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之最|貴州“詩詞之鄉”——六龍

詩歌 三農 經濟 書法 畢節發佈 畢節發佈 2017-10-09
畢節之最|貴州“詩詞之鄉”——六龍畢節之最|貴州“詩詞之鄉”——六龍

2012年3月,大方縣六龍鎮被省文明辦、省文聯、省詩詞楹聯學會聯合命名為“詩詞之鄉”,這是到目前為止畢節全市範圍內唯一獲此項殊榮的鄉鎮(辦事處)。

六龍鎮鎮政府駐地位於大方城東12公里處,明清以來至解放初期,曾經是貴州的一個歷史文化重鎮。

畢節之最|貴州“詩詞之鄉”——六龍

荊州,乃華夏九州之一,是華中大地上的經濟文化重地;而地處邊陲的六龍有“小荊州”之稱。清朝中期,六龍在經濟文化上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據記載,清嘉慶年間,貴陽府例行鄉試,六龍學子赴築應考。榜示一出,六龍籍人士入圍者眾多,甚至超過大定(今大方)城。可見,六龍是一個富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藏龍臥虎之地,因此,人們就把它讚譽為“小荊州”。

事實果真如此。翻開六龍的歷史,人們不難發現,明清以來,六龍人才輩出,墨客騷人燦若群星。這裡不僅有福建政和知縣譚文昭,進士徐禮和、陳文,詩聯書法家宋蛟,還有參加過辛亥革命的同盟會會員陳百朋,更有大名鼎鼎的水西慕魁總理陳恩,他們都分別留下了不少詩詞歌賦。為了把先賢們的詩文傳承下來,本世紀初,六龍文化站負責人陳蔭波,花了數年時間蒐集、整理、搶救,並編輯出版了一部約300首詩詞的詩集——《六龍擷英》,一時轟動畢節詩壇,詩人詞家有感而發,紛紛寫詩慶賀。其中宋紹方先生的一首七律《“六龍擷英”發行感賦》最具代表性:

常愧荊州負盛名,擷英讀罷自豪生。

先賢大塊織雲錦,時俊新腔調玉箏。

國粹弘揚欣有繼,蘭亭雅聚慶長賡。

喜觀桑梓文人萃,律動陽和百鳳鳴。

為了發揚光大六龍優秀的歷史文化特別是傳統詩詞文化,2006年,畢節地區文明委行文決定,將六龍鎮、六龍中學分別列為創建“詩詞之鄉”及“詩詞校園”的試點單位。從此,六龍鎮按照“有詩詞組織、有詩詞報刊、有活動場所、有經費保障、有活動內容、有活動效果”的要求,從機關到學校,從學校到村組,有條不紊地開展詩教創建活動。

畢節之最|貴州“詩詞之鄉”——六龍

2006年9月30日,六龍鎮召開六龍詩社成立大會,並創辦了《六龍詩詞》,聘請詩詞功底深厚的老同志出任主編或名譽主編。《六龍詩詞》一問世,就深受當地幹部和群眾的喜愛。截至2013年,已經出刊12期,共刊發40多萬字的各類詩文作品。為了給不同經歷、不同職業、不同愛好的作者提供發表作品的平臺和機會,他們開闢了“情繫河山”、“詠物寄意”、“緬懷紀念”、“帶刺玫瑰”、“校園詩草”、“故土遺珠”、“新詩之頁”、“學詩札記”、“精英名典”等欄目,以滿足不同層次作者和讀者的需要。

六龍中學文風昌盛,早就榮獲省、市“詩詞校園”稱號。六龍鎮於2012年被評為省級“詩詞之鄉”,六龍中學功不可沒。

六龍中學的詩詞組織為“龍中詩社”,詩刊為《龍中詩刊》。多年以來,學校堅持把詩詞教育列入教學計劃,並給詩社提供辦公場所及活動經費;以班級為單位,在學生中組建詩詞興趣小組,利用每週五下午開展詩教活動,如學習詩詞寫作技巧、興辦詩歌牆報、交流創作心得等,不斷把活動引向深入;精心組織學生參加省、市舉辦的詩詞大賽,並多有作品獲獎或入圍。

這些年來,黨的惠農政策猶如一股和煦東風,勁吹華夏大地。六龍人乘風而上,廣泛開展了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建設,湧現出很多新人新事新風貌。當地廣大詩詞愛好者,以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新人新事新風貌為創作題材,採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以飽滿的熱情,吟唱出一曲曲詩詞曲賦,歌頌黨的惠民政策,歌頌新農村。有的還以詩書畫的形式鐫刻在牆上,把新農村妝點得格外美麗。

畢節之最|貴州“詩詞之鄉”——六龍

六龍鎮是全省100個小城鎮建設試點鄉鎮之一。為了還原歷史文化古鎮的風貌,從2011年起,鎮黨委、政府按照“統一規劃、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的要求,把詩詞文化融入其中,建詩牆,鐫楹聯,掛燈籠,做到詩書畫與古建築的完美結合,讓小鎮古樸典雅,充分展示它應有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如今,當你邁步進入六龍古鎮的時候,那奪人眼球的小青瓦、翹飛簷、龍鱗脊,那極具韻味的鼓形柱基、花格門窗,那富有傳奇色彩的傳說、民謠和令人神往的詩詞楹聯,無不令人目不暇接,駐足觀看,流連忘返。

鳳凰環抱碧潭流,聳翠晴嵐五嶽謳。

蔚起人文追遠古,地靈人傑小荊州。

這是六龍籍文人陳應龍先生撰寫的一首七絕《荊州詠》,請讓筆者將它作為本文的結尾吧!(劉衍奎)

畢節發佈

監 制:張培立

編 審:金明忠

責 編:黎 榮

編 輯:郭力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