赫斯特大學

某一個平淡無奇的課程結束後,林賽回到家裡吃飯。

但就在餐桌旁,林賽突然感覺房子旋轉搖晃,然後暈倒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賽就常常感到虛弱和頭暈,平日裡簡單的工作也會把他累得筋疲力盡。

但他的心臟卻跳動得十分劇烈。據他的描述,把一張紙放在他平躺著身體的心臟上,就能看到紙張不斷大幅度抖動。

而那一次暈倒,成了林賽命運的轉折點。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坐在輪椅上的林賽

林賽內心無比恐懼,因為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影子。

在他的印象中,母親從30歲開始一直非常虛弱,虛弱到在他小時候也很少能親手抱抱兒子。

到了林賽4歲的時候,母親已經走不動路了,之後的幾十年也總是臥床不起。

另外,林賽的姨媽也有類似的症狀,她甚至連鞋帶也無法自己親手繫上。

她們諮詢過幾十名醫生,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診斷和治療,

而疾病更早地來到了年輕的林賽身上,他成了家族中第三位患上這種怪病的人。

在迷信的長輩看來,家族彷彿受到了詛咒,而林賽則認為也許是基因把疾病遺傳了下來。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果然,林賽的病情逐漸加重,到後來站立幾分鐘或者行走15米就必須躺下休息。

他的前臂、背部和腿部的肌肉經常疼痛,無來由地陷入頭暈和出汗的狀態。

他在床上的時長已經達到22個小時,每天走去上廁所可能就耗盡了所有的精力。

這病已經嚴重影響了林賽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他只好輟學回家休息,捨棄了熱愛的生物學專業。

這對於一位懷揣著無限青春與夢想的年輕少年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

林賽迫不及待想要治好自己的病,但現實卻讓他碰了無數次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他同樣四處尋求醫學解釋,跑遍了兒科、內分泌科、神經科、精神科,但醫生都無法給出診斷結果。

其中根據症狀判斷,與他表現最接近的大概是慢性疲勞症了。

顧名思義,患上此病的患者直觀地表現出疲勞症狀。不僅如此,患者還會出現免疫功能下降或其他系統紊亂。

目前針對這種病,人們也還沒弄清楚具體的病因,只能通過是否出現器質性病變來診斷是否患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患上慢性疲勞症的患者,並不都會表現出疲勞症狀

但就連症狀最相似的病症,也無法確診林賽的病,因為林賽在檢查中幾乎沒有任何問題。

求醫過程中阻礙重重,但年輕氣盛的林賽不甘心就此放棄。

既然當前沒有醫生能提供診斷和治療方法,他就自己從醫學資料中尋找。

於是這位輟學少年決心走上自行治病的求醫之路。

接下來的11年,林賽開啟了不是生物學教授,卻勝似生物學教授的自救生涯。

患病一年後,他先是研讀了2000多頁的醫學書籍。

再加上基於未讀完的生物學基礎,林賽對於自己的疾病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虛弱身軀的表現,應該是激素調節失調的結果,而激素調節又與神經系統密不可分。

林賽認為自己患上的或許是自主神經系統紊亂的疾病。

自主神經系統主要控制心臟、血壓代謝等,要是發生了故障,則會導致心率血壓問題。

在神經系統的影響之下,機體內分泌也受牽連而出現狀況。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1999年的夏天,21歲的道格·林賽剛開始在羅克赫斯特大學*的大四課程。

林賽在大學裡修讀的是生物學專業,他夢想以後成為一名生物學教授。

這位青春正當時的少年曾經還是田徑運動員,在舞蹈上也略有成就,熱愛寫作以及競速賽車帶來的刺激。

在林賽身上,旁人能看到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性。

但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眩暈中,被粉碎了。

*注:羅克赫斯特大學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是一所耶穌會私立的天主教大學。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羅克赫斯特大學

某一個平淡無奇的課程結束後,林賽回到家裡吃飯。

但就在餐桌旁,林賽突然感覺房子旋轉搖晃,然後暈倒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賽就常常感到虛弱和頭暈,平日裡簡單的工作也會把他累得筋疲力盡。

但他的心臟卻跳動得十分劇烈。據他的描述,把一張紙放在他平躺著身體的心臟上,就能看到紙張不斷大幅度抖動。

而那一次暈倒,成了林賽命運的轉折點。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坐在輪椅上的林賽

林賽內心無比恐懼,因為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影子。

在他的印象中,母親從30歲開始一直非常虛弱,虛弱到在他小時候也很少能親手抱抱兒子。

到了林賽4歲的時候,母親已經走不動路了,之後的幾十年也總是臥床不起。

另外,林賽的姨媽也有類似的症狀,她甚至連鞋帶也無法自己親手繫上。

她們諮詢過幾十名醫生,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診斷和治療,

而疾病更早地來到了年輕的林賽身上,他成了家族中第三位患上這種怪病的人。

在迷信的長輩看來,家族彷彿受到了詛咒,而林賽則認為也許是基因把疾病遺傳了下來。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果然,林賽的病情逐漸加重,到後來站立幾分鐘或者行走15米就必須躺下休息。

他的前臂、背部和腿部的肌肉經常疼痛,無來由地陷入頭暈和出汗的狀態。

他在床上的時長已經達到22個小時,每天走去上廁所可能就耗盡了所有的精力。

這病已經嚴重影響了林賽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他只好輟學回家休息,捨棄了熱愛的生物學專業。

這對於一位懷揣著無限青春與夢想的年輕少年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

林賽迫不及待想要治好自己的病,但現實卻讓他碰了無數次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他同樣四處尋求醫學解釋,跑遍了兒科、內分泌科、神經科、精神科,但醫生都無法給出診斷結果。

其中根據症狀判斷,與他表現最接近的大概是慢性疲勞症了。

顧名思義,患上此病的患者直觀地表現出疲勞症狀。不僅如此,患者還會出現免疫功能下降或其他系統紊亂。

目前針對這種病,人們也還沒弄清楚具體的病因,只能通過是否出現器質性病變來診斷是否患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患上慢性疲勞症的患者,並不都會表現出疲勞症狀

但就連症狀最相似的病症,也無法確診林賽的病,因為林賽在檢查中幾乎沒有任何問題。

求醫過程中阻礙重重,但年輕氣盛的林賽不甘心就此放棄。

既然當前沒有醫生能提供診斷和治療方法,他就自己從醫學資料中尋找。

於是這位輟學少年決心走上自行治病的求醫之路。

接下來的11年,林賽開啟了不是生物學教授,卻勝似生物學教授的自救生涯。

患病一年後,他先是研讀了2000多頁的醫學書籍。

再加上基於未讀完的生物學基礎,林賽對於自己的疾病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虛弱身軀的表現,應該是激素調節失調的結果,而激素調節又與神經系統密不可分。

林賽認為自己患上的或許是自主神經系統紊亂的疾病。

自主神經系統主要控制心臟、血壓代謝等,要是發生了故障,則會導致心率血壓問題。

在神經系統的影響之下,機體內分泌也受牽連而出現狀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其實他從自己和母親的病症來看,早就猜測自己的病應該和甲狀腺分泌有關。

但用遍了現代醫學的檢測,卻並沒有發現甲狀腺有任何腫瘤的出現或異常。

那麼是否有別的因素間接影響了甲狀腺的功能?

