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
"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前言

史詩流派電影的主人公,抑或歷史真實存在,抑或是虛構的人物,往往具有神話、傳奇色彩,通常被設定在一定歷史時期重大事件背景之下,史詩電影塑造的這些英雄人物幾乎全部為男性,在女性獲得更多平等權利的今天也鮮有例外,這也是史詩電影未來挖掘的一個可能方向。

史詩電影故事情節錯綜複雜,跌宕起伏,主人公需要克服並戰勝各種困難和磨難,最終完成肩負的使命,贏得對邪惡勢力的最終勝利。

歷史史詩是史詩電影流派的一個重要分支,影片故事有重大歷史事件烘托劇情,與動作片流派相比較,史詩電影的場景更加宏偉壯麗,反映歷史場景的服裝道具通常比設定在現代場景的動作片製作成本更高,且極盡鋪張和奢華,極力接近歷史原貌,以營造逼真的藝術效果。

史詩影片經常在故事發生地進行實地拍攝,以便更真實地展現出故事場景獨特的人文特點和地理面貌。

故事情景配樂多以交響樂為主,大氣磅礴,具有攝人心魄的震撼力。

賓虛的故事被數次搬上屏幕,最為知名的是1959年版本,影片獲得奧斯卡11項大獎,一直保持著獲獎數量的影史最高記錄,最近一次改編是2016年版本,劇本均改編自廖·華萊士的小說《賓虛:耶穌的故事》(1880)。

簡要劇情

"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前言

史詩流派電影的主人公,抑或歷史真實存在,抑或是虛構的人物,往往具有神話、傳奇色彩,通常被設定在一定歷史時期重大事件背景之下,史詩電影塑造的這些英雄人物幾乎全部為男性,在女性獲得更多平等權利的今天也鮮有例外,這也是史詩電影未來挖掘的一個可能方向。

史詩電影故事情節錯綜複雜,跌宕起伏,主人公需要克服並戰勝各種困難和磨難,最終完成肩負的使命,贏得對邪惡勢力的最終勝利。

歷史史詩是史詩電影流派的一個重要分支,影片故事有重大歷史事件烘托劇情,與動作片流派相比較,史詩電影的場景更加宏偉壯麗,反映歷史場景的服裝道具通常比設定在現代場景的動作片製作成本更高,且極盡鋪張和奢華,極力接近歷史原貌,以營造逼真的藝術效果。

史詩影片經常在故事發生地進行實地拍攝,以便更真實地展現出故事場景獨特的人文特點和地理面貌。

故事情景配樂多以交響樂為主,大氣磅礴,具有攝人心魄的震撼力。

賓虛的故事被數次搬上屏幕,最為知名的是1959年版本,影片獲得奧斯卡11項大獎,一直保持著獲獎數量的影史最高記錄,最近一次改編是2016年版本,劇本均改編自廖·華萊士的小說《賓虛:耶穌的故事》(1880)。

簡要劇情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傑克·休斯頓飾演的賓虛(2016)

以電影《賓虛》(1959)為例,主人公賓虛是猶太王子和富賈,在羅馬帝國統治下,因拒絕背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被好友米撒拉陷害,被定罪成為奴隸。

作為划槳奴,在一場海戰中,賓虛救下羅馬執政官,不但成為了一名戰車賽冠軍,變身羅馬公民,還被執政官認為義子,繼承了大筆財產。

因此在為奴四年後,賓虛得以重回故土,完成復仇誓言,並重獲愛情和親情,與同樣飽受苦難的母親和妹妹團聚。

故事發生的時間跨度是從耶穌誕生到受難。

"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前言

史詩流派電影的主人公,抑或歷史真實存在,抑或是虛構的人物,往往具有神話、傳奇色彩,通常被設定在一定歷史時期重大事件背景之下,史詩電影塑造的這些英雄人物幾乎全部為男性,在女性獲得更多平等權利的今天也鮮有例外,這也是史詩電影未來挖掘的一個可能方向。

史詩電影故事情節錯綜複雜,跌宕起伏,主人公需要克服並戰勝各種困難和磨難,最終完成肩負的使命,贏得對邪惡勢力的最終勝利。

歷史史詩是史詩電影流派的一個重要分支,影片故事有重大歷史事件烘托劇情,與動作片流派相比較,史詩電影的場景更加宏偉壯麗,反映歷史場景的服裝道具通常比設定在現代場景的動作片製作成本更高,且極盡鋪張和奢華,極力接近歷史原貌,以營造逼真的藝術效果。

史詩影片經常在故事發生地進行實地拍攝,以便更真實地展現出故事場景獨特的人文特點和地理面貌。

故事情景配樂多以交響樂為主,大氣磅礴,具有攝人心魄的震撼力。

賓虛的故事被數次搬上屏幕,最為知名的是1959年版本,影片獲得奧斯卡11項大獎,一直保持著獲獎數量的影史最高記錄,最近一次改編是2016年版本,劇本均改編自廖·華萊士的小說《賓虛:耶穌的故事》(1880)。

簡要劇情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傑克·休斯頓飾演的賓虛(2016)

以電影《賓虛》(1959)為例,主人公賓虛是猶太王子和富賈,在羅馬帝國統治下,因拒絕背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被好友米撒拉陷害,被定罪成為奴隸。

作為划槳奴,在一場海戰中,賓虛救下羅馬執政官,不但成為了一名戰車賽冠軍,變身羅馬公民,還被執政官認為義子,繼承了大筆財產。

因此在為奴四年後,賓虛得以重回故土,完成復仇誓言,並重獲愛情和親情,與同樣飽受苦難的母親和妹妹團聚。

故事發生的時間跨度是從耶穌誕生到受難。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 託比·凱貝爾飾演的米撒拉(2016)

影片在羅馬等地實地拍攝,場面宏大,戰車賽在羅馬馬克西姆斯競技場拍攝,成為了電影史永恆的經典片段。

影片由威廉姆·惠勒擔任導演,演員陣容龐大,包括查爾頓·海斯頓,史蒂芬·博伊德, 傑克·霍金, 哈雅·哈拉里特,休·格里菲斯等。

影片投入史無前例的1500萬美元,並搭建了當時最大的場景,僱傭300名製作人員和藝術家提供服裝道具,群眾演員1萬人,駱駝200頭,馬2500匹。

影片由米克羅斯·羅茲薩作曲的配樂,是史上錄製的最好的交響樂,實際上,其音樂表達的雄壯的熱情、鬥爭和救贖的主題自成管絃樂作品。

《賓虛》是一部純正的歷史性史詩影片。

理解難度的問題

故事將主人公賓虛同時置於歷史背景(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的猶太民族)和聖經故事(耶穌的誕生到受難)的雙重背景下,如果說作者用長達550頁的小說來敘述如此複雜的故事尚且遊刃有餘的話,即便電影《賓虛》長達3個半小時,忠實原作並呈現故事全貌的難度還是很大的。

劇本捨棄了大量的關於耶穌的故事的描寫,只留小部分篇幅,重點講述賓虛與米撒拉的恩怨情仇。雖然此舉實屬出於無奈,但小說原有的整體性難以呈現在電影中,耶穌的幾次出現略顯突兀和牽強,難以流暢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主線當中,加之導演對耶穌的敬畏,僅存的幾個耶穌的片段抑或是遠景,抑或是背影,沒有正面清晰的耶穌的鏡頭畫面,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影片理解的難度,特別是對於沒有基督教聖經故事知識儲備的觀眾來講,或者是無宗教信仰的觀眾,疑惑自然會更多一些,理解的難度也更大一些。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原理

文學敘事和電影敘事在事件、情節、人物和場景方面具有一致性,只是文學敘事是通過文字語言,而電影是通過鏡頭語言進行敘事。電影《賓虛》是小說改編而成,用只重視文本結構而非語言的結構主義批評理論對該片進行分析和解讀,也許是比較合適的一個選擇。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就是運用結構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文學作品的內在秩序和結構模式進行研究的批評方法。其中,結構主義的敘述學文學批評理論方法主要從文學作品的敘述角度入手,從大量的作品當中找出敘述的一般性規律,再用歸納出來的結構體系對故事的敘述模式進行分析和解讀。

結構主義敘述學理論家並不關注一個文學作品的好與壞,而是通過發現統治敘事方式的基本的結構單位或功能,探索人類生活經歷或意識結構的根源。

在文學批評過程中,讀者(觀眾)可以用已有的敘事公式審視所有的文學作品(電影),反過來,就單個文學作品來講,讀者可以檢驗其是否和如何符合一定的敘事公式,從而幫助讀者(觀眾)對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解讀。

結構理論敘事學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列維-斯特勞斯,茨維坦·託多洛夫,熱拉爾·熱奈特和立陶宛的格雷瑪斯。

法國結構主義文學批評思潮的主要創始人列維-斯特勞斯主張,所有的神話都充滿二元對立的關係,他斷言,神話結構是由相應並互相對立的神話素構成的,無論神話怎樣衍變、發展,這種內在結構不變。這種二元對立的模式不僅存在於神話結構中,也存在於各類敘事作品中。

立陶宛語言學家格雷瑪斯認為二元對立基本結構塑造了人類語言和經歷,也塑造了人類講述經歷的敘述方式。通過對法國作家喬治·貝爾納諾斯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格雷瑪斯認為其作品所有的衝突可以無一例外地歸結為最基本的象徵性衝突——生與死。

加拿大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家諾思洛普·弗萊根據故事人物的能力和對環境(自然、社會)的影響力,將故事人物和故事流派分為五種:神(神話)、英雄(傳奇故事)、領導者(史詩和悲劇)、普通人(喜劇和現實劇)、反派人物(諷刺劇)五類。

應用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原理,借用弗萊的分類模式,根據電影《賓虛》的故事人物能力和對環境的影響,對《賓虛》中的神,即耶穌,和英雄或領導者,即賓虛,用“生與死”二元對立關係以及其矛盾衝突點,對影片的“生與死”的主題進行敘事結構的解讀。

神(耶穌)的生與死

"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前言

史詩流派電影的主人公,抑或歷史真實存在,抑或是虛構的人物,往往具有神話、傳奇色彩,通常被設定在一定歷史時期重大事件背景之下,史詩電影塑造的這些英雄人物幾乎全部為男性,在女性獲得更多平等權利的今天也鮮有例外,這也是史詩電影未來挖掘的一個可能方向。

史詩電影故事情節錯綜複雜,跌宕起伏,主人公需要克服並戰勝各種困難和磨難,最終完成肩負的使命,贏得對邪惡勢力的最終勝利。

歷史史詩是史詩電影流派的一個重要分支,影片故事有重大歷史事件烘托劇情,與動作片流派相比較,史詩電影的場景更加宏偉壯麗,反映歷史場景的服裝道具通常比設定在現代場景的動作片製作成本更高,且極盡鋪張和奢華,極力接近歷史原貌,以營造逼真的藝術效果。

史詩影片經常在故事發生地進行實地拍攝,以便更真實地展現出故事場景獨特的人文特點和地理面貌。

故事情景配樂多以交響樂為主,大氣磅礴,具有攝人心魄的震撼力。

賓虛的故事被數次搬上屏幕,最為知名的是1959年版本,影片獲得奧斯卡11項大獎,一直保持著獲獎數量的影史最高記錄,最近一次改編是2016年版本,劇本均改編自廖·華萊士的小說《賓虛:耶穌的故事》(1880)。

簡要劇情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傑克·休斯頓飾演的賓虛(2016)

以電影《賓虛》(1959)為例,主人公賓虛是猶太王子和富賈,在羅馬帝國統治下,因拒絕背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被好友米撒拉陷害,被定罪成為奴隸。

作為划槳奴,在一場海戰中,賓虛救下羅馬執政官,不但成為了一名戰車賽冠軍,變身羅馬公民,還被執政官認為義子,繼承了大筆財產。

因此在為奴四年後,賓虛得以重回故土,完成復仇誓言,並重獲愛情和親情,與同樣飽受苦難的母親和妹妹團聚。

故事發生的時間跨度是從耶穌誕生到受難。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 託比·凱貝爾飾演的米撒拉(2016)

影片在羅馬等地實地拍攝,場面宏大,戰車賽在羅馬馬克西姆斯競技場拍攝,成為了電影史永恆的經典片段。

影片由威廉姆·惠勒擔任導演,演員陣容龐大,包括查爾頓·海斯頓,史蒂芬·博伊德, 傑克·霍金, 哈雅·哈拉里特,休·格里菲斯等。

影片投入史無前例的1500萬美元,並搭建了當時最大的場景,僱傭300名製作人員和藝術家提供服裝道具,群眾演員1萬人,駱駝200頭,馬2500匹。

影片由米克羅斯·羅茲薩作曲的配樂,是史上錄製的最好的交響樂,實際上,其音樂表達的雄壯的熱情、鬥爭和救贖的主題自成管絃樂作品。

《賓虛》是一部純正的歷史性史詩影片。

理解難度的問題

故事將主人公賓虛同時置於歷史背景(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的猶太民族)和聖經故事(耶穌的誕生到受難)的雙重背景下,如果說作者用長達550頁的小說來敘述如此複雜的故事尚且遊刃有餘的話,即便電影《賓虛》長達3個半小時,忠實原作並呈現故事全貌的難度還是很大的。

