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
"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致橡樹》

1979年第4期的《詩刊》雜誌發表了舒婷的詩歌《致橡樹》,使這位年輕的女詩人迅速聲名鵲起,全國矚目。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純的歌曲”,“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藉助這首詩歌,詩人表達了新時期新一代女性的理想愛情觀,它既是深情的愛情宣言,也是女性獨立人格的宣告。40年間,這首當代詩歌中著名的愛情詩,被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傳頌,幾乎成為他們心目中的愛情箴言。

艾青讀完《致橡樹》,將它抄在了本子上

舒婷生於福建漳州龍海市石碼鎮,原名龔佩瑜。20世紀50年代中期,母親帶著她和兄妹三人從漳州來到廈門。舒婷從小隨母親在外祖母家長大,外祖父和外祖母給了她最初的文學啟蒙。

1969年,初中還沒畢業的舒婷下鄉插隊,在知青生活中開始了詩歌創作。不久,她的詩歌就因清麗的風格、敏感的詩思、複雜細緻的情感等鮮明的個人特點在知青中流傳開來。

1972年舒婷返城,在流水線上當工人,但枯燥的工作並沒有湮沒她的詩情,她仍然繼續著詩歌創作。

她的詩最早發表在福州市馬尾區文化站主辦的油印刊物《蘭花圃》上,其後,福建本土的許多刊物都刊登了舒婷的詩歌,如《榕樹》《映山紅》《榕花》等,她的詩歌首先在福建省內迅速傳播開來。

在詩歌的道路上,舒婷得到了詩壇前輩、同是福建人的著名詩人蔡其矯的指引。而《致橡樹》的誕生,也與蔡其矯有關。

"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致橡樹》

1979年第4期的《詩刊》雜誌發表了舒婷的詩歌《致橡樹》,使這位年輕的女詩人迅速聲名鵲起,全國矚目。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純的歌曲”,“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藉助這首詩歌,詩人表達了新時期新一代女性的理想愛情觀,它既是深情的愛情宣言,也是女性獨立人格的宣告。40年間,這首當代詩歌中著名的愛情詩,被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傳頌,幾乎成為他們心目中的愛情箴言。

艾青讀完《致橡樹》,將它抄在了本子上

舒婷生於福建漳州龍海市石碼鎮,原名龔佩瑜。20世紀50年代中期,母親帶著她和兄妹三人從漳州來到廈門。舒婷從小隨母親在外祖母家長大,外祖父和外祖母給了她最初的文學啟蒙。

1969年,初中還沒畢業的舒婷下鄉插隊,在知青生活中開始了詩歌創作。不久,她的詩歌就因清麗的風格、敏感的詩思、複雜細緻的情感等鮮明的個人特點在知青中流傳開來。

1972年舒婷返城,在流水線上當工人,但枯燥的工作並沒有湮沒她的詩情,她仍然繼續著詩歌創作。

她的詩最早發表在福州市馬尾區文化站主辦的油印刊物《蘭花圃》上,其後,福建本土的許多刊物都刊登了舒婷的詩歌,如《榕樹》《映山紅》《榕花》等,她的詩歌首先在福建省內迅速傳播開來。

在詩歌的道路上,舒婷得到了詩壇前輩、同是福建人的著名詩人蔡其矯的指引。而《致橡樹》的誕生,也與蔡其矯有關。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20世紀70年代末,舒婷(右二)與詩友聚會,左一系老詩人蔡其矯

舒婷在其散文《都是木棉惹的禍》中記述了這首名作產生的原委:“1977年3月,我陪蔡其矯先生在鼓浪嶼散步,話題散漫……那天他感嘆著:他邂逅過的美女多數頭腦簡單,而才女往往長得不盡如人意,縱然有那既美麗又聰明的女性,必定是潑辣精明的女強人,望而生畏。年輕的我氣盛,與他爭執不休。天下男人都一樣,要求著女人外貌、智慧和性格的完美,以為自己有取捨受用的權利。其實女人也有自己的選擇標準和更深切的失望。當天夜裡兩點,一口氣寫完《橡樹》,次日送行,將匆就的草稿給了其矯老師。他帶到北京,給艾青看。”

