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問童子(死亡篇)》丨“每日好詩”網友點評揭曉

詩歌 松下電器 高潔 文學 中國詩歌網 2017-05-07
《松下問童子(死亡篇)》丨“每日好詩”網友點評揭曉

松下問童子(死亡篇)

作者:楞伽自有山人

那波松濤內斂的程度

將將可以細如秋雨

尚且就允我把屍骨葬於

這又無寓意又無身份的

白雲之巔吧

熬藥的童子

謹端孟婆之碗 分待

一切稍縱的假死

一切能聽到的倖存

這一切都難掩隱者

吞山咽樹的自然深情

以及 為師的

隨鬆

隨性

《松下問童子(死亡篇)》丨“每日好詩”網友點評揭曉

詩人簡介:

楞伽自有山人:我有三次受難,詩歌 流浪 生存 詩歌以其本身必將勝利

網友渭石點評

死亡是什麼?死亡可畏嗎?其實一切都終歸自然。因為人心無準,而自然卻有“度”,就如“那波松濤”“將將可以細如秋雨”:不悲不哀無怨無怒。這“程度”,就是純絕的自然。無論你是王侯將相,或是“無寓意”“無身分”的布衣平民,“死亡”均為等同,絕無高低貴賤之分,就若詩人所言:一切都大同於“白雲之巔”。面對物慾橫流、爾虞我詐、複雜多變的世界,“一切稍縱的假死/一切能聽到的倖存”,我們都應“謹端孟婆之碗/分待”。可見,詩人也痛恨這人世間的虛情假意、道聽途說。然而環境的撲朔迷離,是非真偽誰又能辨清,於是我們只能小心謹慎的“分待”。那就讓我們把前世的"孽”忘的一乾二淨吧!這也是自然。然而,一切的忘卻豈不是顯俗?於是,詩的高潮到來了——那位“隱者”對自然的“吞山咽樹”的“深情”是何等的讓人震撼,簡直就是“驚天地,泣鬼神”;還有那位“師者”漫無心思的“隨鬆/隨性”,又是何等的讓我們這些追求名利、金錢、權勢的“假死者”、“倖存者”感到無地自容呀!這堪為自然之自然。是啊,死亡是什麼?死亡就是死亡而已,此又有何畏!

(點評網友:渭石)

《松下問童子(死亡篇)》丨“每日好詩”網友點評揭曉

張有望:筆名渭石,生於1971年3月,陝西興平市人,中共黨員,畢業於西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熱愛詩歌,有作品發表於《文苑》、《咸陽日報》、《咸陽師專報》、《陝西農民報》、《陝西教育》、“中國網絡詩歌”、“陝西詩歌”及“三秦文學”平臺等。

在編委會評選中,網友渭石的評論最終入選,他將獲得300元點評費用。

同時感謝“憂子、桑根、melody”等網友的參與,也在此展出其優秀點評,以資鼓勵。並希望其他網友繼續參與評詩。

網友: 憂子

詩人化古出新,通過對《尋隱者不遇》的想象補白和主題延伸,在喚起既有的審美體驗同時對隱者的精神世界(特別是死亡觀)進行了詩意的描繪。開頭運用比興手法,寄託無限的幽情。對於“松濤內斂的程度”的微妙察覺體現了感知力的敏銳,寓示著彌留之際的頓悟。“細如秋雨”是“大音希聲”的寫照,符合“隱”的特徵,又似肉身將滅的自然信號。“將將可以”說明大自然的安排恰如其分,對自然天籟的聆聽足以洗耳清心。因而“我”在意識到死亡的“時刻在場性”之後不無謙卑地問道於自然,籲請著“把屍骨葬於/這又無寓意又無身份的/白雲之巔”。這種脫離社會性評判、超越塵俗功名的玄想大概源自“生命不朽”的信念,“白雲之巔”便是告別世事滄桑、返回自然之根時體會到的永恆之美,也是人解除各種身份限制、卸下一切負累後所能抵達的光明、廣闊之境。它與“松濤”、“秋雨”一起構築了一個澄澈空靈的心理空間,令“我”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呈現人性的自然向度。

