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聯想ZUK品牌兩年結束生命 黯然退出舞臺

市場營銷 ZUK 聯想 聯想手機 威鋒網2016 2017-04-30
扎心!聯想ZUK品牌兩年結束生命 黯然退出舞臺

說到世界五百強,可能很多人會想到華為,其實聯想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而且兩家公司的排名相差不到五位。然而,在 PC 行業頹勢不減而智能手機如日中天的時代,聯想盡管還是第一 PC 製造商,但在移動領域卻落後於華為。近幾天,有一個聯想手機業務的消息傳出,那就是聯想已經正式放棄 ZUK 品牌。

在聯想官方證實之前,已經有很多微博大V對此進行了確認,例如較早的 4 月 20 日,一條來自“啟願同學”的微博,他表示世事難料,聯想真的要取消 ZUK 品牌了。對此 ZUK 官博回覆稱“常過來坐坐”,暗示即將被撤。隨後不久在一條“ZUK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多少還有點傷感”的微博下面,ZUK 官方同樣點贊。

陸陸續續,ZUK 官方給大量向 ZUK 品牌告別的大 V 點贊,足以證明 ZUK 項目已經被聯想放棄了。現在在微博上還是有很多人對 ZUK 感到惋惜,不停表達傷感之情。這是為什麼呢?真的是因為這兩年 ZUK 在聯想旗下比聯想本身做得更好嗎?還是因為有巨大飛躍而得到眾多機友的支持?

扎心!聯想ZUK品牌兩年結束生命 黯然退出舞臺

楊元慶曾經看好 ZUK 這個牌子,本應該大力扶持,可結果令人意外。ZUK 畢竟是聯想手機,這一切就要從聯想手機說起了。

聯想手機起步慢,但曾經是行業老大

很多廠商從七八年前就已經開始佈局手機行業,但當時聯想仍以 PC 為主營業務,其移動互聯戰略已經佈局好幾年多時間,直到 2011 年 1 月 18 日才成立了負責移動設備業務的 MIDH 部門。同一年,新打造的樂 Phone 品牌成績不錯,險象環生,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實現單月銷量上百萬臺。但一旦涉及高端品牌形象,聯想根本沒地方站。

聯想手機是從何崛起的呢?印象中,聯想是從 2012 年推出 K800 之後開始不停打勝仗,一舉成為中國第二大手機廠商,並且在品牌上體現自我價值。隨後聯想還推出了基於英特爾雙核凌動處理器的 K900,這是當時聯想歷史上最大創新的智能手機產品,甚至還請來了科比做代言人,多個場合我們都可能看到科比使用 K900 手機。

扎心!聯想ZUK品牌兩年結束生命 黯然退出舞臺

2013 年聯想開始走向巔峰,當時第三季度 IDC 的數據顯示,聯想手機出貨量取得了全球第三的成績,當季出貨量同比增長 84.5%, 遠高於全球 45.8% 的增速。然而,到了 2016 年 3 月份,聯想宣佈內部重大重組,移動業務也是重點改造之一。究竟 2013 年如此輝煌的成績如何跌落低谷就不多說了,畢竟在過去兩年時間裡,因為聯想在被動與主動之間,被對手奪走了大量市場份額。

ZUK 誕生於聯想手機的下坡路上

在 2013 年巔峰期後的 2014 年 10 月份,聯想宣佈成立子公司神奇工場,該公司於 2015 年愚人節正式營業,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陳旭東任職 CEO。神奇工場旨在以互聯網思維打造產品,實現業務的事半功倍。神奇工場的產品主要針對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智能家居和智能手機都屬於範疇之內。時隔一個月之後的 5 月 28 日,ZUK 確定成為神奇工場的第一個子品牌,其中手機負責人是常程。

ZUK 品牌的第一款智能手機 Z1,在 2015 年秋季(8月)以 1799 元上市,主要定位是重度手機用戶,十分重視硬件,但賣點是專利技術的 U-Touch,將返回鍵功能鍵和主頁鍵三鍵合一,並衍生出五大功能。ZUK 有代言人,那個人是黃渤,認為 ZUK Z1 與他形象相符,是個實力派,也是普通階層,但能承擔重任,ZUK 的高性價策略與之密不可分。