艾青讀了這首詩後很是欣賞。據說艾青從來不抄別人的詩,但他竟把這首詩抄在了本子上。詩的題目也在艾青的建議下由《橡樹》改成了《致橡樹》。

《致橡樹》真正公開發表要等到兩年以後。1979年,當時全國最為權威的詩歌刊物《詩刊》在第4期上將《致橡樹》作為《愛情詩(九首)》之一刊登。

1980年前後,正值當代詩歌的“黃金時代”,人民群眾讀詩、寫詩的熱情迎來前所未有的高潮。作為官方權威詩歌刊物的《詩刊》,高峰時發行量多達54萬冊。

藉助《詩刊》這一水準高、發行廣的平臺,《致橡樹》在刊發後轟動一時,廣為傳頌。


"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致橡樹》

1979年第4期的《詩刊》雜誌發表了舒婷的詩歌《致橡樹》,使這位年輕的女詩人迅速聲名鵲起,全國矚目。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純的歌曲”,“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藉助這首詩歌,詩人表達了新時期新一代女性的理想愛情觀,它既是深情的愛情宣言,也是女性獨立人格的宣告。40年間,這首當代詩歌中著名的愛情詩,被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傳頌,幾乎成為他們心目中的愛情箴言。

艾青讀完《致橡樹》,將它抄在了本子上

舒婷生於福建漳州龍海市石碼鎮,原名龔佩瑜。20世紀50年代中期,母親帶著她和兄妹三人從漳州來到廈門。舒婷從小隨母親在外祖母家長大,外祖父和外祖母給了她最初的文學啟蒙。

1969年,初中還沒畢業的舒婷下鄉插隊,在知青生活中開始了詩歌創作。不久,她的詩歌就因清麗的風格、敏感的詩思、複雜細緻的情感等鮮明的個人特點在知青中流傳開來。

1972年舒婷返城,在流水線上當工人,但枯燥的工作並沒有湮沒她的詩情,她仍然繼續著詩歌創作。

她的詩最早發表在福州市馬尾區文化站主辦的油印刊物《蘭花圃》上,其後,福建本土的許多刊物都刊登了舒婷的詩歌,如《榕樹》《映山紅》《榕花》等,她的詩歌首先在福建省內迅速傳播開來。

在詩歌的道路上,舒婷得到了詩壇前輩、同是福建人的著名詩人蔡其矯的指引。而《致橡樹》的誕生,也與蔡其矯有關。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20世紀70年代末,舒婷(右二)與詩友聚會,左一系老詩人蔡其矯

舒婷在其散文《都是木棉惹的禍》中記述了這首名作產生的原委:“1977年3月,我陪蔡其矯先生在鼓浪嶼散步,話題散漫……那天他感嘆著:他邂逅過的美女多數頭腦簡單,而才女往往長得不盡如人意,縱然有那既美麗又聰明的女性,必定是潑辣精明的女強人,望而生畏。年輕的我氣盛,與他爭執不休。天下男人都一樣,要求著女人外貌、智慧和性格的完美,以為自己有取捨受用的權利。其實女人也有自己的選擇標準和更深切的失望。當天夜裡兩點,一口氣寫完《橡樹》,次日送行,將匆就的草稿給了其矯老師。他帶到北京,給艾青看。”

艾青讀了這首詩後很是欣賞。據說艾青從來不抄別人的詩,但他竟把這首詩抄在了本子上。詩的題目也在艾青的建議下由《橡樹》改成了《致橡樹》。

《致橡樹》真正公開發表要等到兩年以後。1979年,當時全國最為權威的詩歌刊物《詩刊》在第4期上將《致橡樹》作為《愛情詩(九首)》之一刊登。

1980年前後,正值當代詩歌的“黃金時代”,人民群眾讀詩、寫詩的熱情迎來前所未有的高潮。作為官方權威詩歌刊物的《詩刊》,高峰時發行量多達54萬冊。

藉助《詩刊》這一水準高、發行廣的平臺,《致橡樹》在刊發後轟動一時,廣為傳頌。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致橡樹》發表於1979年第4期《詩刊》

“舒婷發現並展示了今天男女之間為共同理想、共同事業志同道合去奮鬥的新型愛情,她賦予‘堅貞’嶄新的意義”


《致橡樹》既是深情的愛情宣言,也是女性獨立人格的宣告。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這個“我”不是攀附的、依靠的,不是中國古代傳統愛情中的“君當如磐石,妾身如蒲草”。

“我”更是反對女性在愛情裡的曲意逢迎和絕對奉獻,“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純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而是提倡愛情中的獨立個性和人格,“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要求以平等的姿態溝通,作為彼此的心靈慰藉和靈魂伴侶,“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因為有著獨立的人格和追求,作為女性的“木棉”和作為男性的“橡樹”生長出各自的精彩,“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那麼,如此獨立的木棉和橡樹,他們之間的愛情依靠什麼來維繫,是否牢固呢?

