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證券——瑞特股份半年報點評:業績符合預期,機艙自動化系統貢獻較多增量

十三五 驅逐艦 武器 海軍 金融界 金融界 2017-08-30

投資建議:公司發佈2017年半年報,實現營收2.35億元,同比增長29.7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828.99萬元,同比增長20.13%,基本每股收益為0.58元。瑞特股份是軍民用船舶配電系統和船舶機艙自動化系統的重要供應商,未來將受益於我國的海軍裝備放量,我們預計17-19年EPS為1.40元、1.86元及2.22元,對應當前股價PE為35X、26X和22X,首次覆蓋,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業績符合預期,機艙自動化系統貢獻較多增量:公司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35億元(+29.7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828.99萬元(+20.13%),扣非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725.86萬元(+18.84%),EPS為0.58元,業績符合預期。其中,船舶配電系統實現營收1.14億元,同比增長11.05%,而船舶機艙自動化系統實現營收1.19億元,同比大增53.99%,毛利率則小幅下滑。公司此前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未來三年(2017-2019)營收能夠實現15-20%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我們預計未來三年公司營收增速有望接近20%。

船舶電氣設備與機艙自動化龍頭,十三五期間民用船舶配套市場空間廣闊:船舶電氣設備以及機艙自動化價值總計約佔單船價值量的11%左右,在軍船中價值量佔比或更高。其中,船舶電氣設備主要包括船舶電站、船舶電力網和電氣負載等三個部分,機艙自動化系統則是由機艙動力系統和輔助系統自動控制、監測、報警等組成的監控系統。民用市場方面,船舶配套領域的競爭對手包括施耐德、西門子、ABB等國外知名企業,以及賽爾尼柯等國內優質企業。我國目前的國產設備裝船率較低,截至十二五末,國產船舶電氣系統裝船率僅為30%,國內品牌的民用市場容量約為72.53億元,船舶自動化系統的裝船率僅為10%,國內品牌的民用市場容量約為42.31億元。2016年,工信部發布《船舶配套產業能力提升行動計劃(2016~2020年)》,鼓勵企業提升船用設備配套能力和水平,提升我國本土化船用設備裝船率。到2020年,散貨船、油船、集裝箱船三大主流船型本土化船用設備平均裝船率達到80%以上,高技術船舶本土化船用設備平均裝船率達到60%以上,船用設備關鍵零部件本土配套率達到80%。由於船舶配套產業的轉移對於造船產業具有一定滯後性,中國目前船舶配套的市場份額遠不及中國造船完工量的市場份額,我們判斷,十三五期間,船舶配套行業裝船率將有較大幅度增長,公司所在細分市場的市場容量增速也有望超過15%。

軍船重點配套廠商,將受益於海軍裝備放量:公司軍品收入佔比或超70%,軍用領域公司的競爭對手包括溫州博弘電器、錦州北方航海儀器以及浙江永宏電器等企業。基於我國目前面臨的安全威脅,以及軍事實力短板與軍費投入的重點支持,我國的海軍核心設備(包括航母、新型驅逐艦、新型護衛艦、先進潛水艇等)將獲得高速增長。此前有報道稱,052D型驅逐艦將追加建造若干艘,最終數量或超20艘,我們認為公司未來將充分受益於海軍裝備放量以及大艦下水,公司未來軍品方面的銷售收入增長率仍將維持高位。

募投項目逐步達產,公司業績彈性較大:公司通過IPO向社會募集3.05億元,主要用於船用電器設備擴產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其他營運資金項目,項目建成後,公司將新增1400臺套船舶配電設備以及360臺套船舶自動化設備的生產能力。項目達產後每年實現淨利潤約為4955萬元。公司半年報中披露,船用電氣設備擴產項目工程截至報告期末投資進度為73.95%,我們認為項目達產後公司業績彈性將顯著提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