林賽的研究走到了瓶頸階段,他能做的只能是推測病因可能性。

他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還是無法取得成果,於是他嘗試向外界尋求專業人士的支持。

既然已經有了一些還算靠譜的研究成果,林賽就把自己的病情和研究寫成一篇文章發表出去。

果然,這起極其罕見的病例吸引了一部分人的關注。

一個基金會決定為林賽提供資金支持,而他的論文也在醫學界造成了不小的波瀾。

被病魘困擾5年之後,林賽被邀請參加一場國際醫學雜誌會議,陳述自己的病情和研究。

對於林賽本人而言,這也是一個尋找治病合作者的絕佳機會。

參會的都是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或著名研究所的知名學士,而從大學就輟學的林賽,作為科學家,同時也是病人出席,也算是圓了半個生物學教授的夢。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1999年的夏天,21歲的道格·林賽剛開始在羅克赫斯特大學*的大四課程。

林賽在大學裡修讀的是生物學專業,他夢想以後成為一名生物學教授。

這位青春正當時的少年曾經還是田徑運動員,在舞蹈上也略有成就,熱愛寫作以及競速賽車帶來的刺激。

在林賽身上,旁人能看到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性。

但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眩暈中,被粉碎了。

*注:羅克赫斯特大學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是一所耶穌會私立的天主教大學。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羅克赫斯特大學

某一個平淡無奇的課程結束後,林賽回到家裡吃飯。

但就在餐桌旁,林賽突然感覺房子旋轉搖晃,然後暈倒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賽就常常感到虛弱和頭暈,平日裡簡單的工作也會把他累得筋疲力盡。

但他的心臟卻跳動得十分劇烈。據他的描述,把一張紙放在他平躺著身體的心臟上,就能看到紙張不斷大幅度抖動。

而那一次暈倒,成了林賽命運的轉折點。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坐在輪椅上的林賽

林賽內心無比恐懼,因為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影子。

在他的印象中,母親從30歲開始一直非常虛弱,虛弱到在他小時候也很少能親手抱抱兒子。

到了林賽4歲的時候,母親已經走不動路了,之後的幾十年也總是臥床不起。

另外,林賽的姨媽也有類似的症狀,她甚至連鞋帶也無法自己親手繫上。

她們諮詢過幾十名醫生,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診斷和治療,

而疾病更早地來到了年輕的林賽身上,他成了家族中第三位患上這種怪病的人。

在迷信的長輩看來,家族彷彿受到了詛咒,而林賽則認為也許是基因把疾病遺傳了下來。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果然,林賽的病情逐漸加重,到後來站立幾分鐘或者行走15米就必須躺下休息。

他的前臂、背部和腿部的肌肉經常疼痛,無來由地陷入頭暈和出汗的狀態。

他在床上的時長已經達到22個小時,每天走去上廁所可能就耗盡了所有的精力。

這病已經嚴重影響了林賽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他只好輟學回家休息,捨棄了熱愛的生物學專業。

這對於一位懷揣著無限青春與夢想的年輕少年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

林賽迫不及待想要治好自己的病,但現實卻讓他碰了無數次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他同樣四處尋求醫學解釋,跑遍了兒科、內分泌科、神經科、精神科,但醫生都無法給出診斷結果。

其中根據症狀判斷,與他表現最接近的大概是慢性疲勞症了。

顧名思義,患上此病的患者直觀地表現出疲勞症狀。不僅如此,患者還會出現免疫功能下降或其他系統紊亂。

目前針對這種病,人們也還沒弄清楚具體的病因,只能通過是否出現器質性病變來診斷是否患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患上慢性疲勞症的患者,並不都會表現出疲勞症狀

但就連症狀最相似的病症,也無法確診林賽的病,因為林賽在檢查中幾乎沒有任何問題。

求醫過程中阻礙重重,但年輕氣盛的林賽不甘心就此放棄。

既然當前沒有醫生能提供診斷和治療方法,他就自己從醫學資料中尋找。

於是這位輟學少年決心走上自行治病的求醫之路。

接下來的11年,林賽開啟了不是生物學教授,卻勝似生物學教授的自救生涯。

患病一年後,他先是研讀了2000多頁的醫學書籍。

再加上基於未讀完的生物學基礎,林賽對於自己的疾病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虛弱身軀的表現,應該是激素調節失調的結果,而激素調節又與神經系統密不可分。

林賽認為自己患上的或許是自主神經系統紊亂的疾病。

自主神經系統主要控制心臟、血壓代謝等,要是發生了故障,則會導致心率血壓問題。

在神經系統的影響之下,機體內分泌也受牽連而出現狀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其實他從自己和母親的病症來看,早就猜測自己的病應該和甲狀腺分泌有關。

但用遍了現代醫學的檢測,卻並沒有發現甲狀腺有任何腫瘤的出現或異常。

那麼是否有別的因素間接影響了甲狀腺的功能?

林賽的研究走到了瓶頸階段,他能做的只能是推測病因可能性。

他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還是無法取得成果,於是他嘗試向外界尋求專業人士的支持。

既然已經有了一些還算靠譜的研究成果,林賽就把自己的病情和研究寫成一篇文章發表出去。

果然,這起極其罕見的病例吸引了一部分人的關注。

一個基金會決定為林賽提供資金支持,而他的論文也在醫學界造成了不小的波瀾。

被病魘困擾5年之後,林賽被邀請參加一場國際醫學雜誌會議,陳述自己的病情和研究。

對於林賽本人而言,這也是一個尋找治病合作者的絕佳機會。

參會的都是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或著名研究所的知名學士,而從大學就輟學的林賽,作為科學家,同時也是病人出席,也算是圓了半個生物學教授的夢。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林賽在會議上作報告

會議結束後,林賽如願以償,接到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塞西爾·科格倫教授拋來的橄欖枝。

資金與技術支持都已經籌集完畢,林賽又花了兩年的時間嘗試確診病情。

最後他們把病症歸結為原發性貧血和腎上腺髓質增生。

由於從來沒有過這兩種疾病結合引發的病情,他們將其命名為林賽綜合症。

而最重要的致病關鍵,是林賽的腎上腺髓質上多長了一個突起。

這導致腎上腺分泌過量的腎上腺激素,影響甲狀腺功能的發揮和其他一系列問題。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1999年的夏天,21歲的道格·林賽剛開始在羅克赫斯特大學*的大四課程。

林賽在大學裡修讀的是生物學專業,他夢想以後成為一名生物學教授。

這位青春正當時的少年曾經還是田徑運動員,在舞蹈上也略有成就,熱愛寫作以及競速賽車帶來的刺激。

在林賽身上,旁人能看到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性。

但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眩暈中,被粉碎了。

*注:羅克赫斯特大學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是一所耶穌會私立的天主教大學。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羅克赫斯特大學

某一個平淡無奇的課程結束後,林賽回到家裡吃飯。

但就在餐桌旁,林賽突然感覺房子旋轉搖晃,然後暈倒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賽就常常感到虛弱和頭暈,平日裡簡單的工作也會把他累得筋疲力盡。

但他的心臟卻跳動得十分劇烈。據他的描述,把一張紙放在他平躺著身體的心臟上,就能看到紙張不斷大幅度抖動。

而那一次暈倒,成了林賽命運的轉折點。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坐在輪椅上的林賽

林賽內心無比恐懼,因為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影子。

在他的印象中,母親從30歲開始一直非常虛弱,虛弱到在他小時候也很少能親手抱抱兒子。

到了林賽4歲的時候,母親已經走不動路了,之後的幾十年也總是臥床不起。

另外,林賽的姨媽也有類似的症狀,她甚至連鞋帶也無法自己親手繫上。

她們諮詢過幾十名醫生,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診斷和治療,

而疾病更早地來到了年輕的林賽身上,他成了家族中第三位患上這種怪病的人。

在迷信的長輩看來,家族彷彿受到了詛咒,而林賽則認為也許是基因把疾病遺傳了下來。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果然,林賽的病情逐漸加重,到後來站立幾分鐘或者行走15米就必須躺下休息。