在全詩的最後,舒婷解答了這個疑惑:“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裡:/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建立在同甘共苦、休慼與共基礎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才是舒婷筆下堅貞不移的理想愛情。


"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致橡樹》

1979年第4期的《詩刊》雜誌發表了舒婷的詩歌《致橡樹》,使這位年輕的女詩人迅速聲名鵲起,全國矚目。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純的歌曲”,“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藉助這首詩歌,詩人表達了新時期新一代女性的理想愛情觀,它既是深情的愛情宣言,也是女性獨立人格的宣告。40年間,這首當代詩歌中著名的愛情詩,被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傳頌,幾乎成為他們心目中的愛情箴言。

艾青讀完《致橡樹》,將它抄在了本子上

舒婷生於福建漳州龍海市石碼鎮,原名龔佩瑜。20世紀50年代中期,母親帶著她和兄妹三人從漳州來到廈門。舒婷從小隨母親在外祖母家長大,外祖父和外祖母給了她最初的文學啟蒙。

1969年,初中還沒畢業的舒婷下鄉插隊,在知青生活中開始了詩歌創作。不久,她的詩歌就因清麗的風格、敏感的詩思、複雜細緻的情感等鮮明的個人特點在知青中流傳開來。

1972年舒婷返城,在流水線上當工人,但枯燥的工作並沒有湮沒她的詩情,她仍然繼續著詩歌創作。

她的詩最早發表在福州市馬尾區文化站主辦的油印刊物《蘭花圃》上,其後,福建本土的許多刊物都刊登了舒婷的詩歌,如《榕樹》《映山紅》《榕花》等,她的詩歌首先在福建省內迅速傳播開來。

在詩歌的道路上,舒婷得到了詩壇前輩、同是福建人的著名詩人蔡其矯的指引。而《致橡樹》的誕生,也與蔡其矯有關。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20世紀70年代末,舒婷(右二)與詩友聚會,左一系老詩人蔡其矯

舒婷在其散文《都是木棉惹的禍》中記述了這首名作產生的原委:“1977年3月,我陪蔡其矯先生在鼓浪嶼散步,話題散漫……那天他感嘆著:他邂逅過的美女多數頭腦簡單,而才女往往長得不盡如人意,縱然有那既美麗又聰明的女性,必定是潑辣精明的女強人,望而生畏。年輕的我氣盛,與他爭執不休。天下男人都一樣,要求著女人外貌、智慧和性格的完美,以為自己有取捨受用的權利。其實女人也有自己的選擇標準和更深切的失望。當天夜裡兩點,一口氣寫完《橡樹》,次日送行,將匆就的草稿給了其矯老師。他帶到北京,給艾青看。”

艾青讀了這首詩後很是欣賞。據說艾青從來不抄別人的詩,但他竟把這首詩抄在了本子上。詩的題目也在艾青的建議下由《橡樹》改成了《致橡樹》。

《致橡樹》真正公開發表要等到兩年以後。1979年,當時全國最為權威的詩歌刊物《詩刊》在第4期上將《致橡樹》作為《愛情詩(九首)》之一刊登。

1980年前後,正值當代詩歌的“黃金時代”,人民群眾讀詩、寫詩的熱情迎來前所未有的高潮。作為官方權威詩歌刊物的《詩刊》,高峰時發行量多達54萬冊。

藉助《詩刊》這一水準高、發行廣的平臺,《致橡樹》在刊發後轟動一時,廣為傳頌。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致橡樹》發表於1979年第4期《詩刊》

“舒婷發現並展示了今天男女之間為共同理想、共同事業志同道合去奮鬥的新型愛情,她賦予‘堅貞’嶄新的意義”


