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攝影 黃河 萬里 相機 呼和浩特青核桃 2017-05-14

他只有小學文化,進廠時才15歲,退休時他是高級工藝美術師。第一次接觸到相機時就愛上了攝影,他用相機記錄下了呼和浩特60多年發展變化。他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卻用照片發出了最有力的“吶喊”。今天核桃妹跟大家聊聊這位傳奇老人的故事。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眼前的這位老人叫做任志明,是內蒙古第一毛紡廠的退休職工。4歲時跟隨父母從山西走西口來到呼和浩特,從此定居於此。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用老人的話說,他是最後一批還在世的走西口的山西人了。近幾年呼和浩特大批古舊民居被拆,老人有些心疼,這些地方是呼和浩特的歷史,有他的童年。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老人說剛來呼和浩特的時候一家人就擠在舊城的古舊民居里,十來平的小房子,日子雖然過得清苦,卻很開心。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如今看著曾經的居住的地方成為一片廢墟,老人再也開心不起來了。他說自己能做的就是跟推土機拼速度抓緊時間把這些民居拍下來,留下影像,讓後人看看原來的呼和浩特是什麼樣子。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如今這本《呼和浩特古建民宅玉泉藏珍集》已經完成,等待印刷。老人希望通過這本書能讓更多人看看以前的呼和浩特是啥樣子。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任志明老師畫作)

說起來任老的經歷可謂是傳奇,老人雖然只有小學畢業,可是退休時已經成為高級工藝美術師。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大家熟知的山丹牌毛線的山丹標誌就是他設計的,並多次在各類設計大賽中獲得獎項。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任志明老師收藏的相機)

除了設計,老人的另一大愛好就是攝影。剛進廠的時候,老人就用工資存錢買了第一臺相機,雖然是二手的,他仍愛不釋手。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任志明老師用過的部分膠捲)

可那時候膠片太貴,每一張照片老人都慎之又慎,不敢輕易浪費。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後來廠裡知道任老喜歡攝影,就安排了一些拍攝任務給他。這張照片就是馬季來毛紡廠演出時任老師拍的。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相機的功用在任志明的手裡不單單是記錄的機器,還是“武器”,發出最有力的“吶喊”,讓大家關注那些弱勢群體以及被破壞的生態環境。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任老拍攝的空巢老人、黃河生態被多家媒體報道,最終引起社會關注。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在用照片發出自己的“聲音”,讓人們知道鏡頭下不光有壯麗美景,還有許多貧瘠困苦。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當初為了瞭解黃河,任志明組織多位攝影家和美術師走遍黃河的每一個河段,在發現黃河生態問題的同時也繪製出了黃河萬里圖。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任老還自費出書,希望能將一些古老的藝術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瞭解這些古老的文明與技藝。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為了出書,任老還學習了印刷,自己在家排版印刷。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活到老學到老的任老還學會了發博客將自己的見聞發在博客上,讓更多人看到。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搜索任志明的新浪博客,看看他鏡頭下的呼和浩特,那些人,那些事。

他是最後一批來到呼和浩特的走西口人,用照片發出最有力的聲音

他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同時也是一位敢於“發聲”的戰士。

(部分圖片來源任志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