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迴文詩,多數人看了都迷糊,水平夠高才能讀懂!

詩歌 秦觀 蘇軾 王安石 文學 歷史解憂號 2018-12-01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迴文詩,多數人看了都迷糊,水平夠高才能讀懂!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迴文詩,多數人看了都迷糊,水平夠高才能讀懂!

迴文詩,回覆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迴文詩,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就是正著讀倒著讀皆成詩文,往往是拼揍而成,沒什麼驚豔之處。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因為迴文詩是一門對文學素養要求非常高的學問,其用韻、形式十分嚴苛,若是隻為迴文而隨意亂用辭意,那誕生的作品必定無色無味、無生無氣,沒有美感。不幸的是現存的迴文詩大多都為此類,所以大家才會對這種詩體有所誤解。

創作迴文詩,用"鉤心鬥角"來形容較為貼切,"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要做到情意雙全,尤為難得。然而以我唐宋數百年漫漫之軀,豈能無有所得?迴文詩雖難,但也有不少佳作,如我們熟悉的白居易、王安石、蘇軾等人都熱衷於腦回路的開發。不過在迴文領域,他們的詩詞都無法與下面這一首媲美!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迴文詩,多數人看了都迷糊,水平夠高才能讀懂!

它就是來自於秦觀所作的《賞花》,後世提起迴文詩必定落不下《賞花》,可見它的著名程度。小解先不貼全詩,暫看濃縮版的:

"賞花歸去馬如飛酒力微醒時已暮"

這十四個字很難索解,說它是兩句詩,可上下兩句很不協調,說它是一句美言,前後也不甚搭調,到底該如何解讀呢?不要懷疑你的水平,因為當初它剛剛被創作出來時也是難倒了一片人!它的創作背景是這樣的:蘇軾前去秦觀家拜訪,恰逢時值秦少游出門遊玩,少遊聞訊便寫下這十四字寄給了蘇軾。

在場的眾人看到字信都非常迷糊:不是託信說事,也並非賣弄學問,秦少游這番是作甚?只有蘇軾哈哈一笑,解出了精妙:

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 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迴文詩,多數人看了都迷糊,水平夠高才能讀懂!

原來將這十四個字拆開,每個字都用兩次,就可以構成一首精巧絕麗的迴文詩!而且此詩絕無胡拼亂湊之嫌,每一句都合情合理、韻味盎然,讀來回環往復,給人一種蕩氣迴腸之感。

首行賞花之後,不勝酒力的秦觀馳騁歸去,馬蹄如飛。馬如飛的原因很顯然,是因為花兒迷人酒兒醉人,所以秦觀才疾步回家想要快點分享暢快的心情。這一句與"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有異曲同工之妙!

後一行寫酒醒再賞花,雖酒力甚微,但與友人歡飲也可一醉方休!酒醒之後,暮色蒼茫,恰好可以賞花而歸。這是何等的暢然,這是何其的灑脫,這又是多少人所無比羨慕的生活!不說迴文,單摘出一句而言,其意境都是孤高清雅,無懈可擊。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迴文詩,多數人看了都迷糊,水平夠高才能讀懂!

迴文詩比較小眾,多數文人都愛吟風弄月卻不喜歡動腦筋挖心思逐迴文。有一點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迴文是漢字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因為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所以可以講究語序變化,才有了綿延無盡的迴文手法,至於英語等多音節語言就不能這麼玩了!

再有,可能有人會提出疑問,秦觀的《賞花》是迴文詩嗎?它可不是正讀反讀啊!在這裡小解普及一下,迴文詩的形式有很多:通體、就句、雙句、本篇、環復、藏頭等等,秦觀的這首即為雙句,是指下一句為上一句的回讀。所以大家不要誤會了!

好了,今天的迴文詩解讀完畢,大家看完之後,是不是有所收穫,是否想要了解更多的迴文詩詞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