《致橡樹》既是深情的愛情宣言,也是女性獨立人格的宣告。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這個“我”不是攀附的、依靠的,不是中國古代傳統愛情中的“君當如磐石,妾身如蒲草”。

“我”更是反對女性在愛情裡的曲意逢迎和絕對奉獻,“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純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而是提倡愛情中的獨立個性和人格,“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要求以平等的姿態溝通,作為彼此的心靈慰藉和靈魂伴侶,“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因為有著獨立的人格和追求,作為女性的“木棉”和作為男性的“橡樹”生長出各自的精彩,“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那麼,如此獨立的木棉和橡樹,他們之間的愛情依靠什麼來維繫,是否牢固呢?

在全詩的最後,舒婷解答了這個疑惑:“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裡:/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建立在同甘共苦、休慼與共基礎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才是舒婷筆下堅貞不移的理想愛情。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舒婷抄寫的《致橡樹》,圖片由中國現代文學館提供

《致橡樹》發表以後,當時的評論家們將它所歌頌的愛情與大的時代背景聯繫在一起,劉登翰寫道:“作者透過橡樹和木棉這兩個飽和著主觀情感的客體形象,表達了她對人與人之間關係準則的一種認識和追求。人也必須是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繫、彼此尊重又相互支持的。

陳良運則稱之為“一首有強烈時代感的愛情詩”,認為“舒婷發現並展示了今天男女之間為共同理想、共同事業志同道合去奮鬥的新型愛情,她賦予‘堅貞’嶄新的意義”。石河認為它“反映了一代青年面對愛情和婚姻被汙染的抗爭和獨立人格的覺醒”。

在後來的文學史上,也有論者賦予了《致橡樹》更深層的內涵。

洪子誠認為,“她的詩‘復活’了中國新詩中表達個人情感的那一線索……這一寫作路線,使她的詩從整體上表現了對個性價值的尊重。”

陳思和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中寫道:“這樣一種對情愛關係中個性與自我的維護,是在反叛傳統倫理和道德理性的同時確認自己新的理想與追求……歷史的苦難遭遇使這一代年輕詩人無法輕易認同來自他人的‘理想’和‘道德’……他們唯有依持自我的獨立意志,才能走向精神的新生。

當然,對於廣大普通讀者而言,男女情愛仍然是《致橡樹》的主題。在《致橡樹》最流行的20世紀80年代,《致橡樹》裡以“木棉”形象出現的女性既獨立堅強又不乏柔美,成為新時代女性的自我期許,而“橡樹”一般的男子更是被廣大女性當作擇偶標準。

"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致橡樹》

1979年第4期的《詩刊》雜誌發表了舒婷的詩歌《致橡樹》,使這位年輕的女詩人迅速聲名鵲起,全國矚目。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純的歌曲”,“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藉助這首詩歌,詩人表達了新時期新一代女性的理想愛情觀,它既是深情的愛情宣言,也是女性獨立人格的宣告。40年間,這首當代詩歌中著名的愛情詩,被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傳頌,幾乎成為他們心目中的愛情箴言。

艾青讀完《致橡樹》,將它抄在了本子上

舒婷生於福建漳州龍海市石碼鎮,原名龔佩瑜。20世紀50年代中期,母親帶著她和兄妹三人從漳州來到廈門。舒婷從小隨母親在外祖母家長大,外祖父和外祖母給了她最初的文學啟蒙。

1969年,初中還沒畢業的舒婷下鄉插隊,在知青生活中開始了詩歌創作。不久,她的詩歌就因清麗的風格、敏感的詩思、複雜細緻的情感等鮮明的個人特點在知青中流傳開來。

1972年舒婷返城,在流水線上當工人,但枯燥的工作並沒有湮沒她的詩情,她仍然繼續著詩歌創作。

她的詩最早發表在福州市馬尾區文化站主辦的油印刊物《蘭花圃》上,其後,福建本土的許多刊物都刊登了舒婷的詩歌,如《榕樹》《映山紅》《榕花》等,她的詩歌首先在福建省內迅速傳播開來。

在詩歌的道路上,舒婷得到了詩壇前輩、同是福建人的著名詩人蔡其矯的指引。而《致橡樹》的誕生,也與蔡其矯有關。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20世紀70年代末,舒婷(右二)與詩友聚會,左一系老詩人蔡其矯

