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夜詩選|2017成都首屆國際詩歌周(中國詩人作品展)

娜夜詩選|2017成都首屆國際詩歌周(中國詩人作品展)

前言

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指導,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新局聯合主辦,《草堂》詩刊社、成都商報社、成都廣播電視臺聯合承辦的“2017成都首屆國際詩歌周”,將於9月12日至16日在成都舉行。

即日起,成都商報《詩歌集結號》將陸續發佈參會中外詩人相關作品。今天我們推出的是詩人娜夜的作品。(參會作品+代表作+新作+延伸閱讀:娜夜詩選、娜夜詩觀、相關評論)

娜夜詩選|2017成都首屆國際詩歌周(中國詩人作品展)

娜夜詩人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詩歌寫作。出版詩集多部。曾獲人民文學獎,天問詩人獎,十月文學獎等。2005年《娜夜詩選》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現居重慶。

參會詩作

想蘭州

想蘭州

邊走邊想

一起寫詩的朋友

想我們年輕時的酒量熱血高原之上

那被時間之光擦亮的:莊重的歡樂

經久不息

痛苦是一隻向天空解釋著大地的鷹

保持一顆為美憂傷的心

入城的羊群

低矮的燈火

那顆讓我寫出了生活的黑糖球

想蘭州

陪都借你一段歷史問候陽颺人鄰

重慶借你一程風雨問候古馬葉舟

阿信你在甘南還好嗎?

誰在大霧中面朝故鄉

誰就披著閃電越走越慢 老淚縱橫

娜夜詩選|2017成都首屆國際詩歌周(中國詩人作品展)

起風了

起風了我愛你蘆葦

野茫茫的一片

順著風

在這遙遠的地方不需要

思想

只需要蘆葦

順著風

野茫茫的一片

像我們的愛沒有內容

娜夜詩選|2017成都首屆國際詩歌周(中國詩人作品展)

新作

個人簡歷

使我最終虛度一生的

不會是別的

是我所受的教育和再教育

娜夜詩選|2017成都首屆國際詩歌周(中國詩人作品展)

延伸閱讀:娜夜詩選

大悲咒

這些窗子裡已經沒有愛情

關了燈

也沒有愛情

——為什麼?為什麼上帝

和神一律高過我們頭頂?

生活

我珍愛過你

像小時候珍愛一顆黑糖球

舔一口

馬上用糖紙包上

再舔一口

舔的越來越慢

包的越來越快

現在只剩下我和糖紙了

我必須忍住:憂傷

移居重慶

越來越遠……

好吧重慶

讓我乾燥多皺的皮膚愛上

你的潮溼

我習慣了荒涼與風沙的眼睛

習慣你的青山綠水法國梧桐

銀杏樹

你突然的電閃雷鳴

滴水的喧囂

與起伏的平靜

歷史在這裡高一腳低一腳的命運

——是啊它和我們人類

都沒有明天的經驗

和你大霧瀰漫

天地混沌時

我抱緊雙肩茫然四顧的自言自語:越來越遠啊……

大於詩的事物

太陽像一坨牛糞

吃羊肉啃羊頭的詩人起身

盟誓:來世變成草

我變什麼呢

花瓣還是露水

還是刺?

天知道哪片雲彩裡有雨

誰知道你?犛牛還是卓瑪

那個叫做上帝的木匠?

一定還有什麼

還沒發生

還在命裡

大夏河

我掏出我的心洗了洗

時間如此漫長

一條完美的裙子

一場愛情的眼淚

還應該有一種隨時準備掉下來的感覺

大於詩的事物:天祝牧場的炊煙

半個月亮

爬上來從一支古老情歌的

低聲部

一隻傾聽的

耳朵

——半個月亮從現實的麥草垛

日子的低窪處

從收秋人彎向大地的脊樑

內心的篝火堆

爬 上來——

被摘下的秋天它的果實依然掛在枝頭!

剩下的半個夜晚——

我的右臉被麥芒劃傷等一下

讓我把我的左臉

朝向你

娜夜詩選|2017成都首屆國際詩歌周(中國詩人作品展)

娜夜(詩觀)與詩有關

一首詩能幹什麼?成為謊言本身?

詩人,再次獲得了無用和貧窮……

對於一個民族,在孩子們的課本里選編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好詩,比評詩歌獎更重要。

我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寫出一首詩了。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我不知道我為何開始,又為何停下。然而,每當我發現自己又開始寫詩,總是心懷詫異。

靈感和高潮一樣不能持久,接下來是技藝。

一個作家的意義就在於他提供了某種語言。語言是表達者的精神氣象和精神質量。但習慣,是需要警惕的。

紙和筆,陡峭的內心與玻璃上的霜……回答的勇氣——只有這些時刻才是有價值的。

詩人的精神空虛感是絕對必要的。

“我們是詩人——和賤民們押韻”——茨維塔耶娃在她的時代。驚人地相似。

難以獲得的是深度,寬度很簡單。

人類的視野,當然不是抱著地球儀寫作的結果。

我希望我的寫作,在敢於正視人的自身的侷限性的同時,還進一步折射出這樣的詩歌美學:“美的短暫性會提高美的價值。”

把詩寫得花裡胡哨並不難,難的是相反。

一首好詩絕不可能是修辭術的結果。

有時候,詩人的絕望不僅僅來自寫作本身,還可能來自一本正在進行的自選集。你寫的時間越長,就越是發現可挑選的好詩越少。某個秋天的下午,呆坐在書房裡的你,甚至已經沒有勇氣繼續完成一本叫《娜夜詩選》的自選集。

那些從來為自己叫好的詩人,他們的力量是從哪裡來的呢?

