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老舊道路“白加黑”工程讓環衛工老吳省心

攝影 民生 社會 新民網 2017-05-28
瀘州老舊道路“白加黑”工程讓環衛工老吳省心

5月20日晚,瀘州市城區,大雨整整下了一晚,直到第二天早上,大雨仍沒有停的意思。儘管大雨不斷,龍馬潭區紅星街道錦繡路一帶的環衛工吳大叔,穿戴好裝備後,仍然一如既往在自己負責的區域內打掃衛生。

吳大叔說,以往下大雨,自己更願意穿上筒靴工作,“雨水流不贏,鞋子很容易就進水了,特別是人行道,很容易踩‘地雷’。”21日早上這天,吳大叔卻一改往日大雨的筒靴,只穿了一雙普通運動鞋。

吳大叔介紹,以前,遇到下雨,市民走在人行道上像是在“踩雷”,最怕的就是踩到鬆動的地磚,一不小心就會被濺一身泥水。因此,大傢伙雨天走這段人行道總會格外小心。

“這段路的‘白加黑’工程剛剛才完工,現在下雨不怕有積水。”談起自己負責的區域,吳大叔笑著說,“白加黑”工程將這段路升級改造後,即便剛剛下過大雨,路面走起來仍然乾爽,雖然談不上是什麼原理,但吳大叔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為這項工程一再點贊。稱讚這不僅方便了市民雨天出行,自己工作也更加省心省力,“而且這雨水滲得快,你說這城市還遭得到淹不嘛?”

吳大叔所言的“白加黑”工程,正是瀘州市於2016年11月正式啟動的瀘州市老舊道路“白加黑”升級改造工程,共分8個標段進行施工,共涉及127條公路,路面整治面積達125萬平方米,人行道整治面積達75萬平方米。

其改造內容主要包括車行道病害治理,檢查井和雨水箅子井提升,部分雨汙水分流管網改造,公交港灣式停靠站建設,路沿石更換,人行道路面改造透水混凝土、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道路標線施劃等。

對於吳大叔所言,瀘州市“白加黑”道路改造工程項目經理張乃文解釋道,“現在人行道上鋪設的材料看起來像瀝青,其實是透水混凝土。”張乃文說,原有人行道採用預製塊類面磚鋪設,底層採用混凝土基礎,雨水不能滲入泥土層。

而改造後,路面雨水經透水混凝土層與碎石層後滲入泥土層,使其能夠吸收並儲存部分雨水。瀘州市作為海綿城市“先行者”,此舉大大緩解了城市排水壓力。

此外,“白加黑”改造工程在中心城區範圍內引進了路用性能最好的新型路面材料——瀝青SMA13,這種材料在普通瀝青的基礎上加入了中性材料玄武岩,玄武岩的粘結性、抗磨性等較強,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後,可達到防滑、減塵、降噪的作用。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徐慶攝影報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