舒婷在其散文《都是木棉惹的禍》中記述了這首名作產生的原委:“1977年3月,我陪蔡其矯先生在鼓浪嶼散步,話題散漫……那天他感嘆著:他邂逅過的美女多數頭腦簡單,而才女往往長得不盡如人意,縱然有那既美麗又聰明的女性,必定是潑辣精明的女強人,望而生畏。年輕的我氣盛,與他爭執不休。天下男人都一樣,要求著女人外貌、智慧和性格的完美,以為自己有取捨受用的權利。其實女人也有自己的選擇標準和更深切的失望。當天夜裡兩點,一口氣寫完《橡樹》,次日送行,將匆就的草稿給了其矯老師。他帶到北京,給艾青看。”

艾青讀了這首詩後很是欣賞。據說艾青從來不抄別人的詩,但他竟把這首詩抄在了本子上。詩的題目也在艾青的建議下由《橡樹》改成了《致橡樹》。

《致橡樹》真正公開發表要等到兩年以後。1979年,當時全國最為權威的詩歌刊物《詩刊》在第4期上將《致橡樹》作為《愛情詩(九首)》之一刊登。

1980年前後,正值當代詩歌的“黃金時代”,人民群眾讀詩、寫詩的熱情迎來前所未有的高潮。作為官方權威詩歌刊物的《詩刊》,高峰時發行量多達54萬冊。

藉助《詩刊》這一水準高、發行廣的平臺,《致橡樹》在刊發後轟動一時,廣為傳頌。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致橡樹》發表於1979年第4期《詩刊》

“舒婷發現並展示了今天男女之間為共同理想、共同事業志同道合去奮鬥的新型愛情,她賦予‘堅貞’嶄新的意義”


《致橡樹》既是深情的愛情宣言,也是女性獨立人格的宣告。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這個“我”不是攀附的、依靠的,不是中國古代傳統愛情中的“君當如磐石,妾身如蒲草”。

“我”更是反對女性在愛情裡的曲意逢迎和絕對奉獻,“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純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而是提倡愛情中的獨立個性和人格,“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要求以平等的姿態溝通,作為彼此的心靈慰藉和靈魂伴侶,“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因為有著獨立的人格和追求,作為女性的“木棉”和作為男性的“橡樹”生長出各自的精彩,“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那麼,如此獨立的木棉和橡樹,他們之間的愛情依靠什麼來維繫,是否牢固呢?

在全詩的最後,舒婷解答了這個疑惑:“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裡:/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建立在同甘共苦、休慼與共基礎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才是舒婷筆下堅貞不移的理想愛情。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舒婷抄寫的《致橡樹》,圖片由中國現代文學館提供

《致橡樹》發表以後,當時的評論家們將它所歌頌的愛情與大的時代背景聯繫在一起,劉登翰寫道:“作者透過橡樹和木棉這兩個飽和著主觀情感的客體形象,表達了她對人與人之間關係準則的一種認識和追求。人也必須是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繫、彼此尊重又相互支持的。

陳良運則稱之為“一首有強烈時代感的愛情詩”,認為“舒婷發現並展示了今天男女之間為共同理想、共同事業志同道合去奮鬥的新型愛情,她賦予‘堅貞’嶄新的意義”。石河認為它“反映了一代青年面對愛情和婚姻被汙染的抗爭和獨立人格的覺醒”。

在後來的文學史上,也有論者賦予了《致橡樹》更深層的內涵。

洪子誠認為,“她的詩‘復活’了中國新詩中表達個人情感的那一線索……這一寫作路線,使她的詩從整體上表現了對個性價值的尊重。”

陳思和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中寫道:“這樣一種對情愛關係中個性與自我的維護,是在反叛傳統倫理和道德理性的同時確認自己新的理想與追求……歷史的苦難遭遇使這一代年輕詩人無法輕易認同來自他人的‘理想’和‘道德’……他們唯有依持自我的獨立意志,才能走向精神的新生。

當然,對於廣大普通讀者而言,男女情愛仍然是《致橡樹》的主題。在《致橡樹》最流行的20世紀80年代,《致橡樹》裡以“木棉”形象出現的女性既獨立堅強又不乏柔美,成為新時代女性的自我期許,而“橡樹”一般的男子更是被廣大女性當作擇偶標準。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1980年參加第一屆“青春詩會”的詩人們,前排左一系舒婷

