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英格蘭雖敗猶榮,女足觀賞性迎里程碑

新華社法國里昂7月2日電 題:英格蘭雖敗猶榮 女足觀賞性迎里程碑 新華社記者嶽東興 馬邦傑 嶽冉冉 雖然連續第二屆止步世界盃四強,作為歐洲女足集體崛起的代表,英格蘭隊2日晚已經將與美國隊的差距縮小到微乎其微的程度,並將衛冕冠軍一度逼到了不得不以五後衛應對、在邊線護球拖延時間的被動境地;同時,全場兩隊大開大合的對攻、懷特和摩根的“金靴之爭”、不遜於男足大賽的53512名觀眾的上座率,更是讓“法蘭西之夏”迎來了“準決賽”級別的高潮。 此前,如果說八強戰的東道主法國隊已經讓美國隊感受到歐洲足壇強力挑戰的壓力,那麼英格蘭隊在半決賽是以一種錯失點球的殘酷方式,與淘汰美國隊以及衝擊世界盃“新王”的可能性,擦肩而過。 就連打入制勝球的美國隊隊長摩根賽後也表示,她們的門將內赫爾才應該被評為最佳,而不是自己,因為後者撲出點球堪稱“拯救了球隊”,沒有讓一度攻勢如潮的英格蘭隊將比分扳平乃至上演可能的逆轉,這樣的激烈程度也讓兩隊貢獻了一場攻防轉換速度極快、射門比為7:10的激烈對攻戰。 回顧比賽看,雙方主教練的戰術“鬥法”耐人尋味。也許是忌憚美國隊左邊鋒拉皮諾的火熱狀態,英格蘭主帥內維爾將首發從此前主打的4231改為442,戰術意圖明顯,為的是在中場右路增加一人協防,讓攻守平衡的達利打右前衛,以保護身後的右後衛布龍澤,希望雙重封堵美國隊一向犀利的433體系中的“左路通道”。 不過,意想不到的是,拉皮諾在賽後被證實是因傷沒有首發,主帥埃利斯在左路換上了靈巧輕快的邊鋒普雷斯,而後者也用首開記錄的頭球破門,延續了美國隊“閃電戰”的傳統——她們在本屆盃賽每場比賽的前12分鐘裡都能率先打破僵局,也因此場場都是“順風球”的開局。 反觀英格蘭隊,也因為戰術調整做出一定犧牲。此前流暢的布龍澤和帕麗絲的“右路走廊”基本處於守勢,而一直主打右前衛的帕麗斯在被推到居中的鋒線位置後,沒能展現擅長邊路突破的特點。主帥內維爾在下半時讓達利回到左前衛、讓帕麗斯繼續與布龍澤搭檔右路,體現了這樣的戰術調整,但在錯失點球、以及被罰下一人後,體能下降的英格蘭隊面對大賽經驗更豐富的美國隊已無力迴天。 總體看,如拉皮諾賽後所說,“我們今天展現了板凳的厚度和實力”,這也在比賽中得到體現——美國隊的整體實力、三屆盃賽冠軍的心理優勢,依然領先於從未進過決賽的英格蘭隊,這幫助她們創紀錄成為第一支連續三屆世界盃都闖進決賽的球隊。 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中場休息時,全場數萬名觀眾打開手機燈光,令夜幕下的里昂球場內閃耀出震撼的“星海”。這一幕連同全場山呼海嘯般的吶喊,已創造出堪比男足世界盃的氛圍,這反映出球迷們對比賽觀賞性的認可,也是對女足姑娘們“勇敢閃耀”(本屆盃賽口號)的鼓勵。(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