在忠實於自己的內心和過分強調詩歌的社會功能(比如啟蒙、呼籲、批判、擔當、揭露、反叛、悲憫等)之間,優秀的詩人更多地出自前一種。

我們的詩歌從來沒有逃避現實,卻沒有力量穿透現實。

我說過,在人類的災難面前,我允許自己失語。就我個人而言,那樣的時刻,眼淚比寫詩更誠實!

詩無論參與了什麼,都不能因此降低藝術水準。否則,就是對詩的傷害和利用。

我懷疑那些時刻準備用詩歌表態發言的詩人。那些消費苦難的偽命題。

愛情就本質而言,就是無窮對有窮的一種態度。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妨把愛情詩看作人與世界關係的一種隱喻式書寫。一個從未寫過愛情詩的詩人是不可思議的。他的生命是乾枯的,至少不夠豐盈。

董橋先生說:文字是肉做的。

必須減去多餘的脂肪,贅肉,表達的雙下巴——彷彿美的:人體。必須懂得節制的力量——這僅僅是技術?但,並不容易。

寫你的命運給你的——這多麼重要!

知道你寫的每一個字在幹什麼——這是詩的魅力。

糟糕的是,這個時代,人們已經不再認真閱讀了。或者只以一種方式閱讀:評獎的方式。諾貝爾文學獎或者一種尚未誕生的什麼什麼獎。

木匠的根本是桌椅板凳,而非滿地蓬鬆好看的刨花。所以,寫作是一件事,獲獎是另一件事。

詩人的任務是把詩寫好。

關於詩歌與公共生活的討論:讓願意參與公眾生活的詩人積極地參與,不參與的也不是罪過。這才是正常的。就像有些人設法進入文學史,有些人覺得毫無意義。詩,一定不會是公共生活的主角。甚至,詩人這個稱謂在公共生活面前都是尷尬的。僅僅把公共性理解成對社會生活的介入,對重大事件發言、表態,就太過簡單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天,卡夫卡的日記裡只有:“德國對俄宣戰,下午游泳。”你絕對不能說寫出《審判》的卡夫卡對人類的大事無動於衷。

在公共生活中做一個有精神光芒和道德底線高拔的人,比寫一首詩更重要。

我的寫作從來只遵從我的內心,如果它正好契合了什麼,那就是天意。

延伸閱讀:相關評論

唐欣:讚美中隱含祈禱——娜夜詩歌簡論(節選)

中國當代文學的一個重要收穫,就是女作家群的湧現。她們敏銳的感受,細膩的表達,她們特有的水似的柔軟靈動,在很大程度上,補充了、平衡了、甚至矯正了我們這個老大國家裡長期男權主宰,過於現實也過於功利的文學。娜夜正是她們中間一位引人注目的代表。我們注意到,國內歧見紛呈、流派各異的諸多詩選,甚至以“魯迅”冠名的文學獎,都不曾或不願怠慢了這位偏居西北內陸一隅的、內向的、安靜的、甚至有些靦腆的女詩人,的確,她有一種很難被忽略和遮蔽的獨特的光芒。

與那些擁有更大雄心或者野心的詩人不同,在這個急劇擴張和搶佔的時代,娜夜選擇的,是一條逆向的、後撤的,但也許是最適合自己天性的道路,一直退到不能再退的地方——內心生活。從一般人止步的地方開始,也就是生命中最隱祕的深處出發,娜夜相信:“抓住一朵浪花/就抓住了一個大海 抓住了/波瀾的翅膀。”她的詩,或可稱為一種心理現象學,一種情感研究。正如眼睛往往看不見睫毛,我們其實多半是對自己一無所知的盲人。在娜夜的詩裡:“她在洗手/她一直在洗手/她一直不停地在洗手/她把手都洗出血來了/她到底幹了什麼?什麼?什麼”?在其他人習焉不察的灰色區域,她總是這樣窮追不捨,總是這樣刨根問底,一直抵達無法躲藏的地方,這也成為她詩歌的固有領地,我們驚訝地發現,我們的內心這塊陌生的領域,方寸之間,原來竟也如此浩瀚和深邃!

在很多讀者的印象裡,娜夜似乎是一位愛情詩人。的確,這是她習慣和擅長的角度。但我們不應忘記布羅茨基在談論阿赫馬託娃時說過的話,“在人的一生中,時間與人的對話藉助了不同的語言,如天真、愛情、信仰、經驗、犬儒哲學等。在這一切之中,愛情語言顯然是一種混合的語言,它從其他所有的語言中汲取詞彙,它的聲音能使無生氣的對象感到滿足。”“愛情就本質而言,就是無窮對有窮的一種態度。”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妨把娜夜的詩看作人與世界關係的一種隱喻式書寫,這裡面當然有愛情,但它實際上還涵蓋了更多和更廣的方面。它不只是認識論的,也是關乎生存的本體論的;與其說它是關涉他人的,莫如說它更是狄金森而不是惠特曼式的一種女性的自我之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