《致橡樹》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

真正意義上讓《致橡樹》成為“國民”愛情詩的,是語文教科書的收錄。

《致橡樹》曾兩次入選全國範圍通用的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第一次是在1990年,《致橡樹》與流沙河的《就是那一隻蟋蟀》組成“中國當代新詩兩首”,這套教材一直使用到1997年。

1997年版的人教版教科書中沒有選《致橡樹》,而是選入了舒婷的另一首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6年之後,《致橡樹》在2003年版的教材中再次入選。

《致橡樹》的兩次入選,都與時代的強烈要求有關。1990年的教材編選中,特別強調“增添反映當代社會生活的新課文”,《致橡樹》正在此列。

2003年的教材編寫,特別強調思維的多元、開放和對學生實際生活的貼近,也強調對人性的關注和人文性的迴歸。時隔十餘年的這兩次入選,雖然是同一首《致橡樹》,卻因不同的時代背景、教學目標,被賦予了不同的使命。

1990年版的高中教科書,服務於1990年教育部頒佈的《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版)》,大綱對於語文學科的定位是:“語文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語文學科是學習各門學科的基礎。”

因此,語文教學追求實用和效果,具體到《致橡樹》,是希望帶給學生關於詩歌基礎性的知識和能力,比如詩歌的語言特色、字詞、結構和修辭。在詩歌主題上,1990版的教科書試圖強調和提煉《致橡樹》中無畏、頑強的反抗精神,而原有的愛情主題被有意無意地淡化了。

2003年,教育部頒佈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重新給語文課程進行定位——“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在2003版教科書裡,對於《致橡樹》的教學轉為關注文本的情感性、人文性,也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致橡樹》擺脫了作為語文教學樣本的工具化命運,更加註重學生的文學感覺和人文素養的提升,在主題上也不再刻意“迴避”,而是重新迴歸了愛情主題。


"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致橡樹》

1979年第4期的《詩刊》雜誌發表了舒婷的詩歌《致橡樹》,使這位年輕的女詩人迅速聲名鵲起,全國矚目。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純的歌曲”,“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藉助這首詩歌,詩人表達了新時期新一代女性的理想愛情觀,它既是深情的愛情宣言,也是女性獨立人格的宣告。40年間,這首當代詩歌中著名的愛情詩,被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傳頌,幾乎成為他們心目中的愛情箴言。

艾青讀完《致橡樹》,將它抄在了本子上

舒婷生於福建漳州龍海市石碼鎮,原名龔佩瑜。20世紀50年代中期,母親帶著她和兄妹三人從漳州來到廈門。舒婷從小隨母親在外祖母家長大,外祖父和外祖母給了她最初的文學啟蒙。

1969年,初中還沒畢業的舒婷下鄉插隊,在知青生活中開始了詩歌創作。不久,她的詩歌就因清麗的風格、敏感的詩思、複雜細緻的情感等鮮明的個人特點在知青中流傳開來。

1972年舒婷返城,在流水線上當工人,但枯燥的工作並沒有湮沒她的詩情,她仍然繼續著詩歌創作。

她的詩最早發表在福州市馬尾區文化站主辦的油印刊物《蘭花圃》上,其後,福建本土的許多刊物都刊登了舒婷的詩歌,如《榕樹》《映山紅》《榕花》等,她的詩歌首先在福建省內迅速傳播開來。

在詩歌的道路上,舒婷得到了詩壇前輩、同是福建人的著名詩人蔡其矯的指引。而《致橡樹》的誕生,也與蔡其矯有關。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20世紀70年代末,舒婷(右二)與詩友聚會,左一系老詩人蔡其矯

舒婷在其散文《都是木棉惹的禍》中記述了這首名作產生的原委:“1977年3月,我陪蔡其矯先生在鼓浪嶼散步,話題散漫……那天他感嘆著:他邂逅過的美女多數頭腦簡單,而才女往往長得不盡如人意,縱然有那既美麗又聰明的女性,必定是潑辣精明的女強人,望而生畏。年輕的我氣盛,與他爭執不休。天下男人都一樣,要求著女人外貌、智慧和性格的完美,以為自己有取捨受用的權利。其實女人也有自己的選擇標準和更深切的失望。當天夜裡兩點,一口氣寫完《橡樹》,次日送行,將匆就的草稿給了其矯老師。他帶到北京,給艾青看。”