他的前臂、背部和腿部的肌肉經常疼痛,無來由地陷入頭暈和出汗的狀態。

他在床上的時長已經達到22個小時,每天走去上廁所可能就耗盡了所有的精力。

這病已經嚴重影響了林賽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他只好輟學回家休息,捨棄了熱愛的生物學專業。

這對於一位懷揣著無限青春與夢想的年輕少年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

林賽迫不及待想要治好自己的病,但現實卻讓他碰了無數次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他同樣四處尋求醫學解釋,跑遍了兒科、內分泌科、神經科、精神科,但醫生都無法給出診斷結果。

其中根據症狀判斷,與他表現最接近的大概是慢性疲勞症了。

顧名思義,患上此病的患者直觀地表現出疲勞症狀。不僅如此,患者還會出現免疫功能下降或其他系統紊亂。

目前針對這種病,人們也還沒弄清楚具體的病因,只能通過是否出現器質性病變來診斷是否患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患上慢性疲勞症的患者,並不都會表現出疲勞症狀

但就連症狀最相似的病症,也無法確診林賽的病,因為林賽在檢查中幾乎沒有任何問題。

求醫過程中阻礙重重,但年輕氣盛的林賽不甘心就此放棄。

既然當前沒有醫生能提供診斷和治療方法,他就自己從醫學資料中尋找。

於是這位輟學少年決心走上自行治病的求醫之路。

接下來的11年,林賽開啟了不是生物學教授,卻勝似生物學教授的自救生涯。

患病一年後,他先是研讀了2000多頁的醫學書籍。

再加上基於未讀完的生物學基礎,林賽對於自己的疾病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虛弱身軀的表現,應該是激素調節失調的結果,而激素調節又與神經系統密不可分。

林賽認為自己患上的或許是自主神經系統紊亂的疾病。

自主神經系統主要控制心臟、血壓代謝等,要是發生了故障,則會導致心率血壓問題。

在神經系統的影響之下,機體內分泌也受牽連而出現狀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其實他從自己和母親的病症來看,早就猜測自己的病應該和甲狀腺分泌有關。

但用遍了現代醫學的檢測,卻並沒有發現甲狀腺有任何腫瘤的出現或異常。

那麼是否有別的因素間接影響了甲狀腺的功能?

林賽的研究走到了瓶頸階段,他能做的只能是推測病因可能性。

他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還是無法取得成果,於是他嘗試向外界尋求專業人士的支持。

既然已經有了一些還算靠譜的研究成果,林賽就把自己的病情和研究寫成一篇文章發表出去。

果然,這起極其罕見的病例吸引了一部分人的關注。

一個基金會決定為林賽提供資金支持,而他的論文也在醫學界造成了不小的波瀾。

被病魘困擾5年之後,林賽被邀請參加一場國際醫學雜誌會議,陳述自己的病情和研究。

對於林賽本人而言,這也是一個尋找治病合作者的絕佳機會。

參會的都是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或著名研究所的知名學士,而從大學就輟學的林賽,作為科學家,同時也是病人出席,也算是圓了半個生物學教授的夢。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林賽在會議上作報告

會議結束後,林賽如願以償,接到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塞西爾·科格倫教授拋來的橄欖枝。

資金與技術支持都已經籌集完畢,林賽又花了兩年的時間嘗試確診病情。

最後他們把病症歸結為原發性貧血和腎上腺髓質增生。

由於從來沒有過這兩種疾病結合引發的病情,他們將其命名為林賽綜合症。

而最重要的致病關鍵,是林賽的腎上腺髓質上多長了一個突起。

這導致腎上腺分泌過量的腎上腺激素,影響甲狀腺功能的發揮和其他一系列問題。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林賽與塞西爾·科格倫教授

既然已經找出了致病的原因,那麼直接把突出的髓質切掉不就得救了?

理論上雖簡單,但林賽的研究團隊還是花了兩年半的時間來證明實驗是可行的。

而面對實際情況,人們卻有不知道應該如何操作了。

人體腎上腺只有指甲蓋般大小,此前從來沒有人在進行過腎上腺的局部切除術。

林賽的研究團隊只能繼續從歷史醫學資料中尋找線索。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1999年的夏天,21歲的道格·林賽剛開始在羅克赫斯特大學*的大四課程。

林賽在大學裡修讀的是生物學專業,他夢想以後成為一名生物學教授。

這位青春正當時的少年曾經還是田徑運動員,在舞蹈上也略有成就,熱愛寫作以及競速賽車帶來的刺激。

在林賽身上,旁人能看到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性。

但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眩暈中,被粉碎了。

*注:羅克赫斯特大學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是一所耶穌會私立的天主教大學。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羅克赫斯特大學

某一個平淡無奇的課程結束後,林賽回到家裡吃飯。

但就在餐桌旁,林賽突然感覺房子旋轉搖晃,然後暈倒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賽就常常感到虛弱和頭暈,平日裡簡單的工作也會把他累得筋疲力盡。

但他的心臟卻跳動得十分劇烈。據他的描述,把一張紙放在他平躺著身體的心臟上,就能看到紙張不斷大幅度抖動。

而那一次暈倒,成了林賽命運的轉折點。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坐在輪椅上的林賽

林賽內心無比恐懼,因為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影子。

在他的印象中,母親從30歲開始一直非常虛弱,虛弱到在他小時候也很少能親手抱抱兒子。

到了林賽4歲的時候,母親已經走不動路了,之後的幾十年也總是臥床不起。

另外,林賽的姨媽也有類似的症狀,她甚至連鞋帶也無法自己親手繫上。

她們諮詢過幾十名醫生,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診斷和治療,

而疾病更早地來到了年輕的林賽身上,他成了家族中第三位患上這種怪病的人。

在迷信的長輩看來,家族彷彿受到了詛咒,而林賽則認為也許是基因把疾病遺傳了下來。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果然,林賽的病情逐漸加重,到後來站立幾分鐘或者行走15米就必須躺下休息。

他的前臂、背部和腿部的肌肉經常疼痛,無來由地陷入頭暈和出汗的狀態。

他在床上的時長已經達到22個小時,每天走去上廁所可能就耗盡了所有的精力。

這病已經嚴重影響了林賽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他只好輟學回家休息,捨棄了熱愛的生物學專業。

這對於一位懷揣著無限青春與夢想的年輕少年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

林賽迫不及待想要治好自己的病,但現實卻讓他碰了無數次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他同樣四處尋求醫學解釋,跑遍了兒科、內分泌科、神經科、精神科,但醫生都無法給出診斷結果。

其中根據症狀判斷,與他表現最接近的大概是慢性疲勞症了。

顧名思義,患上此病的患者直觀地表現出疲勞症狀。不僅如此,患者還會出現免疫功能下降或其他系統紊亂。

目前針對這種病,人們也還沒弄清楚具體的病因,只能通過是否出現器質性病變來診斷是否患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患上慢性疲勞症的患者,並不都會表現出疲勞症狀