劇本捨棄了大量的關於耶穌的故事的描寫,只留小部分篇幅,重點講述賓虛與米撒拉的恩怨情仇。雖然此舉實屬出於無奈,但小說原有的整體性難以呈現在電影中,耶穌的幾次出現略顯突兀和牽強,難以流暢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主線當中,加之導演對耶穌的敬畏,僅存的幾個耶穌的片段抑或是遠景,抑或是背影,沒有正面清晰的耶穌的鏡頭畫面,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影片理解的難度,特別是對於沒有基督教聖經故事知識儲備的觀眾來講,或者是無宗教信仰的觀眾,疑惑自然會更多一些,理解的難度也更大一些。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原理

文學敘事和電影敘事在事件、情節、人物和場景方面具有一致性,只是文學敘事是通過文字語言,而電影是通過鏡頭語言進行敘事。電影《賓虛》是小說改編而成,用只重視文本結構而非語言的結構主義批評理論對該片進行分析和解讀,也許是比較合適的一個選擇。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就是運用結構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文學作品的內在秩序和結構模式進行研究的批評方法。其中,結構主義的敘述學文學批評理論方法主要從文學作品的敘述角度入手,從大量的作品當中找出敘述的一般性規律,再用歸納出來的結構體系對故事的敘述模式進行分析和解讀。

結構主義敘述學理論家並不關注一個文學作品的好與壞,而是通過發現統治敘事方式的基本的結構單位或功能,探索人類生活經歷或意識結構的根源。

在文學批評過程中,讀者(觀眾)可以用已有的敘事公式審視所有的文學作品(電影),反過來,就單個文學作品來講,讀者可以檢驗其是否和如何符合一定的敘事公式,從而幫助讀者(觀眾)對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解讀。

結構理論敘事學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列維-斯特勞斯,茨維坦·託多洛夫,熱拉爾·熱奈特和立陶宛的格雷瑪斯。

法國結構主義文學批評思潮的主要創始人列維-斯特勞斯主張,所有的神話都充滿二元對立的關係,他斷言,神話結構是由相應並互相對立的神話素構成的,無論神話怎樣衍變、發展,這種內在結構不變。這種二元對立的模式不僅存在於神話結構中,也存在於各類敘事作品中。

立陶宛語言學家格雷瑪斯認為二元對立基本結構塑造了人類語言和經歷,也塑造了人類講述經歷的敘述方式。通過對法國作家喬治·貝爾納諾斯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格雷瑪斯認為其作品所有的衝突可以無一例外地歸結為最基本的象徵性衝突——生與死。

加拿大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家諾思洛普·弗萊根據故事人物的能力和對環境(自然、社會)的影響力,將故事人物和故事流派分為五種:神(神話)、英雄(傳奇故事)、領導者(史詩和悲劇)、普通人(喜劇和現實劇)、反派人物(諷刺劇)五類。

應用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原理,借用弗萊的分類模式,根據電影《賓虛》的故事人物能力和對環境的影響,對《賓虛》中的神,即耶穌,和英雄或領導者,即賓虛,用“生與死”二元對立關係以及其矛盾衝突點,對影片的“生與死”的主題進行敘事結構的解讀。

神(耶穌)的生與死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羅德里格·桑託羅飾演的耶穌(2016)

影片開始即向觀眾展示了公元元年耶穌誕生在小鎮伯利恆的情景: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猶太木匠約瑟夫帶著坐在馬背上的妻子瑪利亞,在接受羅馬士兵的盤查後,進入小鎮伯利恆。

當晚,一顆耀眼的星星從夜空緩緩飄來,到達伯利恆後懸停在空中,一縷光柱照向地面的牛棚,見此情景,驚奇的人們圍攏在牛棚周圍,隨著一陣陣啼哭,引來東方的三個占星術士前來頂禮膜拜,瑪利亞抱著耶穌端坐在牛棚裡,受盡苦難的人們臉上泛起幸福和象徵希望的紅光,羊兒咩咩叫,小牛犢四處歡快地奔跑,伴隨著激昂、莊嚴、神聖的樂曲,耶穌誕生了。

與耶穌誕生的祥和氣氛形成強烈的反差,影片結尾部分,死亡的氣氛籠罩在耶路撒冷,耶穌的後背滿是條條被鞭撻的血跡,羅馬的猶太總督彼拉多判耶穌釘死於十字架之酷刑。

耶穌揹負著沉重的厚木十字架,在士兵的押解下,踉蹌地行走在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前往各各他受刑。在圍觀的人群之中,賓虛認出了耶穌就是在沙漠中給他水喝,救了他的命的人,並賦予他活下去的勇氣(彼時賓虛被米撒拉陷害成為奴隸)。

在耶穌跌倒在地,人群一片哀嘆、哭喊之時,賓虛沖破驚恐的人群,勇敢地給耶穌送去一瓢水,可剛剛要沾脣邊,水瓢就被羅馬士兵踢灑在地。

在山坡上,隨著擊打釘子發出的令人撕心裂肺的咚咚聲,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後十字架被士兵立起來示眾。(同時被展示的還有2名小偷)。

電影中耶穌的誕生與被釘死在十字架,體現了結構主義主張的故事敘事內在結構的二元對立理論。生與死,是自然現象,即便是神,也要經受死亡的苦難,甚至超出人死亡所要承受的苦難。

釘十字架是羅馬帝國處死奴隸和凶惡罪犯的處決方式,也是人類歷史上一種最殘酷的行刑手段。受刑時罪犯雙臂展開,雙腳重疊,用三根鐵釘將罪犯釘在十字架上,並將十字架底部置於提前挖好的坑中,罪犯身體內的血和水流盡後,筋骨爆裂而死。

上帝將其愛子托胎在木匠約瑟夫之妻瑪利亞的身上,讓其變為人類,宣講基督教教義,來拯救人類,即便是死亡,也在所不惜。

影片通過表現耶穌的生與死,神亦難免,揭示生與死是世間萬物永恆不變的規律這一道理。

"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前言

史詩流派電影的主人公,抑或歷史真實存在,抑或是虛構的人物,往往具有神話、傳奇色彩,通常被設定在一定歷史時期重大事件背景之下,史詩電影塑造的這些英雄人物幾乎全部為男性,在女性獲得更多平等權利的今天也鮮有例外,這也是史詩電影未來挖掘的一個可能方向。

史詩電影故事情節錯綜複雜,跌宕起伏,主人公需要克服並戰勝各種困難和磨難,最終完成肩負的使命,贏得對邪惡勢力的最終勝利。

歷史史詩是史詩電影流派的一個重要分支,影片故事有重大歷史事件烘托劇情,與動作片流派相比較,史詩電影的場景更加宏偉壯麗,反映歷史場景的服裝道具通常比設定在現代場景的動作片製作成本更高,且極盡鋪張和奢華,極力接近歷史原貌,以營造逼真的藝術效果。

史詩影片經常在故事發生地進行實地拍攝,以便更真實地展現出故事場景獨特的人文特點和地理面貌。

故事情景配樂多以交響樂為主,大氣磅礴,具有攝人心魄的震撼力。

賓虛的故事被數次搬上屏幕,最為知名的是1959年版本,影片獲得奧斯卡11項大獎,一直保持著獲獎數量的影史最高記錄,最近一次改編是2016年版本,劇本均改編自廖·華萊士的小說《賓虛:耶穌的故事》(1880)。

簡要劇情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傑克·休斯頓飾演的賓虛(2016)

以電影《賓虛》(1959)為例,主人公賓虛是猶太王子和富賈,在羅馬帝國統治下,因拒絕背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被好友米撒拉陷害,被定罪成為奴隸。

作為划槳奴,在一場海戰中,賓虛救下羅馬執政官,不但成為了一名戰車賽冠軍,變身羅馬公民,還被執政官認為義子,繼承了大筆財產。

因此在為奴四年後,賓虛得以重回故土,完成復仇誓言,並重獲愛情和親情,與同樣飽受苦難的母親和妹妹團聚。

故事發生的時間跨度是從耶穌誕生到受難。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 託比·凱貝爾飾演的米撒拉(2016)

影片在羅馬等地實地拍攝,場面宏大,戰車賽在羅馬馬克西姆斯競技場拍攝,成為了電影史永恆的經典片段。

影片由威廉姆·惠勒擔任導演,演員陣容龐大,包括查爾頓·海斯頓,史蒂芬·博伊德, 傑克·霍金, 哈雅·哈拉里特,休·格里菲斯等。

影片投入史無前例的1500萬美元,並搭建了當時最大的場景,僱傭300名製作人員和藝術家提供服裝道具,群眾演員1萬人,駱駝200頭,馬2500匹。

影片由米克羅斯·羅茲薩作曲的配樂,是史上錄製的最好的交響樂,實際上,其音樂表達的雄壯的熱情、鬥爭和救贖的主題自成管絃樂作品。

《賓虛》是一部純正的歷史性史詩影片。

理解難度的問題

故事將主人公賓虛同時置於歷史背景(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的猶太民族)和聖經故事(耶穌的誕生到受難)的雙重背景下,如果說作者用長達550頁的小說來敘述如此複雜的故事尚且遊刃有餘的話,即便電影《賓虛》長達3個半小時,忠實原作並呈現故事全貌的難度還是很大的。

劇本捨棄了大量的關於耶穌的故事的描寫,只留小部分篇幅,重點講述賓虛與米撒拉的恩怨情仇。雖然此舉實屬出於無奈,但小說原有的整體性難以呈現在電影中,耶穌的幾次出現略顯突兀和牽強,難以流暢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主線當中,加之導演對耶穌的敬畏,僅存的幾個耶穌的片段抑或是遠景,抑或是背影,沒有正面清晰的耶穌的鏡頭畫面,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影片理解的難度,特別是對於沒有基督教聖經故事知識儲備的觀眾來講,或者是無宗教信仰的觀眾,疑惑自然會更多一些,理解的難度也更大一些。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原理

文學敘事和電影敘事在事件、情節、人物和場景方面具有一致性,只是文學敘事是通過文字語言,而電影是通過鏡頭語言進行敘事。電影《賓虛》是小說改編而成,用只重視文本結構而非語言的結構主義批評理論對該片進行分析和解讀,也許是比較合適的一個選擇。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就是運用結構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文學作品的內在秩序和結構模式進行研究的批評方法。其中,結構主義的敘述學文學批評理論方法主要從文學作品的敘述角度入手,從大量的作品當中找出敘述的一般性規律,再用歸納出來的結構體系對故事的敘述模式進行分析和解讀。

結構主義敘述學理論家並不關注一個文學作品的好與壞,而是通過發現統治敘事方式的基本的結構單位或功能,探索人類生活經歷或意識結構的根源。

在文學批評過程中,讀者(觀眾)可以用已有的敘事公式審視所有的文學作品(電影),反過來,就單個文學作品來講,讀者可以檢驗其是否和如何符合一定的敘事公式,從而幫助讀者(觀眾)對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解讀。

結構理論敘事學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列維-斯特勞斯,茨維坦·託多洛夫,熱拉爾·熱奈特和立陶宛的格雷瑪斯。

法國結構主義文學批評思潮的主要創始人列維-斯特勞斯主張,所有的神話都充滿二元對立的關係,他斷言,神話結構是由相應並互相對立的神話素構成的,無論神話怎樣衍變、發展,這種內在結構不變。這種二元對立的模式不僅存在於神話結構中,也存在於各類敘事作品中。

立陶宛語言學家格雷瑪斯認為二元對立基本結構塑造了人類語言和經歷,也塑造了人類講述經歷的敘述方式。通過對法國作家喬治·貝爾納諾斯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格雷瑪斯認為其作品所有的衝突可以無一例外地歸結為最基本的象徵性衝突——生與死。

加拿大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家諾思洛普·弗萊根據故事人物的能力和對環境(自然、社會)的影響力,將故事人物和故事流派分為五種:神(神話)、英雄(傳奇故事)、領導者(史詩和悲劇)、普通人(喜劇和現實劇)、反派人物(諷刺劇)五類。

應用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原理,借用弗萊的分類模式,根據電影《賓虛》的故事人物能力和對環境的影響,對《賓虛》中的神,即耶穌,和英雄或領導者,即賓虛,用“生與死”二元對立關係以及其矛盾衝突點,對影片的“生與死”的主題進行敘事結構的解讀。

神(耶穌)的生與死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羅德里格·桑託羅飾演的耶穌(2016)

影片開始即向觀眾展示了公元元年耶穌誕生在小鎮伯利恆的情景: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猶太木匠約瑟夫帶著坐在馬背上的妻子瑪利亞,在接受羅馬士兵的盤查後,進入小鎮伯利恆。

當晚,一顆耀眼的星星從夜空緩緩飄來,到達伯利恆後懸停在空中,一縷光柱照向地面的牛棚,見此情景,驚奇的人們圍攏在牛棚周圍,隨著一陣陣啼哭,引來東方的三個占星術士前來頂禮膜拜,瑪利亞抱著耶穌端坐在牛棚裡,受盡苦難的人們臉上泛起幸福和象徵希望的紅光,羊兒咩咩叫,小牛犢四處歡快地奔跑,伴隨著激昂、莊嚴、神聖的樂曲,耶穌誕生了。

與耶穌誕生的祥和氣氛形成強烈的反差,影片結尾部分,死亡的氣氛籠罩在耶路撒冷,耶穌的後背滿是條條被鞭撻的血跡,羅馬的猶太總督彼拉多判耶穌釘死於十字架之酷刑。

耶穌揹負著沉重的厚木十字架,在士兵的押解下,踉蹌地行走在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前往各各他受刑。在圍觀的人群之中,賓虛認出了耶穌就是在沙漠中給他水喝,救了他的命的人,並賦予他活下去的勇氣(彼時賓虛被米撒拉陷害成為奴隸)。

在耶穌跌倒在地,人群一片哀嘆、哭喊之時,賓虛沖破驚恐的人群,勇敢地給耶穌送去一瓢水,可剛剛要沾脣邊,水瓢就被羅馬士兵踢灑在地。

在山坡上,隨著擊打釘子發出的令人撕心裂肺的咚咚聲,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後十字架被士兵立起來示眾。(同時被展示的還有2名小偷)。

電影中耶穌的誕生與被釘死在十字架,體現了結構主義主張的故事敘事內在結構的二元對立理論。生與死,是自然現象,即便是神,也要經受死亡的苦難,甚至超出人死亡所要承受的苦難。

釘十字架是羅馬帝國處死奴隸和凶惡罪犯的處決方式,也是人類歷史上一種最殘酷的行刑手段。受刑時罪犯雙臂展開,雙腳重疊,用三根鐵釘將罪犯釘在十字架上,並將十字架底部置於提前挖好的坑中,罪犯身體內的血和水流盡後,筋骨爆裂而死。

上帝將其愛子托胎在木匠約瑟夫之妻瑪利亞的身上,讓其變為人類,宣講基督教教義,來拯救人類,即便是死亡,也在所不惜。

影片通過表現耶穌的生與死,神亦難免,揭示生與死是世間萬物永恆不變的規律這一道理。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羅德里格·桑託羅飾演耶穌(2016)

影片中,耶穌的父親約瑟夫(名義上)在做木匠活計,鄰居來查看他的桌子是否已經做好,看到耶穌不在家,就問約瑟夫道:“我的桌子還沒做好啊,你兒子呢?”