艾青讀了這首詩後很是欣賞。據說艾青從來不抄別人的詩,但他竟把這首詩抄在了本子上。詩的題目也在艾青的建議下由《橡樹》改成了《致橡樹》。

《致橡樹》真正公開發表要等到兩年以後。1979年,當時全國最為權威的詩歌刊物《詩刊》在第4期上將《致橡樹》作為《愛情詩(九首)》之一刊登。

1980年前後,正值當代詩歌的“黃金時代”,人民群眾讀詩、寫詩的熱情迎來前所未有的高潮。作為官方權威詩歌刊物的《詩刊》,高峰時發行量多達54萬冊。

藉助《詩刊》這一水準高、發行廣的平臺,《致橡樹》在刊發後轟動一時,廣為傳頌。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致橡樹》發表於1979年第4期《詩刊》

“舒婷發現並展示了今天男女之間為共同理想、共同事業志同道合去奮鬥的新型愛情,她賦予‘堅貞’嶄新的意義”


《致橡樹》既是深情的愛情宣言,也是女性獨立人格的宣告。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這個“我”不是攀附的、依靠的,不是中國古代傳統愛情中的“君當如磐石,妾身如蒲草”。

“我”更是反對女性在愛情裡的曲意逢迎和絕對奉獻,“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純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而是提倡愛情中的獨立個性和人格,“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要求以平等的姿態溝通,作為彼此的心靈慰藉和靈魂伴侶,“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因為有著獨立的人格和追求,作為女性的“木棉”和作為男性的“橡樹”生長出各自的精彩,“你有你的銅枝鐵幹/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那麼,如此獨立的木棉和橡樹,他們之間的愛情依靠什麼來維繫,是否牢固呢?

在全詩的最後,舒婷解答了這個疑惑:“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裡:/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建立在同甘共苦、休慼與共基礎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才是舒婷筆下堅貞不移的理想愛情。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舒婷抄寫的《致橡樹》,圖片由中國現代文學館提供

《致橡樹》發表以後,當時的評論家們將它所歌頌的愛情與大的時代背景聯繫在一起,劉登翰寫道:“作者透過橡樹和木棉這兩個飽和著主觀情感的客體形象,表達了她對人與人之間關係準則的一種認識和追求。人也必須是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繫、彼此尊重又相互支持的。

陳良運則稱之為“一首有強烈時代感的愛情詩”,認為“舒婷發現並展示了今天男女之間為共同理想、共同事業志同道合去奮鬥的新型愛情,她賦予‘堅貞’嶄新的意義”。石河認為它“反映了一代青年面對愛情和婚姻被汙染的抗爭和獨立人格的覺醒”。

在後來的文學史上,也有論者賦予了《致橡樹》更深層的內涵。

洪子誠認為,“她的詩‘復活’了中國新詩中表達個人情感的那一線索……這一寫作路線,使她的詩從整體上表現了對個性價值的尊重。”

陳思和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中寫道:“這樣一種對情愛關係中個性與自我的維護,是在反叛傳統倫理和道德理性的同時確認自己新的理想與追求……歷史的苦難遭遇使這一代年輕詩人無法輕易認同來自他人的‘理想’和‘道德’……他們唯有依持自我的獨立意志,才能走向精神的新生。

當然,對於廣大普通讀者而言,男女情愛仍然是《致橡樹》的主題。在《致橡樹》最流行的20世紀80年代,《致橡樹》裡以“木棉”形象出現的女性既獨立堅強又不乏柔美,成為新時代女性的自我期許,而“橡樹”一般的男子更是被廣大女性當作擇偶標準。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1980年參加第一屆“青春詩會”的詩人們,前排左一系舒婷

《致橡樹》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

真正意義上讓《致橡樹》成為“國民”愛情詩的,是語文教科書的收錄。

《致橡樹》曾兩次入選全國範圍通用的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第一次是在1990年,《致橡樹》與流沙河的《就是那一隻蟋蟀》組成“中國當代新詩兩首”,這套教材一直使用到1997年。

