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本賞石新詩詩集《石話詩說》日前出版發行'

"


"


中國第一本賞石新詩詩集《石話詩說》日前出版發行


"


中國第一本賞石新詩詩集《石話詩說》日前出版發行


中國第一本賞石新詩詩集《石話詩說》日前出版發行

胡紅拴向章以武老先生贈《石話詩說》

由著名詩人、文化學者、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詩歌委員會主任胡紅拴教授歷時兩年完成的中國第一本賞石文化新詩詩集《石話詩說》日前由文學出版名社——花城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由全國新華書店經銷。據擔任著中國觀賞石協會副會長、廣東省觀賞石協會會長的胡紅拴先生介紹,《石話詩說》是他的第72本著作,也是他在賞石文化研究上的一種新探索,該書選取了美奐絕倫的百餘種觀賞石石種作為研究和創作素材,用120餘首賞石新詩,將美學、文學之光,燭照石文化幽深的時光隧道,發掘石之詩情與真情,讓詩意的遠方之舟愜意前行。

在《石話詩說》的創作過程中,也引起了文學名刊《北京文學》《詩選刊》《飛天》《廣州文藝》《當代詩人》等文學刊物的廣泛關注,一些作品,也先後以《讀石》《石境》等組詩形式,在上述文學名刊發表。評論家評論此書的文章,也在《中國詩界》《中國礦業報》等報刊媒體登載。

廣東文藝終身獎獲得者、廣州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廣東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廣州市作家協會原主席、八十餘歲高齡的章以武教授這樣評價胡紅拴和他的《石話詩說》,他說:“這是個開創。無言的石頭讓你(胡紅拴)折騰得如此神化,如此美豔,如此令人遐想。”

著名文學評論家,全國魯迅文學獎評委、華南理工大學徐肖楠教授專為《石話詩說》 寫了一篇近萬字的長篇評論文章《以石為詩的滄桑悠遠》 ,徐教授認為“每個時代的詩人都有其與時代相適應的特點,胡紅拴的《石話詩說》追憶石的世界的前生後世,滿懷今天的情思而抒寫石韻詩意,以詩歌演繹石頭與歷史的滄桑變幻,以詩石相遇的電光火石撞擊出千迴百轉的人間無限風流。”徐肖楠教授說:“在《石話詩說》中,人類厚重的歷史與胡紅拴獨有的時代情懷催生了層層疊疊的詠石之作,詩歌中石頭的五彩繽紛讓人目眩神迷,石的延伸和變幻給人歷史如歌的感受:嫵媚的石頭、堅韌的石頭、滄桑的石頭、悠遠的石頭、輕靈的石頭、個性的石頭、時尚的石頭。胡紅拴讓石的世界五彩斑瀾,既現實又夢幻,既有滄桑生命和柔軟心靈,又有無盡活力和堅韌個性。”“在《石話詩說》中,石頭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石頭,它們的意義已經因美學化性情和詩歌的形式而意象化了,石頭所散發出來的意象氣息和味道與滄海人間如此吻合,超越了僅僅作為物象的石頭範疇。石頭不僅生髮了詩歌的靈感和素材,而且形成了詩歌本身多姿多彩、靈性飄動的風貌,現實與象徵、浪漫與嚴謹並存,形成了詩意情境,照亮了每一塊石頭,也照亮了此刻正在生活的人們,飄溢出對生活的多情想象。胡紅拴不單純是為寫詩歌而寫詩歌,也不是為寫石頭而寫石頭,他以石為鏡、以石為媒,讓詩歌與生活在美學化意義上統一起來。《石話詩說》既從詩歌出發看石的世界,也從生活出發看詩的世界,既從石頭的角度進入詩歌,也從生活的角度進入詩歌,兩者在詩歌的美和石頭的意象中獲得統一,生命情韻由此激發,生命象徵由此實現。”

堅實而悠遠的石頭曾是世界的起點,石頭已先於人類存在了幾十億年,而人類一開始自己的文明,便與石結緣:以燧石取火、以玉石佩戴、以堅石勞作。幾千年的中國生活和文學中,已多有對石的吟詠,當《石話詩說》重新訴說、重新詠歎石頭時,突出地呈現了一種以詩詠石、以石訴說的時代特色,在詩石相遇的時尚生活中,讓千古之石有了可以從中仔細體味生命的詩意感覺,並且將這些感覺引入人們的身邊生活。

漫步在這片古老而又時尚的石與詩構建的街巷和廣場,暢想大地和天空,隨時都會與不同時代的細膩感受、悠遠情懷不期而遇。石頭早已先於人類存在,歷史走過,石頭還在,而今,在胡紅拴的詩歌中,石與人的情緣再續、風情依舊。在《石話詩說》中可以看到,時間的洗刷給石的世界和人間世界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而石的世界在人間世界不斷挺立出現,顯示了因石而生的變化萬千的生存情意,也突出了人們在這個時代關注詩歌與石頭的生活特點。於是,當《石話詩說》中詩石相遇,便碰撞出時尚生活的一個個亮點,層層閃爍時代的整體性生活特點,也體現了詩人的個性化生活特點,最重要的,是突出了詩人連接時代生活與詩石情趣的詩性想象。胡紅拴從石頭在詩歌中的形象和意趣出發,敏捷而奇妙地建立了詩歌與石頭之間的意象關聯,以石頭變幻重現歷史訴說,以詩石之歌讓生命如歌,由此深情理解時代,並進入時尚生活。

《石話詩說》中詩與石激情而又靈動地將情與思融合,從石頭的現實情境和歷史意境中獲得詩歌意象,讓詩中的審美情思和智性張力打開了讀者的心靈,照亮了世界的隱祕部分,也昇華了石頭與人間關聯的意象和情趣,給人們提供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在現代生命情境中展開了石頭的新含義。(於雲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