但就連症狀最相似的病症,也無法確診林賽的病,因為林賽在檢查中幾乎沒有任何問題。

求醫過程中阻礙重重,但年輕氣盛的林賽不甘心就此放棄。

既然當前沒有醫生能提供診斷和治療方法,他就自己從醫學資料中尋找。

於是這位輟學少年決心走上自行治病的求醫之路。

接下來的11年,林賽開啟了不是生物學教授,卻勝似生物學教授的自救生涯。

患病一年後,他先是研讀了2000多頁的醫學書籍。

再加上基於未讀完的生物學基礎,林賽對於自己的疾病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虛弱身軀的表現,應該是激素調節失調的結果,而激素調節又與神經系統密不可分。

林賽認為自己患上的或許是自主神經系統紊亂的疾病。

自主神經系統主要控制心臟、血壓代謝等,要是發生了故障,則會導致心率血壓問題。

在神經系統的影響之下,機體內分泌也受牽連而出現狀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其實他從自己和母親的病症來看,早就猜測自己的病應該和甲狀腺分泌有關。

但用遍了現代醫學的檢測,卻並沒有發現甲狀腺有任何腫瘤的出現或異常。

那麼是否有別的因素間接影響了甲狀腺的功能?

林賽的研究走到了瓶頸階段,他能做的只能是推測病因可能性。

他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還是無法取得成果,於是他嘗試向外界尋求專業人士的支持。

既然已經有了一些還算靠譜的研究成果,林賽就把自己的病情和研究寫成一篇文章發表出去。

果然,這起極其罕見的病例吸引了一部分人的關注。

一個基金會決定為林賽提供資金支持,而他的論文也在醫學界造成了不小的波瀾。

被病魘困擾5年之後,林賽被邀請參加一場國際醫學雜誌會議,陳述自己的病情和研究。

對於林賽本人而言,這也是一個尋找治病合作者的絕佳機會。

參會的都是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或著名研究所的知名學士,而從大學就輟學的林賽,作為科學家,同時也是病人出席,也算是圓了半個生物學教授的夢。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林賽在會議上作報告

會議結束後,林賽如願以償,接到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塞西爾·科格倫教授拋來的橄欖枝。

資金與技術支持都已經籌集完畢,林賽又花了兩年的時間嘗試確診病情。

最後他們把病症歸結為原發性貧血和腎上腺髓質增生。

由於從來沒有過這兩種疾病結合引發的病情,他們將其命名為林賽綜合症。

而最重要的致病關鍵,是林賽的腎上腺髓質上多長了一個突起。

這導致腎上腺分泌過量的腎上腺激素,影響甲狀腺功能的發揮和其他一系列問題。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林賽與塞西爾·科格倫教授

既然已經找出了致病的原因,那麼直接把突出的髓質切掉不就得救了?

理論上雖簡單,但林賽的研究團隊還是花了兩年半的時間來證明實驗是可行的。

而面對實際情況,人們卻有不知道應該如何操作了。

人體腎上腺只有指甲蓋般大小,此前從來沒有人在進行過腎上腺的局部切除術。

林賽的研究團隊只能繼續從歷史醫學資料中尋找線索。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腎上腺組織與手指對比

原來林賽綜合症並不是發生在林賽家族中的個例,研究人員從全世界蒐集到了32個類似的病例描述。

但這32位不幸的患者同樣面臨著無藥可救的困境。

從同病相憐的人們身上找不到線索,他們於是轉向腎上腺切除術的具體操作。

根據翻查資料,歷史上還真的有人做過局部切除腎上腺的手術。

不過,先驅們只在動物上進行過這樣的手術,而且手術操作的表述十分“意識流”。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1999年的夏天,21歲的道格·林賽剛開始在羅克赫斯特大學*的大四課程。

林賽在大學裡修讀的是生物學專業,他夢想以後成為一名生物學教授。

這位青春正當時的少年曾經還是田徑運動員,在舞蹈上也略有成就,熱愛寫作以及競速賽車帶來的刺激。

在林賽身上,旁人能看到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性。

但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眩暈中,被粉碎了。

*注:羅克赫斯特大學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是一所耶穌會私立的天主教大學。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羅克赫斯特大學

某一個平淡無奇的課程結束後,林賽回到家裡吃飯。

但就在餐桌旁,林賽突然感覺房子旋轉搖晃,然後暈倒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賽就常常感到虛弱和頭暈,平日裡簡單的工作也會把他累得筋疲力盡。

但他的心臟卻跳動得十分劇烈。據他的描述,把一張紙放在他平躺著身體的心臟上,就能看到紙張不斷大幅度抖動。

而那一次暈倒,成了林賽命運的轉折點。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坐在輪椅上的林賽

林賽內心無比恐懼,因為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影子。

在他的印象中,母親從30歲開始一直非常虛弱,虛弱到在他小時候也很少能親手抱抱兒子。

到了林賽4歲的時候,母親已經走不動路了,之後的幾十年也總是臥床不起。

另外,林賽的姨媽也有類似的症狀,她甚至連鞋帶也無法自己親手繫上。

她們諮詢過幾十名醫生,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診斷和治療,

而疾病更早地來到了年輕的林賽身上,他成了家族中第三位患上這種怪病的人。

在迷信的長輩看來,家族彷彿受到了詛咒,而林賽則認為也許是基因把疾病遺傳了下來。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果然,林賽的病情逐漸加重,到後來站立幾分鐘或者行走15米就必須躺下休息。

他的前臂、背部和腿部的肌肉經常疼痛,無來由地陷入頭暈和出汗的狀態。

他在床上的時長已經達到22個小時,每天走去上廁所可能就耗盡了所有的精力。

這病已經嚴重影響了林賽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他只好輟學回家休息,捨棄了熱愛的生物學專業。

這對於一位懷揣著無限青春與夢想的年輕少年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

林賽迫不及待想要治好自己的病,但現實卻讓他碰了無數次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他同樣四處尋求醫學解釋,跑遍了兒科、內分泌科、神經科、精神科,但醫生都無法給出診斷結果。

其中根據症狀判斷,與他表現最接近的大概是慢性疲勞症了。

顧名思義,患上此病的患者直觀地表現出疲勞症狀。不僅如此,患者還會出現免疫功能下降或其他系統紊亂。

目前針對這種病,人們也還沒弄清楚具體的病因,只能通過是否出現器質性病變來診斷是否患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患上慢性疲勞症的患者,並不都會表現出疲勞症狀

但就連症狀最相似的病症,也無法確診林賽的病,因為林賽在檢查中幾乎沒有任何問題。

求醫過程中阻礙重重,但年輕氣盛的林賽不甘心就此放棄。

既然當前沒有醫生能提供診斷和治療方法,他就自己從醫學資料中尋找。

於是這位輟學少年決心走上自行治病的求醫之路。

接下來的11年,林賽開啟了不是生物學教授,卻勝似生物學教授的自救生涯。

患病一年後,他先是研讀了2000多頁的醫學書籍。

再加上基於未讀完的生物學基礎,林賽對於自己的疾病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虛弱身軀的表現,應該是激素調節失調的結果,而激素調節又與神經系統密不可分。

林賽認為自己患上的或許是自主神經系統紊亂的疾病。

自主神經系統主要控制心臟、血壓代謝等,要是發生了故障,則會導致心率血壓問題。

在神經系統的影響之下,機體內分泌也受牽連而出現狀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其實他從自己和母親的病症來看,早就猜測自己的病應該和甲狀腺分泌有關。

但用遍了現代醫學的檢測,卻並沒有發現甲狀腺有任何腫瘤的出現或異常。

那麼是否有別的因素間接影響了甲狀腺的功能?