1997年版的人教版教科書中沒有選《致橡樹》,而是選入了舒婷的另一首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6年之後,《致橡樹》在2003年版的教材中再次入選。

《致橡樹》的兩次入選,都與時代的強烈要求有關。1990年的教材編選中,特別強調“增添反映當代社會生活的新課文”,《致橡樹》正在此列。

2003年的教材編寫,特別強調思維的多元、開放和對學生實際生活的貼近,也強調對人性的關注和人文性的迴歸。時隔十餘年的這兩次入選,雖然是同一首《致橡樹》,卻因不同的時代背景、教學目標,被賦予了不同的使命。

1990年版的高中教科書,服務於1990年教育部頒佈的《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修訂版)》,大綱對於語文學科的定位是:“語文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語文學科是學習各門學科的基礎。”

因此,語文教學追求實用和效果,具體到《致橡樹》,是希望帶給學生關於詩歌基礎性的知識和能力,比如詩歌的語言特色、字詞、結構和修辭。在詩歌主題上,1990版的教科書試圖強調和提煉《致橡樹》中無畏、頑強的反抗精神,而原有的愛情主題被有意無意地淡化了。

2003年,教育部頒佈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重新給語文課程進行定位——“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在2003版教科書裡,對於《致橡樹》的教學轉為關注文本的情感性、人文性,也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致橡樹》擺脫了作為語文教學樣本的工具化命運,更加註重學生的文學感覺和人文素養的提升,在主題上也不再刻意“迴避”,而是重新迴歸了愛情主題。


《致橡樹》是如何成為“國民”愛情詩的?


《致橡樹》1982年被編入舒婷的第一本詩集《雙桅船》,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除了全國性的人教版教材,北師大版、華東師大版、魯人版、滬教版、蘇教版等多個版本的高中語文教科書也都先後收錄過《致橡樹》。於是,數以千萬計知慕少艾的花季少年讀到了《致橡樹》。

他們正處在十六七歲情竇初開的年紀,而家庭和學校對於他們萌動的少年心事採取的往往是“嚴防死守”的態度,《致橡樹》是他們能夠光明正大讀到的為數不多的愛情文本。

於是,《致橡樹》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他們的愛情宣言、愛情教科書,進而影響了他們的愛情觀。在互聯網上,許多人表示,“《致橡樹》是我讀到的第一首愛情詩”“《致橡樹》影響了我的一生”。

“這就是寫《致橡樹》的舒婷”

《致橡樹》發表後,“舒婷”這個名字就幾乎與“致橡樹”等同了。

無論走到哪裡,只要介紹舒婷,主持人就會說:這就是寫《致橡樹》的舒婷。然而,舒婷並不認為《致橡樹》是自己最好的詩。據詩人自己講,在很多詩歌朗誦會上,參加的人會強烈要求她朗誦這首詩。

有了《致橡樹》,橡樹和木棉成了人們心目中的“模範情侶”,可是舒婷卻講述了一個悲傷的故事:“木棉在南方是旺族,分佈很廣……早春二月,紅碩的花托飽滿多汁,每陣風過,落花‘噗’下,濺紅一地,真像嘔心瀝血的沉重嘆息呀。……我與橡樹一見鍾情,是在日本電影《狐狸的故事》裡。……在這部對狐狸追蹤十年的紀錄片裡,背景有棵老橡樹,獨立曠野高坡,滄桑於藍天白雲之下。夏天綠蔭匝地,冬日風雪之中枝柯剛阿,盛衰均是鐵一樣的沉默。……每年有多少語文教師,跟孩子們討論橡樹和木棉。有沒有人意識到木棉在南方,橡樹卻生長在朔雪之鄉?事實上,它們永遠不可能終生相依。

但是,即便是作者自身有意識的解構,似乎也難以撼動《致橡樹》在讀者心目中的位置。

《致橡樹》所塑造的溫柔、獨立而堅韌的女性形象,所吟誦的相互尊重又矢志不渝的愛情,已經成為幾代人所珍惜、珍藏、珍重的青春記憶。

(作者:劉月悅,單位:中國社科院文學所)

來源:《光明日報》(2019年8月16日14版),原內容有刪減

圖片:資料圖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