ZUK Z2 Pro 和 ZUK Z2 是 ZUK 最後的作品。不過,這兩款作品卻是聯想手機全面反擊的武器。楊元慶在發佈當天不僅到了現場,還表示 Z2 Pro 重新定義了旗艦,因為這款機子拿了九項第一,包括首次使用驍龍 820 處理器,首次集成十大專業傳感器,首次支持心率、血氧和紫外線堅持,首次能用心跳拍照,首次採用真 3D 玻璃機身,首款7模23頻,首款支持無網境外漫遊服務購買,首款支持 iCloud 同步的安卓手機。

而 ZUK Z2 發佈之時好評不少,主要是將旗艦處理器驍龍 820 拉到了千元機的水平,榮獲性價比之王的稱號。在楊元慶看來,ZUK 品牌是聯想手機迴歸的正確選擇,所提供的強烈信號就是反擊,ZUK Z2 Pro 成為了聯想拿得出手的旗艦。

扎心!聯想ZUK品牌兩年結束生命 黯然退出舞臺

ZUK起起落落 被砍一部分源於自身

Z2 和 Z2 Pro 讓不少人已經開啟動了買買買的模式。不過,ZUK不是一招致勝,而是缺點一籮筐! ZUK 一開始並不受待見,更多是靠網絡營銷,在社交平臺上隨處可見 ZUK 的“軍隊”,國產手機起步大多如此,努力的方向並不在手機本身,但很善於製造輿論。所以即便到了 2015 年,很多人對 ZUI 仍一點好感沒有,聲稱用了幾周明顯感受到穩定性渣渣的 ZUI,而且比當時很火的 “BUGme(Flyme)”還容易閃退。

更有意思的是,憑藉各種網絡曝光度,ZUK 關注度是上去了,可之前沒有太多死忠粉,新粉大多也只是追求性價比而來,之前對高端機並不瞭解,為此還鬧出過很多通過活動搶到 ZUK 的小白不知道如何寫評測的笑話。

網絡上到處營銷自然不是長久之計,所以 2016 年 3 月底的聯想誓師大會上,聯想宣佈之前獨立的子公司 ZUK 正式迴歸 MBG 移動業務集團,隨後不久才發佈了 ZUK Z2 Pro 和 ZUK Z2。不過,Z2 Pro 和 Z2 這兩款被神話的作品,小問題多多,例如處理器強大卻經常會卡,軟件一開多就完全卡不動,發熱發燙也很嚴重,同時手機屏幕易碎,偶爾充電還充不進,Wi-Fi 還斷流。

扎心!聯想ZUK品牌兩年結束生命 黯然退出舞臺

簡而言之,ZUI 雖然簡單用起來問題不大,但至今依然沒有優化到位,“渣又卡”,而 ZUK 手機零部件更像是省成本的殘次品。

不少用戶總結稱, ZUK 性價比是高,但很多用戶後悔買到產品,ZUK 品牌真的很像組裝機,靠銷量和毛利率擠壓別的品牌獲得利潤,本來就不專注於科技發展。其實,ZUK 品牌的名聲並不是太好,營銷也做不起來,外觀、音質、拍照、續航都沒有可取之處,只有不斷降價以高性價比作為優勢,用戶很難保證說今天買了,一年後會不會砍掉不更新了,消費者只能吃啞巴虧。

聯想也早已解釋了為何放棄 ZUK

過去兩年時間裡,我們幾乎沒有看到第三方機構對聯想手機的統計數字,因為前面我們已經說了,聯想早就已不前五大廠商,所有機構的統計只好將其歸類為 “other(其他)”類別,包括索尼、HTC 也看不到。不過,在今年 2 月份聯想發佈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的 2016/17 第三財季財報中,我們看到了聯想公佈的業績報告。

在這份報告中,聯想提及到移動業務正處於策略轉型期,同時中國區業務亦是如此,可全球整體智能手機銷量依然同比暴跌 26%,同時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同比下跌 1.6 個百分點至 3.5%。與此同時,聯想移動業務佔據整體收入約 18%,可由於仍有專注於非低價格/高銷量市場戰略的產品,導致移動業務的收入同比下跌 23% 至 21.85 億美元,特別是中國區營收下跌最顯著。

在這種情況下,ZUK 品牌顯然成為了累贅。所以,聯想在展望未來時表示,將繼續通過策略以精簡產品組合,並專注於較高價格、更具競爭力的產品。聯想還提到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建立新的具有競爭性的運營模式和組織結構,以提升效率,其中包括投資與建立分銷渠道,加大品牌影響力。