林賽的研究走到了瓶頸階段,他能做的只能是推測病因可能性。

他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還是無法取得成果,於是他嘗試向外界尋求專業人士的支持。

既然已經有了一些還算靠譜的研究成果,林賽就把自己的病情和研究寫成一篇文章發表出去。

果然,這起極其罕見的病例吸引了一部分人的關注。

一個基金會決定為林賽提供資金支持,而他的論文也在醫學界造成了不小的波瀾。

被病魘困擾5年之後,林賽被邀請參加一場國際醫學雜誌會議,陳述自己的病情和研究。

對於林賽本人而言,這也是一個尋找治病合作者的絕佳機會。

參會的都是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或著名研究所的知名學士,而從大學就輟學的林賽,作為科學家,同時也是病人出席,也算是圓了半個生物學教授的夢。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林賽在會議上作報告

會議結束後,林賽如願以償,接到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塞西爾·科格倫教授拋來的橄欖枝。

資金與技術支持都已經籌集完畢,林賽又花了兩年的時間嘗試確診病情。

最後他們把病症歸結為原發性貧血和腎上腺髓質增生。

由於從來沒有過這兩種疾病結合引發的病情,他們將其命名為林賽綜合症。

而最重要的致病關鍵,是林賽的腎上腺髓質上多長了一個突起。

這導致腎上腺分泌過量的腎上腺激素,影響甲狀腺功能的發揮和其他一系列問題。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林賽與塞西爾·科格倫教授

既然已經找出了致病的原因,那麼直接把突出的髓質切掉不就得救了?

理論上雖簡單,但林賽的研究團隊還是花了兩年半的時間來證明實驗是可行的。

而面對實際情況,人們卻有不知道應該如何操作了。

人體腎上腺只有指甲蓋般大小,此前從來沒有人在進行過腎上腺的局部切除術。

林賽的研究團隊只能繼續從歷史醫學資料中尋找線索。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腎上腺組織與手指對比

原來林賽綜合症並不是發生在林賽家族中的個例,研究人員從全世界蒐集到了32個類似的病例描述。

但這32位不幸的患者同樣面臨著無藥可救的困境。

從同病相憐的人們身上找不到線索,他們於是轉向腎上腺切除術的具體操作。

根據翻查資料,歷史上還真的有人做過局部切除腎上腺的手術。

不過,先驅們只在動物上進行過這樣的手術,而且手術操作的表述十分“意識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顯微鏡下的腎上腺組織

1926年,一篇出自哈佛大學的論文,透露出作者對貓進行了腎上腺局部切除。

但論文中並沒有詳細介紹具體的方法。

1940年,一條美國俄勒岡州的狗也接受了類似的手術,同樣沒有清楚的解釋。

1980年,生物學家開始在大鼠身上進行實驗,附帶著十分粗糙的描述,讓人看了依然摸不著頭腦。

看來發表這些陳年老論文的科學家們還不具備如今的嚴謹表述能力,林賽等人無法從中直接獲得治病方案。

反而在一篇近一個世紀前的阿根廷論文,出現了比較有用的操作描述。

那場實驗的實驗對象是11只狗,科學家“切入腎上腺,用鋒利的吉利刀片像翻開一本書一樣打開腺體,用小硬勺從中間舀出突起,最後縫上”。

雖然沒有明確的量化操作解釋,但林賽總算對手術生成了一個大概的設定。

而這將成為第一例在人體身上進行的腎上腺局部切除術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1999年的夏天,21歲的道格·林賽剛開始在羅克赫斯特大學*的大四課程。

林賽在大學裡修讀的是生物學專業,他夢想以後成為一名生物學教授。

這位青春正當時的少年曾經還是田徑運動員,在舞蹈上也略有成就,熱愛寫作以及競速賽車帶來的刺激。

在林賽身上,旁人能看到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性。

但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眩暈中,被粉碎了。

*注:羅克赫斯特大學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是一所耶穌會私立的天主教大學。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羅克赫斯特大學

某一個平淡無奇的課程結束後,林賽回到家裡吃飯。

但就在餐桌旁,林賽突然感覺房子旋轉搖晃,然後暈倒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賽就常常感到虛弱和頭暈,平日裡簡單的工作也會把他累得筋疲力盡。

但他的心臟卻跳動得十分劇烈。據他的描述,把一張紙放在他平躺著身體的心臟上,就能看到紙張不斷大幅度抖動。

而那一次暈倒,成了林賽命運的轉折點。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坐在輪椅上的林賽

林賽內心無比恐懼,因為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影子。

在他的印象中,母親從30歲開始一直非常虛弱,虛弱到在他小時候也很少能親手抱抱兒子。

到了林賽4歲的時候,母親已經走不動路了,之後的幾十年也總是臥床不起。

另外,林賽的姨媽也有類似的症狀,她甚至連鞋帶也無法自己親手繫上。

她們諮詢過幾十名醫生,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診斷和治療,

而疾病更早地來到了年輕的林賽身上,他成了家族中第三位患上這種怪病的人。

在迷信的長輩看來,家族彷彿受到了詛咒,而林賽則認為也許是基因把疾病遺傳了下來。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果然,林賽的病情逐漸加重,到後來站立幾分鐘或者行走15米就必須躺下休息。

他的前臂、背部和腿部的肌肉經常疼痛,無來由地陷入頭暈和出汗的狀態。

他在床上的時長已經達到22個小時,每天走去上廁所可能就耗盡了所有的精力。

這病已經嚴重影響了林賽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他只好輟學回家休息,捨棄了熱愛的生物學專業。

這對於一位懷揣著無限青春與夢想的年輕少年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

林賽迫不及待想要治好自己的病,但現實卻讓他碰了無數次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他同樣四處尋求醫學解釋,跑遍了兒科、內分泌科、神經科、精神科,但醫生都無法給出診斷結果。

其中根據症狀判斷,與他表現最接近的大概是慢性疲勞症了。

顧名思義,患上此病的患者直觀地表現出疲勞症狀。不僅如此,患者還會出現免疫功能下降或其他系統紊亂。

目前針對這種病,人們也還沒弄清楚具體的病因,只能通過是否出現器質性病變來診斷是否患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患上慢性疲勞症的患者,並不都會表現出疲勞症狀

但就連症狀最相似的病症,也無法確診林賽的病,因為林賽在檢查中幾乎沒有任何問題。

求醫過程中阻礙重重,但年輕氣盛的林賽不甘心就此放棄。

既然當前沒有醫生能提供診斷和治療方法,他就自己從醫學資料中尋找。

於是這位輟學少年決心走上自行治病的求醫之路。

接下來的11年,林賽開啟了不是生物學教授,卻勝似生物學教授的自救生涯。

患病一年後,他先是研讀了2000多頁的醫學書籍。

再加上基於未讀完的生物學基礎,林賽對於自己的疾病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虛弱身軀的表現,應該是激素調節失調的結果,而激素調節又與神經系統密不可分。

林賽認為自己患上的或許是自主神經系統紊亂的疾病。

自主神經系統主要控制心臟、血壓代謝等,要是發生了故障,則會導致心率血壓問題。

在神經系統的影響之下,機體內分泌也受牽連而出現狀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其實他從自己和母親的病症來看,早就猜測自己的病應該和甲狀腺分泌有關。

但用遍了現代醫學的檢測,卻並沒有發現甲狀腺有任何腫瘤的出現或異常。

那麼是否有別的因素間接影響了甲狀腺的功能?

