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長髮》,真知堂為你解讀那些隱藏在古文中的商代祕史

濬哲維商,長髮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

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

率履不越,遂視既發。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帝命不違,至於湯齊。湯降不遲,聖敬日躋。

昭假遲遲,上帝是祗,帝命式於九圍。

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何天之休。

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敷政優優,百祿是遒。

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厖。何天之龍,敷奏其勇。

不震不動,不戁不竦,百祿是總。

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

苞有三櫱,莫遂莫達。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

昔在中葉,有震且業。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詩經 長髮》

《詩經 長髮》,真知堂為你解讀那些隱藏在古文中的商代祕史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詩經》《商頌》一共有五首,從古至今前賢先哲讀來都不通。據說這《詩經》本是上古時代朝野之歌,後來春秋時期孔子刪詩書,定禮儀,把各國的詩歌彙總採納了305篇,統稱詩三百。再後來詩就成了經典,號稱《詩經》。

《商頌》據說是商人祭祀祖先的頌歌。前三篇《那》、《烈祖》、《玄鳥》可能是商代的作品,而後兩篇《長髮》《殷武》則是宋襄公之後的宋國作品。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宋國第二十任國君,在位時間公元前650年至前637年。也就是說《長髮》和《殷武》是春秋時期的宋國祭祀先祖商王之歌。

周武王滅商後,最開始把商紂王之子武庚封於原來的商都之地,並且安排了自己的三個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武庚邊上建立了三個國家,號稱三監。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沒幾年就死了,而在武王死後,他的三個弟弟竟然聯合武庚叛亂,後來被周公旦掃平叛亂。

《詩經 長髮》,真知堂為你解讀那些隱藏在古文中的商代祕史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周公旦平定三監之亂後,重新分封了商紂王之兄微子啟於商丘之地,號稱宋國,周王以賓客視之,尊為公爵。同時為公爵的,還有周公,太公,唐公,虞公,尹公,夏公。

《逸周書 王會解》就記錄了周初這幾位最高爵位的封君:“天子南面立。。。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尹公、夏公立焉。”

周公就是周公旦,太公望就是姜太公姜尚,都是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大功臣。唐公是帝堯陶唐氏後人,封國不詳,虞公是帝舜有虞氏後人,封國陳。尹公可能是伊尹的後人,或者就是微子啟,而夏公則是夏禹的後人,封國杞。

《詩經 長髮》,真知堂為你解讀那些隱藏在古文中的商代祕史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逸周書》據說是孔子刪書後剩下的部分周書,以前有人以為這些書可能是偽造的,但今天發掘出土了不少春秋戰國時期的竹簡木牘,特別是清華大學那批戰國清華簡,釋讀之後,發現其行文語氣,用詞規範都和《逸周書》非常相似。由此可見,《逸周書》應該就是春秋戰國時代流行的古籍,並非偽造,屬於周代文獻,其學術研究價值極高。

說遠了,還是說《詩經 商頌》吧。這首《長髮》因首句“濬哲維商,長髮其祥”而得名,在《商頌》中非常重要,因為它基本上原原本本的解說了商代起源和先祖的功績,在夏商史上非常重要。我為大家解讀一下:

《詩經 長髮》,真知堂為你解讀那些隱藏在古文中的商代祕史

濬哲維商,長髮其祥。意思是偉大的商啊,你源遠流長。

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意思是上古時代洪水滔天,大禹治水在四方。

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意思是我商先祖的母親有娀氏生下了帝嚳的兒子契,被賜姓子姓。

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 意思是我們的先祖商契,美名在大小國家之中傳揚,被稱為玄王(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詩經 長髮》,真知堂為你解讀那些隱藏在古文中的商代祕史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意思是先祖相土聲名赫赫,開疆闢土到了四海之外。