而“童子”作為“迴歸自然”這一事件的見證者和助理,表面上只懂得用“孟婆”的湯藥來阻斷生與死之間的交流,避免關於輪迴的記憶,實際上是要藉機參透生死,領受恩師的福慧(包括道法自然、“不教之教”的智慧等),抵達高遠寧靜的生命歸宿。“分待/一切稍縱的假死/一切能聽到的倖存”,即透過生命表象的障眼法來探尋永恆的可能,進而走向莊子所論的隨化適境而逍遙無待的自由境界。這裡的“假死”有缺少真實生命質感、靈肉分離的意味,“倖存”一詞加深了悲劇性的意義:生死兩茫茫!三個“一切”的使用增強了詩歌的節奏表現力,加上“難掩”,更能凸顯“隱者吞山咽樹的自然深情”。這種生氣勃勃的感覺與童子端碗時的恭敬小心形成鮮明對照,巧妙地調節了詩歌的情緒張力。因而接下來“隨鬆”,“隨性”的並置,化平淡為神奇,深刻反映了人與自然的一體性關係:人只有憑著曠達灑脫的胸懷與大自然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放下生死,體味到最接近生命本質的欣悅。

網友: 桑根

以聽覺為首,描寫極其細膩,精緻,鬆是與人一樣有思維的,是“內斂”得“將將可以細如秋雨”的。在這不需要“喻意“也不需要“身份”的白雲之巔,聽著這天籟之聲,就是現在死去也是美好的,只是不願破壞了這壞境的協調,所以詩人“請求”“允許我”。 不光聲音,嗅覺也被喚醒,那松樹就是熬藥的童子,有著心曠神怡的美,眩暈一樣襲來,這一刻,詩人應該是想到了琥珀,想到琥珀膽的死去與長存,見證著自然的博大與神奇。更博大的就是隱者物我兩忘的情懷,拋開一切,欣賞鬆、擁有鬆、然後化作鬆,與這周圍成為一體。 不能不說詩人是厲害的,在聽覺與視覺上做了非常巧妙的轉換,且不著痕跡,那些單純的感嘆與讚美是無法相比的。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口語詩氾濫的大環境裡,詩人既不做意象的羅列,也不做高深莫測的謎面,而只把“鬆”這一個意象分別以“聲”、“味”兩個切面來具體呈現,中間再隱藏著“琥珀”的暗喻,深入讀來,剩下的“身”“意”在後續的感懷裡就自然而然的生髮了。 這首詩,讓讀者讀出隱者不難,而去發掘隱者的佛心與意願,倒是不易,這正是詩人的高明所在。所以“死亡”也就不是“死亡”了。

網友:melody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一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曾跑到這超塵絕俗的輕鬆白雲之間來“尋隱者”,而今,“熬藥的童子,瑾端孟婆之碗”,又一位繁華都市之人尋此雲深清幽處葬其屍骨。如若賈島僅僅是不遇隱者,失落悵惘,那麼作者要顯得更加沉重,相比童子的單純善良,隱者的採藥為生,濟世活人,現代的人世真是一種悲哀。

此詩開頭,作者便說松濤,秋雨,波濤本是洶湧,秋雨細如絲。如此這般,更顯沉重淒涼。“無寓意無身份的白雲之巔”,白雲高潔,淡泊功與名。一生繁冗吵雜,憂苦煩悶,死後只想求得其所,而白雲之巔又是什麼?虛無縹緲之境?“童子瑾端”,“瑾”在漢語中有美玉,善良的意思。此詩中亦是對童子品格的一種讚美。“一切稍縱的假死,一切能聽到的倖存”假死,倖存,作者似乎寓意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有的人活著,卻已經死了。“隱者吞山咽樹,隨鬆,隨性”作者感慨隱者採藥濟世,悲憫蒼生,高潔如月,風骨如鬆,忠其性情。這一切為俗世之人而不能為。

其他徵集評論:

截止到5月16日:

截止至5月9日:

中國詩歌網 (www.zgshige.com)由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是以建立“詩歌高地 詩人家園 ”為宗旨的官方互聯網出版平臺。設有品牌欄目“每日好詩”,每天推薦一首原創好詩,並邀請詩壇大咖點評。“每日好詩”稿酬500元。

網友點評名錄

以點評時間為序,排名不分先後

詩者絮語、韓東林、鳳鳴宮山、wxh2016、只蝶痴夢、李龍、蘆葦*印跡、老磨香油、斯文白·雷、珍河、詩語溫暖、周塬、孟未了、冷麾、蟋蟀、皖西周、沉香行*朝聞道、紫夢微醺、燕詩雨、榮光啟、吳根友、易寒水、九月漫、安峰、高杉、王衛國、於貴鋒、王徽公社、河空裡的醒、荷戟尋仇、憂子、王懷文、渭石等。

欄目主持:孤城

《松下問童子(死亡篇)》丨“每日好詩”網友點評揭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