林賽的研究走到了瓶頸階段,他能做的只能是推測病因可能性。

他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還是無法取得成果,於是他嘗試向外界尋求專業人士的支持。

既然已經有了一些還算靠譜的研究成果,林賽就把自己的病情和研究寫成一篇文章發表出去。

果然,這起極其罕見的病例吸引了一部分人的關注。

一個基金會決定為林賽提供資金支持,而他的論文也在醫學界造成了不小的波瀾。

被病魘困擾5年之後,林賽被邀請參加一場國際醫學雜誌會議,陳述自己的病情和研究。

對於林賽本人而言,這也是一個尋找治病合作者的絕佳機會。

參會的都是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或著名研究所的知名學士,而從大學就輟學的林賽,作為科學家,同時也是病人出席,也算是圓了半個生物學教授的夢。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林賽在會議上作報告

會議結束後,林賽如願以償,接到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塞西爾·科格倫教授拋來的橄欖枝。

資金與技術支持都已經籌集完畢,林賽又花了兩年的時間嘗試確診病情。

最後他們把病症歸結為原發性貧血和腎上腺髓質增生。

由於從來沒有過這兩種疾病結合引發的病情,他們將其命名為林賽綜合症。

而最重要的致病關鍵,是林賽的腎上腺髓質上多長了一個突起。

這導致腎上腺分泌過量的腎上腺激素,影響甲狀腺功能的發揮和其他一系列問題。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林賽與塞西爾·科格倫教授

既然已經找出了致病的原因,那麼直接把突出的髓質切掉不就得救了?

理論上雖簡單,但林賽的研究團隊還是花了兩年半的時間來證明實驗是可行的。

而面對實際情況,人們卻有不知道應該如何操作了。

人體腎上腺只有指甲蓋般大小,此前從來沒有人在進行過腎上腺的局部切除術。

林賽的研究團隊只能繼續從歷史醫學資料中尋找線索。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腎上腺組織與手指對比

原來林賽綜合症並不是發生在林賽家族中的個例,研究人員從全世界蒐集到了32個類似的病例描述。

但這32位不幸的患者同樣面臨著無藥可救的困境。

從同病相憐的人們身上找不到線索,他們於是轉向腎上腺切除術的具體操作。

根據翻查資料,歷史上還真的有人做過局部切除腎上腺的手術。

不過,先驅們只在動物上進行過這樣的手術,而且手術操作的表述十分“意識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顯微鏡下的腎上腺組織

1926年,一篇出自哈佛大學的論文,透露出作者對貓進行了腎上腺局部切除。

但論文中並沒有詳細介紹具體的方法。

1940年,一條美國俄勒岡州的狗也接受了類似的手術,同樣沒有清楚的解釋。

1980年,生物學家開始在大鼠身上進行實驗,附帶著十分粗糙的描述,讓人看了依然摸不著頭腦。

看來發表這些陳年老論文的科學家們還不具備如今的嚴謹表述能力,林賽等人無法從中直接獲得治病方案。

反而在一篇近一個世紀前的阿根廷論文,出現了比較有用的操作描述。

那場實驗的實驗對象是11只狗,科學家“切入腎上腺,用鋒利的吉利刀片像翻開一本書一樣打開腺體,用小硬勺從中間舀出突起,最後縫上”。

雖然沒有明確的量化操作解釋,但林賽總算對手術生成了一個大概的設定。

而這將成為第一例在人體身上進行的腎上腺局部切除術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在21世紀先進的醫學水平下,已經沒有再用吉利刀片做手術的必要,林賽決定用手術機器人完成這場精細的手術。

2010年9月,林賽走上了自主發明的一場手術檯,親身接受為時11年研究成果的檢驗。

在萬眾期待下,他的手術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而林賽在手術後也逐漸可以恢復站立和走動。

三個月後的聖誕節,林賽已經可以走到幾公里外的教堂,參加錯失11年的盛會。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1999年的夏天,21歲的道格·林賽剛開始在羅克赫斯特大學*的大四課程。

林賽在大學裡修讀的是生物學專業,他夢想以後成為一名生物學教授。

這位青春正當時的少年曾經還是田徑運動員,在舞蹈上也略有成就,熱愛寫作以及競速賽車帶來的刺激。

在林賽身上,旁人能看到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性。

但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眩暈中,被粉碎了。

*注:羅克赫斯特大學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是一所耶穌會私立的天主教大學。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羅克赫斯特大學

某一個平淡無奇的課程結束後,林賽回到家裡吃飯。

但就在餐桌旁,林賽突然感覺房子旋轉搖晃,然後暈倒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賽就常常感到虛弱和頭暈,平日裡簡單的工作也會把他累得筋疲力盡。

但他的心臟卻跳動得十分劇烈。據他的描述,把一張紙放在他平躺著身體的心臟上,就能看到紙張不斷大幅度抖動。

而那一次暈倒,成了林賽命運的轉折點。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坐在輪椅上的林賽

林賽內心無比恐懼,因為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影子。

在他的印象中,母親從30歲開始一直非常虛弱,虛弱到在他小時候也很少能親手抱抱兒子。

到了林賽4歲的時候,母親已經走不動路了,之後的幾十年也總是臥床不起。

另外,林賽的姨媽也有類似的症狀,她甚至連鞋帶也無法自己親手繫上。

她們諮詢過幾十名醫生,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診斷和治療,

而疾病更早地來到了年輕的林賽身上,他成了家族中第三位患上這種怪病的人。

在迷信的長輩看來,家族彷彿受到了詛咒,而林賽則認為也許是基因把疾病遺傳了下來。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果然,林賽的病情逐漸加重,到後來站立幾分鐘或者行走15米就必須躺下休息。

他的前臂、背部和腿部的肌肉經常疼痛,無來由地陷入頭暈和出汗的狀態。

他在床上的時長已經達到22個小時,每天走去上廁所可能就耗盡了所有的精力。

這病已經嚴重影響了林賽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他只好輟學回家休息,捨棄了熱愛的生物學專業。

這對於一位懷揣著無限青春與夢想的年輕少年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

林賽迫不及待想要治好自己的病,但現實卻讓他碰了無數次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他同樣四處尋求醫學解釋,跑遍了兒科、內分泌科、神經科、精神科,但醫生都無法給出診斷結果。

其中根據症狀判斷,與他表現最接近的大概是慢性疲勞症了。

顧名思義,患上此病的患者直觀地表現出疲勞症狀。不僅如此,患者還會出現免疫功能下降或其他系統紊亂。

目前針對這種病,人們也還沒弄清楚具體的病因,只能通過是否出現器質性病變來診斷是否患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患上慢性疲勞症的患者,並不都會表現出疲勞症狀

但就連症狀最相似的病症,也無法確診林賽的病,因為林賽在檢查中幾乎沒有任何問題。

求醫過程中阻礙重重,但年輕氣盛的林賽不甘心就此放棄。

既然當前沒有醫生能提供診斷和治療方法,他就自己從醫學資料中尋找。

於是這位輟學少年決心走上自行治病的求醫之路。

接下來的11年,林賽開啟了不是生物學教授,卻勝似生物學教授的自救生涯。

患病一年後,他先是研讀了2000多頁的醫學書籍。

再加上基於未讀完的生物學基礎,林賽對於自己的疾病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虛弱身軀的表現,應該是激素調節失調的結果,而激素調節又與神經系統密不可分。

林賽認為自己患上的或許是自主神經系統紊亂的疾病。

自主神經系統主要控制心臟、血壓代謝等,要是發生了故障,則會導致心率血壓問題。

在神經系統的影響之下,機體內分泌也受牽連而出現狀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其實他從自己和母親的病症來看,早就猜測自己的病應該和甲狀腺分泌有關。

但用遍了現代醫學的檢測,卻並沒有發現甲狀腺有任何腫瘤的出現或異常。

那麼是否有別的因素間接影響了甲狀腺的功能?