帝命不違,至於湯齊。湯降不遲,聖敬日躋。 意思是我們的先祖不違背夏帝的命令,一直到了商湯時代。商湯時代我們商的名聲地位與日俱升。

率履不越,遂視既發。昭假遲遲,上帝是祗。 意思是商湯(履)做事不妄為,巡視民情處置得力。商湯虔誠的向上天禱告,尊敬上帝不怠慢。

《詩經 長髮》,真知堂為你解讀那些隱藏在古文中的商代祕史

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 意思是商湯王車上旌旗招展,有虔氏手持大斧護衛,紅旗如火一般猛烈,戰車到處無人敢擋。

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帝命式於九圍。 意思是四方諸國都服從商湯王,討伐完韋國顧國,接著討伐昆吾和夏桀。天帝命商湯王在九圍接受諸侯朝賀。

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何天之休。 意思是商湯王接受了上帝大小球的賜命,堪稱下國表率,這是老天給予的賜命。

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厖。何天之龍。 意思是商湯王接受了上帝大小玉器的賜命,為下國之依靠,這是老天給予的恩寵。

《詩經 長髮》,真知堂為你解讀那些隱藏在古文中的商代祕史

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敷政優優,百祿是遒。

不震不動,不戁不竦,敷奏其勇,百祿是總。意思是商湯王不爭不求,不剛也不太柔。施政溫和寬厚。遇事不震恐也不動搖,不懼怯也不驚擾,勇猛剛強,千百福祿都屬於商王。

昔在中葉,有震且業。苞有三櫱,莫遂莫達。 意思是往昔中葉的時候,商王名聲赫赫又有家業,就好像一枝花上有三朵花苞,開得芬芳而鮮豔。

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意思是商湯真的是天之驕子,上天還降了一位卿士輔佐他,這位卿士就是阿衡(伊尹),他是商王的左膀右臂。

《詩經 長髮》,真知堂為你解讀那些隱藏在古文中的商代祕史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讀到這裡,這篇《商頌 長髮》就解讀完了,是不是非常流暢,也沒有不可解讀之處呢?

從商人先祖契之父為帝,母為有娀氏開始說起,契為玄王,姓子封商,所以是商人之祖。然後相土開疆闢土,直到商湯時代,威名遠揚。最後商湯王在阿衡的輔佐下,滅了韋國,顧國,又滅了昆吾和夏桀,商湯的戰車旌旗招展,火紅奪目,在諸侯大會上接受上天的賜命成為了諸小國的榜樣和依靠,建立大邑商!這就是商的歷史。

那為什麼歷代先賢大哲都說《商頌》不好解讀呢?請大家回到本文開始認真讀一下那篇《長髮》,再來讀一下下面這篇《長髮》,其實不是同一個版本:

《詩經 長髮》,真知堂為你解讀那些隱藏在古文中的商代祕史

真知堂曰:

濬哲維商,長髮其祥。

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

帝命不違,至於湯齊。湯降不遲,聖敬日躋。

率履不越,遂視既發。昭假遲遲,上帝是祗。

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

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帝命式於九圍。

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何天之休。

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厖。何天之龍。

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敷政優優,百祿是遒。

不震不動,不戁不竦,敷奏其勇,百祿是總。

昔在中葉,有震且業。苞有三櫱,莫遂莫達。

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

《詩經 長髮》,真知堂為你解讀那些隱藏在古文中的商代祕史

看明白了嗎?真知堂解讀的是真知堂版本的《長髮》,在原文沒有改變一個字的前提下,重新調整了很多句子的次序。這樣讀來,朗朗上口,而且文意連貫。

這是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解讀的第二篇《商頌》,和《商頌 玄鳥》一樣,真知堂認為《長髮》也存在著由於竹簡錯亂或者傳抄失誤而文辭失誤的可能性。

對於有一定文言文功底和古詩功底的讀者,應當可以看出真知堂版本的《長髮》相比原版,更有可能是真正的原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比兩個版本,多讀幾次,歡迎留言探討交流。

《詩經 長髮》,真知堂為你解讀那些隱藏在古文中的商代祕史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和中國歷史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歷史文化和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