約瑟夫答:“他在山中行走呢。”

鄰居說道:“嗯,他忽略了工作啊,約瑟夫。”

約瑟夫答:“不是的。有一次,我看到他忘記了工作,就找到他詢問,他對我說:‘我一定要做父親的事業’。”

鄰居頗為不解,再問:“那麼他為什麼不在這幹活呢?”

約瑟夫答:“他在幹活。”

鄰居如醉雲裡霧裡。鏡頭一轉,耶穌背向觀眾,在山上行走著。

簡單明瞭的對話,交代了耶穌降生在人間的使命——拯救人類,而並非是木匠活這種小事。

在耶穌受難,揹負十字架前往各各他的路上,賓虛的媽媽嘆道:“他這麼痛苦,表情如此平和!”

在觀看耶穌被釘在十字架豎立在山頂上受難的時候,賓虛碰到一直在尋找耶穌,來自亞歷山大的巴爾塞薩爾。

賓虛:“巴爾塞薩爾,這裡就是你沿著指引來的地方嗎?他給過我水和活下去的一顆心。善有善報,可他做了什麼,才落得如此地步呢?”

巴爾塞薩爾:“他把我們的罪,帶到他自己的身上,這樣的結局,是我在牛棚第一次見到他時,他說過的。為了這個事業,他才來到世間。”

賓虛:“為了死亡嗎?”

巴爾塞薩爾:“這才是開始。”

耶穌拯救人類的事業,從其受難,才剛剛開始。

暴風雨突然來臨,耶穌的血滴入水坑,珍貴的血液覆蓋了鄉野大地。血和水交融在一起,被淨化的雨水落在得了麻風病賓虛的媽媽和妹妹身上。

耶穌死了,他們的麻風病神奇般地痊癒了,整個世界被淨化、洗滌乾淨了。耶穌是為愛世上所有的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流乾每一滴血的他,盪滌了世間一切的不義,一切的罪。

耶穌的生與死,也是高度統一的。

生為愛,死也為愛,耶穌不但用生,也用死來完成他愛的使命——拯救世界。

領導者(賓虛)的生與死

"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前言

史詩流派電影的主人公,抑或歷史真實存在,抑或是虛構的人物,往往具有神話、傳奇色彩,通常被設定在一定歷史時期重大事件背景之下,史詩電影塑造的這些英雄人物幾乎全部為男性,在女性獲得更多平等權利的今天也鮮有例外,這也是史詩電影未來挖掘的一個可能方向。

史詩電影故事情節錯綜複雜,跌宕起伏,主人公需要克服並戰勝各種困難和磨難,最終完成肩負的使命,贏得對邪惡勢力的最終勝利。

歷史史詩是史詩電影流派的一個重要分支,影片故事有重大歷史事件烘托劇情,與動作片流派相比較,史詩電影的場景更加宏偉壯麗,反映歷史場景的服裝道具通常比設定在現代場景的動作片製作成本更高,且極盡鋪張和奢華,極力接近歷史原貌,以營造逼真的藝術效果。

史詩影片經常在故事發生地進行實地拍攝,以便更真實地展現出故事場景獨特的人文特點和地理面貌。

故事情景配樂多以交響樂為主,大氣磅礴,具有攝人心魄的震撼力。

賓虛的故事被數次搬上屏幕,最為知名的是1959年版本,影片獲得奧斯卡11項大獎,一直保持著獲獎數量的影史最高記錄,最近一次改編是2016年版本,劇本均改編自廖·華萊士的小說《賓虛:耶穌的故事》(1880)。

簡要劇情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傑克·休斯頓飾演的賓虛(2016)

以電影《賓虛》(1959)為例,主人公賓虛是猶太王子和富賈,在羅馬帝國統治下,因拒絕背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被好友米撒拉陷害,被定罪成為奴隸。

作為划槳奴,在一場海戰中,賓虛救下羅馬執政官,不但成為了一名戰車賽冠軍,變身羅馬公民,還被執政官認為義子,繼承了大筆財產。

因此在為奴四年後,賓虛得以重回故土,完成復仇誓言,並重獲愛情和親情,與同樣飽受苦難的母親和妹妹團聚。

故事發生的時間跨度是從耶穌誕生到受難。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 託比·凱貝爾飾演的米撒拉(2016)

影片在羅馬等地實地拍攝,場面宏大,戰車賽在羅馬馬克西姆斯競技場拍攝,成為了電影史永恆的經典片段。

影片由威廉姆·惠勒擔任導演,演員陣容龐大,包括查爾頓·海斯頓,史蒂芬·博伊德, 傑克·霍金, 哈雅·哈拉里特,休·格里菲斯等。

影片投入史無前例的1500萬美元,並搭建了當時最大的場景,僱傭300名製作人員和藝術家提供服裝道具,群眾演員1萬人,駱駝200頭,馬2500匹。

影片由米克羅斯·羅茲薩作曲的配樂,是史上錄製的最好的交響樂,實際上,其音樂表達的雄壯的熱情、鬥爭和救贖的主題自成管絃樂作品。

《賓虛》是一部純正的歷史性史詩影片。

理解難度的問題

故事將主人公賓虛同時置於歷史背景(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的猶太民族)和聖經故事(耶穌的誕生到受難)的雙重背景下,如果說作者用長達550頁的小說來敘述如此複雜的故事尚且遊刃有餘的話,即便電影《賓虛》長達3個半小時,忠實原作並呈現故事全貌的難度還是很大的。

劇本捨棄了大量的關於耶穌的故事的描寫,只留小部分篇幅,重點講述賓虛與米撒拉的恩怨情仇。雖然此舉實屬出於無奈,但小說原有的整體性難以呈現在電影中,耶穌的幾次出現略顯突兀和牽強,難以流暢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主線當中,加之導演對耶穌的敬畏,僅存的幾個耶穌的片段抑或是遠景,抑或是背影,沒有正面清晰的耶穌的鏡頭畫面,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影片理解的難度,特別是對於沒有基督教聖經故事知識儲備的觀眾來講,或者是無宗教信仰的觀眾,疑惑自然會更多一些,理解的難度也更大一些。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原理

文學敘事和電影敘事在事件、情節、人物和場景方面具有一致性,只是文學敘事是通過文字語言,而電影是通過鏡頭語言進行敘事。電影《賓虛》是小說改編而成,用只重視文本結構而非語言的結構主義批評理論對該片進行分析和解讀,也許是比較合適的一個選擇。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就是運用結構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文學作品的內在秩序和結構模式進行研究的批評方法。其中,結構主義的敘述學文學批評理論方法主要從文學作品的敘述角度入手,從大量的作品當中找出敘述的一般性規律,再用歸納出來的結構體系對故事的敘述模式進行分析和解讀。

結構主義敘述學理論家並不關注一個文學作品的好與壞,而是通過發現統治敘事方式的基本的結構單位或功能,探索人類生活經歷或意識結構的根源。

在文學批評過程中,讀者(觀眾)可以用已有的敘事公式審視所有的文學作品(電影),反過來,就單個文學作品來講,讀者可以檢驗其是否和如何符合一定的敘事公式,從而幫助讀者(觀眾)對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解讀。

結構理論敘事學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列維-斯特勞斯,茨維坦·託多洛夫,熱拉爾·熱奈特和立陶宛的格雷瑪斯。

法國結構主義文學批評思潮的主要創始人列維-斯特勞斯主張,所有的神話都充滿二元對立的關係,他斷言,神話結構是由相應並互相對立的神話素構成的,無論神話怎樣衍變、發展,這種內在結構不變。這種二元對立的模式不僅存在於神話結構中,也存在於各類敘事作品中。

立陶宛語言學家格雷瑪斯認為二元對立基本結構塑造了人類語言和經歷,也塑造了人類講述經歷的敘述方式。通過對法國作家喬治·貝爾納諾斯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格雷瑪斯認為其作品所有的衝突可以無一例外地歸結為最基本的象徵性衝突——生與死。

加拿大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家諾思洛普·弗萊根據故事人物的能力和對環境(自然、社會)的影響力,將故事人物和故事流派分為五種:神(神話)、英雄(傳奇故事)、領導者(史詩和悲劇)、普通人(喜劇和現實劇)、反派人物(諷刺劇)五類。

應用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原理,借用弗萊的分類模式,根據電影《賓虛》的故事人物能力和對環境的影響,對《賓虛》中的神,即耶穌,和英雄或領導者,即賓虛,用“生與死”二元對立關係以及其矛盾衝突點,對影片的“生與死”的主題進行敘事結構的解讀。

神(耶穌)的生與死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羅德里格·桑託羅飾演的耶穌(2016)

影片開始即向觀眾展示了公元元年耶穌誕生在小鎮伯利恆的情景: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猶太木匠約瑟夫帶著坐在馬背上的妻子瑪利亞,在接受羅馬士兵的盤查後,進入小鎮伯利恆。

當晚,一顆耀眼的星星從夜空緩緩飄來,到達伯利恆後懸停在空中,一縷光柱照向地面的牛棚,見此情景,驚奇的人們圍攏在牛棚周圍,隨著一陣陣啼哭,引來東方的三個占星術士前來頂禮膜拜,瑪利亞抱著耶穌端坐在牛棚裡,受盡苦難的人們臉上泛起幸福和象徵希望的紅光,羊兒咩咩叫,小牛犢四處歡快地奔跑,伴隨著激昂、莊嚴、神聖的樂曲,耶穌誕生了。

與耶穌誕生的祥和氣氛形成強烈的反差,影片結尾部分,死亡的氣氛籠罩在耶路撒冷,耶穌的後背滿是條條被鞭撻的血跡,羅馬的猶太總督彼拉多判耶穌釘死於十字架之酷刑。

耶穌揹負著沉重的厚木十字架,在士兵的押解下,踉蹌地行走在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前往各各他受刑。在圍觀的人群之中,賓虛認出了耶穌就是在沙漠中給他水喝,救了他的命的人,並賦予他活下去的勇氣(彼時賓虛被米撒拉陷害成為奴隸)。

在耶穌跌倒在地,人群一片哀嘆、哭喊之時,賓虛沖破驚恐的人群,勇敢地給耶穌送去一瓢水,可剛剛要沾脣邊,水瓢就被羅馬士兵踢灑在地。

在山坡上,隨著擊打釘子發出的令人撕心裂肺的咚咚聲,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後十字架被士兵立起來示眾。(同時被展示的還有2名小偷)。

電影中耶穌的誕生與被釘死在十字架,體現了結構主義主張的故事敘事內在結構的二元對立理論。生與死,是自然現象,即便是神,也要經受死亡的苦難,甚至超出人死亡所要承受的苦難。

釘十字架是羅馬帝國處死奴隸和凶惡罪犯的處決方式,也是人類歷史上一種最殘酷的行刑手段。受刑時罪犯雙臂展開,雙腳重疊,用三根鐵釘將罪犯釘在十字架上,並將十字架底部置於提前挖好的坑中,罪犯身體內的血和水流盡後,筋骨爆裂而死。

上帝將其愛子托胎在木匠約瑟夫之妻瑪利亞的身上,讓其變為人類,宣講基督教教義,來拯救人類,即便是死亡,也在所不惜。

影片通過表現耶穌的生與死,神亦難免,揭示生與死是世間萬物永恆不變的規律這一道理。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羅德里格·桑託羅飾演耶穌(2016)

影片中,耶穌的父親約瑟夫(名義上)在做木匠活計,鄰居來查看他的桌子是否已經做好,看到耶穌不在家,就問約瑟夫道:“我的桌子還沒做好啊,你兒子呢?”