最終,在二選一的選擇中,聯想選擇了 Moto,從而放棄 ZUK。聯想一個如此龐大的集團,將手機業務全部傾注在這個年輕的品牌確實不妥,容易給人一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覺。關鍵是,同樣是互聯網子品牌,華為集團的榮耀,2016 年銷售量已經超過 4000 萬臺,ZUK 離千萬臺年銷售量距離太遠。相比之下,Moto 雖然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卻品牌影響力尚存,通過優化改革和新產品策略,依託影響力存活一點不難。

其實在去年 11 月的聯想集團業績溝通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 CEO 楊元慶已表示,“未來品牌整合會進一步加強,Moto 或 Motorola 將會是我們未來智能手機的唯一品牌。”隨後,MWC 2017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摩托羅拉董事長兼總裁 Aymar de Lencquesaing 接受媒體採訪時證實了這一點,他表示在整個手機行業,Motorola 品牌顯然比聯想更加知名,因此聯想自己的多條品牌,包括 Lenovo 和 ZUK 將逐步淘汰。

扎心!聯想ZUK品牌兩年結束生命 黯然退出舞臺

既然ZUK只是聯想的玩具,你有什麼說的嗎?

不得不說,ZUK 手機的命運其實與之前聯想建立的幾個品牌沒什麼不同,包括樂phone、聯想、樂檬、vibe 等,中高端多款機型不同品牌互相掐架,然後很快從 0 開始又迴歸到 0。那幾個 ZUK 之外已經消逝或即將消失品牌,在早期互聯網營銷模式的巔峰時代,也就是華為小米粉絲網絡大戰之時,我們很少看到聯想手機的蹤影,時機把握不準被淘汰難免。

到了 2016 年,互聯網紅利逐漸減少、線下渠道崛起,如今小米華為都回歸到了新零售模式,互聯網與線下零售並存,但聯想反應又變得遲鈍了。對於聯想而言,渠道一直強項,可在 2016 年藍綠廠採用當年聯想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時,ZUK 卻還處於互聯網模式的老路上,這本應該就是聯想發揮強項的時候,然而線下卻完全悄無聲息,沒有電視營銷,沒有線下廣告牌,也沒有像之前科比、范冰冰、金秀賢、黃渤這樣的代言人了,聯想怎麼賣手機。要知道,聯想的全球渠道是藍綠廠和華為根本無法比擬的優勢。

事到如今,正如很多網友所說,自己手中才買到的 ZUK 手機,沒想到連保修截止日期還沒到團隊就解散沒有了,真可惜。

說實話,ZUK 這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從誕生到離開,一直髮展得磕磕絆絆,前期不順但也漸漸成為了一個好牌子,並且開始有自己的特色,在一堆手機中很容易被分辨出來。或許是生不逢時,或許是 ZUK 壓根就不該誕生在聯想。所以有評論認為,如果 ZUK 能早幾年入場,也就沒魅族什麼事了。

未來的 ZUK呢,只有聯想了?

從目前網絡上的一些風聲來看,ZUK 手機還沒死,但應該是合併到 Moto 之中了,Moto 會採用 ZUI 就是跡象之一,很多用過 ZUI 的用戶都表示 U-touch 很貼心,所以融入到 Moto 中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當然了,ZUK 也可能改名換姓變成摩托羅拉模塊化產品之外的其中一個系列。

另外,ZUK 品牌之前的團隊該跳槽的應該都已經走人了,而且實際情況可能更傾向於以全新的姿態捲土重來,因為 ZUK 品牌的掌櫃常程在 27 日一大早就表示,ZUK 不是被公司砍了,但是會註冊新公司再出發?考慮到常程的微博認證已經與 ZUK 無關,現在還可以期待一下,否則未來誰來做新的價格屠夫呢?

至於聯想手機,聯想方面已經表示,將憑藉更具創新的產品組合,與全球電信運營商合作關係,提供更廣闊的銷售覆蓋和更強大的消費品牌,接下來還將擴展中國以外智能手機市場的立足點。而在中國本土,則繼續執行持續業務轉型計劃,以優化其產品組合。楊元慶則不久前還表示,Moto 正走在復興的道路上,重回巔峰指日可待。

總之,ZUK 已經結束了,曾經的驚豔將會化作一個符號、一顆塵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