林賽的研究走到了瓶頸階段,他能做的只能是推測病因可能性。

他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還是無法取得成果,於是他嘗試向外界尋求專業人士的支持。

既然已經有了一些還算靠譜的研究成果,林賽就把自己的病情和研究寫成一篇文章發表出去。

果然,這起極其罕見的病例吸引了一部分人的關注。

一個基金會決定為林賽提供資金支持,而他的論文也在醫學界造成了不小的波瀾。

被病魘困擾5年之後,林賽被邀請參加一場國際醫學雜誌會議,陳述自己的病情和研究。

對於林賽本人而言,這也是一個尋找治病合作者的絕佳機會。

參會的都是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或著名研究所的知名學士,而從大學就輟學的林賽,作為科學家,同時也是病人出席,也算是圓了半個生物學教授的夢。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林賽在會議上作報告

會議結束後,林賽如願以償,接到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塞西爾·科格倫教授拋來的橄欖枝。

資金與技術支持都已經籌集完畢,林賽又花了兩年的時間嘗試確診病情。

最後他們把病症歸結為原發性貧血和腎上腺髓質增生。

由於從來沒有過這兩種疾病結合引發的病情,他們將其命名為林賽綜合症。

而最重要的致病關鍵,是林賽的腎上腺髓質上多長了一個突起。

這導致腎上腺分泌過量的腎上腺激素,影響甲狀腺功能的發揮和其他一系列問題。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林賽與塞西爾·科格倫教授

既然已經找出了致病的原因,那麼直接把突出的髓質切掉不就得救了?

理論上雖簡單,但林賽的研究團隊還是花了兩年半的時間來證明實驗是可行的。

而面對實際情況,人們卻有不知道應該如何操作了。

人體腎上腺只有指甲蓋般大小,此前從來沒有人在進行過腎上腺的局部切除術。

林賽的研究團隊只能繼續從歷史醫學資料中尋找線索。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腎上腺組織與手指對比

原來林賽綜合症並不是發生在林賽家族中的個例,研究人員從全世界蒐集到了32個類似的病例描述。

但這32位不幸的患者同樣面臨著無藥可救的困境。

從同病相憐的人們身上找不到線索,他們於是轉向腎上腺切除術的具體操作。

根據翻查資料,歷史上還真的有人做過局部切除腎上腺的手術。

不過,先驅們只在動物上進行過這樣的手術,而且手術操作的表述十分“意識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顯微鏡下的腎上腺組織

1926年,一篇出自哈佛大學的論文,透露出作者對貓進行了腎上腺局部切除。

但論文中並沒有詳細介紹具體的方法。

1940年,一條美國俄勒岡州的狗也接受了類似的手術,同樣沒有清楚的解釋。

1980年,生物學家開始在大鼠身上進行實驗,附帶著十分粗糙的描述,讓人看了依然摸不著頭腦。

看來發表這些陳年老論文的科學家們還不具備如今的嚴謹表述能力,林賽等人無法從中直接獲得治病方案。

反而在一篇近一個世紀前的阿根廷論文,出現了比較有用的操作描述。

那場實驗的實驗對象是11只狗,科學家“切入腎上腺,用鋒利的吉利刀片像翻開一本書一樣打開腺體,用小硬勺從中間舀出突起,最後縫上”。

雖然沒有明確的量化操作解釋,但林賽總算對手術生成了一個大概的設定。

而這將成為第一例在人體身上進行的腎上腺局部切除術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在21世紀先進的醫學水平下,已經沒有再用吉利刀片做手術的必要,林賽決定用手術機器人完成這場精細的手術。

2010年9月,林賽走上了自主發明的一場手術檯,親身接受為時11年研究成果的檢驗。

在萬眾期待下,他的手術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而林賽在手術後也逐漸可以恢復站立和走動。

三個月後的聖誕節,林賽已經可以走到幾公里外的教堂,參加錯失11年的盛會。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用手術機器人給葡萄縫針

兩年後,林賽又開展了第二次手術,把第二個腎上腺突出的髓質也切除了。

如今的林賽雖然還沒有擺脫每天9種藥物的治療,身體也無法處理強體力的工作,但他也正在逐漸康復。

沒能如願踐行生物學教授的夢想,但他現在成為了一名醫學顧問。

"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生病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悲哀。

而要是患上一種連醫生也無法給你確診的病,更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案,那才是天大的不幸。

諷刺的是,一位正在讀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就突然被從未記載過的怪病擊潰。

他面臨著無醫可治的窘境,難道只能等死?

不,他用11年完成了從自我診斷到開創新手術的艱難自救。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道格·林賽

這位不幸的少年叫道格·林賽,他患上的病叫林賽綜合症(Linsay Syndrome)。

他不是和這病撞名了,而是這病的名稱本來就是他自創的,因為此前從來沒有人描述過這種病症。

而為了治療林賽綜合症,他為自己開創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

一位從大學輟學的怪病少年,最終憑自學的醫學知識治好了自己的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1999年的夏天,21歲的道格·林賽剛開始在羅克赫斯特大學*的大四課程。

林賽在大學裡修讀的是生物學專業,他夢想以後成為一名生物學教授。

這位青春正當時的少年曾經還是田徑運動員,在舞蹈上也略有成就,熱愛寫作以及競速賽車帶來的刺激。

在林賽身上,旁人能看到他未來的無限潛力與可能性。

但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眩暈中,被粉碎了。

*注:羅克赫斯特大學位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是一所耶穌會私立的天主教大學。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羅克赫斯特大學

某一個平淡無奇的課程結束後,林賽回到家裡吃飯。

但就在餐桌旁,林賽突然感覺房子旋轉搖晃,然後暈倒了。

其實在此之前,林賽就常常感到虛弱和頭暈,平日裡簡單的工作也會把他累得筋疲力盡。

但他的心臟卻跳動得十分劇烈。據他的描述,把一張紙放在他平躺著身體的心臟上,就能看到紙張不斷大幅度抖動。

而那一次暈倒,成了林賽命運的轉折點。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坐在輪椅上的林賽

林賽內心無比恐懼,因為他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影子。

在他的印象中,母親從30歲開始一直非常虛弱,虛弱到在他小時候也很少能親手抱抱兒子。

到了林賽4歲的時候,母親已經走不動路了,之後的幾十年也總是臥床不起。

另外,林賽的姨媽也有類似的症狀,她甚至連鞋帶也無法自己親手繫上。

她們諮詢過幾十名醫生,但都沒有得到確切的診斷和治療,

而疾病更早地來到了年輕的林賽身上,他成了家族中第三位患上這種怪病的人。

在迷信的長輩看來,家族彷彿受到了詛咒,而林賽則認為也許是基因把疾病遺傳了下來。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果然,林賽的病情逐漸加重,到後來站立幾分鐘或者行走15米就必須躺下休息。