約瑟夫答:“他在山中行走呢。”

鄰居說道:“嗯,他忽略了工作啊,約瑟夫。”

約瑟夫答:“不是的。有一次,我看到他忘記了工作,就找到他詢問,他對我說:‘我一定要做父親的事業’。”

鄰居頗為不解,再問:“那麼他為什麼不在這幹活呢?”

約瑟夫答:“他在幹活。”

鄰居如醉雲裡霧裡。鏡頭一轉,耶穌背向觀眾,在山上行走著。

簡單明瞭的對話,交代了耶穌降生在人間的使命——拯救人類,而並非是木匠活這種小事。

在耶穌受難,揹負十字架前往各各他的路上,賓虛的媽媽嘆道:“他這麼痛苦,表情如此平和!”

在觀看耶穌被釘在十字架豎立在山頂上受難的時候,賓虛碰到一直在尋找耶穌,來自亞歷山大的巴爾塞薩爾。

賓虛:“巴爾塞薩爾,這裡就是你沿著指引來的地方嗎?他給過我水和活下去的一顆心。善有善報,可他做了什麼,才落得如此地步呢?”

巴爾塞薩爾:“他把我們的罪,帶到他自己的身上,這樣的結局,是我在牛棚第一次見到他時,他說過的。為了這個事業,他才來到世間。”

賓虛:“為了死亡嗎?”

巴爾塞薩爾:“這才是開始。”

耶穌拯救人類的事業,從其受難,才剛剛開始。

暴風雨突然來臨,耶穌的血滴入水坑,珍貴的血液覆蓋了鄉野大地。血和水交融在一起,被淨化的雨水落在得了麻風病賓虛的媽媽和妹妹身上。

耶穌死了,他們的麻風病神奇般地痊癒了,整個世界被淨化、洗滌乾淨了。耶穌是為愛世上所有的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流乾每一滴血的他,盪滌了世間一切的不義,一切的罪。

耶穌的生與死,也是高度統一的。

生為愛,死也為愛,耶穌不但用生,也用死來完成他愛的使命——拯救世界。

領導者(賓虛)的生與死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艾斯特與賓虛劇照(1959)

賓虛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完成了對惡人米撒拉的復仇,找回了從前的一切,在肉體層面上,他並沒有死,他也沒有象耶穌一樣的生。賓虛的生與死,是在精神層面上體現的。

賓虛擺脫了奴隸的身份,回到耶路撒冷的家,從前富麗堂皇的庭院和樓舍破敗不堪,落葉遍地,淒涼無比。雖然從前愛著賓虛的僕人女兒艾斯特尚未婚嫁,但賓虛一心想找到母親和妹妹,壓制了自己對艾斯特的情感,毅然決然地去找米撒拉復仇。

賓虛的母親和妹妹並沒有被米撒拉殺害,但四年一直被關在監牢中。賓虛見到仇人米撒拉,要求他釋放母親和妹妹。

米撒拉為了避免賓虛復仇,命令將這對母女釋放,然而多年的牢獄使她們患上了麻風病,為了讓賓虛永遠記得她們從前的模樣,她們成功說服了艾斯特,告訴賓虛她們已經死去。

賓虛聽聞此噩耗,心理徹底崩潰了,在心靈復仇慾望的噬咬下,決心實施他的復仇計劃,仇恨的種子發芽了,驅使賓虛向精神層面的死亡邁出了第一步。

"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前言

史詩流派電影的主人公,抑或歷史真實存在,抑或是虛構的人物,往往具有神話、傳奇色彩,通常被設定在一定歷史時期重大事件背景之下,史詩電影塑造的這些英雄人物幾乎全部為男性,在女性獲得更多平等權利的今天也鮮有例外,這也是史詩電影未來挖掘的一個可能方向。

史詩電影故事情節錯綜複雜,跌宕起伏,主人公需要克服並戰勝各種困難和磨難,最終完成肩負的使命,贏得對邪惡勢力的最終勝利。

歷史史詩是史詩電影流派的一個重要分支,影片故事有重大歷史事件烘托劇情,與動作片流派相比較,史詩電影的場景更加宏偉壯麗,反映歷史場景的服裝道具通常比設定在現代場景的動作片製作成本更高,且極盡鋪張和奢華,極力接近歷史原貌,以營造逼真的藝術效果。

史詩影片經常在故事發生地進行實地拍攝,以便更真實地展現出故事場景獨特的人文特點和地理面貌。

故事情景配樂多以交響樂為主,大氣磅礴,具有攝人心魄的震撼力。

賓虛的故事被數次搬上屏幕,最為知名的是1959年版本,影片獲得奧斯卡11項大獎,一直保持著獲獎數量的影史最高記錄,最近一次改編是2016年版本,劇本均改編自廖·華萊士的小說《賓虛:耶穌的故事》(1880)。

簡要劇情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傑克·休斯頓飾演的賓虛(2016)

以電影《賓虛》(1959)為例,主人公賓虛是猶太王子和富賈,在羅馬帝國統治下,因拒絕背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被好友米撒拉陷害,被定罪成為奴隸。

作為划槳奴,在一場海戰中,賓虛救下羅馬執政官,不但成為了一名戰車賽冠軍,變身羅馬公民,還被執政官認為義子,繼承了大筆財產。

因此在為奴四年後,賓虛得以重回故土,完成復仇誓言,並重獲愛情和親情,與同樣飽受苦難的母親和妹妹團聚。

故事發生的時間跨度是從耶穌誕生到受難。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 託比·凱貝爾飾演的米撒拉(2016)

影片在羅馬等地實地拍攝,場面宏大,戰車賽在羅馬馬克西姆斯競技場拍攝,成為了電影史永恆的經典片段。

影片由威廉姆·惠勒擔任導演,演員陣容龐大,包括查爾頓·海斯頓,史蒂芬·博伊德, 傑克·霍金, 哈雅·哈拉里特,休·格里菲斯等。

影片投入史無前例的1500萬美元,並搭建了當時最大的場景,僱傭300名製作人員和藝術家提供服裝道具,群眾演員1萬人,駱駝200頭,馬2500匹。

影片由米克羅斯·羅茲薩作曲的配樂,是史上錄製的最好的交響樂,實際上,其音樂表達的雄壯的熱情、鬥爭和救贖的主題自成管絃樂作品。

《賓虛》是一部純正的歷史性史詩影片。

理解難度的問題

故事將主人公賓虛同時置於歷史背景(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的猶太民族)和聖經故事(耶穌的誕生到受難)的雙重背景下,如果說作者用長達550頁的小說來敘述如此複雜的故事尚且遊刃有餘的話,即便電影《賓虛》長達3個半小時,忠實原作並呈現故事全貌的難度還是很大的。

劇本捨棄了大量的關於耶穌的故事的描寫,只留小部分篇幅,重點講述賓虛與米撒拉的恩怨情仇。雖然此舉實屬出於無奈,但小說原有的整體性難以呈現在電影中,耶穌的幾次出現略顯突兀和牽強,難以流暢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主線當中,加之導演對耶穌的敬畏,僅存的幾個耶穌的片段抑或是遠景,抑或是背影,沒有正面清晰的耶穌的鏡頭畫面,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影片理解的難度,特別是對於沒有基督教聖經故事知識儲備的觀眾來講,或者是無宗教信仰的觀眾,疑惑自然會更多一些,理解的難度也更大一些。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原理

文學敘事和電影敘事在事件、情節、人物和場景方面具有一致性,只是文學敘事是通過文字語言,而電影是通過鏡頭語言進行敘事。電影《賓虛》是小說改編而成,用只重視文本結構而非語言的結構主義批評理論對該片進行分析和解讀,也許是比較合適的一個選擇。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就是運用結構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文學作品的內在秩序和結構模式進行研究的批評方法。其中,結構主義的敘述學文學批評理論方法主要從文學作品的敘述角度入手,從大量的作品當中找出敘述的一般性規律,再用歸納出來的結構體系對故事的敘述模式進行分析和解讀。

結構主義敘述學理論家並不關注一個文學作品的好與壞,而是通過發現統治敘事方式的基本的結構單位或功能,探索人類生活經歷或意識結構的根源。

在文學批評過程中,讀者(觀眾)可以用已有的敘事公式審視所有的文學作品(電影),反過來,就單個文學作品來講,讀者可以檢驗其是否和如何符合一定的敘事公式,從而幫助讀者(觀眾)對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解讀。

結構理論敘事學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列維-斯特勞斯,茨維坦·託多洛夫,熱拉爾·熱奈特和立陶宛的格雷瑪斯。

法國結構主義文學批評思潮的主要創始人列維-斯特勞斯主張,所有的神話都充滿二元對立的關係,他斷言,神話結構是由相應並互相對立的神話素構成的,無論神話怎樣衍變、發展,這種內在結構不變。這種二元對立的模式不僅存在於神話結構中,也存在於各類敘事作品中。

立陶宛語言學家格雷瑪斯認為二元對立基本結構塑造了人類語言和經歷,也塑造了人類講述經歷的敘述方式。通過對法國作家喬治·貝爾納諾斯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格雷瑪斯認為其作品所有的衝突可以無一例外地歸結為最基本的象徵性衝突——生與死。

加拿大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家諾思洛普·弗萊根據故事人物的能力和對環境(自然、社會)的影響力,將故事人物和故事流派分為五種:神(神話)、英雄(傳奇故事)、領導者(史詩和悲劇)、普通人(喜劇和現實劇)、反派人物(諷刺劇)五類。

應用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原理,借用弗萊的分類模式,根據電影《賓虛》的故事人物能力和對環境的影響,對《賓虛》中的神,即耶穌,和英雄或領導者,即賓虛,用“生與死”二元對立關係以及其矛盾衝突點,對影片的“生與死”的主題進行敘事結構的解讀。

神(耶穌)的生與死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羅德里格·桑託羅飾演的耶穌(2016)

影片開始即向觀眾展示了公元元年耶穌誕生在小鎮伯利恆的情景: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猶太木匠約瑟夫帶著坐在馬背上的妻子瑪利亞,在接受羅馬士兵的盤查後,進入小鎮伯利恆。

當晚,一顆耀眼的星星從夜空緩緩飄來,到達伯利恆後懸停在空中,一縷光柱照向地面的牛棚,見此情景,驚奇的人們圍攏在牛棚周圍,隨著一陣陣啼哭,引來東方的三個占星術士前來頂禮膜拜,瑪利亞抱著耶穌端坐在牛棚裡,受盡苦難的人們臉上泛起幸福和象徵希望的紅光,羊兒咩咩叫,小牛犢四處歡快地奔跑,伴隨著激昂、莊嚴、神聖的樂曲,耶穌誕生了。

與耶穌誕生的祥和氣氛形成強烈的反差,影片結尾部分,死亡的氣氛籠罩在耶路撒冷,耶穌的後背滿是條條被鞭撻的血跡,羅馬的猶太總督彼拉多判耶穌釘死於十字架之酷刑。

耶穌揹負著沉重的厚木十字架,在士兵的押解下,踉蹌地行走在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前往各各他受刑。在圍觀的人群之中,賓虛認出了耶穌就是在沙漠中給他水喝,救了他的命的人,並賦予他活下去的勇氣(彼時賓虛被米撒拉陷害成為奴隸)。

在耶穌跌倒在地,人群一片哀嘆、哭喊之時,賓虛沖破驚恐的人群,勇敢地給耶穌送去一瓢水,可剛剛要沾脣邊,水瓢就被羅馬士兵踢灑在地。

在山坡上,隨著擊打釘子發出的令人撕心裂肺的咚咚聲,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後十字架被士兵立起來示眾。(同時被展示的還有2名小偷)。

電影中耶穌的誕生與被釘死在十字架,體現了結構主義主張的故事敘事內在結構的二元對立理論。生與死,是自然現象,即便是神,也要經受死亡的苦難,甚至超出人死亡所要承受的苦難。

釘十字架是羅馬帝國處死奴隸和凶惡罪犯的處決方式,也是人類歷史上一種最殘酷的行刑手段。受刑時罪犯雙臂展開,雙腳重疊,用三根鐵釘將罪犯釘在十字架上,並將十字架底部置於提前挖好的坑中,罪犯身體內的血和水流盡後,筋骨爆裂而死。

上帝將其愛子托胎在木匠約瑟夫之妻瑪利亞的身上,讓其變為人類,宣講基督教教義,來拯救人類,即便是死亡,也在所不惜。

影片通過表現耶穌的生與死,神亦難免,揭示生與死是世間萬物永恆不變的規律這一道理。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羅德里格·桑託羅飾演耶穌(2016)

影片中,耶穌的父親約瑟夫(名義上)在做木匠活計,鄰居來查看他的桌子是否已經做好,看到耶穌不在家,就問約瑟夫道:“我的桌子還沒做好啊,你兒子呢?”

約瑟夫答:“他在山中行走呢。”

鄰居說道:“嗯,他忽略了工作啊,約瑟夫。”

約瑟夫答:“不是的。有一次,我看到他忘記了工作,就找到他詢問,他對我說:‘我一定要做父親的事業’。”

鄰居頗為不解,再問:“那麼他為什麼不在這幹活呢?”

約瑟夫答:“他在幹活。”

鄰居如醉雲裡霧裡。鏡頭一轉,耶穌背向觀眾,在山上行走著。

簡單明瞭的對話,交代了耶穌降生在人間的使命——拯救人類,而並非是木匠活這種小事。

在耶穌受難,揹負十字架前往各各他的路上,賓虛的媽媽嘆道:“他這麼痛苦,表情如此平和!”

