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接觸死神7年,新疆一女子練就“十項全能”

十項全能 社會 新疆晨報 2017-05-01

近距離接觸死神7年,新疆一女子練就“十項全能”

新疆晨報訊(記者 王薇)被稱為“生死門”的ICU的大門,將患者和家屬隔開。大門外面是家屬焦急地等待,大門內則是醫護人員在分秒必爭。27歲的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昌吉分院護士田敏,已經堅守這道“生死門”7年了,為讓一個個瀕危的生命重新綻放,她每天從早晨8點開始,便和團隊醫護們一起拽著病人與死神賽跑。

4月27日,新疆晨報記者見到了田敏,脫下護士服和口罩,穿著牛仔衣和球鞋的她像個孩子,大眼睛帶著疲憊。提起自己的工作,田敏告訴新疆晨報記者,“打針、拿藥”是社會上對護士職業慣有的認識,而作為一名ICU病房(重症監護室)的護士來說,並不是那麼簡單。ICU病房患者都是危重病人,護理工作風險高,技術要求高,工作量大,更考驗護理者的愛心和責任感。

進入ICU的患者大多數處危重狀態,並且病情變化快,常常需要插管胃管、橈動脈穿刺、導尿、排痰等工作,而所有這些情況都是片刻不能等待,需要醫護人員全天侯不間斷的觀測監護。特別是餵飯、刷牙、洗腳,這些日常料理有的連病人家屬都難以做到的事,ICU護士都得做。

“ICU病房的護士就像醫院的全能冠軍。”田敏說,每天早晨一上班,自戴上特有的護士小花帽和口罩,就開始和時間賽跑,投入緊張的工作狀態,隨時要警惕危重病人的突發情況。ICU病房有各種精密儀器,監護器、除顫儀、呼吸機,以及病人滿身的導管、線路,它要求工作人員具備各專科知識與技術,更需要求精、求高、求快、求準,才能及時、準確發現病情變化,以最快速度挽救患者生命,一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中午沒時間吃飯都是常態。

在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下,她已練成每個器官都很發達和靈敏。有一次,晚上12點,當班的田敏等同事們吃過飯後剛準備坐下吃飯時,突然聽到病房裡傳來響聲,她條件反射般地跳起來衝進病房,原來一名70多歲的老人突然心跳停止。田敏和同事們對病人實施緊急搶救,30分鐘不斷地做心肺復甦將老人從死亡線上拽了回來,看到病人脫離危險,所有人都舒了口氣。“護士這個職業是辛苦,但它帶來的成就感,也是其他行業無可比擬的,看著患者轉危為安,能讓人幸福很久。”

“ICU的護士不僅要護理病人,最主要的還是要同死神近距離接觸。 ”田敏回想起面對死亡,她感慨良多。在ICU病房內,因多數都是重症患者,死亡並不罕見。一次,田敏在交班的時候看到患者病歷上有個熟悉的名字,竟然是自己初中同宿舍的同學。同學因車禍造成腦損傷無法治療,她的父母只有這一個孩子,一時無法接受現實而悲痛欲絕。在那一刻,田敏眼睜睜看著同學年經的生命體徵逐漸變弱,感覺到生命的脆弱心裡很難受,至今回憶起都眼眶泛紅。她說:“見慣了生死並不會麻木,而是能更成熟地面對生死,這是一種成長。”

從業多年,田敏也褪去了剛參加工作時的稚嫩,但長期全力護理病危患者讓她患上了心臟早博、靜脈曲張等職業病。有人勸她換個工作,但田敏說:“我覺得我行,或許經過我的精心護理,就會有病危患者能成功地活下來。” 而談起讓田敏堅守在崗位上的動力時,她笑了笑:“是每一次搶救回病人的感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