他的前臂、背部和腿部的肌肉經常疼痛,無來由地陷入頭暈和出汗的狀態。

他在床上的時長已經達到22個小時,每天走去上廁所可能就耗盡了所有的精力。

這病已經嚴重影響了林賽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他只好輟學回家休息,捨棄了熱愛的生物學專業。

這對於一位懷揣著無限青春與夢想的年輕少年來說,無疑是一道晴天霹靂。

林賽迫不及待想要治好自己的病,但現實卻讓他碰了無數次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他同樣四處尋求醫學解釋,跑遍了兒科、內分泌科、神經科、精神科,但醫生都無法給出診斷結果。

其中根據症狀判斷,與他表現最接近的大概是慢性疲勞症了。

顧名思義,患上此病的患者直觀地表現出疲勞症狀。不僅如此,患者還會出現免疫功能下降或其他系統紊亂。

目前針對這種病,人們也還沒弄清楚具體的病因,只能通過是否出現器質性病變來診斷是否患病。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患上慢性疲勞症的患者,並不都會表現出疲勞症狀

但就連症狀最相似的病症,也無法確診林賽的病,因為林賽在檢查中幾乎沒有任何問題。

求醫過程中阻礙重重,但年輕氣盛的林賽不甘心就此放棄。

既然當前沒有醫生能提供診斷和治療方法,他就自己從醫學資料中尋找。

於是這位輟學少年決心走上自行治病的求醫之路。

接下來的11年,林賽開啟了不是生物學教授,卻勝似生物學教授的自救生涯。

患病一年後,他先是研讀了2000多頁的醫學書籍。

再加上基於未讀完的生物學基礎,林賽對於自己的疾病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虛弱身軀的表現,應該是激素調節失調的結果,而激素調節又與神經系統密不可分。

林賽認為自己患上的或許是自主神經系統紊亂的疾病。

自主神經系統主要控制心臟、血壓代謝等,要是發生了故障,則會導致心率血壓問題。

在神經系統的影響之下,機體內分泌也受牽連而出現狀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其實他從自己和母親的病症來看,早就猜測自己的病應該和甲狀腺分泌有關。

但用遍了現代醫學的檢測,卻並沒有發現甲狀腺有任何腫瘤的出現或異常。

那麼是否有別的因素間接影響了甲狀腺的功能?

林賽的研究走到了瓶頸階段,他能做的只能是推測病因可能性。

他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還是無法取得成果,於是他嘗試向外界尋求專業人士的支持。

既然已經有了一些還算靠譜的研究成果,林賽就把自己的病情和研究寫成一篇文章發表出去。

果然,這起極其罕見的病例吸引了一部分人的關注。

一個基金會決定為林賽提供資金支持,而他的論文也在醫學界造成了不小的波瀾。

被病魘困擾5年之後,林賽被邀請參加一場國際醫學雜誌會議,陳述自己的病情和研究。

對於林賽本人而言,這也是一個尋找治病合作者的絕佳機會。

參會的都是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或著名研究所的知名學士,而從大學就輟學的林賽,作為科學家,同時也是病人出席,也算是圓了半個生物學教授的夢。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林賽在會議上作報告

會議結束後,林賽如願以償,接到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塞西爾·科格倫教授拋來的橄欖枝。

資金與技術支持都已經籌集完畢,林賽又花了兩年的時間嘗試確診病情。

最後他們把病症歸結為原發性貧血和腎上腺髓質增生。

由於從來沒有過這兩種疾病結合引發的病情,他們將其命名為林賽綜合症。

而最重要的致病關鍵,是林賽的腎上腺髓質上多長了一個突起。

這導致腎上腺分泌過量的腎上腺激素,影響甲狀腺功能的發揮和其他一系列問題。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林賽與塞西爾·科格倫教授

既然已經找出了致病的原因,那麼直接把突出的髓質切掉不就得救了?

理論上雖簡單,但林賽的研究團隊還是花了兩年半的時間來證明實驗是可行的。

而面對實際情況,人們卻有不知道應該如何操作了。

人體腎上腺只有指甲蓋般大小,此前從來沒有人在進行過腎上腺的局部切除術。

林賽的研究團隊只能繼續從歷史醫學資料中尋找線索。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腎上腺組織與手指對比

原來林賽綜合症並不是發生在林賽家族中的個例,研究人員從全世界蒐集到了32個類似的病例描述。

但這32位不幸的患者同樣面臨著無藥可救的困境。

從同病相憐的人們身上找不到線索,他們於是轉向腎上腺切除術的具體操作。

根據翻查資料,歷史上還真的有人做過局部切除腎上腺的手術。

不過,先驅們只在動物上進行過這樣的手術,而且手術操作的表述十分“意識流”。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顯微鏡下的腎上腺組織

1926年,一篇出自哈佛大學的論文,透露出作者對貓進行了腎上腺局部切除。

但論文中並沒有詳細介紹具體的方法。

1940年,一條美國俄勒岡州的狗也接受了類似的手術,同樣沒有清楚的解釋。

1980年,生物學家開始在大鼠身上進行實驗,附帶著十分粗糙的描述,讓人看了依然摸不著頭腦。

看來發表這些陳年老論文的科學家們還不具備如今的嚴謹表述能力,林賽等人無法從中直接獲得治病方案。

反而在一篇近一個世紀前的阿根廷論文,出現了比較有用的操作描述。

那場實驗的實驗對象是11只狗,科學家“切入腎上腺,用鋒利的吉利刀片像翻開一本書一樣打開腺體,用小硬勺從中間舀出突起,最後縫上”。

雖然沒有明確的量化操作解釋,但林賽總算對手術生成了一個大概的設定。

而這將成為第一例在人體身上進行的腎上腺局部切除術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在21世紀先進的醫學水平下,已經沒有再用吉利刀片做手術的必要,林賽決定用手術機器人完成這場精細的手術。

2010年9月,林賽走上了自主發明的一場手術檯,親身接受為時11年研究成果的檢驗。

在萬眾期待下,他的手術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而林賽在手術後也逐漸可以恢復站立和走動。

三個月後的聖誕節,林賽已經可以走到幾公里外的教堂,參加錯失11年的盛會。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用手術機器人給葡萄縫針

兩年後,林賽又開展了第二次手術,把第二個腎上腺突出的髓質也切除了。

如今的林賽雖然還沒有擺脫每天9種藥物的治療,身體也無法處理強體力的工作,但他也正在逐漸康復。

沒能如願踐行生物學教授的夢想,但他現在成為了一名醫學顧問。

無法確診、無藥可救、無資料可查,臥床11年他自創手術救自己

昔日的輟學少年終於治好了自己的怪病,然而他的母親卻無福享受他的成果了。

由於年邁的身軀已經支撐不住兒子自創手術帶來的風險,她始終沒能接受手術。

2016年,林賽的母親只能在遺憾中離世。

而逐漸康復的林賽,則帶來往後其他患者的治療希望。

*參考資料

Ryan Prior.This college dropout was bedridden for 11 years. Then he invented a surgery andcured himself. CNN, 2019.07.27.

TheresaBraine. St. Louis man bedridden for 11 years came up with cure and surgery thathelped him get back on his feet. New York Daily News, 2019.07.29.

KristenHinman. Is There a Doctor in the House? Confined to his home for a decade, DougLindsay is certain he knows what ails him, and he thinks he knows the cure.RFT, 2010.01.06.

TED Talks.Operation: Adrenal Gland | Doug Lindsay | TedxGatewayArchSalon. YouTube,2018.06.29.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