在觀看耶穌被釘在十字架豎立在山頂上受難的時候,賓虛碰到一直在尋找耶穌,來自亞歷山大的巴爾塞薩爾。

賓虛:“巴爾塞薩爾,這裡就是你沿著指引來的地方嗎?他給過我水和活下去的一顆心。善有善報,可他做了什麼,才落得如此地步呢?”

巴爾塞薩爾:“他把我們的罪,帶到他自己的身上,這樣的結局,是我在牛棚第一次見到他時,他說過的。為了這個事業,他才來到世間。”

賓虛:“為了死亡嗎?”

巴爾塞薩爾:“這才是開始。”

耶穌拯救人類的事業,從其受難,才剛剛開始。

暴風雨突然來臨,耶穌的血滴入水坑,珍貴的血液覆蓋了鄉野大地。血和水交融在一起,被淨化的雨水落在得了麻風病賓虛的媽媽和妹妹身上。

耶穌死了,他們的麻風病神奇般地痊癒了,整個世界被淨化、洗滌乾淨了。耶穌是為愛世上所有的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流乾每一滴血的他,盪滌了世間一切的不義,一切的罪。

耶穌的生與死,也是高度統一的。

生為愛,死也為愛,耶穌不但用生,也用死來完成他愛的使命——拯救世界。

領導者(賓虛)的生與死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艾斯特與賓虛劇照(1959)

賓虛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完成了對惡人米撒拉的復仇,找回了從前的一切,在肉體層面上,他並沒有死,他也沒有象耶穌一樣的生。賓虛的生與死,是在精神層面上體現的。

賓虛擺脫了奴隸的身份,回到耶路撒冷的家,從前富麗堂皇的庭院和樓舍破敗不堪,落葉遍地,淒涼無比。雖然從前愛著賓虛的僕人女兒艾斯特尚未婚嫁,但賓虛一心想找到母親和妹妹,壓制了自己對艾斯特的情感,毅然決然地去找米撒拉復仇。

賓虛的母親和妹妹並沒有被米撒拉殺害,但四年一直被關在監牢中。賓虛見到仇人米撒拉,要求他釋放母親和妹妹。

米撒拉為了避免賓虛復仇,命令將這對母女釋放,然而多年的牢獄使她們患上了麻風病,為了讓賓虛永遠記得她們從前的模樣,她們成功說服了艾斯特,告訴賓虛她們已經死去。

賓虛聽聞此噩耗,心理徹底崩潰了,在心靈復仇慾望的噬咬下,決心實施他的復仇計劃,仇恨的種子發芽了,驅使賓虛向精神層面的死亡邁出了第一步。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戰車競技劇照(2016)

在激烈的戰車比賽中,賓虛後來居上,米撒拉違背比賽規則,用裝在輪轂上的鋒刃絞殺競爭對手的戰車,在試圖摧毀賓虛的戰車時,咎由自取造成自己的失敗,賓虛最終獲得了比賽的勝利,米撒拉嚴重受傷。

在死亡之前,米撒拉告訴了賓虛他的母親和妹妹沒有死,只是在麻風病山谷,生不如死,這給賓虛又一次沉重的打擊。

在麻風病山谷,近在咫尺,賓虛沒有勇氣面對朝思暮想的母親和妹妹,躲在巨石後面掩面而泣。

在山上,四面八方來的人向山頂圍攏,向耶穌身邊聚集,圍住耶穌,席地而坐,聽耶穌講教義,賓虛並沒有聽從巴爾塞薩爾的勸導,也不相信巴爾塞薩爾找到的人是上帝的兒子,拒絕了他一起聽講教義的邀請。

賓虛獨自哀嘆在沙漠上喝了陌生人的水:“如果不喝將之注入沙漠,我也許能做得更好。我現在還是渴。”賓虛堅持用死亡找羅馬人清算,轉身離開,離耶穌越來越遠,仇恨滿懷,賓虛開始慢慢滑向了精神的墮落。

心碎,哭泣,無助,雖然是羅馬新公民,賓虛知道他變成了悲劇的一部分。他變得自憐,被仇恨消磨,厭惡整個世界,他想用仇恨洗滌這一切,將前路變成血色大地。

"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前言

史詩流派電影的主人公,抑或歷史真實存在,抑或是虛構的人物,往往具有神話、傳奇色彩,通常被設定在一定歷史時期重大事件背景之下,史詩電影塑造的這些英雄人物幾乎全部為男性,在女性獲得更多平等權利的今天也鮮有例外,這也是史詩電影未來挖掘的一個可能方向。

史詩電影故事情節錯綜複雜,跌宕起伏,主人公需要克服並戰勝各種困難和磨難,最終完成肩負的使命,贏得對邪惡勢力的最終勝利。

歷史史詩是史詩電影流派的一個重要分支,影片故事有重大歷史事件烘托劇情,與動作片流派相比較,史詩電影的場景更加宏偉壯麗,反映歷史場景的服裝道具通常比設定在現代場景的動作片製作成本更高,且極盡鋪張和奢華,極力接近歷史原貌,以營造逼真的藝術效果。

史詩影片經常在故事發生地進行實地拍攝,以便更真實地展現出故事場景獨特的人文特點和地理面貌。

故事情景配樂多以交響樂為主,大氣磅礴,具有攝人心魄的震撼力。

賓虛的故事被數次搬上屏幕,最為知名的是1959年版本,影片獲得奧斯卡11項大獎,一直保持著獲獎數量的影史最高記錄,最近一次改編是2016年版本,劇本均改編自廖·華萊士的小說《賓虛:耶穌的故事》(1880)。

簡要劇情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傑克·休斯頓飾演的賓虛(2016)

以電影《賓虛》(1959)為例,主人公賓虛是猶太王子和富賈,在羅馬帝國統治下,因拒絕背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被好友米撒拉陷害,被定罪成為奴隸。

作為划槳奴,在一場海戰中,賓虛救下羅馬執政官,不但成為了一名戰車賽冠軍,變身羅馬公民,還被執政官認為義子,繼承了大筆財產。

因此在為奴四年後,賓虛得以重回故土,完成復仇誓言,並重獲愛情和親情,與同樣飽受苦難的母親和妹妹團聚。

故事發生的時間跨度是從耶穌誕生到受難。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 託比·凱貝爾飾演的米撒拉(2016)

影片在羅馬等地實地拍攝,場面宏大,戰車賽在羅馬馬克西姆斯競技場拍攝,成為了電影史永恆的經典片段。

影片由威廉姆·惠勒擔任導演,演員陣容龐大,包括查爾頓·海斯頓,史蒂芬·博伊德, 傑克·霍金, 哈雅·哈拉里特,休·格里菲斯等。

影片投入史無前例的1500萬美元,並搭建了當時最大的場景,僱傭300名製作人員和藝術家提供服裝道具,群眾演員1萬人,駱駝200頭,馬2500匹。

影片由米克羅斯·羅茲薩作曲的配樂,是史上錄製的最好的交響樂,實際上,其音樂表達的雄壯的熱情、鬥爭和救贖的主題自成管絃樂作品。

《賓虛》是一部純正的歷史性史詩影片。

理解難度的問題

故事將主人公賓虛同時置於歷史背景(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的猶太民族)和聖經故事(耶穌的誕生到受難)的雙重背景下,如果說作者用長達550頁的小說來敘述如此複雜的故事尚且遊刃有餘的話,即便電影《賓虛》長達3個半小時,忠實原作並呈現故事全貌的難度還是很大的。

劇本捨棄了大量的關於耶穌的故事的描寫,只留小部分篇幅,重點講述賓虛與米撒拉的恩怨情仇。雖然此舉實屬出於無奈,但小說原有的整體性難以呈現在電影中,耶穌的幾次出現略顯突兀和牽強,難以流暢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主線當中,加之導演對耶穌的敬畏,僅存的幾個耶穌的片段抑或是遠景,抑或是背影,沒有正面清晰的耶穌的鏡頭畫面,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影片理解的難度,特別是對於沒有基督教聖經故事知識儲備的觀眾來講,或者是無宗教信仰的觀眾,疑惑自然會更多一些,理解的難度也更大一些。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原理

文學敘事和電影敘事在事件、情節、人物和場景方面具有一致性,只是文學敘事是通過文字語言,而電影是通過鏡頭語言進行敘事。電影《賓虛》是小說改編而成,用只重視文本結構而非語言的結構主義批評理論對該片進行分析和解讀,也許是比較合適的一個選擇。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就是運用結構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文學作品的內在秩序和結構模式進行研究的批評方法。其中,結構主義的敘述學文學批評理論方法主要從文學作品的敘述角度入手,從大量的作品當中找出敘述的一般性規律,再用歸納出來的結構體系對故事的敘述模式進行分析和解讀。

結構主義敘述學理論家並不關注一個文學作品的好與壞,而是通過發現統治敘事方式的基本的結構單位或功能,探索人類生活經歷或意識結構的根源。

在文學批評過程中,讀者(觀眾)可以用已有的敘事公式審視所有的文學作品(電影),反過來,就單個文學作品來講,讀者可以檢驗其是否和如何符合一定的敘事公式,從而幫助讀者(觀眾)對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解讀。

結構理論敘事學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列維-斯特勞斯,茨維坦·託多洛夫,熱拉爾·熱奈特和立陶宛的格雷瑪斯。

法國結構主義文學批評思潮的主要創始人列維-斯特勞斯主張,所有的神話都充滿二元對立的關係,他斷言,神話結構是由相應並互相對立的神話素構成的,無論神話怎樣衍變、發展,這種內在結構不變。這種二元對立的模式不僅存在於神話結構中,也存在於各類敘事作品中。

立陶宛語言學家格雷瑪斯認為二元對立基本結構塑造了人類語言和經歷,也塑造了人類講述經歷的敘述方式。通過對法國作家喬治·貝爾納諾斯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格雷瑪斯認為其作品所有的衝突可以無一例外地歸結為最基本的象徵性衝突——生與死。

加拿大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家諾思洛普·弗萊根據故事人物的能力和對環境(自然、社會)的影響力,將故事人物和故事流派分為五種:神(神話)、英雄(傳奇故事)、領導者(史詩和悲劇)、普通人(喜劇和現實劇)、反派人物(諷刺劇)五類。

應用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原理,借用弗萊的分類模式,根據電影《賓虛》的故事人物能力和對環境的影響,對《賓虛》中的神,即耶穌,和英雄或領導者,即賓虛,用“生與死”二元對立關係以及其矛盾衝突點,對影片的“生與死”的主題進行敘事結構的解讀。

神(耶穌)的生與死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羅德里格·桑託羅飾演的耶穌(2016)

影片開始即向觀眾展示了公元元年耶穌誕生在小鎮伯利恆的情景: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猶太木匠約瑟夫帶著坐在馬背上的妻子瑪利亞,在接受羅馬士兵的盤查後,進入小鎮伯利恆。

當晚,一顆耀眼的星星從夜空緩緩飄來,到達伯利恆後懸停在空中,一縷光柱照向地面的牛棚,見此情景,驚奇的人們圍攏在牛棚周圍,隨著一陣陣啼哭,引來東方的三個占星術士前來頂禮膜拜,瑪利亞抱著耶穌端坐在牛棚裡,受盡苦難的人們臉上泛起幸福和象徵希望的紅光,羊兒咩咩叫,小牛犢四處歡快地奔跑,伴隨著激昂、莊嚴、神聖的樂曲,耶穌誕生了。

與耶穌誕生的祥和氣氛形成強烈的反差,影片結尾部分,死亡的氣氛籠罩在耶路撒冷,耶穌的後背滿是條條被鞭撻的血跡,羅馬的猶太總督彼拉多判耶穌釘死於十字架之酷刑。

耶穌揹負著沉重的厚木十字架,在士兵的押解下,踉蹌地行走在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前往各各他受刑。在圍觀的人群之中,賓虛認出了耶穌就是在沙漠中給他水喝,救了他的命的人,並賦予他活下去的勇氣(彼時賓虛被米撒拉陷害成為奴隸)。

在耶穌跌倒在地,人群一片哀嘆、哭喊之時,賓虛沖破驚恐的人群,勇敢地給耶穌送去一瓢水,可剛剛要沾脣邊,水瓢就被羅馬士兵踢灑在地。

在山坡上,隨著擊打釘子發出的令人撕心裂肺的咚咚聲,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後十字架被士兵立起來示眾。(同時被展示的還有2名小偷)。

電影中耶穌的誕生與被釘死在十字架,體現了結構主義主張的故事敘事內在結構的二元對立理論。生與死,是自然現象,即便是神,也要經受死亡的苦難,甚至超出人死亡所要承受的苦難。

釘十字架是羅馬帝國處死奴隸和凶惡罪犯的處決方式,也是人類歷史上一種最殘酷的行刑手段。受刑時罪犯雙臂展開,雙腳重疊,用三根鐵釘將罪犯釘在十字架上,並將十字架底部置於提前挖好的坑中,罪犯身體內的血和水流盡後,筋骨爆裂而死。

上帝將其愛子托胎在木匠約瑟夫之妻瑪利亞的身上,讓其變為人類,宣講基督教教義,來拯救人類,即便是死亡,也在所不惜。

影片通過表現耶穌的生與死,神亦難免,揭示生與死是世間萬物永恆不變的規律這一道理。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羅德里格·桑託羅飾演耶穌(2016)

影片中,耶穌的父親約瑟夫(名義上)在做木匠活計,鄰居來查看他的桌子是否已經做好,看到耶穌不在家,就問約瑟夫道:“我的桌子還沒做好啊,你兒子呢?”

