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治蜀興川的根本動力來自何方?

時政 人民網 2017-06-16

15日,四川日報用六個整版的規模,對四川三年多來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落實推進“兩個跨越”的歷史進程作了全景式報道。6個版面對於一張黨報而言已是不小規模,但要囊括3年多來四川治蜀興川的豐富實踐,仍略顯意猶未盡。

專家評價,四川的改革推進機制走在全國前列,“有很多具體的成效顯著、理念先進的工作,讓人印象極其深刻”。

數據說話,四川的改革實效已然顯現:2017年一季度,四川GDP增速達到8.2%,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近19萬戶,同比增長33.34%;四川科技創新成果也呈井噴式增長,年新申請專利逾14萬件,居全國第7位,同比增長28.69%。

一系列數字引人深思:治蜀興川的動力來自何方?全面深化改革緣何在四川迅速見到了實效?

治蜀興川的根本動力,在於向黨中央看齊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堅持”與“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在此輪改革啟動之初就強調,全面深化改革要“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目標是否堅定,決定改革的成敗;落實能否到位,決定藍圖的實現。

三年多來,四川始終堅持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作為踐行“四個意識”尤其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的重要路徑,先後召開了 20次省委深改組會議,出臺了300多個專項改革方案。由此確立了改革主體框架,保證了改革沿著中央確定的方向和路徑穩步推進。

30多年來,中國改革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改革要推進、要見效,只靠幾次會議、幾紙文件絕然不行。省委書記、省長帶頭抓改革,所有省領導直接抓改革,四川的力度全國罕見。按照四川省委年度重大改革任務清單,改革事項也同時分解落實到牽頭部門、地方黨委的主要領導。責任立起來,任務壓下去,自然更快見到成果。

治蜀興川的根本動力,在於堅實的制度保障。

三年多來,四川在創新實踐中形成了一整套抓改革的制度體系,保障了在改革中讓迷者識途,讓怯者勇敢,讓懶者受罰,讓緩者加速,推動改革航船始終行穩致遠。

今年,四川在全國第一個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建立全省“改革落實臺賬”,實行“清單式督察”。這個制度將具體改革事項按照“已完成”“已啟動未完成”“未啟動”進行分類評估。每一項改革方案對應著一張直觀、量化的《督察評估事項表》,只有表格中的所有具體改革事項全部完成,才能向省委深改組提請“銷賬”。為保障改革進度,省委改革辦又啟動了“月月督察”。

堵點疏通,全盤皆活。如今,四川全省256項改革穩步推進,不少重大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與推動改革的制度創新關係密切。

治蜀興川的根本動力,則來自於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指出,要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的關係,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貧困人口就醫個人支付部分佔比由2015年底18.21%降至1.4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過去三年每年上一個千元臺階……三年多來,四川亮出的改革成績單充滿了沉甸甸的質感。而也正是這種真實的獲得感,讓繼續深化改革充滿了源源不竭的動力。

治蜀興川,勢已成、風正勁!在改革創新、銳意進取中,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奮力實現“兩個跨越”,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譜寫出中國夢壯美的四川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