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傳統工藝創造幸福生活——探訪威寧自治縣鹽倉鎮可界村木藝傳承側記

手工藝 英語 傢俱 寧靜 畢節試驗區網 2017-05-08
用傳統工藝創造幸福生活——探訪威寧自治縣鹽倉鎮可界村木藝傳承側記

趙英文正在用刨子打磨木料

榫卯拼接,遂成千年工藝。

刨鑿鋸切,巧手能成萬物。

木匠在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技術行當,千百年來,中國家庭大多數的生活用具都來自於木匠之手。睡覺的木床、擺放佳餚的木桌以及我們坐的木凳,就連耕地所用的犁杖也大多來自木質工藝。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木匠手藝被先進機械所取代,木匠少之又少。然而在威寧自治縣鹽倉鎮可界村,鄉村木匠們仍用傳承幾代的手工藝創造財富。木工手藝在當地,是很多家庭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開車沿可界河而下,可界村靜謐佇立。

木匠趙英文用刨子打磨木料的聲音,打破了村子裡的這份寧靜。趙英文是村裡的老木匠了,今年50歲, 打小就跟隨父親趙德才學習木匠工藝,從榫卯拼接到雕花做物,他把這些從老一輩手中一點點承接過來。這些年來,這項和木材打交道的手藝成了他發家致富的一個長期項目,憑藉著這門手藝,他家蓋起了兩層平房,還買了汽車。

隨著趙英文年齡的增大,他的這門手藝由兒子趙慶虎接了班。今年24歲的趙慶虎,學習木匠手藝已有7年,年齡不大的他,已經能夠獨立完成基礎木工。如今,他算得上半個木匠,能夠幫助父親分擔工作了。

趙英文家主要製作木床,木床每年能夠賣出近50張,多是被當地居民直接買走,供不應求。此外,也有六盤水等地的市民前來購買,每張床平均售價為1000元,一年下來,他家的這門手藝能夠給全家人帶來近5萬元的收入。“幾代人留下的手藝,有了它,吃穿不愁。”趙英文說。

沿村子往前走,農戶家房前屋後都堆放著木料。

在一幢兩層的平房下面,蔡定良正在鋸木材。老蔡今年56歲,從事木匠行業34年,在村子裡很有威望。相比趙英才家,他家的木製品種類要多一些,不僅做木床,還做沙發、衣櫃等傢俱。每一年,他們一家人能從這門手藝中獲取近8萬元的收入。

說到手藝脫貧、技術脫貧,老蔡應該是這個村最有發言權的人了。

蔡定良記得,小時候,村子裡木材非常多,老人們手裡頭沒有多餘的錢買傢俱,就自己動手做,包括木甄子、筷子簍還有椅子、板凳等。一部分人先從木材當中摸索到了這一技術,村民們為了省錢就紛紛學習,以致很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可界村基本上戶戶都是木匠之家。

自22歲從老一輩人手中學習了這門手藝,蔡定良就一直堅持做,慢慢的,他的手藝越來越純熟,做出來的東西也越來越結實耐看。如此,他一心撲在了木藝上,再未離手。

年輕時,他家的條件很艱苦,幾間老房子像褪了色的老照片。而現在,蔡定良指著身後的3棟兩層平房說:“有些老手藝丟不得,你看我家,再看我們村,有點手藝的人家都不窮。”在可界村,木匠這門手藝,成了帶動村民脫貧發展的一項技術產業,這份產業傳承幾代人依舊吃香。

如今的可界村,依然還有50餘戶木匠從事這個行當。村民們靠著最傳統的木匠手藝發家,把這份工藝在代際之間做好了傳承,更是憑著這份手藝發展了藏在河谷當中的可界村。

我們離開可界村之時已經是傍晚時分,沿著可界河而上,木匠們時而用鋸子鋸木、時而用刨子刨板、時而蹲在大堆木材下叩響自己的菸斗,與木匠有關的這些聲音成了寧靜村子的交響曲,這個偏居一隅的木匠村用傳承幾代的手藝打磨著生活,創造著幸福。

(畢節日報 馬召鳳 李玉榮 卯龍豔 文浩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