約瑟夫答:“他在山中行走呢。”

鄰居說道:“嗯,他忽略了工作啊,約瑟夫。”

約瑟夫答:“不是的。有一次,我看到他忘記了工作,就找到他詢問,他對我說:‘我一定要做父親的事業’。”

鄰居頗為不解,再問:“那麼他為什麼不在這幹活呢?”

約瑟夫答:“他在幹活。”

鄰居如醉雲裡霧裡。鏡頭一轉,耶穌背向觀眾,在山上行走著。

簡單明瞭的對話,交代了耶穌降生在人間的使命——拯救人類,而並非是木匠活這種小事。

在耶穌受難,揹負十字架前往各各他的路上,賓虛的媽媽嘆道:“他這麼痛苦,表情如此平和!”

在觀看耶穌被釘在十字架豎立在山頂上受難的時候,賓虛碰到一直在尋找耶穌,來自亞歷山大的巴爾塞薩爾。

賓虛:“巴爾塞薩爾,這裡就是你沿著指引來的地方嗎?他給過我水和活下去的一顆心。善有善報,可他做了什麼,才落得如此地步呢?”

巴爾塞薩爾:“他把我們的罪,帶到他自己的身上,這樣的結局,是我在牛棚第一次見到他時,他說過的。為了這個事業,他才來到世間。”

賓虛:“為了死亡嗎?”

巴爾塞薩爾:“這才是開始。”

耶穌拯救人類的事業,從其受難,才剛剛開始。

暴風雨突然來臨,耶穌的血滴入水坑,珍貴的血液覆蓋了鄉野大地。血和水交融在一起,被淨化的雨水落在得了麻風病賓虛的媽媽和妹妹身上。

耶穌死了,他們的麻風病神奇般地痊癒了,整個世界被淨化、洗滌乾淨了。耶穌是為愛世上所有的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流乾每一滴血的他,盪滌了世間一切的不義,一切的罪。

耶穌的生與死,也是高度統一的。

生為愛,死也為愛,耶穌不但用生,也用死來完成他愛的使命——拯救世界。

領導者(賓虛)的生與死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艾斯特與賓虛劇照(1959)

賓虛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完成了對惡人米撒拉的復仇,找回了從前的一切,在肉體層面上,他並沒有死,他也沒有象耶穌一樣的生。賓虛的生與死,是在精神層面上體現的。

賓虛擺脫了奴隸的身份,回到耶路撒冷的家,從前富麗堂皇的庭院和樓舍破敗不堪,落葉遍地,淒涼無比。雖然從前愛著賓虛的僕人女兒艾斯特尚未婚嫁,但賓虛一心想找到母親和妹妹,壓制了自己對艾斯特的情感,毅然決然地去找米撒拉復仇。

賓虛的母親和妹妹並沒有被米撒拉殺害,但四年一直被關在監牢中。賓虛見到仇人米撒拉,要求他釋放母親和妹妹。

米撒拉為了避免賓虛復仇,命令將這對母女釋放,然而多年的牢獄使她們患上了麻風病,為了讓賓虛永遠記得她們從前的模樣,她們成功說服了艾斯特,告訴賓虛她們已經死去。

賓虛聽聞此噩耗,心理徹底崩潰了,在心靈復仇慾望的噬咬下,決心實施他的復仇計劃,仇恨的種子發芽了,驅使賓虛向精神層面的死亡邁出了第一步。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戰車競技劇照(2016)

在激烈的戰車比賽中,賓虛後來居上,米撒拉違背比賽規則,用裝在輪轂上的鋒刃絞殺競爭對手的戰車,在試圖摧毀賓虛的戰車時,咎由自取造成自己的失敗,賓虛最終獲得了比賽的勝利,米撒拉嚴重受傷。

在死亡之前,米撒拉告訴了賓虛他的母親和妹妹沒有死,只是在麻風病山谷,生不如死,這給賓虛又一次沉重的打擊。

在麻風病山谷,近在咫尺,賓虛沒有勇氣面對朝思暮想的母親和妹妹,躲在巨石後面掩面而泣。

在山上,四面八方來的人向山頂圍攏,向耶穌身邊聚集,圍住耶穌,席地而坐,聽耶穌講教義,賓虛並沒有聽從巴爾塞薩爾的勸導,也不相信巴爾塞薩爾找到的人是上帝的兒子,拒絕了他一起聽講教義的邀請。

賓虛獨自哀嘆在沙漠上喝了陌生人的水:“如果不喝將之注入沙漠,我也許能做得更好。我現在還是渴。”賓虛堅持用死亡找羅馬人清算,轉身離開,離耶穌越來越遠,仇恨滿懷,賓虛開始慢慢滑向了精神的墮落。

心碎,哭泣,無助,雖然是羅馬新公民,賓虛知道他變成了悲劇的一部分。他變得自憐,被仇恨消磨,厭惡整個世界,他想用仇恨洗滌這一切,將前路變成血色大地。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納贊寧·波妮阿蒂飾演艾斯特(2016)

對於賓虛的一意孤行,艾斯特用“死亡催生死亡”的錦言勸解賓虛,希望他回頭不再仇恨。

當賓虛絕決不聽勸阻,一心走向毀滅之路時,艾斯特說:“我愛的是賓虛。他變成了什麼了?你完全就像你要去摧毀的人一樣啊,以惡報惡。仇恨正把你變為石頭,好像你已經變成了米撒拉。”

賓虛痛恨羅馬帝國統治給自己和家庭帶來的悲劇,拒絕了遺產和羅馬公民身份,和艾斯特前往麻風病山谷,重新見到了患重病的母親和妹妹。

妹妹的病情危重,賓虛決定帶領她們去見耶穌,結果目睹的卻是耶穌受難的情景。

在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天空狂風暴雨突至,雨過天晴後,母親和妹妹的麻風病神奇的痊癒了。賓虛聲稱:“我感到他的聲音把劍從我的手中拿走了”。

"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前言

史詩流派電影的主人公,抑或歷史真實存在,抑或是虛構的人物,往往具有神話、傳奇色彩,通常被設定在一定歷史時期重大事件背景之下,史詩電影塑造的這些英雄人物幾乎全部為男性,在女性獲得更多平等權利的今天也鮮有例外,這也是史詩電影未來挖掘的一個可能方向。

史詩電影故事情節錯綜複雜,跌宕起伏,主人公需要克服並戰勝各種困難和磨難,最終完成肩負的使命,贏得對邪惡勢力的最終勝利。

歷史史詩是史詩電影流派的一個重要分支,影片故事有重大歷史事件烘托劇情,與動作片流派相比較,史詩電影的場景更加宏偉壯麗,反映歷史場景的服裝道具通常比設定在現代場景的動作片製作成本更高,且極盡鋪張和奢華,極力接近歷史原貌,以營造逼真的藝術效果。

史詩影片經常在故事發生地進行實地拍攝,以便更真實地展現出故事場景獨特的人文特點和地理面貌。

故事情景配樂多以交響樂為主,大氣磅礴,具有攝人心魄的震撼力。

賓虛的故事被數次搬上屏幕,最為知名的是1959年版本,影片獲得奧斯卡11項大獎,一直保持著獲獎數量的影史最高記錄,最近一次改編是2016年版本,劇本均改編自廖·華萊士的小說《賓虛:耶穌的故事》(1880)。

簡要劇情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傑克·休斯頓飾演的賓虛(2016)

以電影《賓虛》(1959)為例,主人公賓虛是猶太王子和富賈,在羅馬帝國統治下,因拒絕背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被好友米撒拉陷害,被定罪成為奴隸。

作為划槳奴,在一場海戰中,賓虛救下羅馬執政官,不但成為了一名戰車賽冠軍,變身羅馬公民,還被執政官認為義子,繼承了大筆財產。

因此在為奴四年後,賓虛得以重回故土,完成復仇誓言,並重獲愛情和親情,與同樣飽受苦難的母親和妹妹團聚。

故事發生的時間跨度是從耶穌誕生到受難。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 託比·凱貝爾飾演的米撒拉(2016)

影片在羅馬等地實地拍攝,場面宏大,戰車賽在羅馬馬克西姆斯競技場拍攝,成為了電影史永恆的經典片段。

影片由威廉姆·惠勒擔任導演,演員陣容龐大,包括查爾頓·海斯頓,史蒂芬·博伊德, 傑克·霍金, 哈雅·哈拉里特,休·格里菲斯等。

影片投入史無前例的1500萬美元,並搭建了當時最大的場景,僱傭300名製作人員和藝術家提供服裝道具,群眾演員1萬人,駱駝200頭,馬2500匹。

影片由米克羅斯·羅茲薩作曲的配樂,是史上錄製的最好的交響樂,實際上,其音樂表達的雄壯的熱情、鬥爭和救贖的主題自成管絃樂作品。

《賓虛》是一部純正的歷史性史詩影片。

理解難度的問題

故事將主人公賓虛同時置於歷史背景(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的猶太民族)和聖經故事(耶穌的誕生到受難)的雙重背景下,如果說作者用長達550頁的小說來敘述如此複雜的故事尚且遊刃有餘的話,即便電影《賓虛》長達3個半小時,忠實原作並呈現故事全貌的難度還是很大的。

劇本捨棄了大量的關於耶穌的故事的描寫,只留小部分篇幅,重點講述賓虛與米撒拉的恩怨情仇。雖然此舉實屬出於無奈,但小說原有的整體性難以呈現在電影中,耶穌的幾次出現略顯突兀和牽強,難以流暢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主線當中,加之導演對耶穌的敬畏,僅存的幾個耶穌的片段抑或是遠景,抑或是背影,沒有正面清晰的耶穌的鏡頭畫面,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影片理解的難度,特別是對於沒有基督教聖經故事知識儲備的觀眾來講,或者是無宗教信仰的觀眾,疑惑自然會更多一些,理解的難度也更大一些。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原理

文學敘事和電影敘事在事件、情節、人物和場景方面具有一致性,只是文學敘事是通過文字語言,而電影是通過鏡頭語言進行敘事。電影《賓虛》是小說改編而成,用只重視文本結構而非語言的結構主義批評理論對該片進行分析和解讀,也許是比較合適的一個選擇。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就是運用結構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文學作品的內在秩序和結構模式進行研究的批評方法。其中,結構主義的敘述學文學批評理論方法主要從文學作品的敘述角度入手,從大量的作品當中找出敘述的一般性規律,再用歸納出來的結構體系對故事的敘述模式進行分析和解讀。

結構主義敘述學理論家並不關注一個文學作品的好與壞,而是通過發現統治敘事方式的基本的結構單位或功能,探索人類生活經歷或意識結構的根源。

在文學批評過程中,讀者(觀眾)可以用已有的敘事公式審視所有的文學作品(電影),反過來,就單個文學作品來講,讀者可以檢驗其是否和如何符合一定的敘事公式,從而幫助讀者(觀眾)對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解讀。

結構理論敘事學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列維-斯特勞斯,茨維坦·託多洛夫,熱拉爾·熱奈特和立陶宛的格雷瑪斯。

法國結構主義文學批評思潮的主要創始人列維-斯特勞斯主張,所有的神話都充滿二元對立的關係,他斷言,神話結構是由相應並互相對立的神話素構成的,無論神話怎樣衍變、發展,這種內在結構不變。這種二元對立的模式不僅存在於神話結構中,也存在於各類敘事作品中。

立陶宛語言學家格雷瑪斯認為二元對立基本結構塑造了人類語言和經歷,也塑造了人類講述經歷的敘述方式。通過對法國作家喬治·貝爾納諾斯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格雷瑪斯認為其作品所有的衝突可以無一例外地歸結為最基本的象徵性衝突——生與死。

加拿大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家諾思洛普·弗萊根據故事人物的能力和對環境(自然、社會)的影響力,將故事人物和故事流派分為五種:神(神話)、英雄(傳奇故事)、領導者(史詩和悲劇)、普通人(喜劇和現實劇)、反派人物(諷刺劇)五類。

應用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原理,借用弗萊的分類模式,根據電影《賓虛》的故事人物能力和對環境的影響,對《賓虛》中的神,即耶穌,和英雄或領導者,即賓虛,用“生與死”二元對立關係以及其矛盾衝突點,對影片的“生與死”的主題進行敘事結構的解讀。

神(耶穌)的生與死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羅德里格·桑託羅飾演的耶穌(2016)

影片開始即向觀眾展示了公元元年耶穌誕生在小鎮伯利恆的情景: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猶太木匠約瑟夫帶著坐在馬背上的妻子瑪利亞,在接受羅馬士兵的盤查後,進入小鎮伯利恆。

當晚,一顆耀眼的星星從夜空緩緩飄來,到達伯利恆後懸停在空中,一縷光柱照向地面的牛棚,見此情景,驚奇的人們圍攏在牛棚周圍,隨著一陣陣啼哭,引來東方的三個占星術士前來頂禮膜拜,瑪利亞抱著耶穌端坐在牛棚裡,受盡苦難的人們臉上泛起幸福和象徵希望的紅光,羊兒咩咩叫,小牛犢四處歡快地奔跑,伴隨著激昂、莊嚴、神聖的樂曲,耶穌誕生了。

與耶穌誕生的祥和氣氛形成強烈的反差,影片結尾部分,死亡的氣氛籠罩在耶路撒冷,耶穌的後背滿是條條被鞭撻的血跡,羅馬的猶太總督彼拉多判耶穌釘死於十字架之酷刑。

耶穌揹負著沉重的厚木十字架,在士兵的押解下,踉蹌地行走在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前往各各他受刑。在圍觀的人群之中,賓虛認出了耶穌就是在沙漠中給他水喝,救了他的命的人,並賦予他活下去的勇氣(彼時賓虛被米撒拉陷害成為奴隸)。

在耶穌跌倒在地,人群一片哀嘆、哭喊之時,賓虛沖破驚恐的人群,勇敢地給耶穌送去一瓢水,可剛剛要沾脣邊,水瓢就被羅馬士兵踢灑在地。

在山坡上,隨著擊打釘子發出的令人撕心裂肺的咚咚聲,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後十字架被士兵立起來示眾。(同時被展示的還有2名小偷)。

電影中耶穌的誕生與被釘死在十字架,體現了結構主義主張的故事敘事內在結構的二元對立理論。生與死,是自然現象,即便是神,也要經受死亡的苦難,甚至超出人死亡所要承受的苦難。

釘十字架是羅馬帝國處死奴隸和凶惡罪犯的處決方式,也是人類歷史上一種最殘酷的行刑手段。受刑時罪犯雙臂展開,雙腳重疊,用三根鐵釘將罪犯釘在十字架上,並將十字架底部置於提前挖好的坑中,罪犯身體內的血和水流盡後,筋骨爆裂而死。

上帝將其愛子托胎在木匠約瑟夫之妻瑪利亞的身上,讓其變為人類,宣講基督教教義,來拯救人類,即便是死亡,也在所不惜。

影片通過表現耶穌的生與死,神亦難免,揭示生與死是世間萬物永恆不變的規律這一道理。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羅德里格·桑託羅飾演耶穌(2016)

影片中,耶穌的父親約瑟夫(名義上)在做木匠活計,鄰居來查看他的桌子是否已經做好,看到耶穌不在家,就問約瑟夫道:“我的桌子還沒做好啊,你兒子呢?”

約瑟夫答:“他在山中行走呢。”

鄰居說道:“嗯,他忽略了工作啊,約瑟夫。”

約瑟夫答:“不是的。有一次,我看到他忘記了工作,就找到他詢問,他對我說:‘我一定要做父親的事業’。”

鄰居頗為不解,再問:“那麼他為什麼不在這幹活呢?”

約瑟夫答:“他在幹活。”

鄰居如醉雲裡霧裡。鏡頭一轉,耶穌背向觀眾,在山上行走著。

簡單明瞭的對話,交代了耶穌降生在人間的使命——拯救人類,而並非是木匠活這種小事。

在耶穌受難,揹負十字架前往各各他的路上,賓虛的媽媽嘆道:“他這麼痛苦,表情如此平和!”

在觀看耶穌被釘在十字架豎立在山頂上受難的時候,賓虛碰到一直在尋找耶穌,來自亞歷山大的巴爾塞薩爾。

賓虛:“巴爾塞薩爾,這裡就是你沿著指引來的地方嗎?他給過我水和活下去的一顆心。善有善報,可他做了什麼,才落得如此地步呢?”

巴爾塞薩爾:“他把我們的罪,帶到他自己的身上,這樣的結局,是我在牛棚第一次見到他時,他說過的。為了這個事業,他才來到世間。”

賓虛:“為了死亡嗎?”

巴爾塞薩爾:“這才是開始。”

耶穌拯救人類的事業,從其受難,才剛剛開始。

暴風雨突然來臨,耶穌的血滴入水坑,珍貴的血液覆蓋了鄉野大地。血和水交融在一起,被淨化的雨水落在得了麻風病賓虛的媽媽和妹妹身上。

耶穌死了,他們的麻風病神奇般地痊癒了,整個世界被淨化、洗滌乾淨了。耶穌是為愛世上所有的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流乾每一滴血的他,盪滌了世間一切的不義,一切的罪。

耶穌的生與死,也是高度統一的。

生為愛,死也為愛,耶穌不但用生,也用死來完成他愛的使命——拯救世界。

領導者(賓虛)的生與死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艾斯特與賓虛劇照(1959)

賓虛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完成了對惡人米撒拉的復仇,找回了從前的一切,在肉體層面上,他並沒有死,他也沒有象耶穌一樣的生。賓虛的生與死,是在精神層面上體現的。

賓虛擺脫了奴隸的身份,回到耶路撒冷的家,從前富麗堂皇的庭院和樓舍破敗不堪,落葉遍地,淒涼無比。雖然從前愛著賓虛的僕人女兒艾斯特尚未婚嫁,但賓虛一心想找到母親和妹妹,壓制了自己對艾斯特的情感,毅然決然地去找米撒拉復仇。

賓虛的母親和妹妹並沒有被米撒拉殺害,但四年一直被關在監牢中。賓虛見到仇人米撒拉,要求他釋放母親和妹妹。

米撒拉為了避免賓虛復仇,命令將這對母女釋放,然而多年的牢獄使她們患上了麻風病,為了讓賓虛永遠記得她們從前的模樣,她們成功說服了艾斯特,告訴賓虛她們已經死去。

賓虛聽聞此噩耗,心理徹底崩潰了,在心靈復仇慾望的噬咬下,決心實施他的復仇計劃,仇恨的種子發芽了,驅使賓虛向精神層面的死亡邁出了第一步。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戰車競技劇照(2016)

在激烈的戰車比賽中,賓虛後來居上,米撒拉違背比賽規則,用裝在輪轂上的鋒刃絞殺競爭對手的戰車,在試圖摧毀賓虛的戰車時,咎由自取造成自己的失敗,賓虛最終獲得了比賽的勝利,米撒拉嚴重受傷。

在死亡之前,米撒拉告訴了賓虛他的母親和妹妹沒有死,只是在麻風病山谷,生不如死,這給賓虛又一次沉重的打擊。

在麻風病山谷,近在咫尺,賓虛沒有勇氣面對朝思暮想的母親和妹妹,躲在巨石後面掩面而泣。

在山上,四面八方來的人向山頂圍攏,向耶穌身邊聚集,圍住耶穌,席地而坐,聽耶穌講教義,賓虛並沒有聽從巴爾塞薩爾的勸導,也不相信巴爾塞薩爾找到的人是上帝的兒子,拒絕了他一起聽講教義的邀請。

賓虛獨自哀嘆在沙漠上喝了陌生人的水:“如果不喝將之注入沙漠,我也許能做得更好。我現在還是渴。”賓虛堅持用死亡找羅馬人清算,轉身離開,離耶穌越來越遠,仇恨滿懷,賓虛開始慢慢滑向了精神的墮落。

心碎,哭泣,無助,雖然是羅馬新公民,賓虛知道他變成了悲劇的一部分。他變得自憐,被仇恨消磨,厭惡整個世界,他想用仇恨洗滌這一切,將前路變成血色大地。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納贊寧·波妮阿蒂飾演艾斯特(2016)

對於賓虛的一意孤行,艾斯特用“死亡催生死亡”的錦言勸解賓虛,希望他回頭不再仇恨。

當賓虛絕決不聽勸阻,一心走向毀滅之路時,艾斯特說:“我愛的是賓虛。他變成了什麼了?你完全就像你要去摧毀的人一樣啊,以惡報惡。仇恨正把你變為石頭,好像你已經變成了米撒拉。”

賓虛痛恨羅馬帝國統治給自己和家庭帶來的悲劇,拒絕了遺產和羅馬公民身份,和艾斯特前往麻風病山谷,重新見到了患重病的母親和妹妹。

妹妹的病情危重,賓虛決定帶領她們去見耶穌,結果目睹的卻是耶穌受難的情景。

在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天空狂風暴雨突至,雨過天晴後,母親和妹妹的麻風病神奇的痊癒了。賓虛聲稱:“我感到他的聲音把劍從我的手中拿走了”。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 查爾頓·海斯頓划槳奴劇照(1959)

親眼看到耶穌受難,看到耶穌的勇氣戰勝了巨大的身體摧殘,賓虛開始下決心活下去,這時,他的劍(仇恨)被拿走了,賓虛在精神層面獲得了重生,他已經不再糾結於仇恨,這是大愛力量作用的結果。

賓虛為母親和妹妹能健康活下來慶祝,這象徵著他精神的重生。

最終,賓虛重申了他肉體和精神的價值,他的生命和思想終於和他愛的人艾斯特在一起了。

但賓虛在精神層面,死去過,墮落過,最後因為耶穌的感召,得以救贖,獲得了新生。

結論

耶穌的受難,對應著影片中他的誕生,是一次生死的對立,但從更大層面上看,他用自己的死,拯救了以麻風病患者為代表的苦難的民眾群體,這是更具價值和更有意義的救世所帶來的生。

對於賓虛的死,可以理解是精神層面的生與死,是靈魂的一次昇華,但回到更小的層面看,他的生,也對應著仇敵米撒拉的死。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的二元對立的核心理論抓住了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即在矛盾中發展,這也是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推動劇情內在規律性的東西。

雖然對《賓虛》以生與死的二元對立進行了分析,但二元對立是無處不在的,常見的二元對立還有愛與恨,友情與背叛,壓迫與反抗,禁錮與自由,善良與醜惡,殖民與解放等,這些都是蘊含在各種故事當中常用的二元對立主題。

掌握了結構主義文學批評敘事結構二元對立理論,作為剖析文本的一種簡易工具,對理解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的內涵,對提升作品的鑑賞能力,都有極大的裨益。

"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前言

史詩流派電影的主人公,抑或歷史真實存在,抑或是虛構的人物,往往具有神話、傳奇色彩,通常被設定在一定歷史時期重大事件背景之下,史詩電影塑造的這些英雄人物幾乎全部為男性,在女性獲得更多平等權利的今天也鮮有例外,這也是史詩電影未來挖掘的一個可能方向。

史詩電影故事情節錯綜複雜,跌宕起伏,主人公需要克服並戰勝各種困難和磨難,最終完成肩負的使命,贏得對邪惡勢力的最終勝利。

歷史史詩是史詩電影流派的一個重要分支,影片故事有重大歷史事件烘托劇情,與動作片流派相比較,史詩電影的場景更加宏偉壯麗,反映歷史場景的服裝道具通常比設定在現代場景的動作片製作成本更高,且極盡鋪張和奢華,極力接近歷史原貌,以營造逼真的藝術效果。

史詩影片經常在故事發生地進行實地拍攝,以便更真實地展現出故事場景獨特的人文特點和地理面貌。

故事情景配樂多以交響樂為主,大氣磅礴,具有攝人心魄的震撼力。

賓虛的故事被數次搬上屏幕,最為知名的是1959年版本,影片獲得奧斯卡11項大獎,一直保持著獲獎數量的影史最高記錄,最近一次改編是2016年版本,劇本均改編自廖·華萊士的小說《賓虛:耶穌的故事》(1880)。

簡要劇情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傑克·休斯頓飾演的賓虛(2016)

以電影《賓虛》(1959)為例,主人公賓虛是猶太王子和富賈,在羅馬帝國統治下,因拒絕背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被好友米撒拉陷害,被定罪成為奴隸。

作為划槳奴,在一場海戰中,賓虛救下羅馬執政官,不但成為了一名戰車賽冠軍,變身羅馬公民,還被執政官認為義子,繼承了大筆財產。

因此在為奴四年後,賓虛得以重回故土,完成復仇誓言,並重獲愛情和親情,與同樣飽受苦難的母親和妹妹團聚。

故事發生的時間跨度是從耶穌誕生到受難。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 託比·凱貝爾飾演的米撒拉(2016)

影片在羅馬等地實地拍攝,場面宏大,戰車賽在羅馬馬克西姆斯競技場拍攝,成為了電影史永恆的經典片段。

影片由威廉姆·惠勒擔任導演,演員陣容龐大,包括查爾頓·海斯頓,史蒂芬·博伊德, 傑克·霍金, 哈雅·哈拉里特,休·格里菲斯等。

影片投入史無前例的1500萬美元,並搭建了當時最大的場景,僱傭300名製作人員和藝術家提供服裝道具,群眾演員1萬人,駱駝200頭,馬2500匹。

影片由米克羅斯·羅茲薩作曲的配樂,是史上錄製的最好的交響樂,實際上,其音樂表達的雄壯的熱情、鬥爭和救贖的主題自成管絃樂作品。

《賓虛》是一部純正的歷史性史詩影片。

理解難度的問題

故事將主人公賓虛同時置於歷史背景(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的猶太民族)和聖經故事(耶穌的誕生到受難)的雙重背景下,如果說作者用長達550頁的小說來敘述如此複雜的故事尚且遊刃有餘的話,即便電影《賓虛》長達3個半小時,忠實原作並呈現故事全貌的難度還是很大的。

劇本捨棄了大量的關於耶穌的故事的描寫,只留小部分篇幅,重點講述賓虛與米撒拉的恩怨情仇。雖然此舉實屬出於無奈,但小說原有的整體性難以呈現在電影中,耶穌的幾次出現略顯突兀和牽強,難以流暢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主線當中,加之導演對耶穌的敬畏,僅存的幾個耶穌的片段抑或是遠景,抑或是背影,沒有正面清晰的耶穌的鏡頭畫面,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影片理解的難度,特別是對於沒有基督教聖經故事知識儲備的觀眾來講,或者是無宗教信仰的觀眾,疑惑自然會更多一些,理解的難度也更大一些。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原理

文學敘事和電影敘事在事件、情節、人物和場景方面具有一致性,只是文學敘事是通過文字語言,而電影是通過鏡頭語言進行敘事。電影《賓虛》是小說改編而成,用只重視文本結構而非語言的結構主義批評理論對該片進行分析和解讀,也許是比較合適的一個選擇。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就是運用結構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對文學作品的內在秩序和結構模式進行研究的批評方法。其中,結構主義的敘述學文學批評理論方法主要從文學作品的敘述角度入手,從大量的作品當中找出敘述的一般性規律,再用歸納出來的結構體系對故事的敘述模式進行分析和解讀。

結構主義敘述學理論家並不關注一個文學作品的好與壞,而是通過發現統治敘事方式的基本的結構單位或功能,探索人類生活經歷或意識結構的根源。

在文學批評過程中,讀者(觀眾)可以用已有的敘事公式審視所有的文學作品(電影),反過來,就單個文學作品來講,讀者可以檢驗其是否和如何符合一定的敘事公式,從而幫助讀者(觀眾)對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解讀。

結構理論敘事學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列維-斯特勞斯,茨維坦·託多洛夫,熱拉爾·熱奈特和立陶宛的格雷瑪斯。

法國結構主義文學批評思潮的主要創始人列維-斯特勞斯主張,所有的神話都充滿二元對立的關係,他斷言,神話結構是由相應並互相對立的神話素構成的,無論神話怎樣衍變、發展,這種內在結構不變。這種二元對立的模式不僅存在於神話結構中,也存在於各類敘事作品中。

立陶宛語言學家格雷瑪斯認為二元對立基本結構塑造了人類語言和經歷,也塑造了人類講述經歷的敘述方式。通過對法國作家喬治·貝爾納諾斯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格雷瑪斯認為其作品所有的衝突可以無一例外地歸結為最基本的象徵性衝突——生與死。

加拿大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家諾思洛普·弗萊根據故事人物的能力和對環境(自然、社會)的影響力,將故事人物和故事流派分為五種:神(神話)、英雄(傳奇故事)、領導者(史詩和悲劇)、普通人(喜劇和現實劇)、反派人物(諷刺劇)五類。

應用結構主義文學批評原理,借用弗萊的分類模式,根據電影《賓虛》的故事人物能力和對環境的影響,對《賓虛》中的神,即耶穌,和英雄或領導者,即賓虛,用“生與死”二元對立關係以及其矛盾衝突點,對影片的“生與死”的主題進行敘事結構的解讀。

神(耶穌)的生與死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羅德里格·桑託羅飾演的耶穌(2016)

影片開始即向觀眾展示了公元元年耶穌誕生在小鎮伯利恆的情景: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猶太木匠約瑟夫帶著坐在馬背上的妻子瑪利亞,在接受羅馬士兵的盤查後,進入小鎮伯利恆。

當晚,一顆耀眼的星星從夜空緩緩飄來,到達伯利恆後懸停在空中,一縷光柱照向地面的牛棚,見此情景,驚奇的人們圍攏在牛棚周圍,隨著一陣陣啼哭,引來東方的三個占星術士前來頂禮膜拜,瑪利亞抱著耶穌端坐在牛棚裡,受盡苦難的人們臉上泛起幸福和象徵希望的紅光,羊兒咩咩叫,小牛犢四處歡快地奔跑,伴隨著激昂、莊嚴、神聖的樂曲,耶穌誕生了。

與耶穌誕生的祥和氣氛形成強烈的反差,影片結尾部分,死亡的氣氛籠罩在耶路撒冷,耶穌的後背滿是條條被鞭撻的血跡,羅馬的猶太總督彼拉多判耶穌釘死於十字架之酷刑。

耶穌揹負著沉重的厚木十字架,在士兵的押解下,踉蹌地行走在耶路撒冷的大街小巷,前往各各他受刑。在圍觀的人群之中,賓虛認出了耶穌就是在沙漠中給他水喝,救了他的命的人,並賦予他活下去的勇氣(彼時賓虛被米撒拉陷害成為奴隸)。

在耶穌跌倒在地,人群一片哀嘆、哭喊之時,賓虛沖破驚恐的人群,勇敢地給耶穌送去一瓢水,可剛剛要沾脣邊,水瓢就被羅馬士兵踢灑在地。

在山坡上,隨著擊打釘子發出的令人撕心裂肺的咚咚聲,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然後十字架被士兵立起來示眾。(同時被展示的還有2名小偷)。

電影中耶穌的誕生與被釘死在十字架,體現了結構主義主張的故事敘事內在結構的二元對立理論。生與死,是自然現象,即便是神,也要經受死亡的苦難,甚至超出人死亡所要承受的苦難。

釘十字架是羅馬帝國處死奴隸和凶惡罪犯的處決方式,也是人類歷史上一種最殘酷的行刑手段。受刑時罪犯雙臂展開,雙腳重疊,用三根鐵釘將罪犯釘在十字架上,並將十字架底部置於提前挖好的坑中,罪犯身體內的血和水流盡後,筋骨爆裂而死。

上帝將其愛子托胎在木匠約瑟夫之妻瑪利亞的身上,讓其變為人類,宣講基督教教義,來拯救人類,即便是死亡,也在所不惜。

影片通過表現耶穌的生與死,神亦難免,揭示生與死是世間萬物永恆不變的規律這一道理。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羅德里格·桑託羅飾演耶穌(2016)

影片中,耶穌的父親約瑟夫(名義上)在做木匠活計,鄰居來查看他的桌子是否已經做好,看到耶穌不在家,就問約瑟夫道:“我的桌子還沒做好啊,你兒子呢?”

約瑟夫答:“他在山中行走呢。”

鄰居說道:“嗯,他忽略了工作啊,約瑟夫。”

約瑟夫答:“不是的。有一次,我看到他忘記了工作,就找到他詢問,他對我說:‘我一定要做父親的事業’。”

鄰居頗為不解,再問:“那麼他為什麼不在這幹活呢?”

約瑟夫答:“他在幹活。”

鄰居如醉雲裡霧裡。鏡頭一轉,耶穌背向觀眾,在山上行走著。

簡單明瞭的對話,交代了耶穌降生在人間的使命——拯救人類,而並非是木匠活這種小事。

在耶穌受難,揹負十字架前往各各他的路上,賓虛的媽媽嘆道:“他這麼痛苦,表情如此平和!”

在觀看耶穌被釘在十字架豎立在山頂上受難的時候,賓虛碰到一直在尋找耶穌,來自亞歷山大的巴爾塞薩爾。

賓虛:“巴爾塞薩爾,這裡就是你沿著指引來的地方嗎?他給過我水和活下去的一顆心。善有善報,可他做了什麼,才落得如此地步呢?”

巴爾塞薩爾:“他把我們的罪,帶到他自己的身上,這樣的結局,是我在牛棚第一次見到他時,他說過的。為了這個事業,他才來到世間。”

賓虛:“為了死亡嗎?”

巴爾塞薩爾:“這才是開始。”

耶穌拯救人類的事業,從其受難,才剛剛開始。

暴風雨突然來臨,耶穌的血滴入水坑,珍貴的血液覆蓋了鄉野大地。血和水交融在一起,被淨化的雨水落在得了麻風病賓虛的媽媽和妹妹身上。

耶穌死了,他們的麻風病神奇般地痊癒了,整個世界被淨化、洗滌乾淨了。耶穌是為愛世上所有的人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流乾每一滴血的他,盪滌了世間一切的不義,一切的罪。

耶穌的生與死,也是高度統一的。

生為愛,死也為愛,耶穌不但用生,也用死來完成他愛的使命——拯救世界。

領導者(賓虛)的生與死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艾斯特與賓虛劇照(1959)

賓虛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完成了對惡人米撒拉的復仇,找回了從前的一切,在肉體層面上,他並沒有死,他也沒有象耶穌一樣的生。賓虛的生與死,是在精神層面上體現的。

賓虛擺脫了奴隸的身份,回到耶路撒冷的家,從前富麗堂皇的庭院和樓舍破敗不堪,落葉遍地,淒涼無比。雖然從前愛著賓虛的僕人女兒艾斯特尚未婚嫁,但賓虛一心想找到母親和妹妹,壓制了自己對艾斯特的情感,毅然決然地去找米撒拉復仇。

賓虛的母親和妹妹並沒有被米撒拉殺害,但四年一直被關在監牢中。賓虛見到仇人米撒拉,要求他釋放母親和妹妹。

米撒拉為了避免賓虛復仇,命令將這對母女釋放,然而多年的牢獄使她們患上了麻風病,為了讓賓虛永遠記得她們從前的模樣,她們成功說服了艾斯特,告訴賓虛她們已經死去。

賓虛聽聞此噩耗,心理徹底崩潰了,在心靈復仇慾望的噬咬下,決心實施他的復仇計劃,仇恨的種子發芽了,驅使賓虛向精神層面的死亡邁出了第一步。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戰車競技劇照(2016)

在激烈的戰車比賽中,賓虛後來居上,米撒拉違背比賽規則,用裝在輪轂上的鋒刃絞殺競爭對手的戰車,在試圖摧毀賓虛的戰車時,咎由自取造成自己的失敗,賓虛最終獲得了比賽的勝利,米撒拉嚴重受傷。

在死亡之前,米撒拉告訴了賓虛他的母親和妹妹沒有死,只是在麻風病山谷,生不如死,這給賓虛又一次沉重的打擊。

在麻風病山谷,近在咫尺,賓虛沒有勇氣面對朝思暮想的母親和妹妹,躲在巨石後面掩面而泣。

在山上,四面八方來的人向山頂圍攏,向耶穌身邊聚集,圍住耶穌,席地而坐,聽耶穌講教義,賓虛並沒有聽從巴爾塞薩爾的勸導,也不相信巴爾塞薩爾找到的人是上帝的兒子,拒絕了他一起聽講教義的邀請。

賓虛獨自哀嘆在沙漠上喝了陌生人的水:“如果不喝將之注入沙漠,我也許能做得更好。我現在還是渴。”賓虛堅持用死亡找羅馬人清算,轉身離開,離耶穌越來越遠,仇恨滿懷,賓虛開始慢慢滑向了精神的墮落。

心碎,哭泣,無助,雖然是羅馬新公民,賓虛知道他變成了悲劇的一部分。他變得自憐,被仇恨消磨,厭惡整個世界,他想用仇恨洗滌這一切,將前路變成血色大地。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納贊寧·波妮阿蒂飾演艾斯特(2016)

對於賓虛的一意孤行,艾斯特用“死亡催生死亡”的錦言勸解賓虛,希望他回頭不再仇恨。

當賓虛絕決不聽勸阻,一心走向毀滅之路時,艾斯特說:“我愛的是賓虛。他變成了什麼了?你完全就像你要去摧毀的人一樣啊,以惡報惡。仇恨正把你變為石頭,好像你已經變成了米撒拉。”

賓虛痛恨羅馬帝國統治給自己和家庭帶來的悲劇,拒絕了遺產和羅馬公民身份,和艾斯特前往麻風病山谷,重新見到了患重病的母親和妹妹。

妹妹的病情危重,賓虛決定帶領她們去見耶穌,結果目睹的卻是耶穌受難的情景。

在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天空狂風暴雨突至,雨過天晴後,母親和妹妹的麻風病神奇的痊癒了。賓虛聲稱:“我感到他的聲音把劍從我的手中拿走了”。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 查爾頓·海斯頓划槳奴劇照(1959)

親眼看到耶穌受難,看到耶穌的勇氣戰勝了巨大的身體摧殘,賓虛開始下決心活下去,這時,他的劍(仇恨)被拿走了,賓虛在精神層面獲得了重生,他已經不再糾結於仇恨,這是大愛力量作用的結果。

賓虛為母親和妹妹能健康活下來慶祝,這象徵著他精神的重生。

最終,賓虛重申了他肉體和精神的價值,他的生命和思想終於和他愛的人艾斯特在一起了。

但賓虛在精神層面,死去過,墮落過,最後因為耶穌的感召,得以救贖,獲得了新生。

結論

耶穌的受難,對應著影片中他的誕生,是一次生死的對立,但從更大層面上看,他用自己的死,拯救了以麻風病患者為代表的苦難的民眾群體,這是更具價值和更有意義的救世所帶來的生。

對於賓虛的死,可以理解是精神層面的生與死,是靈魂的一次昇華,但回到更小的層面看,他的生,也對應著仇敵米撒拉的死。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理論的二元對立的核心理論抓住了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即在矛盾中發展,這也是文學作品或影視作品推動劇情內在規律性的東西。

雖然對《賓虛》以生與死的二元對立進行了分析,但二元對立是無處不在的,常見的二元對立還有愛與恨,友情與背叛,壓迫與反抗,禁錮與自由,善良與醜惡,殖民與解放等,這些都是蘊含在各種故事當中常用的二元對立主題。

掌握了結構主義文學批評敘事結構二元對立理論,作為剖析文本的一種簡易工具,對理解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的內涵,對提升作品的鑑賞能力,都有極大的裨益。

結構主義批評視角下的電影史詩《賓虛》的主題解讀

➶《賓虛》劇照(1959)

——————————

⛳ 美國電影評論 出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